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为什么要说刘姥姥是母蝗虫,这么说真的好吗?

黛玉将刘姥姥形容为一只大吃大嚼的“母蝗虫”,合不合适,这要分什么人看,在那些不解人间疾苦的贵族小姐眼里,是“撮其要,删其繁",加以润色。这三个字“把昨儿那形景都现出来了”,但是落在那些打秋风的眼里,未免有些辛酸。而对许多读者来说,也觉得林黛玉不太厚道:怎么可以这样形容广大的贫民老百姓呢?不过,仔细想想,黛玉这样说又合情合理

一,林黛玉毕竟只是个未出过家门,不知生活艰辛的大家闺秀,对刘姥姥也不甚了解,她所看到的只是一个来打秋风的贪吃贪喝又贫嘴的乡下贫婆子。她也不能预见将来刘姥姥会感恩图报,救贾巧姐于水火,你让林妹妹如何有怜惜尊重刘姥姥?

二,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不但被鸳鸯王熙凤等插了满头花朵,其行为也粗莽,语言也粗俗:“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着,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更何况刘姥姥临走时,吃食,丸药,衣服,银钱等又带走了一两车,这可不就是蝗虫吗?

那些认为黛玉不厚道的人其实也不厚道,黛玉的生活环境与刘姥姥的生活环境天差地别,她不理解刘姥姥谋生的不易也情有可原。况且她只是背地里与姐妹们玩笑,说法形象些而已,并没有当面让刘姥姥出丑,这要比凤姐与鸳鸯丑化捉弄刘姥姥强多了。

黛玉为什么要说刘姥姥是母蝗虫,这么说真的好吗?

这句话很有意思,“母蝗虫过境,一掠而空”。

黛玉的说法简直诗意了刘姥姥,很形象,很经典。但她不是嫌贫爱富。

刘姥姥曾给宝玉编造了一个雪天女孩抽柴火的故事,惹得宝玉当了真。当时的宝黛感情还没有明朗化,只是互相折磨,互相猜彼此的心,而在这个当口,刘姥姥编了这样的一个女孩,黛玉的心里又怎么会舒服?

黛玉心里有疙瘩了,对景时说出了“母蝗虫”这一词,从而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少女情怀猜不透,真是美极了。

这就是黛玉不喜欢刘姥姥的原因,与刘姥姥的贫穷无关,与刘姥姥的农民身份也无关。

这样说好不好?当然好,我们既看到了黛玉的聪明调皮,同时又引出另一个人的一番话。

原来宝钗眼里的王熙凤是那么粗俗,而她的这番解释显得她是博学的,探春和宝玉的才学岂有不知之理?宝钗好为人师的做法再次验证。

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她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

谢谢邀请

黛玉为什么要说刘姥姥是母蝗虫,这么说真的好吗?

表面阶级不同,实则价值观殊途“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你快画罢,我连题跋都有了,起过名字,就叫《携蝗大嚼图》。”表面看去是黛玉虽为孤鸿无托之身,飘无所依仍无法理解"寒冬噎酸齑"的刘姥姥,无法身受其"打秋风"背后的酸楚。但同时矛盾呈现的是黛玉能悯花怜燕恤香菱款紫鹃怎就容不得刘姥姥,归根结底是刘姥姥的"丧尊严"无下限,"人穷自作贱"恼了黛玉。别人尚可作个场面,她黑白明确临镜照己则不免一悸。都是天涯沦落人,香菱的积极挽尊博得黛玉怜恤,而刘姥姥的浮声浪响,刺疼了黛玉敏感神经,更添厌意,成就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携蝗大嚼”四字生动描绘了刘姥姥醉心吃拿,所到之处颗粒兼收的"老油条"形象,这才是黛玉憎恶源头。与"劳动人民"和"穷苦"无关。前嫌后疑,渐生嫌隙

前嫌——

第三十九回,“村姥姥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刘姥姥杜撰红衣女雪下抽柴的新闻,惹得宝玉津津有味,穷穷追问。事间,宝玉提议待到头场雪,请贾母赏雪,众姊妹连诗社“咱们雪下吟诗,也更有趣了”。林黛玉忙笑道:“咱们雪下吟诗?依我说,还不如弄一捆柴火,咱们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说着,宝钗等都笑了。宝玉瞅了他一眼,也不搭话,一时散了。此场把贾府"惹出火来了",黛玉本就不喜她,宝玉却因着"刘"一番情女儿的糊话殷勤不乐,也差点将黛玉"惹出火来了"。刘姥姥对贾府事宜从编"送子故事"看出几分掌握,但宝玉追问后续,竟胡诌到红衣女鬼乃十七岁早夭的茗玉小姐之魂魄,偏用了"玉"的名讳,触及黛玉,俩人真是八字相冲的不祥。

后疑——

第四十回刘姥姥沾泥带草在黛玉房中左溜右达,看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垒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之前去沁芳亭,贾母提及惜春作画,刘姥姥夸她“别是神仙托生的罢”,亦赞鸳鸯"美人"。文中重点提到刘姥姥直接"留神打量"了黛玉,是看出了"不足之症"忌讳还是黛玉于她"打秋风"无甚帮持或黛玉清高逼人,郑重打量一番后却左右言它说"这那里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书房还好",有些欠妥人情场面。非一"黛"之见,众人响应探春笑道:“也别怪老太太,都是刘姥姥一句话。”黛玉忙笑接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二嫂子嘴里也就尽了,幸而二嫂子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儿。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把市俗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画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众人听了,都笑道:“你这一注解,也就不在他两个以下了。”探春、宝钗众姐妹为做足小姐仪容,不过是走走过场,这鄙夷之心藏在肚里。只等着借黛玉的题发挥呢,所以纷纷导引批判有没有……

惭愧浅尝辄止,然感君一阅

黛玉为什么要说刘姥姥是母蝗虫,这么说真的好吗?

《红楼梦》第四十回,贾母让探春画大观园,大家觉得非常棘手,探春笑道:也别要怪老太太,都是刘姥姥一句话。林黛玉忙笑道:可不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哪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笑起来。 🌷🌷🌷🌷🌾🌾🌾🌾💐💐💐 林黛玉打趣刘姥姥母蝗虫让许多人诟病。实际上,黛玉打趣人是一种习惯。宝钗,探春,湘云,王熙凤都被黛玉打趣过。 🌸🌸🌸🌸🌸🍁🍁🍁🍁 黛玉打趣湘云叫宝玉“爱哥哥”,打趣湘云在芦雪庵烤鹿肉有失风雅;打趣宝钗写绘画用具是写嫁妆单子;打趣探春是鹿,让牵走炖鹿脯子;打趣凤姐喝了她们家点子茶叶就使唤人。 🌹🌹🌹🌺🌺🌺🌺 人们对黛玉打趣旁人都没有上纲上线,只有打趣刘姥姥被上纲上线了。实际上后面宝钗对黛玉的“母蝗虫”的分析解释,才让黛玉的玩笑升级到瞧不起刘姥姥的地步。宝钗说黛玉用春秋的法子批判刘姥姥,比王熙凤挖苦人的口才更胜一筹。 🌺🌺🌺 作者:润杨阆苑 欢迎关注!欢迎留言探讨!

黛玉为什么要说刘姥姥是母蝗虫,这么说真的好吗?

我的神仙妹妹啊,说什么都是对的!凡人们不要妄自揣测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