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人物里你最不喜欢哪一个?
金陵十二钗的女子,个个可悲可叹,令人同情,也令人伤怀。还真说不上不喜欢谁。可是,我要说没有我不喜欢的,一定会有一堆喷子在下面留言说没有不喜欢的,你答什么题。所以,为了切题,真正要我挑一个不太喜欢的,那我在挑无可挑的情况下,就挑迎春吧。
迎春的命运在十二钗中算是很惨的。在贾府里当小姐时,哥嫂也不待见她,后妈邢夫人就更谈不上对她好,除了动不动就说她,从来没有感到邢夫人给过迎春一丝的温暖,反倒是赵姨娘和探春间吵吵闹闹的,还感觉一丝母女之间的烟火气。迎春好歹父亲是亲生的吧,却又生生地为了五千两银子把她给卖了,最后让她落得个“误嫁中山狼”被折磨至死的凄惨结局。
我们时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迎春的凄凉命运一半来自于她的亲人,另一半也来自于她自己的性格。正像邢夫人说她的那样,迎春的母亲不管什么地方都比赵姨娘强,按理说她应该比三丫头深得重视才是,可是,迎春哪儿哪儿都不如探春。不争,在有的人来说是超然世外,而在有的人却是懦弱的代名词。
黛玉说迎春“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是因为善良懦弱的迎春看不到那虎狼的凶险?还是她对此就是抱着坐以待毙的姿态被动地等待那未知的结果,一切只能听凭宿命的安排?我想可能更多的是后者,而最终这种被动的等待,彻底让她的人生充满了灰色调,从来没有靓丽过。
可怜!可悲!可叹!
我是苏小妮,喜欢请点击关注和分享!《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人物里你最不喜欢哪一个?
《红楼梦》作者塑造的十二钗人物形象并不是完美的,各有优缺点,算是白璧微瑕,但屏山对其中任何一人是讨厌不起来的,如果一定要排一个喜欢的顺位,反过来说就会有一个不那么喜欢的人排到最后,也就是最不喜欢之人了。如果这么算,那应该是李纨吧。
十二钗里,作者在判词中,明确给予严厉批判的只有两人,一个是“淫”字当头的秦可卿,作者批评她“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而对李纨,作者说她“不积阴鸷”“无后人钦敬”,嘲笑她“枉与他人作笑谈”。作者对李纨的批判和嘲笑主要是指她在贾家败落后,因她做为守节贞妇,可以法外开恩得到特赦,贾兰又得以高中取士,所以李纨母以子贵,无限风光荣耀,她完全有能力解救下深陷肮脏之地的巧姐,可是李纨却舍不得钱财,冷眼旁观,最终是刘姥姥这位高龄老人典房卖地救出巧姐,宝玉宝钗己沦落到寒冬噎酸蓟的地步,她这位正位大嫂子却不施予援手,吝啬异常,爱财如命和对亲情冷漠到如此地步,怪不得作者讽刺她不给儿孙积阴德,贾兰也落得个黄泉路近。这些内容是从李纨判词和脂砚斋批语中给出,但均属八十回后迷失部分的故事,脂本现存八十回里,李纨基本属于话不多,不抢镜,本分过日子的孀居贞妇形象,但作者还是在几处细节里透露出了李纨的小气和自私。
第一处是第四十三回贾母偶然起兴要学那小家子凑分子钱为凤姐过生日。
于是众人按辈分、按地位和财力凑起分子来,贾母和薛姨妈都是出二十两,邢、王二夫人每人十六两,尤氏李纨这样少奶奶每人十二两,这时贾母说李纨寡妇失业的,要替她出这十二两,凤姐说生日还没到,已经折受的不受用了,自己一个钱也不出,惊动大家心里不安,大嫂子(李纨)这十二两我替她出了罢。大家伙儿讨论的热火朝天,李纨是一声不出,任由别人替她出这个钱,不管是老太太还是凤姐亦或他人,李纨是既不发表意见也不领情,更不会出钱。因为最后凑的钱总数很是不少,凤姐也并未真掏了这十二两银子。
第二处是三十七回大观园里起诗社。
探春下了帖子邀了黛玉、宝钗、宝玉、迎春、惜春、李纨一共七人弄了个做诗的小团体活动,李纨很积极的要帮探春张罗,而且自封社长,要亲自掌坛,说道:
