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贾母和王夫人之间真的和睦吗?
贾母和王夫人是属于大事上合作共处,小事上时常交锋;大面上互相尊重,细节上互不相让;表面上尊卑有序,私底下各怀心思。这是典型的大家族婆媳关系相处之道吧。
首先,贾府和王夫人在贾府的共同利益上是一致的。贾母和王夫人对于荣国府的管家大权放小儿子贾政这里,是非常一致的利益共同体。贾母喜欢贾政,住在小儿子这里,管理荣国府的大权就在小儿子这边了,让王熙凤作为贾赦的儿媳妇管家是暂时的,以后是要让贾政的儿子贾宝玉太太管家的。另外,对于教育家里女孩子的情况,贾母和王夫人想法也差不多。元春是王夫人长女、贾母一手带大的,送到宫里选了皇妃,贾母和王夫人都是非常得意的;虽然探春是赵姨娘生的,贾母和王夫人都很看好她。再就是对贾宝玉的宠爱了,贾母和王夫人都是豁出命的宠这个宝贝,一旦贾宝玉有个三长两短,贾母和王夫人都是不得安生,但凡贾政体罚贾宝玉,必然是王夫人和贾母齐齐出现护驾,生怕这个宝贝有任何一点问题。
其次,具体到每个人自己的血亲关系,贾母和王夫人就有分歧。贾母和王夫人最大的分歧是贾母宠爱林黛玉,看好宝黛婚事;而王夫人喜欢宝钗,希望金玉良缘能成。林黛玉是贾母最宠爱小女儿的遗孤,贾母疼之入骨,相比之下王夫人对黛玉就很冷淡。而薛宝钗是王夫人的亲侄女,贾母对薛宝钗也是爱不起来。这也是人之常情,谁都是疼爱自己家人。
最后,贾母喜欢聪明伶俐漂亮的女孩子,比如林黛玉、晴雯等;王夫人喜欢老实懂事大方的女孩子,比如宝钗、袭人等。这也是跟贾母和王夫人性格有关系,贾母就是一个有才情爱生活的热闹人,而王夫人是吃斋念佛的木头人。
《红楼梦》里贾母和王夫人之间真的和睦吗?
红楼梦里的婆媳矛盾是个大问题,说到这个,我们首先想到的都会是贾母和邢夫人这对婆媳矛盾,这个很明显,我们都看得出来,贾母就是不喜欢大儿子,也不喜欢这个续弦的大儿媳。
贾母跟二儿子和二儿媳之间的关系看起来还是很和睦的,前八十回里,贾母和王夫人这对婆媳之间没有红过脸,而贾母也并没有对王夫人表现出什么厌恶,但这并不是说他们之间一点矛盾也没有。
婆媳之间,不像母女之间,毕竟没有血缘关系,自古以来就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不过处理的比较好的婆媳关系,大体上相处还是很愉快的,只是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容易产生分歧。
其实王夫人和贾母之间是有矛盾的,矛盾的核心就是宝玉。
宝玉既是贾母的心头肉,也是王夫人唯一的儿子,一个祖母,一个是生母,对宝玉自然都是真心疼爱,但表达方式的不同,让他们之间一直存在矛盾。
第一个矛盾就是对服侍宝玉女孩的选择上。我们知道,王夫人喜欢的是像袭人、麝月这样看上去笨笨的女孩,而贾母更喜欢的,是像晴雯这样长得好,心灵手巧的女孩。
在贾母面前,王夫人是儿媳,她要在婆婆跟前立规矩,要守礼,因此贾母说的任何话,做的任何安排,哪怕她不满意,也只能接受,不能更改。这样无形中,心中就会堆积不满,到了一定程度,自然会爆发。
王夫人赶走晴雯的背后,其实就是这种不满的明证,是婆媳矛盾的爆发,贾母把晴雯给了宝玉,是因为她模样爽利言谈针线都比身边的丫鬟要好很多,贾母看的女孩的品质;而王夫人讨厌晴雯的是她打扮像个狐狸精,怕她把宝玉教坏了。
后来王夫人就“先斩后奏”,瞒着贾母把晴雯都打发出去,还当着当面贾母面说晴雯不好,贾母就被王夫人给哄骗了一次。只能说这时候的贾母,年过八旬,已经没有几天日子,而王夫人这个儿媳也终于要熬出头了。
第二个矛盾就是对宝玉姻缘的态度。虽然红楼梦未完,但我们知道,贾母是倾向于宝黛姻缘的,而王夫人显然是被薛姨妈说动了,更倾向于金玉良缘,但贾母是婆婆,她又不敢争论,只能等待时机。
87版红楼设置了一个情节,当王夫人知道贾母想把黛玉指给宝玉时,完全没了主意,袭人就出了一个向贵妃请旨赐婚的主意,王夫人虽然不敢违抗婆婆,但元春可以,于是她就借元春之手,最后让宝玉宝钗成了婚。八十回后的文字,极有可能也是这样的结局。
我们看,在围绕宝玉的事情上,王夫人这个亲妈和贾母这个祖母的态度,完全是相反的,贾母的选择更多的符合读者心理期望,而王夫人的选择,更符合当时的世俗标准。
虽然都是为宝玉好,但贾母和王夫人表达爱的方式,显然有着巨大的分歧。
其实在鸳鸯抗婚一回,贾母情急之下对王夫人发了一次火,隐约透露了一些信息。我们且看原文:
贾母听了,气的浑身乱战,口内只说:“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他们还要来算计!”因见王夫人在旁,便向王夫人道:“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王夫人忙站起来,不敢还一言。细思这话,虽然贾母当时的本意是骂贾赦邢夫人夫妇,但难道跟王夫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吗?她跟邢夫人一样,都是贾母的儿媳,难道只有邢夫人在暗地里盘算吗?
