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三十三回,宝玉挨打,黛玉前去探望时那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怎么理解?

宝玉挨打发生在端午节后的第二天,贾雨村来到贾府要见宝玉,贾政对宝玉的表现十分不满意,可巧忠顺王府的人来索要琪官,加上金钏跳井,贾环乘机在贾政那里好好的进了一番谗言,几件事全都突破了贾政的底线,贾政发狠要把宝玉打死,以绝后患。

这是宝玉挨打的时间和事件背景。

宝玉这顿打实在是太重,趴在床上根本没法动,到怡红院来探视的人们是一波接一拨,林黛玉是等到人群散尽、太阳落山才来探视宝玉的。她之所以避开众人,是因为她哭到两个眼睛肿到像桃子一样,一怕别人耻笑于她,二则也想和宝玉私下说几句贴心话,谁知看到被打的动不了的宝玉后,黛玉满心的话全说不出来,越发哭的气噎喉堵,半天只说出了一句:

“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劝宝玉改,黛玉仅此一次,为的是宝玉别再吃这样的亏。

常劝宝玉的是宝钗,每次劝,宝玉基本都是给她难堪,弄到人家下不来台。史湘云也劝宝玉别总在女孩子的队伍里混,应该用心于仕途经济,直接引来宝玉要撵她去别人屋里,说我这里别脏了你的经济仕途文章。

宝钗和湘云之劝,是在完全不懂宝玉的情况下劝谏的。贾宝玉对官场中人有明确的判断,他说这些人都是“禄蠹”。 宝玉自然是不会去做禄蠹,他为什么不去做?这里就牵涉到《红楼梦》故事的时代背景和贾宝玉的慧根和神话这个大问题了。总之,清醒的贾宝玉是绝对不会跻身官场的,他对那个世道是失望甚至绝望的,比起做“禄蠹”,怡红、为闺阁增色才是贾宝玉认为他最大的价值所在。这也是贾宝玉避世或者说出世思想的一种具体表现。

薛宝钗是个积极入世的姑娘,她有着深深的家族责任责任感,她不认为这个社会有什么大问题,比如对于哥哥枉伤人命,比如姨妈王夫人逼死金钏,她从内心对特权阶级是持原谅态度的,对底层人们的感情和性命是冷酷的,这是宝钗身上最大的问题,所以贾宝玉这个状态,宝钗不理解,更为贾宝玉的状态着急,她劝宝玉是真诚的,宝玉因此对她讨厌也是真实的。说白了,薛宝钗和贾宝玉是三观完全不统一的两个相反人格的人。薛宝钗只看到宝玉的表面,对于宝玉的思想和内心,她从来就不懂,更不理解。

史湘云相对单纯,她没有宝钗深刻,也没有宝钗的城府,她只不过是惯性思维,认为宝玉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毕竟今后他要担负家族责任。她也是为宝玉好,所以,宝玉对她,不过一时怼她,从感情上,宝玉一直拿她当妹妹。

黛玉则完全不同,她和宝玉是一样的,二人对于现实的观点高度一致,黛玉发出天问“何处有香丘?”这也是宝玉的呐喊,所以,两个人是知己,是这茫茫世界里最孤独的两个个体。所以,宝玉和黛玉两人的关系不是爱情那么简单的事,是两个灵魂最深刻的同情。

当宝玉的实践和现实相撞到头破血流,甚至差点丢了性命时,林黛玉出于爱,劝他做出一定的妥协,否则吃亏太甚。林黛玉哭到气噎喉堵,半天说不出话来,一是心疼宝玉受苦,更深的还是绝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