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红楼梦》中,袭人会遭其他女孩子讨厌?

《红楼梦》读过很多遍,没有发现其它女孩子讨厌袭人,这可能和读者的年龄经历有关吧。

袭人是自小被父母卖给贾府的,小小年纪骨肉分离进入那个下人关系盘根错节你争我斗的侯门深院,小心谨慎,忠诚勤劳,恪守本分是她做人做事的标准,深得上层太太小姐赏识,下层婆子丫头赞许,确实不易。

袋人伺候贾母,眼里只有老太太,忠心耿耿,宝玉是贾母心肝肉,宝贝得活龙一样,深怕伺候的人不尽心,于是袭人成了不二人选,全权总理宝玉内务,从穿衣吃饭到调教小丫头到财务管理,总之做的有声有色。她不像晴雯那样嚣张跋扈骂张打李越权行事,也没像芳官似的狂得不知自己是谁,敢打三小姐的亲娘,作死都不找地儿。

贾府也是过日子的地方,人多嘴杂事儿多。丫头们拌嘴吵架理所难免,晴雯因扇子和宝玉怄气,袭人劝架误出一句"我们″,被晴雯一通羞辱,袭人忍气吞声,谁叫她是奴才,和宝玉行风月之事也是迫不得已,主子就是天,她若不从,那小爷要是一个不高兴估计袭人连饭碗都得丢,穷人家的孩儿活着才是第一位,再说这种事在贾府也在规矩之中。

袭人不持宠而骄仗势欺人,在果园里和管果子的婆子拉话时,婆子抱怨虫子祸害果子,收成不好,袭人出主意要婆子找管事的要纱绫做袋子套在果子上,因为她知道贾府库房里旧纱陈罗多的是,而干粗活的婆子们都很辛苦。而且婆子请她尝果子,袭人正色拒绝,说上头还没供奉呢。那些三等婆子当然寻不出她的不是,她们的女儿侄女的也就没人教唆找袭人的把柄了,更不会讨厌她。

刘姥姥游大观园,为着上厕所走错路,迷迷登登进了宝玉卧室,酒酸屁臭的横尸大睡,要不是袭人心细及时跑来,等众人发现那还不沸反盈天,遭殃的可是怡红院所有下人,袭人没有喝斥刘姥姥,只是往香炉里多放了几把香,叮嘱刘姥姥撒个谎,既救了老妪又救了众丫头婆子,要是晴雯碰上此事真的可能就炸了天。这就说明袭人善良不忘本,对别人当猴看的刘姥姥都能体恤,那些丫头们又怎能讨厌她。

袭人进言王夫人,说宝玉大了该和姑娘们分开住,劝宝玉好好念书以便博取功名,这些事做得很好。古人大家闺秀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男女授受不亲,男孩子十来岁分院别居很正常,而且自古以来男人就该有抱负有作为,难不成今天的家长们都由着自己儿子胡闹不闻不问,不为其以后生存发愁?难不成晴雯教宝玉装病逃学就是天真烂漫?袭人总管怡红院,责任重大,按她的话说主子出息了做奴才的才有脸,主子不学好出了有损声誊名节的事,奴才粉身碎骨都不为过。

所以说袭人遭别的丫头讨厌没由头,无非是现代人以现代的眼光解读她罢了。

为什么《红楼梦》中,袭人会遭其他女孩子讨厌?

为什么红楼梦中,袭人会遭其它女孩子讨厌?

袭人原是贾母的丫环,贾母看她平时做事稳重,就把她派给了宝玉,成为了宝玉的房里丫环,专门负责宝玉的饮食起居,日常事务。是宝玉身也权利最高的丫环。

袭人是个有心计的,她的占有欲也很强,明明自己跟宝玉有了云雨之事,还在王夫人面前说: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坐着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这,也不像一家子的事……”

她跟王夫人说了晴雯她们跟宝玉关系不一般。博得了王夫人对她的好感,暗许了她姨娘的地位,也给了她姨娘的待遇。

袭人也把自己当成了准姨娘,经常跟宝玉讲大道理,要他多看圣贤书,多学习将来走上仕途。在生活上对宝五的照顾是事无巨细,仔细周到的。但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讲得多了,自然就会引起别人的讨厌。

抛开书本,就事实而言,一堆女人扎在一块的地方,就有勾心斗角。

更不要说一群女人加一个男人的组合了,那真的是要斗一个天昏地暗了。

表面再喜欢,内心也是彼此厌恶的。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为什么《红楼梦》中,袭人会遭其他女孩子讨厌?

