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到底是有缘还是无缘?为何两人以悲剧结局?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宝玉是神瑛侍者,黛玉是绛珠仙草。神瑛侍者对绛珠草有灌溉之恩。后来顽石去投胎转世,见识那世间繁华,绛珠草为了报恩也跟着去还泪了。

这是前世的缘份。

黛玉初入贾府,第一次和宝玉见面,两个人便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听到黛玉没有“玉”,宝玉立马摘了自己的“玉”扔了。要知道那可是宝玉的命根子啊。宝玉的母亲王夫人怎么会喜欢黛玉呢?木石姻缘受阻是绝对的。

慧紫鹃忙试玉,谎称黛玉要回家去。宝玉几乎疯了,宝黛之恋暴露。金玉良缘暗度陈仓,宝黛的爱情最终无法成眷属。

宝黛青梅竹马,有过猜疑,后来两个人都放心了。心心相印的两个人终于懂了。世间情情爱唯“懂”最难得。

人世走一遭,他们有缘却无份。然而,比起同床异梦,他们是幸福的,是幸运的。

人生在世,得一知己足矣。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到底是有缘还是无缘?为何两人以悲剧结局?

贾宝玉和林黛玉有缘,无份。但也胜过有份。

木石前盟是宝黛二人的前缘,彼时的他是神瑛侍者,而她是绛珠仙草,因为得到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这绛珠仙草得以久延岁月,后来才修得人形。既然修得人形,自然时时刻刻会想着报恩了。这就跟白娘子报恩许仙一样,是一种恩情缠绵五内,不报不行,不报不得飞升。情关难过,但要成仙,必须要过这一关。

正巧,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想下凡玩玩,见识见识世间繁华。逮着这个机会,绛珠仙草也便随之下凡了。

这是前缘啊!缘是有的,但只无份。

后来的故事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了。宝黛二人初见彼此,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是三生石上的记忆被猛然唤醒。

缘啊,扯不断理还乱的。

但是因为宝玉是下凡历劫,而黛玉只是将眼泪还给她。还完了他,她的使命也就到头了。所谓生命,不过是一具承载使命的躯壳。没有了爱情,黛玉即使活着也是行尸走肉。更何况,林黛玉是绛珠仙草托身,草木本来就纤弱,所以林黛玉身体注定不能够像金玉一样强健。那结婚不结婚的,其实不过是一个形式。只是旁人眼中的归属。而宝黛二人,早就将彼此的心珍藏了起来,再也没有人能够将其置换。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算是有“份”了。毕竟,那十几年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时光不是虚度的。它虽然已经逝去,却早已刻入彼此心底,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去。

这执着或者说这份真爱,并不随着宝黛二人的过世而烟消云散。皮囊虽好,早已云烟。时光流逝,真爱未老。

或许,这就是《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红楼梦》的最大原因。

欲知更多《红楼梦》详情,欢迎关注头条号:半瓣花上阅乾坤。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到底是有缘还是无缘?为何两人以悲剧结局?

个人观点:贾宝玉和林黛玉是有缘无份,林黛玉多愁善感,万物皆能引起他的伤感,每天总是梨花带雨,这在贾宝玉眼中是值得怜惜疼爱的,但在他人看来却不怎么招人爱,谁愿意成天面对一个哭哭啼啼的人,说话办事一不留神就会招来一个泪人,再说林黛玉的身体弱不禁风,所以大人们才把宝钗许配给宝玉,以至于后来林黛玉伤心过度疾病加重离开人世,贾宝玉削发为僧,以悲剧收场,不过现实生活中有缘无份的人比比皆是,有情人不一定能成眷属!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到底是有缘还是无缘?为何两人以悲剧结局?

