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金玉良缘”的“真假之局”是什么,谁真谁假?

金玉良缘有薛宝钗和史湘云两个人选,究竟哪一个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

曹雪芹的《红楼梦》一开篇就是一个“小荣枯”,甄英莲(真应怜)和娇杏(侥幸)。非常明确的反应了作者的宿命人生观。

作者写“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都是有根有据的交代得很清楚,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仙缘是无可怀疑的。

跛足道人癞头和尚点化顽石,要带走甄英莲出家、带甄士隐游“太虚幻境”并将“通灵宝玉”给甄士隐看都是实写。宝玉游“太虚幻境”看“金陵十二钗”判词,听“红楼梦十二曲”都是明明白白的。

宝钗的“冷香丸”实在有异香之气被宝玉闻到了,只癞头和尚的海上方由宝钗转述,癞头和尚所嘱的金锁“不弃不离,芳龄永继。”由宝钗转述。这样便成就了众多专业、业余专家们的各种奇谈怪论的根据了?

其实真的很荒谬,无非就是续“腰斩红楼”之后,名正言顺只要有兴趣各人都可以弄出一个“红楼甄嬛传”、“红楼仙侠传”、“红楼大团圆”、“红楼家春秋”、“红楼女附马”…………

总之,“红楼一梦”之……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春天来了。

《红楼梦》中“金玉良缘”的“真假之局”是什么,谁真谁假?

不请自来。所谓“金玉良缘”,是以贾宝玉为中心,实际上有两对“金玉”,也就是四个女子涉及其中。她们分别是“二金”——有金锁的宝钗和有金麒麟的湘云,“二玉”——黛玉和妙玉。但是这并不是“金玉良缘”的全部,因为作为贾宝玉“另一面”的甄宝玉,也将在“金玉良缘”中扮演着某一角色,“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总体构思,在“金玉良缘”这个核心中得到了巧妙的体现,因此也就有了真假。

那么什么是假?贾宝玉和薛宝钗之间是真还是假?按照《终身误》曲子的词: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林黛玉还泪而死,木石前盟成了贾宝玉一生的遗憾,薛宝钗嫁给贾宝玉,最终被贾宝玉“悬崖撒手”而抛弃,只能“金簪雪里埋”,这样的金玉良缘显然是假的。

史湘云嫁给甄宝玉,而甄宝玉因为“仙缘”而“送玉”,和湘云的情缘只能“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因此这样的金玉良缘也是假的。

那么真相是什么?按照“假作真时真亦假”,假尽真来,劫后余生的姻缘,才是真正的金玉良缘。但此时,金玉良缘已经变质,而是金麒麟情缘,史湘云有雌性的金麒麟,贾宝玉有雄性的金麒麟,二人最终“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样的金玉良缘,真真假假,混合在一起,也符合曹雪芹最初的真假设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