袭人背主弃义!

红楼梦中宝玉的婚姻有两条路线:第一是贾母支持的宝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第二是王夫人推出的宝玉和宝钗的金玉良缘。

袭人本是贾母身边的人,袭人原名珍珠,从小因家贫被父母卖入贾府为婢,原是跟着贾母,贾母见喜袭人心地纯良,恪尽职守,便命她服侍宝玉。

可见是贾母的安排才让她有了宝玉贴身大丫鬟的身份!

而她却投靠了王夫人,支持了金玉良缘!

她抓住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宝玉被老爷贾政痛打,王夫人找人问话,袭人自告奋勇前去。

当王夫人问起宝玉病的情况:

袭人道:“宝姑娘送去的药,我给二爷敷上了,【蒙侧批:补足。】

可见袭人把薛宝钗推到了功劳簿上。

袭人道:“老太太给的一碗汤,喝了两口,只嚷干喝,要吃酸梅汤。我想着酸梅是个收敛的东西,才刚捱了打,又不许叫喊,自然急的那热毒热血未免不存在心里,倘或吃下这个去激在心里,再弄出大病来,可怎么样呢。因此我劝了半天才没吃,【蒙侧批:能事态。】

袭人也不能把自己的功劳丢下。脂砚斋的能事态,一目了然!

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

她把矛头指向了事情的关键:宝玉是因为行为不检点才挨打的,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最好让宝玉搬出园子来住。袭人这些话分析头头是道,王夫人深信不疑心。她把防范的对象定下来,第一个是谁:林姑娘,虽然她也说了宝姑娘,但是她是知道王夫人是支持宝钗和宝玉的婚姻的。

袭人一再出卖自己的朋友。

茜雪、晴雯、小红都是因为她袭人的告密而被撵走,正因为有了袭人,怡红院也是频频出现丫鬟被撵的地方。

袭人的告密,那么有什么证据呢?举一个例子:茜雪被撵:

李嬷嬷听了这话,益发气起来了,说道:“你只护着那起狐狸,那里认得我了,叫我问谁去?谁不帮着你呢,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我都知道那些事。我只和你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去讲了。把你奶了这么大,到如今吃不着奶了,把我丢在一旁,逞着丫头们要我的强。”

惊天动地的一句话:“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我们再往下看看李嬷嬷在为谁叫屈?谁又是袭人拿下马的呢?

李嬷嬷见他 (黛玉宝钗) 二人来了,便拉住诉委屈,将当日吃茶,茜雪出去,与昨日酥酪等事,唠唠叨叨说个不清。

李嬷嬷点出了关键是谁,是茜雪。

再来看看宝玉和晴雯的反映:

宝玉点头叹道:“这又不知是那里的帐,只拣软的排揎。昨儿又不知是那个姑娘得罪了,上在他帐上。”一句未了,晴雯在旁笑道:“谁又不疯了,得罪他作什么。便得罪了他,就有本事承任,不犯带累别人!”

宝玉有意为袭人开脱,晴雯性子急,说出了真话,没有人得罪李嬷嬷,得罪李嬷嬷就是袭人。

而李嬷嬷这句“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也指出了袭人是个惯犯。

晴雯被撵后,宝玉怀疑袭人告密,说袭人,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又说:“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之人,他两个又是你找教育的,焉得还有孟浪该罚之处!

林红玉本是怡红院的人才,一直受到袭人的排挤,好不容易找到了机会给宝玉倒了茶,但是受到了秋纹碧痕的打压:而秋纹碧痕碧痕正是袭人调教的。

秋纹听了,兜脸啐了一口,骂道:“没脸的下流东西!正经叫你去催水去,你说有事故,倒叫我们去,你可等着做这个巧宗儿。【庚辰侧批:难说小红无心,白描。】一里一里的,这不上来了。难道我们倒跟不上你了?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庚辰侧批:“难说”二字全在此句来。】碧痕道:“明儿我说给他们,凡要茶要水送东送西的事,咱们都别动,只叫他去便是了。”秋纹道:“这么说,不如我们散了,单让他在这屋里呢。”

再看下面一句:宝玉昨儿见了红玉,也就留了心。若要直点名唤他来使用,一则怕袭人等寒心;而堂堂一个主子宝玉,在用人权上,却因为袭人,犹豫不决!

