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与王熙凤为何看好薛宝琴与宝玉呢?

书中贾母借问薛宝琴的生辰八字暗示薛姨妈,被薛姨妈一句已许了人家给堵回去了,这个时候王熙凤也说早已看好了他们是一对,既然已经有了人家,那就可惜了,贾母听了这话正合她的意思。 那么贾母和王熙凤为何看好薛宝琴与宝玉是一对呢?欢迎跟帖讨论~

贾母其实并不是真的看好薛宝琴和宝玉,而是在薛姨妈跟前耍了个小花招。

至于王熙凤,根本不想插手宝玉的婚事,她只是顺着贾母的意思趁势插科打诨逗了一回趣。

那么贾母为什么要跟薛姨娘透露出想要替宝玉求婚配薛宝琴的意思呢?

为什么说她此举是在耍花招?从几个不寻常的地方可以看出端倪:

首先,贾母不会不知道薛宝琴已许配人家的事。

第四十九回中写道:“后有薛蟠之从弟薛蝌,因当年父亲在京时已将胞妹薛宝琴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婚,正欲进京发嫁,闻得王仁进京,他也带了妹子随后赶来。”

薛蝌带着薛宝琴进京目的很明确,是为妹妹送嫁的。对于薛家来说,嫁女一是大事,二是喜事,所以不可能悄悄地不声张,至少同路的近亲王仁一定是知道的。

王仁是王熙凤胞兄,那么王熙凤也就会知道,凤姐是贾母的心腹之人,贾母自然也会知道薛宝琴已许配人家的事。

贾母之所以装不知道,向薛姨妈问起薛宝琴生辰八字,有些打脸薛姨妈的意味。因为放着宝钗这个姐姐尚待字闺中。

贾母反倒露出想求婚配于妹妹的意思,这就相当于告诉薛姨妈,她没看上宝钗,反对“金玉良缘”。

第二,贾母让王夫人认了薛宝琴为干女儿

薛宝琴来了贾府,贾母立刻逼着王夫人认了薛宝琴为干女儿,“逼”着认,说明并不是王夫人甘心想认,而是贾母的主张。

这个干女儿不是玩笑认的,而是很严肃地认的。这点从新年除夕时,薛宝琴可以进贾府宗祠,跟着众子孙一起祭祖可以看出。

如果说贾母看好薛宝琴跟宝玉是一对好姻缘,那么她怎么会让王夫人认宝琴做干女儿呢?这样一来,宝玉跟薛宝琴就成了兄妹关系,跟姻缘两字背道而驰。

第三,对于“金玉良缘”说,贾母曾经予以明显地反对。

在第二十八 回中,薛姨妈向王夫人等人透露薛宝钗的金锁要有玉的方能婚配,暗示宝钗、宝玉“金玉良缘”。

接着贾元春从宫中给贾府众人赏赐端阳节礼,唯独宝玉跟宝钗的礼物一样,表明贾元春支持“金玉良缘”的说法。

然而第二日贾母带着众人去清虚观打醮,当着薛姨妈的面,对张道士说宝玉命里不该早娶,言外之意就是告诉薛姨妈,暂时不考虑宝玉的亲事。

接着贾母又让张道士打听可与宝玉婚配的人家:“你可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贾母的这番话,相当于明确否定了“金玉良缘”说。

总的说来,看似贾母看上了模样儿配得上宝玉的薛宝琴,实际上就如清虚观一行一样,贾母不过是借机再一次用语言和行动向薛姨妈表达了她反对“金玉良缘”的态度。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贾母与王熙凤为何看好薛宝琴与宝玉呢?

个人认为,其实贾母对外表现地好像看好宝玉与薛宝琴,只是为了让想要把薛宝钗许配给贾宝玉的人死心。而王熙凤之所以看好薛宝琴,只是顺着贾母的意思说的,为讨贾母高兴。

我们知道,贾府里关于赞成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盟”,还是同意贾宝玉和薛宝钗的“金玉良缘”,一直是有分歧的。

贾母这边是一心想促成宝玉和黛玉的。黛玉是自己女儿的孩子,是自己的亲外孙女,骨肉亲情,血浓于水。

我们可以从《红楼梦》诸多细节中看出。林黛玉进贾府,就与宝玉一块与贾母同住;大伙去林黛玉住的潇湘馆,贾母觉得林黛玉的窗纱旧了,责怪王夫人。

而以王夫人为首的这边是想要宝玉和宝钗结合的。这个团体包括王夫人、薛姨妈、贾元春等。因为薛宝钗是王夫人亲姐姐的女儿,王夫人当然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和自己的侄女结合的。

《红楼梦》中,贾元春回家省亲,对姊妹兄弟都进行了赏赐,宝玉和宝钗的一样,其他人的一样,当了妃子的贾元春的用意显而易见。我们可以分析,贾元春住在深宫之中,对贾府日常之事并不参与,能有这层用意,肯定是母亲王夫人、姨妈薛姨妈对其有过暗示。

另外,王夫人在处罚晴雯时说过,晴雯长得像林妹妹。而王夫人对晴雯厌恶至极,可见,她心里是很不喜欢林黛玉的。

而贾母多次表现出来喜爱薛宝琴,想要把薛宝琴许给贾宝玉,只是想让王夫人、薛宝钗等人明白,她没有看上薛宝钗,薛宝钗可以另寻归宿了。所以,薛宝钗才会吃薛宝琴的醋。

贾母与王熙凤为何看好薛宝琴与宝玉呢?

贾母看好宝琴,是自己本就喜爱她,她是个奇女子,也有可能是趁这个唱歌故意说给一些人听,想让那些想撮合宝钗和宝玉的人死心。而熙凤是附和贾母的话,应该并无此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