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为什么没有收拾贾环?

贾环往宝玉眼上烫热油,王夫人为什么却并没有追究和报复呢?

王夫人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如果收拾贾环,会坏了宝玉与王夫人,甚至王家名声。

一,从表面看,贾环推倒蜡油是无心之错:

贾环听见了,素日原恨宝玉,今见他与彩霞玩耍,心中越发按不下这口气,一沉思,计上心来,故作失手,将一盏油汪汪的蜡烛向宝玉脸上一推…

二,宝玉本身有错。彩霞与贾环交好,宝玉从舅舅家祝寿回来,偏叫彩霞拍着他,与他谈笑,难怪贾环嫉恨

宝玉听说,便下来在王夫人身后倒下,又叫彩霞来,替他拍着,宝玉和彩霞说笑。只见彩霞淡淡的不搭理,两只眼睛向贾环看,宝玉便拉她的手,笑道:“好姐姐,理我一理。”一面拉他的手,彩霞不肯,说道:再闹,我就嚷了

若是惩罚贾环,以赵姨娘之口,必将此事添油加醋的嚷的满天下人知,宝玉便有调戏母婢,兄弟阋墙之嫌,于宝玉名声有碍。

三,王夫人做事也不厚道。贾环虽是庶出,但仍是王夫人的子女,“舅舅”过寿,家中姐妹,兄长都去了,却将贾环留下读书,读书回来还要抄经,而亲生儿子却祝寿回来又是撒娇,又是调戏丫头,这传将出去,王夫人势必落下嫉妒姨娘,欺压庶子名声,不但于自身有碍,于娘家女子的教养,都会打上烙印。

基于以上三种原因,王夫人对贾环也仅是在心中记上一笔帐,除责骂贾环与赵姨娘,并没有其他责罚。

王夫人为什么没有收拾贾环?

贾政有三个儿子,长子贾珠,次子宝玉和第三子贾环。长子贾珠和宝玉是嫡妻王夫人所生,第三子是妾赵姨娘妾所生。封建礼教地这种阶级制度,把这三个儿子位置的高低也排的一清二楚。

按照长幼有序的继承体制,在这个家中嫡妻所生的长子无疑是最重要的,但贾珠却英年早逝,剩下的就只有贾宝玉和贾环。贾环虽然是庶子,地位是远不能跟宝玉相比的,可他还是有继承部份家产的权力,也是这贾府的主子。

这对王夫人的宝玉而言,有着重大的威胁,赵姨娘为什么会想方设法地联合马道婆制宝玉于死地,这肯定也是在心里为她的儿子打着算盘,宝玉若死了,那将来整个荣国府都是她儿子贾环的,赵姨娘和王夫人虽然地位悬殊,但有了儿子也就有了和王夫人抗衡的资本。

赵姨娘平日里虽粗浅、愚昧,整日像个疯婆子一般的和丫头们撕扯,没有半点主儿的样,王夫人在表面也不屑与赵姨娘一般见识,可在背地里,她们之间暗暗的博弈从未间断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两儿子之间的竞争,可有一次王夫人本有机会收拾赵姨娘和贾环一番,那就是贾环故意往宝玉眼上烫热油,王夫人却没有追究和报复,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王夫人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二人正闹着,原来贾环听的见,素日原恨宝玉,如今天又见他和彩霞闹,心中越发按不下这口毒气。虽不敢明言,却每每暗中算计,只是不得下手,今见相离甚近,便要用热油烫瞎他的眼睛。因而故意装作失手,把那一盏油汪汪的蜡灯向宝玉脸上一推。只听宝玉“嗳哟”了一声,满屋里众人都吓了一跳。

连忙将地下的戳灯挪过来,又将里外间屋的灯拿了三四盏看时,只见宝玉满脸满头是油。王夫人又急又气,一面命人来替宝玉擦洗,一面又骂贾环。凤姐二步两步的上炕支替宝玉收拾着,一面笑道:“老三还是这么慌脚鸡似的,我说你上不得高台盘。赵姨娘时常也该教导教导他。”一句话提醒了王夫人,那王夫人不骂贾环,便叫赵姨娘来骂道:“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种子来,也不管管!几番几次都不理论,你们得了意了,越发上来了!”