为什么《红楼梦》中,袭人会遭其他女孩子讨厌?

为什么《红楼梦》中,袭人会遭其他女孩子讨厌?

  袭人是宝玉身边的首席大丫头,是进了册子的人物,她和宝玉的关系亲密,最后宝玉出家,她嫁给了蒋玉菡。袭人在怡红院,甚至是在后来读者的眼中,似乎不是一个好人物,毁誉参半,喜欢的,取她的温柔和顺,讨厌她的,也大有人在。

  袭人无疑是温柔和顺的,这点曹老先生是承认的。袭人被贾母派往宝玉身边,负责宝玉身边的大小事情,照顾他的日常生活,只要有她在,怡红院里总是她在管着,小到要喝口水,大到怡红院的财政权,都是袭人作主。平心而论,她也做得挺好,宝玉出门行走,没出过什么差错,礼数周全身体健康,也有她一份功劳。换作是任何一个丫头,不会超过她的细心,最多也就持平吧,十几年如一日的,不简单。

  为什么还会被其他女孩子讨厌?我个人觉得是她身上有太多的大道理,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袭人是一个“有些痴处”的人,服侍谁就是谁,眼里只有主子,没有别人,一切以主子为上,这份忠诚,当然是做人丫头必须具备的品质,紫鹃啊,平儿啊,鸳鸯啊,都是,要不然也待不了那么长久,得不到主子的喜欢。可是袭人的痴处,还有她们缺少的,就是懂得的“大道理”多。你看紫鹃吧,明知道男女情爱是大忌,她就为了黛玉以身试法,看平儿吧,瞒着凤姐做了不少事,可是袭人,站在主子的立场上,似乎就没做错过什么。

  王夫人曾经和袭人深谈过一次,就是在这次著名的谈话里,隐隐透露出来的晴雯啊黛玉等与宝玉过从甚密的事情,王夫人当时是怎么夸袭人的呢?她说:“我的儿,你有话只管说。近来我因听见众人背前背后都夸你,我只说你不过是在宝玉身上留心,或者诸人跟前和气,这些小意思好,……谁知你方才和我说的话全是大道理……”

  王夫人说的什么有人在人前人后夸袭人,到底是谁不重要,哪些人有小意思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认为袭人懂大道理,会说大道理,并会用大道理去劝宝玉,这一点非常特殊。

  袭人是个丫头,她的大道理从何而来,我们没法追究,我们且看看她哪些地方讲大道理。

  宝玉做了春梦,醒来后与袭人讨论,顺势提出那要求,袭人羞涩地答应了,当时她心里想的是她是贾母已经将她给了宝玉,现在这样,也不算越礼;

  宝玉不肯放她走,要一直留下她,她说:“从来没这道理……也没个长远留下人的理,别说你了!”

  宝玉依了她三件事,她答应就是八抬大轿也不回家了,宝玉笑着说在这里待久了,不怕没八人轿坐,袭人冷笑说:“这我可不希罕的,有那个福气,没有那个道理。纵坐了,也没甚趣。”

  王夫人问她宝玉为什么挨打,她巴拉巴拉地,说了几句,前一句论理,后一句论理的,就和口头禅似的;

  袭人时常说:“那些旧毛病忘了才好,为什么你的脾气还觉照旧,在道理上更糊涂了呢?”

  ……

  袭人的大道理,贯穿了她在贾府的生活,她用各种办法,温柔捆绑贾宝玉,希望她的忠言能被宝玉全盘接受;她进言隔离宝玉黛玉,是不想出现丑事;她支持宝钗,是希望借宝钗一起教育宝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早日走上仕途,成为国公府的优秀接班人;王夫人清洗怡红院她不为受冤者说话,是为了杜绝将来宝玉名声受到影响;她接受准姨娘待遇,为了更好的规劝宝玉——这也是王夫人的意思,不开脸不升级,却升待遇,宝玉还更愿意听袭人的话;她嫁给蒋玉菡,也是一番道理,主子是好意,她也不能坑家里,于是委屈自己嫁过去……

  她无疑是很优秀的奴才,一切为了主子着想,可是对于其他丫头来说,袭人无疑是很可怕的,万一哪天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袭人这个“西洋花点子哈巴儿”大道理代言人一来,不就被撵了吗?何况她还处处摆资格,当老大,讨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实别说过去,就是今人,一样讨厌说教,尤其是袭人这样的。(文/宛如清扬)

  我想,大致是这样吧,袭人有她的好,也有她的坏,喜欢或讨厌的,都可以有自己的立场。

为什么《红楼梦》中,袭人会遭其他女孩子讨厌?