宝玉和黛玉是否有缘,我认为有缘,只是这个缘不是夫妻缘,而是一种情缘。所以,只能是一个悲剧结局。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缘:缘喻为命运纠缠的丝线,亦作缘份!是由于以往的因缘而致有今日的机遇。名言道:缘在天定,份靠人为。我们看一下宝玉和黛玉的前生,一个是西方赤瑕宫的神英侍者,一个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降珠仙子,他们的缘始于神英侍者对降珠仙子的灌溉之情,甘露之惠,是天定的缘。

来到人间后,两人是姑表兄妹,黛玉6岁左右就因母世被外婆接到贾府教养,深得贾母疼爱,与宝玉朝夕相处,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而且是彼此真心相爱,直到缘尽人亡,深深相爱始终未变。

之于说他们没有夫妻缘,可以说是天定和人为两个方面造成的。所谓天定,我们看两人下凡的目的是什么?神英侍者是“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而降珠仙子是"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神英侍者下世是造历幻缘的,降珠仙子下世是用眼泪还神英侍者灌溉之情,甘露之惠的。而人为方面,宝玉与黛玉终以悲剧收场,主要原因是王夫人的阻挡,虽然有黛玉的身体多病、爱发脾气、率性,或王夫人不喜黛玉的母亲,或黛玉父母双双去世不门当户对,或王夫人与贾母对着干等等原因,但我认为,这些原因都不算原因,即使黛玉以上原因都不存在,与宝钗一样好身体、人缘好,做事得体等等,王夫人仍然不会选黛玉作其儿媳,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薛姨妈,王夫人要通过联姻帮薛姨妈找一个靠山,这时的薛家只能算是平民之家,宝钗要嫁入公候之后这样的豪门是没有这个门路的,而贾府的家势是薛家现在能找到唯一的最大一个靠山,而这个门路就是王夫人,子女的婚姻是按照父母之命来实现的,王夫人作为荣府的实际当家人,宝玉的母亲自己就能做宝玉的主,为宝玉选其认为合适的妻子。

所以说薛家现在是平民,是因薛家虽为皇商,但在薛父死后,家道已经衰败,本应担负理家之职的薛蟠"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一应经济之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之旧情分”。请注意,这里的不过赖祖父的旧情分,薛蟠的父亲已死多年,祖父的情分还能剩多少,可想而知。单从薛蟠打死冯渊的命案可知,拖了一年未结,不是因为薛家有势力挡住,而是因冯家无人,最后还是靠贾雨村消的案。薛蟠被柳湘莲打,薛姨妈首先想到的也是找贾政帮助,一个戏子薛家都无法找回场子,可见官场对薛家已无缘,一个家族没有官场中人,再有钱也枉然,而这时的薛家还有多少钱也难说。从宝钗进京备选无果可知,入选不是拼个人条件而是拼家族在官场中人脉。这时的薛家必须要找一个靠山,而贾家正是其能找到的,所以,薛姨妈打亲情牌,说服王夫人,让宝钗嫁入贾府,而宝玉是最合适的人选,王夫人也很愿意帮助这个苦逼的妹妹,与薛姨妈母女编造金玉良缘之说,让宝钗住大观园,宝钗也很配合的每天到宝玉处晃悠晃悠,好来个日久生情,只是宝玉不太合作,一门心思只在黛玉身上,王夫人对贾母明里暗里的要将黛玉嫁与宝玉,只是装着不知,就是不接这个茬,最终,还是王夫人通过父母之命来实现贾薛两家的联姻。也造成了宝玉和黛玉结局的悲剧。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到底是有缘还是无缘?为何两人以悲剧结局?

缘分是有好多种的!白头到老是缘分,相遇一笑也是缘分!

灌溉之举是宝黛二人前世的缘分!于绛珠草来说,这是活命之恩,是大恩;于神瑛侍者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轻轻松松就就能完成!从侍者心里来说,或许因为喜爱,或许因为怜悯,但离开时,应该对绛珠没有太多的留恋吧,应该更没有期待过绛珠的回报吧!他下凡的原因,是“凡心偶积”,目的是下凡历练,好把这偶积的凡心,磨去吧!总之,他下凡,不是为绛珠,但绛珠下凡,却是为他!因“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绛珠下凡,便是要还泪的!受了多少滴水,还多少滴泪,泪尽劫完!

