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梦》中龄官划蔷的场景,可以分析出宝玉是什么性格的人?

作者在回目中写道“龄官划蔷痴及局外”,划了几利个“蔷”字的龄官是痴,那个在背后看的宝玉更痴,说龄官划蔷痴及局外,宝玉就是那个局外痴人。

在见到龄官划蔷之前,宝玉正经历着一连串的不顺心。先是张道士在贾母跟前提亲,又有宝玉收藏了捡到的麒麟,跟黛玉闹得很不开心,接下来又因为天热,说宝钗像杨贵妃,更是激起了宝钗从未有过的愤怒,惹得宝玉好大的没趣,再接着又因为戏弄金钏让金钏挨了王夫人的揍,宝玉就更没趣,这时候,他一个人跑进了园子里,看见一个“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的女孩子在划了几千个蔷字,那场景对宝玉的震憾可想而知。

如果说宝玉此前情窦初开还有些游移不定的话,那么,这一刻,他觉得一个人的眼泪只能为一个人流,是龄官用现实教育了他。

如果说到这里,龄官只是给宝玉一份痴情的提醒的话,那么后来,龄官拒唱就更加触动了宝玉的内心。

后来,宝玉到梨香院,让龄官唱《袅晴丝》。龄官见他坐下,忙抬身起来,正色说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有唱呢。”言外之意,你算老几?

贾宝玉再一细看,原来就是那日蔷薇花下划“蔷”字那一个。另一个伶人宝官对贾宝玉说道:“只略等一等,蔷二爷来了叫他唱,是必唱的。”果然,贾蔷来了以后,他们的一番小儿女作派再次触动了宝玉。

在这之前,作者写到宝玉和黛玉闹别扭时就说他俩是痴人,而龄官的细节,只是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宝玉的痴。他是一个为情而生的人,这也是《红楼梦》与众不同的原因之一,中国的古典小说里几乎没有谁去刻画过一个男人的痴。

从《红楼梦》中龄官划蔷的场景,可以分析出宝玉是什么性格的人?

龄官画蔷(小说第30回)

炎热的午后,宝二少爷刚刚从宝黛钗三人之间的争风吃醋、唇枪舌战的困局中出逃,无聊之极的宝玉溜出大观园跑到王夫人屋里撩拨活泼可爱的金钏姐姐。倒霉运的宝玉居然被只是闭目养神根本没有入睡的王夫人当场发现,还立刻一巴掌打了金钏儿大耳光子。宝二少爷赶紧一溜烟逃走,只好又回到大观园中来。

这是青春少年的宝玉情感认知上的分水岭,在此之前宝玉一直沉迷在自我中心的世界里,徘徊在美丽而才华横溢的表姐妹之间,留连在青春靓丽的众丫环当中,感觉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似爱的花蕊由众多如水女儿们和清俊男儿围绕着。

此时他突然发现一个与林妹妹很相似的如水女儿,也像林妹妹一般在大观园的蔷薇花架之下哽噎着如痴如梦的一遍又遍画着一个“蔷”字,就连下雨了头发都滴下水来、衣裳湿了也不知道。宝玉也看得痴了,只看见这和林妹妹一般的美丽女儿头发、衣裳湿了,却不知道自己的头发、衣裳也湿了……。

痴迷的宝玉在蔷薇架外痴痴的望向另一个蔷薇架内正在痴迷“画蔷”的陌生女儿(龄官),一个痴迷中人窥探到另一个自我世界之外陌生的痴迷人……。恍惚感觉她是十二个小戏子中的一位,却又认不真切。

以后公子哥儿宝玉为了琪官出逃和金钏儿投井,挨了父亲贾政的毒打。众女眷的关怀、众姐妹的伤心、众丫环的细心照顾,宝二少爷又重新回到爱的温暖的中心。贾蔷买雀(小说第36回)

公子哥儿宝玉仍然心心念念记着那个蔷薇架内“画蔷”的美少女~小戏子龄官,特地跑来让她唱“袅晴丝”一套居然被拒绝了。

可是宝玉接下来看到的一幕,却马上给了他如此清晰的答案。美少女龄官在蔷薇架内画了千万遍的那个“蔷”来了,宝玉终于彻底明白在爱世界里各人都有自己的中心,自己并非爱的世界里唯一的中心,只能得到属于自己的缘分罢了。

从《红楼梦》中龄官划蔷的场景,可以分析出宝玉是什么性格的人?

从宝玉的现场反应来看,宝玉应该是更注重精神追求的人。对女孩的尊重,对感情的尊重,在那个年代是很难得的,应该说,宝玉是个文艺男,不问世事,生活在自己编织的生活里,所以后来,当贾家落败之时,他没有谋生的能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