看到这个问题,我必须站出来为袭人正名!袭人是我本人在红楼梦中最喜欢的人物之一,我特意为此把前八十回的原著内容结合脂批梳理出来,为大家详解袭人的为人是否让人讨厌。首先我想题主指的应该是读者对袭人的厌恶,因为文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有谁对袭人表现出明显的讨厌。

我想要改变袭人在读者中讨厌的印象,应该阅读曹雪芹前八十回原著,因为续作者高鹗明显篡改了袭人的人物形象和结局,误导了读者。

下面我们就从袭人书中,脂批中的人物形象和结局来分析。

一、第五回袭人判词图中画着一簇鲜花和一张破席,写到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叹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判词里暗藏着袭人的结局,嫁给了蒋玉函,并且生活的很艰苦。判词的最后一句,有句脂批,骂死宝玉,却是自悔。我的理解是对袭人的不幸的自责。

第三回对袭人的介绍时脂砚斋也表达了对袭人充分的肯定,批:世人有任职者,能如袭人,则天下幸甚。并有我读至此,不觉放声大哭。也表达了对袭人的怀念。

第十九回宝玉看见袭人两眼微红,粉光融滑。后面有批者提示:切实宝玉眼中意中。当袭人说家人要把自己赎回去的时候,宝玉泪痕满面,说明了宝玉心中袭人的分量。本回中还有一段袭人与家人对赎回自己的争执中,脂批中连续两次使用了孝女、义女的字样。本回著名的“花解语”后,脂批同样给出了,实可爱可敬可服之至的评价。这些都是对袭人人品的肯定。

第二十回对袭人是不是被后使坏者也给出了答案,本回中李嬷嬷骂袭人的一段中说到,“忘本的小娼妇”,“谁不是袭人拿下马的”等对话,脂批反复进行了解释,有在袭人身上去叫下撞天的委屈,冤枉冤哉,然唐突我袭卿的批语。说明袭人不可能是出卖晴雯,告密忘本的人。

第二十一回从宝钗的角度再次肯定了袭人的人品,袭人对宝钗抱怨宝玉应该和姐妹们的相处中把握分寸理解,脂批曰:此是宝卿初试,盖宝卿从此心查的袭人果贤女子也。

第二十五回,从宝玉想使唤红玉,怕袭人等人心寒,脂批点出:是宝玉心中想,不是袭人拈酸。说明袭人不是喜欢争锋吃醋之人。

由于临时整理,后面很多说明相似问题的内容,不多截取了。以上内容,从宝玉、其他人以及脂砚斋批语对袭人的人物性格有了明确的定义,至于所说的告密者,也是莫须有得罪明,实在冤枉了袭卿。

二、袭人的结局如何?其实在脂批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第二十回晴雯回去拿钱赌博看见麝月和宝玉聊天,有这么一句批语:袭人出嫁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从此话。说明袭人嫁出去了,似乎是被迫配出去,不是自愿离开的,否则也不会让宝玉好歹留着麝月。

那么袭人嫁给谁了呢?脂批同样给出了答案。第二十八回末尾有批语:茜香罗、红麝串写于一回,盖琪官虽系优人,后回与袭人供奉玉兄宝卿得同始终者,非泛泛之文也。说的非常明确,嫁给了琪官蒋玉函并一起供养宝玉和宝钗终老。回照之前判词图画,可能袭人出嫁后生活条件还可以,后供养两人后,家道破落,曹雪芹做书时大概也为拖垮袭人而自责,才有此批语。

这也是我最敬佩和喜欢袭人的主要原因,试问这种精神,纵观红楼,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由于急于为袭人正名,准备的略显仓促,如有不足,仅当为博君一笑,对错勿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