一个“泪”,便注定了“心事终需化”吧!若是欢欢喜喜,又何需流泪?为了重逢,先是背井离乡,弃父失母,引出多少泪;然后因宝玉爱情不明,自己心事难述,一次次揣摩试探,流泪不知多少;再因金玉阻碍,无人做主,家长不容,又勾出多少泪;最后只怕是宝玉遭祸,离家万里,黛玉日思夜忧,寝食难安,身畔又风刀霜剑,生存艰难,终至劫数日满,魂归离恨天!

只是,最初定好的劫满泪尽,终是在尘情俗爱中,有了差!脂批曰“绛珠之泪,至死不干,万劫不怨”!这份“至死泪不干”的缠绵之情,是纯属黛玉,与绛珠无关了吧!绛珠还恩的泪已经完了,所以黛玉魂归!但至死未干之泪,便完全是黛玉对宝玉的心和情吧!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上他,若说有奇缘,为何心事终虚化”!这是宝玉黛玉的哀叹之言吧!两人有前世的宿缘,也有今生因情而生的新缘!红尘俗世的情情爱爱,那不是前世便能完全锁定的!红玉贾芸证明!

忘了哪位红学大家说的:林红玉,便是林黛玉的补充!两人的清高孤傲,不固于世情,勇于突破礼教观念,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别管是黛玉手帕寄情,还是红玉遗帕试情!总之,都为自己的心做出了世所不容之事!这份勇气,不是谁都敢有!

黛玉注定世难容,那便给红玉一份幸福吧!红玉贾芸的携手到老之缘,也算是宝黛之缘的补充吧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到底是有缘还是无缘?为何两人以悲剧结局?

(我是君笺雅,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林黛玉和贾宝玉当然是有缘的。虽然我不认为《枉凝眉》是写宝黛爱情的。但无论如何,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有缘的。

一,贾宝玉和林黛玉是旧时友。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初识的第一句话。似曾相识燕归来,林黛玉和贾宝玉互相都有这样的感觉。这就是缘分。

我曾冀望过如果林黛玉不进荣国府是否可以不用早死,也不用承受感情的煎熬。可随着多读书会发现,缘分一字神奇不可测。并不是得到才叫缘分。不能在一起,也是缘分一场。

二,林黛玉最大的优势她有贾宝玉的深情。“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这是贾宝玉对林黛玉的宣言和对一切反对声音的反驳。很多人认为林黛玉不幸,但有如此挚爱,林黛玉又有什么可失望和悲剧的?

我从不认为宝黛爱情是悲剧。两个人的爱情是圆满的。惊尽管有些磕磕碰碰。林黛玉总是患得患失,弄的自己一身病,贾宝玉也首鼠两端。三十二回贾宝玉和林黛玉“诉肺腑”,两个人彻底打开心结。林黛玉从此引贾宝玉为知己。虽然自己认知身体“病已成…奈何我薄命”林黛玉还是在之后一直到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之前,走过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那一段,林黛玉,快乐,机智,活泼,文思泉涌,是诗社的活跃分子。也彻底和薛宝钗有了和解。这是林黛玉打开心结的提现。也是宝黛之间感情升温的甜蜜期。作为宝黛爱情,有这一段已经足够了。

三,宝黛爱情没有结果不是悲剧。

林黛玉在三十二回已经对自己的身体和薄命有了认识。

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这是林黛玉第一次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其后四十五回和薛宝钗说的时候。林黛玉就已经彻底绝望了。“不中用。我知道我这样病是不能好的了”。显然,林黛玉虽然享受着和贾宝玉的情感,但没有人比她自己更了解自己的身体。林黛玉虽然奢望过,但也坦诚自己薄命。她和贾宝玉注定没有结果。

所以直到林黛玉死。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宝黛爱情”而从来没有过“宝黛婚姻”的说法。主要是两人没有结果。贾宝玉希望有结果。但林黛玉已经认识到不可能有结果了。林黛玉早死,不是对贾宝玉或者其他什么绝望。而是对自己绝望。

但不管如何,宝黛爱情不是悲剧。他们的爱情虽然不被认可,但自然是存在着之所以没有开花结果,虽然有一定在不因素,林黛玉等不到开花结果的时候才是关键。林黛玉的死,是她个人的人生悲剧。不是爱情悲剧。她和宝玉的爱情从来不变。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非常感谢 !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