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那章描写了众人大笑的情景,为什么关于宝钗却只字未提?这有什么用意?

眾人結詩社黛玉提議各人要起個號,就是筆名。這個號可不是隨便取的。於是薛寶釵被眾人稱為「蘅蕪君」。君有兩層意思,帝王、主宰者或者君子。至於主宰者,寶釵後來在怡紅院夜宴捻花名被封牡丹,群芳之首。與此處呼應。可以看出作者對寶釵的推崇和讚賞溢美之詞無處不在。

何為君子?儒家認為「聖人之下,富有禮儀規範的人」就是符合道德高標準的人。那麼這個君子之稱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配得上的。小性兒刻薄的林妹妹,憨直不拘小節的史湘雲,懦弱糊塗迎春,冷漠麻木惜春,潑辣俠勇的探春,世故虛偽的李紈等人都稱不上君子。

這樣一位君子怎麼會和其他人一樣取笑一個被作弄的窮困年老的農婦?

寶釵是高情商的君子。不是毫無原則的爛好人。對於金釧的態度是不贊同她的不檢點行為,但是也不會嫉惡如仇。從她跟王夫人的對話說金釧生前穿過她的舊衣服,說明也是有來往。出事後主動來安慰姨媽,同時也想為金釧做些什麼。於理,寶釵覺得金釧該罰。於情,寶釵覺得金釧糊塗可惜。

對於尤三姐和柳湘蓮這件事,寶釵是否知道不得而知。即使知道也是寧國府的事。寶釵一個外人借住榮國府,怎麼會打聽過問?自來寧榮二府之間面和心不和關係複雜微妙,這不是謹言慎行的寶釵想觸碰的敏感話題。

事實上,書中多次描寫寶釵本性是少言寡語。每次開口或是解釋一些知識點,或是讚賞別人,或是為緩和尷尬替人解圍,或是無傷大雅地開個玩笑,只有一次懟了寶玉說她像楊妃,一次諷刺了一下黛玉和寶玉鬧彆扭。從來沒有存心尖酸刻薄抓人錯處。

和光同塵,入群不亂正是如此。但是寶釵認為不當行為是絕對不會參與。所以目睹眾人笑得前仰後合,寶釵卻如置身事外。表現出擇善固執的一面。

刘姥姥那章描写了众人大笑的情景,为什么关于宝钗却只字未提?这有什么用意?

周围人都是在笑,宝钗不笑,因为她家是商人,三教九流什么人没见过,见多识广,哪能跟宝黛一众人等这样纯真,再者就是她的心机多大,咋会嘻嘻哈哈,所以左不过抿嘴一笑,心里说一句无聊死了。

刘姥姥那章描写了众人大笑的情景,为什么关于宝钗却只字未提?这有什么用意?

对宝钗的各种黑各种脸谱化我也是醉了,曹雪芹的棺材板也要按不住了,《红楼梦》本是奇书,每个人物都是鲜活的,除赵姨娘外,每个既有优点也有缺点,这么多将奇书读成死书的人,作者白费许多笔墨勾勒出的各有特色的人物了。

宝钗聪明也有同情弱者的心,不同她们一起取笑贫老的刘姥姥罢了,况刘姥姥这样故意的讨好心态装疯卖傻,以宝钗之智岂能看不出?山中高士晶莹雪,对这样浮华闹剧并不觉可笑,只觉是各有心思和目的的闹剧罢了。

刘姥姥那章描写了众人大笑的情景,为什么关于宝钗却只字未提?这有什么用意?

《红楼梦》中有关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章节,可以说是相当精彩的。以至于还留下了“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的歇后语。

但是很奇怪,作为和王家略有瓜葛的刘姥姥却受到薛宝钗母女的冷落。

我们知道薛姨妈是王夫人的亲妹妹,那么和刘姥姥自然也是有点瓜葛的。但是也许是因为自己家也是客居吧,她们对刘姥姥本身也没啥感觉,所以这个刘姥姥在她们看来是毫不相干的人。

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后,可谓收获颇丰,足以回家过个好日子了。从老太太到王夫人,从主子到女仆都给了刘姥姥不少好东西。但是富甲一方的薛姨妈却一分钱都没有出。

刘姥姥表演食量大如牛,连薛姨妈都笑了,独独宝钗没笑,原因很简单:在她看来,这些笑话都是粗俗无聊的,不值得她一笑。

刘姥姥回去了,林黛玉打趣她是母蝗虫。 对此宝钗评价说:“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

接着黛玉让惜春画《携蝗大嚼图》,引起哄堂大笑,湘云的椅子都差点倒了。宝钗这时候也笑了,说:“‘又要照着这个慢慢的画’,这落后一句妙。所以昨儿那些笑话儿虽然可笑,回想是没味的。你们细想颦儿这几句话虽是淡的,回想却有滋味。我倒笑的动不得了。”

大家看看吧,宝钗说自己倒笑的动不得了!

因此薛宝钗不是冷酷无情,不是安分守己, 也不是大家闺秀的教育结果,而是人家的笑点高,高雅的高!

刘姥姥那章描写了众人大笑的情景,为什么关于宝钗却只字未提?这有什么用意?

薛宝钗进贾府不久,作者就写了薛宝钗有病,患的热毒。我们不知道热毒是一种什么病,但是,我们知道宝钗一向对什么都是冷冷的,连她服的药都叫“冷香丸”,“事不关己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宝钗,或许用她自己独特的冷来治她那总也治不好的热毒。所以,金钏跳井了她说或许是她不小心失足掉下去的,尤三姐死了柳湘莲走了她更是没话,直接说跟着薛蟠外出的下人该请他们吃饭了,连提都没有提一下柳尤的事。

所以,当刘姥姥耍宝似的逗大家一乐,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的时候,湘云、黛玉、宝玉、贾母、王夫人、薛姨妈、探春、惜春都笑抽了,唯 独没有提到宝钗,很正常,因为宝钗不笑啊。宝钗若是笑了,自然要提她,宝钗不笑,难道专门去写一笔宝钗不笑吗?那不是与当时的气氛太不协调了?

不过,即便如此,试想一下,大家都笑成那样,连平时不苟言笑的王夫人都笑得说不出话来,二木头迎春虽然没写她笑,却写了探春笑到手里的饭碗合在迎春身上,作者还是提及了她,唯有宝钗只字未提。一堆人笑抽了,一个人在那儿茫然四顾,或者是正襟危坐,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呢?我们常说情境描写,你可以脑洞大开想象一下那场景。如果你是宝钗,你会觉得这有什么好笑的;如果你是别人,你会觉得宝钗这人怎么这么不合群?她的心究竟是什么长的?

这大概正合了作者所说的“山中高士”一称,一般人真的不及。

或许,这就是宝钗的天性使然吧。没有别的解释了。

刘姥姥那章描写了众人大笑的情景,为什么关于宝钗却只字未提?这有什么用意?

這樣的喜劇,是一种低俗的惡作劇。說到底是拿身份低微的劉姥姥耍笑,有損人格尊嚴。沒有描寫寶釵,是因為作者要樹立寶釵的正統,行象,寶釵也是封建社會的衛道夫。她不隨俗,以顯示君子形相。其實是在裝,在高雅的人,也會認不住,就相趙本山的喜劇,有許多自認高雅的人,都不看, 以示自己格調高。有素質。而黛玉隨性,單純,不裝,還給姥姥起了一個母蝗蟲的稱號,太形象了。而真設計劇情的熙鳳和英英,都裝沒事人,也知自己不地道,怕人知道,有損人格。這場鬧劇,暴露了許多人的本性。圖片來自網絡

原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