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红楼梦和新版红楼梦哪个更接近原著?

红楼梦,经典之作,影视更是加深了印象,愿国粹有喜欢的人。

87版没有拍太虚幻景的内容,是一大遗憾。

87版红楼梦和新版红楼梦哪个更接近原著?

如果十分满分的话。87版红楼梦也要有9分。但是新版红楼梦只有5分。真的连及格都达不到。 所以就不要拿新版红楼梦和87版红楼梦相提并论了。

1原著还原度

87版还原的是原著的立意和情怀。他们从服装造型上等等细节,都会揣摩原著。 而新版红楼梦,只是从语言上还原。他们的旁白基本上是照着原著读下来的。

但是他们的服装造型都是昆曲的风格。说实话,根本没有办法表达出原著的意境。 电视刚上映不久,很多人都在评价说,真的很像恐怖片,一个人在家都不敢看。就说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那一节。因为这是87版没有的内容。但是那一集最像恐怖片。

2对原著的理解

87版红楼梦对原著的理解更深。每一个人物的心理动作等等细节都揣摩的更好。

比如说,林黛玉刚进荣国府的时候,原著上记录的很详细。林黛玉的母亲贾敏生前经常对林黛玉说起荣国府的事情。

毕竟贾敏也是大家闺秀。学识礼仪都有自己的深度。她对林黛玉的教育也从来没有松懈过。 林黛玉初入荣国府,各方礼仪都做得很全备。他在家的时候,饭后是不喝茶的,因为对胃不好。

但是荣国府吃完饭要漱口喝茶。这些习惯与他当初的都不同。但是陈晓旭演绎的非常好。她只是用余光瞟着别人是怎么做的?然后自己一次做下来。丝毫没有慌张的样子。

但是新版红楼梦的林黛玉,在演这场戏的时候。表情怯懦,东张西望。丝毫没有一个大家闺秀的样子。主演对一个角色的理解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配演呢。

3雷人造型

虽说李少红在剧中的造型用的是昆曲造型。但是这种造型风格真的很雷人。每个人满头的黄瓜片已经成为了笑柄。

还有她们的穿衣风格。飘飘欲仙,真的很想聊斋志异里面的狐仙。 而且,所有演员的辨识度不高。里面的主子丫鬟混在一起真的有点脸盲。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87版红楼梦和新版红楼梦哪个更接近原著?

虽说87版红楼如今被捧的过高了一些,但比起10版,我觉得还是绰绰有余的。无论是剧中背景音乐,还是塑造人物性格上,10版更注重与昆剧相靠,但即便昆剧在当时再怎么流行,也只能算得戏曲,终不得登大雅之堂,而把《红楼梦》中一众千金小姐都作如此打扮,似乎是很不恰当吧。

一、服饰扮相

87版《红楼梦》中的服饰是很贴合原文的,先来看看陈晓旭版的黛玉,黛玉为人孤傲清高,服饰大多为清雅淡然之色。

青色,鹅黄是主色调,与林妹妹性情极为相称

第一次亮相是在林妹妹初进贾府之时,一身浅紫色绣梅上衣配着白底衣裙,既符合她此时刚刚丧母的身份,又和她本身性格极为相似。虽素淡却不失贵气,难怪凤姐儿奉承说她像老祖宗的嫡亲的孙女儿。

白底绿萼梅刺绣斗篷 浅紫绣折枝梅花无袖上襦 白色交领袄子 白底绣绿萼梅百褶裙

而10版中却是这个造型,实在是欣赏不来,

而这个广为吐槽的铜钱头也是接受无能啊,原文中对于这群贵族少女头饰发式描述了那么多,而电视剧里居然都是采用了昆曲里的造型,想想文中湘云说小戏子长得有些像林妹妹,还不高兴了好久呢。

左边的戏子,右边的小姐们,单从扮相上,似乎很难分辨吧。

看看10版中林黛玉的扮相。

而贾母作为荣国府的老太君,一生顺遂,儿孙满堂,应该是面容慈善,平安喜乐的,看看87版中就知道了,整个一尽享荣华的老太太呀,而10版中的呢?却有些过于严肃了,似乎不像是一辈子顺遂过来的,更别说像原文中富态的老太君了。

中间是87版红楼梦贾母饰演者

此为10版电视剧贾母

87版中王夫人作为一个大家族的太太,敬畏尊贵,很有上位者的威严,平日里又是端庄平和,周老师饰演的就是这样子。

10版王夫人

再看看邓婕饰演的凤姐儿吧,恍若神仙妃子,衣衫大都为红色,金色,渲染了她在家掌权的上位者气质,也与她泼辣爽利的性格极为合拍。

二、礼仪细节

87版中的各种礼仪细节之完善是众所周知的,那我们来细看看俩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第一个就是林妹妹来府上初进京时掀帘子的一个场景,初到陌生的一处,时时留心,绝不肯大咧咧的就展现在别人眼中,况自己作为一位贵族小姐,本就不能抛头露面,因此微微掀开点缝隙,就很符合其人物特性了。

而在这一版中,不仅掀起了帘子,露出了整张脸,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当,更是有些欣喜,就不知所云了。

还有各种日常礼仪,无论是行为举止,还是从各种民宿礼节来说,87版都是极为尊重原著,且有考究的。

三、理解层次

87版和10版都极为尊重原著,但在理解内容上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就像87版更注重内容情节,将原文的很多经典情节进行演绎,整部电视剧除了后半部分,几乎都是平安喜乐,温暖热闹的。

而10版的,更注重“一切皆如梦”,不仅采用了以第三人视角来刻画,背景阴郁暗沉,似乎想把这种“满纸荒唐言”的意义给描画出来,颇具艺术风格。

因此,从艺术方面来考虑的话,倒是不遑多让,也就没有高低之分了。

87版红楼梦和新版红楼梦哪个更接近原著?