贾环可以说就是因为嫉妒之心,他就是故意的,也可以看出平日里他们之间就矛盾重重。王夫人也知道贾环是故意的,她只是当场叫来赵姨娘,把赵姨娘教训了一顿,事后并没有再追究和报复。

其实在心里王夫人对这件事情是没有过去的,肯定都记在心里呢,而这次她本抓住了理,却轻易地放过了贾环,骂两句就算了,这也并不符合王夫人为人的风格。

可把这件事搬到大台面上来讲,其实就是一件小事,只是孩子们之间打打闹闹的不小心而已,如果王夫人要将这件事情大肆宣扬,或做出处理。

那贾母和贾政都会看到,王夫人势必会落下欺压庶子,嫉妒赵姨娘的名声,在古代封建社会下,嫡妻是要贤良敦厚,宽容大方,如果落下个妒妇的名声,是得不偿失的,有损自身的名誉,所以王夫人不是不想收拾贾环,而是不能。

第二,贾宝玉有错在先,怪不得贾环出手

贾环素来和王夫人身边的丫鬟相好,可宝玉却当着贾环的面对彩霞提各种要求:

宝玉听说便下来,在王夫人身后倒下,又叫彩霞来替他拍着。宝玉和彩霞说笑,只见彩霞淡淡的,不大答理,两眼睛只向贾环处看。宝玉便拉他的手笑道:”好姐姐,你也理我理儿呢。“一面说,一面拉他的手,彩霞夺手不肯,便说:”再闹,我就嚷了。“

这说句不好听的话,宝玉喝了点酒不是在调戏丫鬟么?而彩霞又正是贾环喜欢的人,这一幕在他的眼前发生,但凡有一点资本还不揍宝玉一顿,只是碍于自己身份低微,没有办法,他只能选择下黑手。

所以这件事情不只是贾环有错,贾宝玉也有错,要是到时贾环把贾宝玉调戏丫鬟的这件事情说出去了,那对宝玉的名声也是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王夫人在权衡利弊之后也只是骂了两句,选择息事宁人。

第三,贾环虽是庶子,但在贾政心中有一定的地位

按规矩,妾生下的孩子应该都交由嫡母抚养,可在《红楼梦》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赵姨娘生的女儿探春是交给王夫人抚养的,而儿子贾环却是赵姨娘自己抚养,这事本就不合乎礼法,贾环能够养在赵姨娘身边,那就是源于贾政对赵姨娘和贾环的看重。

贾政其实是不太喜欢宝玉的,从他抓周时选择胭脂水粉起,就认为将来不会有大的出息。所以赵姨娘和贾环有了贾政的宠爱,王夫人心里虽暗流涌动,但在明面上,她还是会忌惮三分,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对贾环怎么样。

所以王夫人对赵姨娘和贾环是很无奈的,虽是心中刺,眼中钉,可就是拿她们没办法,她并不是不想收拾他们,而是不能收拾他们。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王夫人为什么没有收拾贾环?

你让王夫人怎么收拾贾环?打自己脸吗?

古代宗法制下,庶子都是由嫡母教导的,妾除了生物学上是该孩子的母亲,没有其他关系可言。所以探春才叫赵姨娘做“姨娘”,而不是妈;叫王子腾做舅舅,而不是赵国基。

在二十回,贾环跟丫头赌输钱怄气后,回去被赵姨娘指责。凤姐路过便道:“凭他怎么去,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现是主子,不好了,横竖有教导他的人,与你什相干?”

可见,妾生了孩子都是由太太教导的。而贾环确实一直由王夫人教育,在第二十五回就是因王夫人见贾环放学才叫他抄《金刚经》,最后导致了烫脸事件。

而贾环做错了事,如果是故意的,就说明这孩子人品有问题。作为母亲的王夫人便难逃其责,骂他就等于骂自己不会教育孩子。这不是打自己脸吗?

但宝玉是自己的宝贝啊,被无缘无故烫了,总得找个出气筒吧?这时候凤姐就适时提醒了:“老三还是这么慌脚鸡似的,我说你上不得高台盘。赵姨娘时常也该教导教导他”。

好家伙,一句话提醒了王夫人,贾环不好骂,就拿你亲妈出出气吧。便叫过赵姨娘来骂道:“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种子来,也不管管!几番几次我都不理论,你们得了意了,越发上来了!”