“从此后我定于每月初二、十六这两日开社,出题限韵都要依我,这其间你们有高兴的,你们只管另择日子补开,那怕一个月每天都开社,我只不管。只是到了初二、十六这两日,是必往我那里去。”也就是诗社活动的频率为半个月一次。又说稻香村地方大,自己虽不会作诗,但做了这个东道主人,自然人也跟着清雅起来了。大嫂子此话一说,小叔子小姑子们无不应和,探春说我起的意,这第一社要自己先做个东道,方不辜负这兴,于是第一社就在探春的秋爽斋开了坛,主题就是咏白海棠。第二天湘云也来了,随后开了大观园的第二社,主题是品蟹咏菊。前面两社比较特殊,一次探春做东,一次湘云安排、宝钗掏钱,之后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凤姐过生日,这样就到了四十五回,诗社要继续就出现了费用问题,不知是谁的提仪,总之,李纨领着小姐们来找王熙凤了,探春说要请凤姐去做个监社御史,以防有人脱滑,精明的凤姐笑说:
“……我又不会做什么‘湿的’‘干的’,你们分明是要我做个进钱的铜商……想出这个法子抝了我去,好和我要钱,可是这个主意?”一句话把大家都说笑了。接下来李纨和凤姐的对话非常有趣而且很有意味。李纨笑(凤姐)道:
“真真你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儿。”凤姐笑:
“亏你还是个大嫂子呢!……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你月例十两银子,比我们多出两倍……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例又是上上份……你娘儿们主子奴才一共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是官中的,一年下来四五百银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银子陪他们顽顽,能几年的限?……这会子你怕花钱,调唆他们来闹我……”李纨笑道:
“你们听听,我说一句,他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这东西亏他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这样,他还是这么着;若是生在贫寒小户人家,作个小子,还不知怎么下作贫嘴恶舌的呢!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的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给平儿打抱不平儿。忖夺了半日,好容易‘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又怕老太太心里不受用,因此没来,究竟气还未平。你今儿又招我来了。给平儿拾鞋也不要,你们两个只该换一个过子才是。”凤姐说这会儿太忙,请大奶奶先回去,李纨笑道:
“这些事我都不管,你只把我的事完了我好歇着去,省得这些姑娘小姐闹我。”“……我只问你,这诗社你到底管不管?”凤姐笑:
“这是什么话?我不入社花几个钱,岂不成大观园的反叛了,还想在这里吃饭不成?明儿一早就到任,下马拜了印,先放下五十两银子给你们慢慢作会社东道……”这一大段妯娌俩的对话里面信息量是很大的,体现了两人不同的语言艺术、性格特点、经济状况、金钱观和利益矛盾。这里我们只看一点,就是大观园诗社有了赞助经费,要做东道的大嫂子李纨用不着自掏腰包了。
第三处是到了四十九回,因为薛宝琴、李纹、李绮、邢岫烟来了,大观园空前热闹起来,一为接风,二则大家要赏雪作诗。
李纨发言:
“我这里虽好,又不如芦雪庵好,我已经打发人笼地炕去了,咱们大家拥炉作诗……你们每人一两银子就够了,送到我这里来……你们四分子送了来,我包总五六两银子也尽够了。”这里的你们指的是宝玉、黛玉、宝钗、湘云四个人共出四两银子,李纨再出一二两。先不说凤姐给的五十两银子是否用完,就算是用完了,总共几两银子的事,况且宝钗、湘云都算是客人,小姐们每月贰两银子零花钱,与李纨比简直不值得一提,或许是李纨从凤姐过生日凑份子钱上获得了灵感,她对这个倒学得快用得好,贾母曾说过,凑份子是小家子行事,不过为好玩,宁府丫头向尤氏报告说份子钱送来了,尤氏还忙打断她,嫌张口闭口的说“份子钱”不成体统,孰不知,大观园里,这样小家子气、这样不成体统的事是被真正践行了的。为省自己几个钱而这么做的,正是这位工资最高、待遇优厚、收入颇丰的珠大奶奶!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探究红楼一梦。)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人物里你最不喜欢哪一个?
