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宝钗明明知道宝玉的意中人是黛玉,为何还要嫁给宝玉?

难道她不嫉妒吗?

《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可以说令人唏嘘不已,原本是前生注定的缘分,因为家长们的反对,也因为“金玉良缘”的插足,所以他们今生注定无法在一起。那么一向贤惠大度的宝钗,为什么在明明知道宝玉爱的人其实是黛玉的情况下,却还是选择嫁给宝玉呢?

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其实无论宝钗是否喜欢宝玉,王夫人和薛姨妈都会做主让他们结合的。因为从王夫人的立场上来看,如果宝玉的妻子是宝钗,不仅可以提升她在贾府中的地位,甚至可以以此来巩固王家的地位。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代,到了婚嫁之龄的男女,基本无法为自己的姻缘作主,而一向“随分从时”的宝钗,自然不会违逆姨母和母亲的意愿,即便自己不情愿,也不得不听从父母安排。

实际上在那个时代的背景下,几乎每个女子都无法决定自己的未来,迎春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父亲的贪婪,嫁给了“中山狼”孙绍祖,最后以悲剧收场。即便是贾母、贾政等人,也无法干涉。

二、为了自己的家族

宝钗进京原本是为了待选一事,可没想到自己的亲哥哥薛蟠半路因为香菱打死了人,也害得她失去了选秀的资格,所以她的姻缘就没了着落,对薛姨妈来说,只能为女儿另择佳偶。

长期住在贾府的薛家,无论在薛姨妈还是宝钗眼中,即便宝玉仍有点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这种情况下“宝二奶奶”也已经成了宝钗最好的选择。

而且,当时的薛家已经越来越走下坡路了,薛蟠又如此不成器,振兴家族的重担早已落在了宝钗一个女孩子的身上。凭借宝钗的美丽又博学多才,和贾家联姻是挽救家族破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其实宝钗待选,未必出于情愿,多半也是为家族长久之计,既然进不了宫,加入贾府,实现四大家族内部的联姻,也未尝不是一件对家族有利之事。为了家族,薛姨妈不得不如此,识大体的宝钗也只得如此。

三、宝钗是喜欢宝玉的

虽然宝玉不喜欢宝钗,但宝钗却对宝玉是颇有好感的,其实从很多事情上都能够得出结论。

虽然书中明确交代了宝钗知道母亲曾经跟王夫人放风“金玉良缘”一事,总刻意远着宝玉。但宝钗毕竟仍然是一个处于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面对一个爱女儿胜过爱自己的男孩子,不动心也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她才会经常找借口到怡红院找宝玉说话,惹得晴雯抱怨过“有事没事跑过来坐着,叫我们半夜三更不得睡觉!”宝玉和黛玉在一处时,她总是巧合地就出现了。

最明显的就是宝玉挨打,宝钗看望那一回,一向含蓄的宝钗,竟然忘情地说出“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说完之后却羞红了脸,这分明是爱一个人才会有的状态!可

是宝钗最后还是失望了,因为她还是听到了宝玉梦中的喊骂声“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或许从那时起,宝钗就不再对宝玉有爱情的期许了吧。

实际上即便没有宝钗,王夫人也不太可能同意黛玉嫁给宝玉的,因为黛玉的身体和性格都不是王夫人所喜欢的。只不过宝钗的出现,让王夫人多了一个更好的选择。当然,对于宝钗而言,再深的友情也抵不过爱情的力量和振兴家族的责任。

作者:芙蓉雨。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红楼梦》中宝钗明明知道宝玉的意中人是黛玉,为何还要嫁给宝玉?

归根到底是为了家族利益,同时自己心里也对宝玉存有一定的情愫!

首先,宝钗之所以同意这门“调包”的亲事,说明她内心也是对宝玉有所喜欢的。第三十六回中,宝钗午休时间来找宝玉闲聊,正好碰见袭人在绣宝玉的肚兜,宝玉和众丫头们都在午睡。宝钗看见绣品模样甚是可爱,情不自禁地拿起来继续绣,这一幕也被黛玉和湘云看到。

虽然宝钗和宝玉是姨表姐弟,但是宝钗也是一位待字闺中的娟秀小姐,大庭广众之下帮其他男子绣起了贴身衣物,多少有点不合情理。而且宝钗素来以恭谨有礼著称,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大家风范,之所以能让宝钗忘却自己的小姐身份,帮宝玉绣起了肚兜,只能说明宝钗心里多少有点喜欢宝玉。