这句话说明素日里贾环已经干过不少让王夫人恼怒的事情,但找不到由头去收拾他啊,王夫人心又实,一时想不到还可以转转风向骂骂赵姨娘。这次多亏凤姐提醒,才通了窍。贾环确实是我负责管教,但他是你生的,做错事也是你教的。不骂你那谁?

可见,王夫人不是什么不屑于跟赵姨娘计较。鄙人曾分析过王夫人两个丫头彩霞和彩云的阴谋。王夫人是处处在观察赵姨娘的,彩霞和彩云都是她的眼线。

其次王夫人也不是怕赵姨娘的靠山贾政,论起来贾政还要怕她王夫人呢,蒸蒸日上的王家这靠山比日落西山的贾家要坚实得多。王熙凤都曾讽贾链:“把我们王家的地缝扫一扫,就够你们贾家吃一辈子了”。而贾政猜测也是怕王夫人的,所以在元宵夜里讲了个怕老婆的笑话。

故,王夫人不收拾贾环是因为贾环是自己在管教,骂了贾环等于骂自己,打贾环也是打了自己。

王夫人为什么没有收拾贾环?

《红楼梦》里的王夫人出身高贵,是四大家族之一王家的姑娘;

王夫人活的有底气,亲哥哥王子腾在宦海混得风生水起,官品不断攀升。

这样的王夫人,有在荣国府活得“天真烂漫”的资本。

当金钏儿说了几句不着调的话时,王夫人马上扇两个耳光撵出去;

当觉得晴雯像妖精一样时,王夫人还是撵出去。

无论是王熙凤还是探春,在处罚仆人时,都要先摆规矩、分责任,然后再有理有据地惩处。

王夫人是当家主母的地位,直接造成了这个女人与人相处,从来都是高压的方式。

她对待人也从来都是两种态度,要么是不管或者甩给王熙凤去管;要么是直接撵出去。

王夫人这样的豪门贵妇,从来没有给任何人做思想工作的习惯。

任何人,也必然包括了贾环。

可贾环毕竟是王夫人的庶子,对待贾环王夫人不可能像对待丫鬟一样随便。

所以王夫人不是不收拾贾环,也不是不想收拾贾环,而是当时的时机不对……

一.利益的选择

当时的王夫人,已经在实际意义上,是荣国府的当家主母。

可是实实在在的当家主母一词,还用不到她的身上。

二房当家,本就名不正言不顺。

贾母活着,可以借由贾母是荣国府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压制住荣国府的长房贾赦一房。

可一旦没了贾母,荣国府必然要按照律法正常地继承。

那个时候,爵位继承人一等将军贾赦,才是荣国府的继承人;

那个时候贾赦的正妻邢夫人,才是合法合理的荣国府当家主母。

其实荣国府的一切,都没有王夫人什么事。

这一点,身为世家出身的王夫人,必然能看得通透。

所以王夫人最主要的事情是做什么?

必然是借由贾母对王夫人亲生凤凰儿子贾宝玉的疼爱,为自己这一房,争取到最多财产方面的利益。

有儿子,是王夫人可以取得财产的先决条件。

不管这个儿子,是嫡出还是庶出。

虽然贾母不大喜欢庶出的贾环,可这丝毫不影响贾环是荣国公亲孙子的地位;

贾母不喜欢贾环,也不会影响到,在财产分配时贾母要考虑到这个孙子。

在财产没有到手之前,王夫人在表面上一定会做一个优雅的嫡母;

在财产没有到手之前,王夫人一定不会同贾环真地撕破脸。

王熙凤在后文中,说过这样的话:

比不得环儿,实在令人难疼,要依我的性早撵出去了

王熙凤是王夫人的亲侄女,王熙凤一样会揣度王夫人的意思去说话。

如果王夫人真心疼贾环,王熙凤不会也不敢说要将贾环撵出去这样的话。

未来王夫人的打算,一定是将贾环这个臭小子撵出去。

所以王夫人,对贾环做任何事情都不闻不问;

所以王夫人能容忍,贾环在演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调戏自己的婢女。

惯子如杀子!