红楼梦中我最不喜欢的人是邢夫人,作为贾赦的夫人,贾府的长媳,原本地位与身份只在贾母之下,无人能比。
可是,邢夫人因自己的浅薄和无知根本撑不起与身份匹配的体面和尊严。
在贾府,贾母不喜她,贾赦也不尊重她,儿子贾琏与儿媳王西凤与王夫人走的更近,与她不亲。
这一切,与她做事无原则,无立场有关。
她对庶女迎春不能尽母亲之责给予庇护和关照,任凭贪财的贾赦将女儿推入狼窝,在女婿欺凌之下早亡;任凭荒诞的贾赦不停的纳妾,既便贾赦盯上贾母的丫头平儿,她也不劝阻一声,而是屁颠屁颠的去当说客,最后弄了个没脸;对待自己的侄女邢蚰蜒也极为刻薄;在亲孙女巧儿险被拐卖外番为妾时也没一点祖母的担当和慈悲。
总之,邢夫人的懦弱,刻薄,自私和愚蠢注定她的结局一定是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人物里你最不喜欢哪一个?
多谢悟空和两位网友的邀请!金陵十二钗,问我最喜欢哪一个,不用想就是黛玉。若问最不喜欢的,没有。其实,喜欢和不喜欢都只是感觉。而这感觉要看各人如何定义。如果不喜欢同时也有另外一方面意思也不反感,但可以去了解或去观察,或处于观望状态。喜欢是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那十二钗中,没有一个是我不喜欢的。如果喜欢是欣赏,爱慕,赞同之意。那么,十二钗中,我喜欢黛玉、妙玉、湘云、探春、惜春、巧姐。如果不喜欢是讨厌,嫌弃之意,那么,十二钗中,没有一个是我不喜欢的。如果不喜欢仅指不赞同某人的为人处事和性格某一方面,那么,十二钗中,我喜欢凤姐的个性能力和对家人的情义。不喜欢她弄权又贪财太过,影响了一个家族的末来。喜欢宝钗的理性重礼,不喜欢的是理性重礼太过分,给人感觉是无情。喜欢迎春的安静和与世无争,不喜欢的是她过分的安静和不争。喜欢元春的重情,不喜欢的是她的愚忠愚孝。喜欢李纨的坚强和母爱,不喜欢的是太过冷静,不问他人荣与衰。其实,十二钗都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都是值得同情的。她们都是可爱讨人喜欢的女子,只是生活让她们选择了不同的人生之路。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人物里你最不喜欢哪一个?