我们知道,大房和二房素来也是有嫌隙的,即邢夫人和王夫人这对妯娌之间,也不可能风平浪静。两房矛盾的核心,自然是贾母以及她的财产,是未来荣国府的继承权问题,这样的话,王夫人难道会放任邢夫人盘算贾母,而无动于衷吗?
贾母后来又说王夫人极孝顺她,以此缓和紧张的气愤。其实我们细思,从王夫人打金钏儿,到赶晴雯出去等事都看得出,她并不是贾母口中的“木头似的”人,而是刘姥姥口中说的“他们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
有时候我在想,王夫人之所以不再管事,除了提拔除了自己的内侄女王熙凤代管之外,她是否也有以退为进、静观其变的策略呢?只要不触犯她的底线,她睁只眼闭只眼,但只要触碰了,她也绝不会忍让,哪怕这个人是贾母。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红楼梦》里贾母和王夫人之间真的和睦吗?
从王夫人与贾母相处的情节来看,两人看起来很和睦,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她们婆媳关系存在很多矛盾。有两件事可以看出,第一件主要是贾母有一天听说仆人们上夜不尽心,打牌赌博,喝酒,连院子的房门都忘记关,当场就没有给王夫人面子,当着薛姨妈等人的面批评起来了,后来还是贾探春解的围。第二件事主要是关于贾宝玉的婚事,贾母想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结合,王夫人想的是薛宝钗和贾宝玉,但她不敢反对,只能着急,这时候是袭人帮她解的围。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王夫人表面上是顺着贾母的,而内心确是背道而驰,她是一个吃斋念佛之人,凡事则忍,贾母归西后,王夫人就直接做主了。
《红楼梦》里贾母和王夫人之间真的和睦吗?
王夫人和贾母都心知肚明,她两是明和暗不和的关系。当家的是媳妇,婆婆放权,心里明白面上能过就过,媳妇守规矩,但是在面子上,绝对不亏待了婆婆。彼此上都有能用得上对方的地方。虽然王熙凤明面上管家,但正事主事上还得和王夫人汇报,点头,王夫人遇到事可以糊弄贾母,但没钱的时候,还是要找鸳鸯。贾母虽然不管事,但心里有数,真需要的时候还是有手段有家底的。
贾母是一品诰命夫人,与南安王妃的人脉,是夫人外交的基础。而且荣国府是贾母一手顶起来的,包括宁国府,也有贾母协助的影子,这种权威不是轻易能取代的。
王夫人有娘家的背景,女儿元春又是贵妃,贾母对她相比于邢夫人算是偏爱了,两个人之间没有红过脸,贾母也没有对王夫人表现出什么厌恶。平常王夫人是晨昏定省,每顿饭每喝茶,也是侍奉的非常周到。这对婆媳看起来也和睦亲厚。
王夫人和贾母最大的分歧,一个是对侍奉宝玉的丫鬟选择上,贾母喜欢晴雯这样长的好,心灵手巧的女孩,而王夫人却是喜欢袭人这样看起来笨笨的,可见平时王夫人对贾母再不满意,也是接受,不敢更改,久而久之,心里堆积了很多的不满,才有后来的“先斩后奏”,暗地里提拔袭人做姨娘,撵走了晴雯等人,又哄骗贾母说晴雯得了“痨病”。
还有就是对宝玉的婚事,贾母支持外孙女黛玉,王夫人则是支持自己的外甥女宝钗,她借元春赐婚,最后让宝玉宝钗成婚,而黛玉病死。其实在“鸳鸯事件”,贾母生气的对王夫人说,“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这不是空穴来风,是贾母积蓄在心里的话。对王夫人的顺从和演戏,及背后搞的小动作,贾母都知情,只是看透不说透,因为自己老了,不愿意与儿媳妇起正面冲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一旦她们力保金玉良缘,摒弃黛玉,贾母就不会坐视不理。
而且贾母看不上刑夫人,和长子贾赫关系淡漠,不能两个儿媳妇都得罪吧。所以贾母和王夫人表面上关系和睦,一个雍容大度,一个低调隐忍,纵然各有各的不满,都敷衍的极好,就像尤氏说的,贾家的人,都是讲外面的假礼假体面,内里自然另一个模样。
《红楼梦》里贾母和王夫人之间真的和睦吗?