如果王夫人行得端立得正,贾环做了错事,她理所当然地就应该训斥教育;

如果贾环有一个正常的成长空间,将来有了出息,同样是整个贾家的荣耀。

可惜眼皮子浅,只知道宅斗的王夫人看不到这一层。

王夫人只会看到,如果她认真处理了贾环,有可能抓不着狐狸反惹一身骚……

二.贾环的错误

贾环究竟犯了什么错?

虽不敢明言,却每每暗中算计,只是不得下手,今见相离甚近,便要用热油烫瞎他的眼睛。因而故意装作失手,把那一盏油汪汪的蜡灯向宝玉脸上只一推。

①当时的贾环,想烫瞎宝玉的眼睛。这样的想法,王夫人会不知道吗?

以王夫人对贾环母子一贯打压的态度,就算就算贾环此举真的不是故意的,也会被王夫人当成故意。

如果王夫人心底无私,自然会当众惩罚贾环。

可王夫人从来就是一个腹黑之人,当时她想到的绝不会是如何教育庶子,想到的只会是如何宅斗。

②如果王夫人惩罚了贾环,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当时的宝玉十二三岁,贾环最多十岁。兄弟两个一处玩耍,失手伤了对方也是小事。

只要贾环咬紧牙关,说自己不是故意的。那么最后受惩罚的,不过就是服侍贾环和服侍宝玉的婆子而已。

然后呢?

赵姨娘再到贾政枕边喊起撞天屈,就说王夫人不善待他们母子。

这必然会使王夫人和贾政,本就紧张的夫妻关系雪上加霜。

如果不是出于教育孩子的目的,王夫人对贾环的处罚根本捞不到任何好处。

贾环烫伤宝玉的地点,发生在王夫人的屋里。

如果真地追究烫伤事件的责任,作为贾政一房的主母,王夫人负有对儿子照顾不周,对仆人管理不善的责任。

这一点她难辞其咎。

所以搬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王夫人不会去做;

所以王熙凤这个水晶心肝玻璃人,也根本没有在这件事上,提醒王夫人要追究贾环的任何责任。

王熙凤的脑子活络,也许她能看到更多的东西。

比如当天是王子腾夫人的生日,王熙凤这一辈儿的贾家女眷和贾宝玉,全都去参加了王子腾夫人的寿宴。

可贾环呢?

那一天惨兮兮、孤零零的,一个人去上学。

然后呢?

回家之后,王夫人、王熙凤、贾宝玉热热闹闹地说起了当天的戏酒。

贾环一个小孩子,在那寂寞地抄《金刚经》。

如果贾政知道了这件事,王夫人不善庶子的罪名就落了实。

当时的王熙凤就在王夫人的房里,宝玉究竟干了什么,也难逃王熙凤的眼睛。

宝玉便和彩霞说笑,只见彩霞淡淡的,不大答理,两眼睛只向贾环处看。宝玉便拉他的手笑道:“好姐姐,你也理我理儿呢。”一面说,一面拉他的手,彩霞夺手不肯,便说:“再闹,我就嚷了。”

①宝玉当时的行为,可以解释成小孩子对丫鬟的玩笑;

但是也可以解释成,荣国府的少爷,对母婢作出了不尊重的行为。

这件事情,真的可大可小。

如果王熙凤为宝玉压一压,完全可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如果贾环把这件事情传出去,那就是荣国府少爷对婢女的风流韵事。

②两害取其轻!

贾宝玉虽然受伤了,但只是蜡油烫伤了脸,只是皮外伤,敷了药之后几天就会愈合。

所以这件事情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王熙凤为贾环去遮掩,他故意烫伤宝玉这件事;

同时因为宝玉真的受伤,宝玉可是荣国府的凤凰,贾环也绝不敢进一步将事情闹大。

贾环不傻,当天具体发生了什么,他也只会三缄其口。

这样,一场兄弟之间的纠纷就暂时揭过去。

可是这并不代表王夫人一方的示弱,因为王熙凤马上就做出了如下的表示:

凤姐三步两步的上炕去替宝玉收拾着,一面笑道:“老三还是这么慌脚鸡似的,我说你上不得高台盘。赵姨娘时常也该教导教导他。”

贾环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子,他所做的一切用年幼都可以解释,所以没有办法深究。

但赵姨娘不一样?