老版演的好,更符合作者心里,新版不爱看,穿了衣服也不吸引眼球,不现实,生活当中,谁能穿那种衣服,不符合实际。太边缘化了。八七版的应该算是经典吧。

87版红楼梦和新版红楼梦哪个更接近原著?

两个版本的我都看过,如果说说贴合原著,可能87版的还原度更高,《红楼梦》本身这部小说就代表了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其中故事情节也存在诸多争议,今本《红楼梦》中秦可卿是病逝的,而87版还采用了“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一情节,这说明87版红楼梦的工作者还是经过认真考证的。由小说改编的影视往往都会引起众人的争论,说喜欢哪一个版本,这完全凭个人喜好吧。虽然我知道87版相较于新版红楼梦在角色扮演上,人物形象把握上都更省一筹。但从观影感受上我还是喜欢看新版的,我知道这个观点很肤浅,我们观看电视最直接最大的目的难道不是它的娱乐性吗,新版红楼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使用的技术比87版的好,画质更清晰,光影效果是经过用心设计的,可能是经费方面投入比旧版多的原因,道具的使用,大观园那些亭台楼阁、贾府的建筑都显得宏伟大气一些,确实把一个钟鸣鼎食,诗礼簪缨之家淋漓尽致地展示在了观众面前。

诚然,陈晓旭演绎的林黛玉已成为经典,邓婕也将王熙凤演绎的活灵活现……87版红楼梦中的角色更被人们所认同,有一丝丝缺憾的是87版红楼梦省略了很多故事情节,保留的只是有关故事主线的主要章节。存在即合理,尽管新版红楼梦的人物造型被广大网友吐槽是铜钱头,但是我们观众希望的是电视制作人在这种不断创新中能创作出更好的,更优质的电视剧。

87版红楼梦和新版红楼梦哪个更接近原著?

87版《红楼梦》无疑是《红楼梦》影视化的标杆,与之相比新版红楼梦输了不止一点点。

虽然对于87版《红楼梦》,主创团队和观众都有一些遗憾,但随处可见的考究细节、精心打磨的人物扮相,乃至演员们长时间的学习体悟,都体现那个年代的人们的敬畏、尊重、敬业和严谨。可以说,这一版本的《红楼梦》最为贴近曹雪芹的原著。

第一点:还原度。

87版《红楼梦》为了更好地遵循原著,还原当时的社会环境、语言习惯、风俗礼仪、着装饮食等,专门请了20位专家组成了一个红楼顾问团,包括沈从文、周汝昌等,都是大师级的人物。服装、扮相都十分符合人物性格,电视剧立意接近原著,重点的情节也还原的非常好。

举例来讲,贾宝玉情悟梨香院一回,是宝黛爱情的重要转折点,宝玉明白了各人应得各人的眼泪,自此很少再与黛玉拌嘴吵闹。87版展露了龄官与贾蔷的情感纠葛,刻画相当到位;反观新版《红楼梦》,一句旁白倒是把如此重要的情节一笔带过。

众所周知,红学家普遍认定《红楼梦》后四十回多为高鹗续作,已经偏离曹雪芹原意,因此,87《红楼梦》强大的编剧和顾问团队,根据对前八十回的理解,尽可能地贴近曹雪芹留下的线索,给出了相对合理的结局。张爱玲曾说人生三大憾事: 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对于同为红迷的我来说,87版的结局,无论湘云沦为船妓、凤姐死于狱神庙,宝玉在茫茫雪原独自离去,都比高鹗版宝玉中举,兰桂齐芳要高得多。

而新版《红楼梦》,导演李少红竟然坦言没看过《红楼梦》原著?

第二点:服装造型。

87版《红楼梦》的服装造型十分考究,在沈从文,邓云乡等名家的指导之下,最终确定了以宋明两朝做为人物造型与设计的基础,同时还大胆加入了清代服饰的细节特征。造型师为体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做出非常多的努力。

87版《红楼梦》服装设计师史延芹女士曾就林黛玉的服装设计说过一段话:

“林黛玉在整个戏里面,她是一个女才子,从她的人生来说,从她的身世来说,她又是个悲剧人物,她属于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但从她个人性格,她是属于宁折不弯 的那种性格。整个的基调,我就给她定了非常冷的调子。比如说白是代表纯洁,给她绿,还有蓝颜色,就是这种颜色。林黛玉是比较喜欢竹子,喜欢梅花这类的,跟 她的性格有关系,所以林黛玉我基本上是按梅花,竹子,就是岁寒三友,这类图案代表高洁,她的性格的高洁。”

对比薛宝钗的造型,我们能够发现设计师的用心之处。

再如其他的男性角色。(柳湘莲、贾琏)

反观新版《红楼梦》,戏装不是不美,但“铜钱头”和脸部淡妆完全不协调,把好好的《红楼梦》搞得不伦不类。

其实对于《红楼梦》的影视化,观众的容忍度还是蛮高的,但是《红楼梦》毕竟不像一千个人眼里一千个哈姆雷特,原著已经把人物的特征、性格写得明明白白,不尽量贴合就不能体现《红楼梦》的美感和价值。对比一下选角便知两部《红楼梦》的高下。

弱柳扶风的林黛玉:

丰腴端庄的薛宝钗:

高贵典雅的贾元春:

如宝似玉的贾宝玉:

上面所列只是冰山一角,如果讲两部剧细细对比,会发现87版《红楼梦》全方位碾压新版《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不止曹公一人的梦,也让我们这些后世红迷们魂牵梦绕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