谢谢邀请,小说《红楼梦》里贾母作为荣宁二府辈分最高的老祖宗不仅地位尊崇而且掌握着很大的话语权,绝对称得上是贾府最大的BOSS。
王夫人是贾母的儿媳妇,在那个时代的婆媳关系中,儿媳妇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而且王夫人本身是一个循规蹈矩、恪守礼教的人,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小说里的她对贾母从来都是既尊重又服从,平日里战战兢兢小心侍奉,规矩做得很足,哪怕被错怪迁怒也表现得逆来顺受不敢有半句怨言。
不过贾母也并非那种专门跟儿媳妇过不去的恶婆婆,老祖宗生性仁慈宽厚,对儿媳妇颇为体贴,除了一次迁怒之外几乎没有为难过王夫人,对王夫人的妹妹薛夫人一家也多有关照。
从表面上看,这一对婆媳算得上婆慈媳孝相处愉快了,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真的就那么和谐吗?事实并非如此。
大家知道,无论再亲密和谐的关系,二者一旦出现了利益冲突,这种关系顷刻间就会破裂,甚至演变为敌对状态。
贾母与王夫人的矛盾在于她们在一个核心问题上产生了重大的分歧,这就是贾宝玉的婚姻问题,贾母意属林黛玉而王夫人看中了薛宝钗,在其他问题上王夫人或许会选择妥协服从,但是事关她儿子的终身大事,贾母的行为无疑踩到了她的底线,她不会甘心退让。
关于贾宝玉联姻对象的选择,这对婆媳肯定有过很多次暗搓搓的交锋,然而小说并没有直接将她们的矛盾呈现出来,只是通过一些细节侧面暗示,非常隐晦。
比如贾贵妃的赏赐,宝玉与宝钗而非黛玉相同,这或许就是王夫人努力的结果,作为儿媳妇的她无法正面硬抗婆母,只能通过地位更高的女儿来施压。
还有金玉良缘之说在贾府开始流传,肯定得到了王夫人的默许,这是在制造舆论,对抗贾宝玉和林黛玉的青梅竹马。
可惜王夫人制造出的这些效果贾母都视而不见,装装糊涂就混过去了,想必王夫人非常愤怒,所以清虚观大蘸时她称病在家不去侍奉,她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
那么贾母有没有表达过自己对王夫人的不满呢?有的,就是前面我提到过的错怪事件。
那是小说第四十六回,贾赦想纳鸳鸯为妾被贾母知晓,贾母大怒,痛骂贾赦时也一并责怪了一旁的王夫人,话还说得很重,句句诛心,按理说大伯子纳妾的事与小婶子何干,怎么也怪不到王夫人身上 ,贾母这是气糊涂了吗?不,绝不是,贾母并非无心之失而是有意为之,她在借机发泄自己的怒火同时敲打王夫人。
贾母与王夫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表面化,然而却一直暗潮汹涌,或许这也是贾母最终改变主意接受了薛宝钗的重要原因吧,毕竟不被婆母待见的儿媳日子肯定难过,贾母也不愿意让林黛玉受那份苦,在贾府真正能够保护林黛玉的只有她一人,一旦她离世林黛玉的境况必定堪忧,所以贾母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贾母是妥协了,但是心里对王夫人的怨气肯定会增加,她们的矛盾不会随着贾母的退让而消失,相反心结会越来越深,只是碍于贾府的颜面与名声,她们还是会共同营造出一个愉快和谐的假象。
《红楼梦》里贾母和王夫人之间真的和睦吗?
单纯说是否“和睦”,那么贾母和王夫人,婆媳关系是和睦的,极其和睦。
我们来看看汉语百科关于和睦的解释。
贾母对王夫人,慈祥平和,仁爱有加;王夫人对贾母,礼孝和顺,尊敬贤淑,有时候简直顺从的有点敷衍(经常说随老太太喜欢),赤果果的懒得争辩。
但她们的相处,是和睦的:相处融洽,不争吵。
可别说那会儿是时代原因,那时代也有婆媳吵架。并不是家家都能母慈子孝,表面上做到其乐融融。
有回答说贾母和王夫人观点不同,明争暗斗。这是正常现象,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和婆婆(儿媳)观点看法不同,很正常。夫妻、父子、母女之间,对一件事情的观点就一定相同?那是不可能的事!自己对同一件事,还经常今天和昨天的想法不一样呢。
再看看现在的年轻儿媳妇们,恨不能和婆婆势不两立老死不相往来。网上竟然有“有车有房,父母双亡”这么句话,头条上还大张旗鼓的讨论“儿媳该不该给婆婆养老”……
现在的媳妇们,不用做到王夫人,能做到王夫人对婆婆的一半尊重,都可评“年度十大好媳妇”了!
让我们看看,百度上输入“婆媳”两字,后边自动出现的词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