赵姨娘是贾环的生母,而贾环又养在赵姨娘的房里,所以贾的错误理应由赵姨娘来负责;

同时赵姨娘又是贾政的妾室,王夫人作为主母去训斥妾室,是大家族再正常不过的规矩。

对于王夫人的训斥,赵姨娘只能受着。就算赵姨娘是贾政的宠妾,她也轻易不敢去告状。

因为贾政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如果赵姨娘因为被主母训斥而向贾政告状,只会被贾政斥没有规矩。

此时,正是打压赵姨娘的最好时机。

此时,也等于间接地收拾了贾环。

可王夫人真的是“天真烂漫”,她的言语没做到打压赵姨娘:

王夫人看了,又是心疼,又怕明日贾母问怎么回答,急的又把赵姨娘数落一顿。

此时数落赵姨娘有什么用,应该对赵姨娘讲明利害。如果贾母知道了贾环伤害了贾宝玉,对贾环的未来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这样才能让赵姨娘这位贾环的生母,至少在一段时间之内收敛自己的行为。

可王夫人用数落的做法,反而让赵姨娘心怀怨恨。

之后,对贾宝玉作出了更大的伤害。

王夫人为什么没有收拾贾环?

贾环用灯油把宝玉烫伤,王夫人自是心疼不已。出于爱子心切,王夫人当场就训斥了贾环,并在凤姐的提点下,把赵姨娘叫来痛骂了一顿。其实,这已是王夫人对贾环的惩罚与收拾,只不过没有在事后进一步追究和打击报复。

题主所谓的“收拾”贾环,其实更倾向于认定为背后报复。这种并不光明磊落的无耻行径,王夫人不屑去做,她从来不是一些读者误解的佛口蛇心之人。王夫人之所以没有像题主所言的“追究与报复”,与其本性、身份与教养有关:

王夫人本性纯良直率,从来不喜欢背后报复

刘姥姥曾经说过,年轻时候的王夫人“着实响快,会待人,不拿大”。这种敞亮的个性虽然在步入中年以后的王夫人身上,表现得并不明显,但是这种纯良与直爽的本性却保留了下来。后来晴雯被撵,曹雪芹也是这般评价王夫人:

王夫人原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人,今既真怒攻心,又勾起往事,便冷笑道:“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

不管是从金钏儿被撵和晴雯被撵,王夫人在雷霆之怒下的惩罚方式,都是简单粗暴,绝不会在背后搞打击报复的无耻勾当。她当初撵走金钏儿,是出于一个母亲的职责与天性,事后听闻金钏儿跳井而亡,王夫人的伤心也绝不是装出来的。

王夫人一向吃斋念佛,“固然是个宽仁慈厚的人,从来不曾打过丫头们一下”。倘若不是攸关宝玉声誉,她不会如此决绝。王夫人对待丫鬟们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对待庶子贾环了,痛骂一顿已是惩罚。如若怨恨,她也只会光明正大地处罚,不会背后报复。

王夫人具有嫡母的教养与本分,不愿打击报复

王夫人作为贾政的正妻,膝下有荣升贵妃的千金元春和爱子贾珠、宝玉这样光彩照人的孩子。同时又出自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还有贾母这样出自侯门的婆婆训导,王夫人不可能如此浅薄无知,整日想着打压妾室和庶子。

赵姨娘在贾府众人眼中,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在她的教唆下,“众丫鬟们素日厌恶他,都不答理”贾环。这样的一对母子,根本不是王夫人的竞争对手。况且不管王夫人是否能接纳贾环,但她都会有属于嫡母的大家教养,不会斤斤计较:

“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种子来,也不管管。几番几次我都不理论,你们得了意了,越发上来了。”

正如王夫人对赵姨娘的训斥,这不是他们母子第一次报复宝玉。只不过王夫人没有计较,不愿也不屑与之争短长。毕竟,宝玉在贾府中的地位,无人能及。贾母对宝玉的看重与宠爱,贾环这辈子都不可能得到。庶子的身份,足以让贾环受尽冷眼。