与此同时,宝玉从小生得眉清目秀,全身上下透露出一股书香气息。光从外表来看,宝玉俨然是一位谦谦温润的公子模样,试问哪位妙龄少女会对他排斥呢?宝玉想看宝钗的红麝香珠时、向她索要金锁来看时,宝钗都不自觉地红了脸。为什么会红脸,还不是因为怕对方看出了自己内心的那点小心思。

其次,古代女子婚姻都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薛家此前就在贾府放出了“金玉良缘”之说,就是为了促成宝钗和宝玉的婚姻,让贾府和薛家强强结合。贾府延绵到了第四代,外表依旧富丽堂皇,但是里子已是溃败不堪,没有充足的钱财来维持表面的富贵生活。而此时的薛家大量店铺被关,先祖拥有的贵气逐渐丧失,薛家也急需与一个贵胄家族联姻,才能保证自己的皇商地位。

因此,贾府和薛家的联姻势在必行,宝钗也深知自己的命运所在。同时,宝钗的待选之路已经被薛蟠所断送,除了嫁给宝玉,在婚姻的立场上她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因此才会答应薛姨妈的要求,使用“掉包计”嫁给宝玉。

不得不说,宝钗的内心其实也有苦衷,她一方面希望对方也能珍视自己,另一方面又不想违背母亲的意见。哥哥薛蟠已经将薛家的生意搅得一塌糊涂,又来了个夏金桂将后院闹得不得安宁,薛姨妈经常是以泪洗面。

因此,宝钗听到哥哥说的“金玉良缘”之后才会哭了一整夜,但是孝顺的宝钗只能听从母亲的意见,让薛家与贾府强强结合,不仅解决了两个大家族的危机,更解救了一大帮人的命运。同时,宝钗心里也存着对宝玉的喜欢,所以最终才会答应薛姨妈、替薛家的未来考虑,“调包”成功嫁入贾府。

《红楼梦》中宝钗明明知道宝玉的意中人是黛玉,为何还要嫁给宝玉?

有人会讲,宝钗的人生,是不是充满着矛盾的,明明知道宝玉心中是黛玉,但为啥也嫁给宝玉呢?很多人觉得在宝玉和宝钗这个婚姻上,宝钗一直是被动的,是被安排的对象,而她从来没有为自己争取过。

我不太认同这个观点,而是一直觉得宝钗在自己婚姻的选择上,一直很儒家很正统很世俗,她不会在乎什么爱情存在不存在,而是去想,这个婚姻对我和家庭有没有好处,而从商人家庭出身的宝钗,则是一个很实际的人,她进京,一方面可能是为了家族需要进京待选,结果没有被选进京,便一直住在贾府,没有出去,在这个过程中,与宝玉的婚姻一步步达成。

而在宝玉和黛玉之间,宝钗是后来者,很多时候,她是无法进入到宝玉的世界的,但是她做人做的非常好,获得了王夫人,贾母以及贾府上下人的认可,所以虽然没有收获爱情,但是收获了对她来讲还不错的婚姻,至少对她这样一个家庭的女孩子来讲,也算是高攀了(薛家就是商人家庭,在当时地位不高),所以这样选择的背后,也是最终的悲剧产生,她嫁给了宝玉,其实是嫁给了贾府,还是守寡了。

《红楼梦》中宝钗明明知道宝玉的意中人是黛玉,为何还要嫁给宝玉?

宝钗同宝玉结婚是八十回后,目前已确定非曹公手笔,后四十回权且一看即可,本不用多做研究的~

但是,仅针对此题目,咱们分析分析:

聪明如宝钗,为什么愿意嫁给心中有林黛玉的贾宝玉呢?

其一,那是在古代呀!古代婚姻很少有能以爱情为基础的,大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宝钗算好了,在嫁给宝玉之前 ,一直在贾家生活,对宝玉比较了解了,但在那个时候,新郎新娘只有等到揭盖头的时候,才算见面的,宝玉宝钗的结婚是父母力主,反抗不得~

其二,宝钗对宝玉也有一定的喜欢与情愫在,毕竟宝玉在荣宁两府中,算是不错的男儿了,不像其他男子一样荒淫好色,把女子当玩物,宝玉对女子是尊敬有礼的,一位尊重女性的男子,宝钗难保会不喜欢的~

其三,当时的薛家已日益没落,父亲早逝,哥哥薛蟠不成器,宝钗如果想扶持这个家,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唯有与贾家联姻,才能让自己的家族不至于惨败消亡~

以上是@玲妹妹享读诗文 的回答,希望您能喜欢,欢迎点赞关注哟!

余生很贵,一起吟诗作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