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反映的性别观?

如题。

有人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在男尊女卑的时代颂扬女性的美好,甚至是宣传“女尊男卑”。

个人理解曹雪芹的观念其实是唯爱纯洁如水的美丽女儿和清秀俊逸的男儿,《红楼梦》与其脱胎的世情小说《金瓶梅》最大的不同特征就是一个是成人剧、一个是青春偶像剧。

曹翁经历荣华与败落的人生沉浮洞穿世情百态,魂牵梦萦着最美好纯洁的青春岁月。

曹翁可能不承认男尊女卑,但也未必认为女尊男卑。

曹翁的红楼世界里少年男子在进入社会的权力利益角逐争斗之前是美好而纯情的,贾宝玉是这样的,贾宝玉喜爱的清俊男子也都是这样子的。第一位基友秦钟(最俊美的男儿,便是少年夭折)、之后柳湘莲、北静王爷、戏子棋官,朋友圈卫若兰、冯子英………全是清俊少年人超凡脱俗不为官、不媚上、不谋财、科举未成生活无忧、情宜纯洁。曹翁的红楼世界里少年女子在嫁为人妇体验真正的男女之间肉体俗望和生活俗事之前是最美丽纯洁的,小姐们黛玉(最爱最纯的爱人,少年夭折)、宝钗、湘云是这样的,丫鬟们晴雯(最美的丫头最清白,少年夭折)、芳官、柳五儿都是纯洁女儿身不近男人就是不沾凡尘的仙女们。

总之,少年小儿女们在没有进入欲望之前都是美好的。

权力金钱让世俗男人肮脏龌龊到不堪忍受。

男人俗事婚姻生活让珍珠般纯洁美丽的女人变得越来越暗淡无光,直到成为了“死鱼眼珠子”比男人更可恶了。

少年小儿女,尤以如水纯洁女儿最美。

少年男儿毕竟须眉浊物自带欲望,生而如泥。然而清俊少年即使为泥,也如一方净土………

其实曹翁的世界观也不见得那么新颖独特,但其妙笔生花之下大观园女儿国却是如此绝妙~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天上“太虚幻境”、地上人间之“大观园”。

护花使者怡红公子~神瑛侍者贾宝玉

如何看待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反映的性别观?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曹雪芹旗帜鲜明站在了社会价值观的另一端——“女尊男卑”。或者站在学术的角度上来说,我们应该将曹雪芹的性别观称之为“女儿观”更为准确。

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应该多次陈述过他的这种观念:“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那么,曹雪芹是如何将他的“女儿观”贯穿《红楼梦》的呢?

1、女子理家,男子败家。

关于这一点,我之前已经详细回答过,大家可以搜相关的问题或者我回答过的问题,看一下进一步陈述。总之,我们可以在探春、凤姐、平儿等女性的身上看到这一点。

2、女子的文才和画才远远超越了贾府的男人们。

当诗社比诗的时候,能夺魁的绝对不会是贾宝玉,而往往都是黛玉、湘云、宝钗、宝琴这样才华横溢的女子,当然我并不是说贾宝玉没有才……

另外,曹雪芹也并不是对所有女子都是肯定,比如那些为虎作伥的婆子们,曹雪芹就非常痛恨,他借宝玉之口又发牢骚:“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这句话其实特别有意思,虽然骂的是那些拉走司棋的几个“媳妇”,但是实际上曹雪芹转了个弯,还是在骂男人,骂了贾宝玉,顺便也把自己给骂了。

3、对于“尊贵”的男人们,曹雪芹把他们几乎都写成了草包、恶棍之类的纨绔子弟。

这个例子就太多了,比如贾蓉、贾雨村、贾琏。而对于那些地位低下却正直刚烈的男人,曹雪芹也是给予了肯定与同情的,比如优伶柳湘莲,比如对孝顺母亲辛苦挣钱奉养母亲的贾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