此外,王夫人没有打击报复贾环,还有以下原因:

贾环装作失手烫伤,王夫人无法追究报复

贾环之所以起了歹意,导火索是因为看到宝玉和彩霞厮闹而吃醋,“因而故意装作失手,把那一盏油汪汪的蜡灯向宝玉脸上只一推”。即使王夫人心里也明晰这是故意之举,但是无法证实的行为,也找不出正当的理由追究报复。

就像薛蟠被柳湘莲痛打,宝钗劝阻薛姨妈报复,今儿偶然吃了一次亏,妈就这样兴师动众,倚着亲戚之势欺压常人。”倘若王夫人也一次偶然的失手报复贾环,也容易背上嫡母借机欺压庶子的骂名。况且凤姐在场,也以失手为贾环洗清了嫌疑。

宝玉只是受了皮外伤,不适宜小题大做

贾环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但万幸“左边脸上烫了一溜燎泡出来,幸而眼睛竟没动”。王夫人固然心疼,但也无法因此小题大做。而且从凤姐的反应来看,宝玉的伤也不重。众人替宝玉擦洗灯油的时候,凤姐在忙碌之余还笑语盈盈地提醒王夫人:

凤姐三步两步的上炕去替宝玉收拾着,一面笑道:“老三还这么慌脚鸡似的。我说你上不得高台盘。——赵姨娘时常也该教导教导他。”

凤姐这个“笑道”,一则巧妙地为贾环的错误推脱给赵姨娘,二则证实宝玉伤得只是皮外伤。贾环与宝玉终究都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小孩子之间吵吵闹闹失了分寸也是有的。因此王夫人无法将此事闹大,以免留下过于小气的闲话。

王夫人有训导之责,不想因此被贾母责骂

作为儿媳妇,王夫人对贾母可谓是恭敬有加。饶是如此,贾母还说王夫人是不爱说话的木头人。尤其对待宝玉的事情上,贾母过于溺爱与纵容,不允许受半点委屈。平日里贾政教训地多了,贾母都会拦在前面,以孝道压制贾政对宝玉的管教。

此次宝玉受得虽然只是皮外伤,贾母知道后也会训斥身边的人照顾不力。尤其王夫人当时也在场,她作为宝玉和贾环的监护人,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事实上也的确如凤姐所料,即使宝玉说是自己不小心烫伤,身边的人还是被贾母痛骂。王夫人自知自己也有责任,自然也就不会对贾环和赵姨娘打击报复了。

总之,王夫人毕竟也是出自名门的大家闺秀,又身为皇妃之母,贵妇人该有的教养和礼仪,一样也不会缺少。再加上宝玉伤得只是皮外,并非像金钏儿和晴雯之事背后隐含的勾引学坏之嫌,王夫人犯不着大动干戈。况且从年轻时就直爽待人的王夫人,也不屑用打击报复的勾当来为自己惹来麻烦,留下妒妇的臭名。

王夫人为什么没有收拾贾环?

王夫人自己有儿子贾宝玉,娘家势力很大,地位巩固。

赵姨娘是奴妾,就是王夫人缺了位也轮不着她扶正,贾政又喜欢她,基本上都去她房中,总比再纳年轻的狐媚妾来作怪好,王夫人也还是容着了她点。

贾府人丁稀少,贾环虽是庶子,也是贾政的骨肉,倒是在府内因德性不好,遭上下人嫌,颇有点墙倒众人推之处境,连读者们都以为他待遇差,过得到像奴婢。

贾环可是国公府三公子哩,有按例的丫头,奶妈,仆妇,服侍,外出有小厮,长随跟着,排场不比宝玉小多少,在社会地位高着在。

宝玉是嫡子,地位,财产有优先,不用担心庶子贾环来夺嫡翻船,这点王夫人放心。

王夫人是贾环嫡母,要显示自己贤惠,看到赵姨娘还尊敬她,看到贾环是丈夫骨肉份上,还是把贾环容下了,不大收拾他,但不给好脸色,这回贾环用热油烫宝玉脸,幸好没造大故,王夫人把赵姨娘也骂了一顿,严厉申斥她母子,也警告她母子,悠着点![原创问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