感谢邀请。
一部千古巨著《红楼梦》,写尽了人间百态世态炎凉。尤其是书中妖娇娉婷的金陵十二钗,更是各展姿态各逞卓绝,真真一部妙到毫巅的女子盎然谐趣图。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史湘云、王熙凤、妙玉、贾巧姐、李纨、秦可卿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人物,也可称作主要人物,或者说是本文的书胆所在。曹雪芹重点对她们的生活状态、处事哲学、感情纠葛以及最终归宿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按照题主的问题线索,我本人最不喜欢、最讨厌的此中人物,应该是薛宝钗,紧随其后的,是皇宫大内的贤德妃贾元春,还有秦可卿。
说老实话,本人在初读之时,厌恶的并非是薛宝钗,而是作恶多端恶贯满盈的破落户、凤辣子王熙凤。但在通读过后的细读阶段,却自我放弃了这个观点——对于这十二个绝佳的妙龄女子,我是真的恨不起来。
在品读阶段,我开始重新审视书中的笔法和线索,虽然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一直明明灭灭若隐若现,但始终有一条主线令我着迷,也牵扯了我更多的思绪和精力,最终的结果,就是把嫉恶如仇的矛头直接对准了和黛玉并驾齐驱的薛宝钗。
宝钗这个人物设置,该是曹雪芹最为得意也最为矛盾,却最为深刻的隐晦笔触,也充分体现了一代圣手曹雪芹的卓绝创意和绝佳描绘手段。
在薛宝钗身上,曹雪芹几乎用尽了人世间所能拥有的所有美好词汇,极尽描摹刻画之能,却看得人噤若寒蝉,心底发凉,感觉这个薛大美人实在道貌岸然深不可测,或者说笑里藏刀居心叵测,令人滋生寒意也就不足为怪了。
细心的读者都会发现,其实最具心计最有城府的,就是这个面貌如杨贵妃一般的笑靥如花女子,表面上不断恭维煦意贾府上下一干人等,嘴里柔情蜜意,其实心如铁石,在对待一应事物上面,她的判断和裁夺都与他人迥然有别,而且做得坚决彻底不着斧痕,是一个真正的腐朽与没落的维护者、继承者、戕害者。
这么说吧,这部书本人看了不下十遍,越看越发现,我本人的这个判断还是基于红楼的理性思辩的,而且也完全吻合于曹公的原笔原意和创作初衷。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人物里你最不喜欢哪一个?
《红楼梦》十二金钗共五册,有60个人,我曾看到过续写者的情榜。一般提十二钗只是正册12人,本来最坏的是王熙凤,但只觉得她贪财弄权,心狠手辣,是奸雄,但却未觉讨厌。如果真象我想的,李纨拿亲人的鲜血染红顶子,也很可怕,但也只是猜测,曹公后面怎么写的,咱们还是不知道,如果只是冷漠,谁对她们娘俩不冷漠。只选一个,我选妙玉。
一、云空未必空。
妙玉自持清高,似乎谁也看不起,但大观园也是红尘,她内心也是十分势力的。首先到贾府,必先要一张请贴,给自己长面子。在贾母帶刘姥姥等一行人去拢翠庵时,別人是一色的白色成窑小蓋钟,而贾母的是彩色成窑蓋钟,并准备了贾母喜欢喝的老君眉亲手奉上,这那里还是妙玉,是第二个薛宝钗。至于事后请宝钗、黛玉喝体己茶的时候,拿出的希世奇珍作茶具,用梅花上的雪烹茶,那不是高看薛、林二人,整个是作戏给贾宝玉看的,正话反说,是她们两人借了贾宝玉的光,而且还数落了林黛玉是个大俗人,如果光明磊落,何必当个戏精。
明明对贾宝玉有情却要撇清,明明拥有大量的金钱奇珍用来傲人却说别人仗势欺人,明明是个俗人却把自己抬成仙姑,这还不讨厌嗎?
二欲洁何曾洁。
妙玉对贾宝玉,夫人、小姐们是一种态度,对她心里的下等人又是一副面孔,贾母把妙玉奉给她的茶喝了一口后递给刘姥姥喝了,客人走后,妙玉就吩咐把那上彩的成窑蓋钟丟了出去,嫌刘姥姥喝过,宝玉说就送给刘姥姥吧。妙玉说,幸亏我沒用过,否则就是砸了也不给她。上千两银子呀。完了之后还要泼水洗地。就是贾府也沒把刘姥姥用过的餐具丟掉。真高洁,但心确不那么干净。
妙玉有钱、有财、有貌,在大观园里活的比小姐们还滋润,但一旦这个保护伞沒了,完全不能保护自己,在瓜州渡口,红颜曲从于枯骨,最后流落风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