《智取威虎山》这出样板戏怎么样?
建国以来,戏曲歌剧若论制作之精良、艺术水平之高、影响之大无出文革时期样板戏之右者。每个都是经典,虽然过去几十年了,但它作为经典带给我们的影响不会因为时间的流淌而改变。
《智取威虎山》最早的剧名为《林海雪原》,作者是知名作家曲波。1958年由上海京剧院搬上舞台,1967被列为八大样板戏之首。
杨子荣的扮演者童祥苓童祥苓,生于1935年,主攻老生。在他八岁的时候由其四姐童芷苓教导学戏。文武兼备,唱念坐打,极富韵味。那是真正的唱戏,刻画人物性格入木三分。后受领导指示,把演好杨子荣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遂痛下苦功。我说几句唱词,看看谁能跟着哼,“穿临海~跨雪原~”“今日痛饮庆功酒……甘把热血写春秋~”。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壮志犹存的童祥苓承包了京剧院,靠自己的艰苦运营,一年下来上交了十几万元的利润。那时的十几万元可是一个大数目。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童祥苓离开京剧院,于1993年到2001年在上海的一条小马路边上,开了个能够摆放五张桌子的小面馆。在当时还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对一位京剧表演艺术家来说,是无尽的悲哀。
现今童祥苓和妻子居住在上海一套倾尽毕生积蓄买来的170平米的公寓里。就是为了让妻子的晚年过的安逸舒适。在客厅里,选挂的《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的剧照和他与毛主席、周总理的合影,记录着童祥苓此生最引以为豪不可复制的时刻。
参谋长少剑波的扮演者沈金波沈金波自幼便随父学习,十几岁考入中华戏曲学校,师从高派老生创始人高庆奎。解放后在天津组建了建华京剧团。1953年冬,沈金波跟随贺龙元帅赶赴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慰问演出。
后来加入上海京剧院,1970年在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中出演少剑波。后来调到上海戏曲学校,任教传艺,直至退休。误传90年代病逝,应该是2008年去世的,也算高寿。
常宝的扮演者齐漱芳齐漱芳,工刀马旦,生于1942年,自幼便跟随其嫂中国著名京剧武旦张美娟学艺。1960年齐漱芳在北京吉祥剧院演出引起轰动,连京剧大师梅兰芳都上台紧握她的手,连说:“后起之秀,后起之秀”!1988年定居美国,在纽约创建“齐漱芳京剧团”,经常在国外演出,均取得圆满成功。
栾平的扮演者孙正阳孙正阳,祖籍河北省玉田县。1932年生于上海,在上海京剧院供职至今,国家一级演员。如今年近八旬的孙正阳先生,从艺生涯已长达70余年,在梨园行当里有江南名丑之美誉。
李勇奇的扮演者施正泉施正泉,戏曲演员,京剧《智取威虎山》中饰演李勇奇,工净角。曾经出演电视剧《封神演义》中的商朝太师闻仲,已去世。
这些老艺术家们为我们留下了不可复制的经典,其中凛然的正义感、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智取威虎山》这出样板戏怎么样?
《智取威虎山》是现代京剧经典中的经典。
首先改编自军旅出身的曲波所著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红色经典小说中,这部小说选材独特,从一个三十六人小分队深入林海雪原剿灭十几股数万匪徒的视野,尤其突出孤单英雄杨子荣惊险战斗经历与弥天大智大勇。小说描绘林海雪原的雄浑壮观,故事人物既有真实原型又有艺术加工。为电影提供完美基础,为京剧奠定改编成功的条件;
其次,编导仅仅抓住智取结构剧本。线索单一明确集中,场面恢宏壮观,戏剧性质突出,从故事到人物富有惊险传奇引人入胜。在所有红色经典样板戏中别有新奇。
第三,样板戏依据小说历史真实又不拘泥于此。二度创作,集中了少剑波杨子荣刘勋苍孙达德高波白茹座山雕等真实人物的真实故事,但只选取他们一部分真实故事。又从京剧特点出发增添深山问苦等情节。整个故事场面集中,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第四,依据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导方针,这部京剧从舞台乐器唱腔都借鉴传统京剧西洋舞美等经验。单说舞台打破传统京剧之虚拟场景而变为具体道具等实景,一来便于年轻观众理解剧情,二来更好塑造人物。倘若没有破旧房屋林海这些实景,很难让年轻观者理解杨子荣深山问苦少剑波救李母感动李勇奇等情节。尤其是借鉴舞蹈创造了杨子荣马舞小分队滑雪舞。增添西洋大小号乐器。
第五,演员功底扎实,刻苦创造人物形象。童祥苓许多唱段长而音高,没有扎实基本功是完成不了在一个舞台上一气唱念做打过程的。后来复排这台戏都由两个演员分别完成。沈金波的几个唱段高难。李勇奇小常宝等唱段也有相当难度。小分队滑雪的武功技巧完美。
总之,《智取威虎山》在传统京剧基础上推陈出新,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这部剧也存在标语性唱词等缺点。
《智取威虎山》这出样板戏怎么样?
把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改编成全国人民都熟悉的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创举。该剧反映的是工农子弟兵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故事说的是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军某部小分队进入匪帮盘踞的威虎山,侦查排长杨子荣主动请命乔扮土匪,以献联络图为名打入匪窟。在百鸡宴前智斗栾平,计送情报,最后与参谋长少剑波率领的小分队里应外合,全歼众匪。将此故事改编成京剧,前无古人,谈何容易?当年,在毛主席的亲自关心下,在江青的具体指导下,硬生生地把歌颂工农子弟兵题材的故事搬上了舞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极具划时代的意义。“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等唱段,从唱词唱腔到人物舞台造型,虽说高亢夸张,但今天看来无一不是样板,无一不是经典。
《智取威虎山》这出样板戏怎么样?
《智取威虎山》这出样板戏,红遍七十年代,可以说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精典唱段,不愧红色精典,令人难以忘怀。
一是剧情吸引人。《智取威虎山》这出样板戏,由曲波的著名小说《林海雪源》改编而成,以东北剿匪为主线,以茫茫林海、皑皑白雪为背景,故事情节动人心弦,可以说在那个崇尚英雄的年代,激励人心,唤发斗志。
二是塑造人物感染人。这出样板戏,成动地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那一代人大多是通过这出样板戏,了解了其中的一系列人物:侦察英雄杨子荣、参谋长少剑波、女扮男装小常保、李勇奇等,反面人物座山雕、栾平等。
三是精典唱段打动人。这出样板戏不愧为样板,其中的精典唱段《打虎上山》,由童祥岺演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一一",那时的大多人都会有板有眼地哼唱。现在这段《打虎上山》,依旧在舞台上传唱,依旧打动人心。
《智取威虎山》这出样板戏,从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不愧红色精典剧目,我十分喜爱!
《智取威虎山》这出样板戏怎么样?
样板戏都是经典。
《智取威虎山》这出样板戏怎么样?
从古至今的充满正能量的精典佳作!欣赏不够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