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所谓“移了性情”的书是怎样使人移了性情?

放在现代大概是指哪一类书呢?这些书对少女少男有何影响?

宝黛在大观园“落红成阵”的花园中共读元杂剧剧本《西厢记》,应该说读者都比较熟悉。故事就是贾母“掰谎”的俗套,一个美丽的官宦世家小姐莺莺和她的贴身丫鬟红娘偶遇了英俊的张生,书生与小姐一见钟情。然后小姐的丫头红娘穿针引线,最终书生与小姐相爱以身相许私定终身……宝黛共读西厢之后,黛玉又听到了梨香院小戏子唱的《牡丹亭》游园惊梦,黛玉听得痴了………为什么?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官宦小姐杜丽娘与丫头春香春游后花园,回家之后白昼春困入梦,在梦里……杜丽娘梦见一个英俊的书生与她在后花园中相遇了……,看看黛玉都听到小戏子们唱了些啥?手持柳枝的书生对杜丽娘说道:……然后书生扶着杜丽娘带她去牡丹亭畔、湖山石边……来到一株大梅树下,书生开始行动了……书生为小姐杜丽娘宽衣解带……小姐与书生拉拉扯扯……书生对小姐温存低语……书生对小姐搂搂抱抱……书生与小姐卿卿我我……两个有情儿女就这样,花花草草由人恋……小姐杜丽娘在梦里与手持柳枝的英俊书生,于后花园大梅树下合二为一相爱交欢……

宝玉和黛玉共读西厢后,黛玉又听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样的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

《西厢记》《牡丹亭》是怎样“移了性情”?

你懂的。

红楼梦中所谓“移了性情”的书是怎样使人移了性情?

黛玉与宝玉共同在桃树下读《西厢记》,景美、人美、词美、情更美,并且听了戏曲《牡丹亭》当中的语句,不觉心动神摇。宝钗听了黛玉在刘姥姥进大观园大家行酒令的时候,随口说出了《西厢记》当中的语句:什么〝纱窗也没有红娘报〞啊,什么“良辰美景奈何天〞啊,就劝解黛玉,本来女孩子就应该专心针黹纺织之事,读书习字本来就不是分内之事,也不应该学,即使是读了书,也要捡些正经的书来读,不然呢,就会移了性情。

这里所谓的性情是指什么呢?我认为所谓的性情就是指女子的品德和心性。封建时期,对出身名门贵族的女子品德和心性的要求就是要端静娴雅,温良恭俭让,在家从父,嫁后从夫,夫死从子。对婚姻之事,必然应遵从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

按照以上的分析,移了性情是指什么呢?主要就是说,女儿家自家想起终身大事来,也就是感慨: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在幽闺自怜,都付与断井颓垣。

看到满园花香鸟鸣,蝴蝶双双翩飞,春意盎然,自家也忍不住春心萌动,甚或做一场春梦。这就是《牡丹亭》当中的杜丽娘所为。或者是看到一个清俊倜傥并颇具文韬武略的书生,心下便芳心自许,竟做下全然不顾礼法,私自与之相会,并且发生云雨高唐之事。这就是《西厢记》当中的崔莺莺所为。

宝黛自小在一起生活,长大后,带着前世宿缘,而情愫萌生,渐生爱意,但只是无法说出口。每每宝玉表现出对黛玉的眷恋和过分在意,两人又经常在一起吵架哭闹之时,大人们只能心下明白而表面又不可以说出来。贾母常以他们两个人兄妹情深之话予以搪塞,实际暗中培养和保护他们的这份真情。薛姨妈虽然说在后期是希望促成金玉良缘的,但是,面对宝黛之间的难舍难分的真感情,也只能说,两个孩子在一起处久了,宝玉又是实心眼儿的孩子,热辣辣的说要分开,自然是会非常难过而无法接受的。

黛玉本身就是一个多愁善感,且灵慧聪明的人,于诗词曲赋上更有一番见解,本身也是内中高手。和宝玉共同看了这些描写男女青年爱情故事的书籍之后,更增添了一份向往。心下里,也希望与宝玉结成良缘,成为书中所描写的那样,浪漫缠绵,双宿双飞。

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在严格的封建礼教约束之下,他们又不能够明白地表述这一点,否则便叫做伤风败俗。特别是一个封建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是不可以存这种心思的,不可以私自有心仪的对象。因此,宝玉叫晴雯私下传递帕子给黛玉表明心迹,黛玉在可喜的同时,也是可惊可惧的。袭人无意当中听了宝玉对黛玉表白心迹的话之后,也是愣在那里,越想越怕,非常怕他们出什么乱子。宝玉公开用书里的话来说黛玉的时候,她也不觉眼圈红了,直接骂他该死的,看了淫词艳曲来欺负她。后80回中贾母说黛玉存的那种心思就很不应该,连贾母也没心思给她继续治病了。

在古代,婚姻大事自己是作不得主的,所以,不能看那种才子佳人的爱情书,甚至贾母说也不会当着这些青春的孩子面演那些爱情戏,否则便会移了性情,大胆追求自由的爱情,甚至于为此缠绵悱侧,乃至于一病不起,便更是无药可救了。这就是封建礼教的虚伪性和反人性了。

红楼梦中所谓“移了性情”的书是怎样使人移了性情?

移了性情的书,红楼梦中提《牡丹亭》,《西厢记》。宝黛二人树下看书,贾宝玉顺口说我是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倾国倾城貌。黛玉不高兴,要告诉舅舅,说你看了这些淫书艳词欺负我。宝玉急,你站住我说一句。然后宝玉说起从前,如何体贴挂牵,表白心意。直接就学会了。这一瞬间性情变化,不镇静,冲动了,书入了魂灵。书是开启人智慧的钥匙,有霎那灵感顿生,悟了。林黛玉其后听见小戏子唱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如年。听了心动神摇,又想起《西厢记》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心痛神驰,眼中落泪。书使人成了灵动的人,有心的人,有感受的人。

宝玉通过外国书知外国人名,叫芳官耶律雄奴,又叫温都里纳,又叫玻璃。又给芳官改了头型,换了衣装。而探春也改了她的葵官打扮。书改变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人见多识广才敢于做没做过的事,心态开放。这也属思想上的开放。人的性情变得大胆起来,冲破旧礼束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