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作品中哪一部写的最烂?

金庸最差的作品,也比古龙写得好?

我们不吹不黑,金庸最差的一部武侠小说,还不如全庸、金庸新、金康等人写得好。

下面,我们就从高到低,梳理一下金庸的15部武侠小说。

1.《笑傲江湖》

金庸的哪一部作品写得最好,一直以来,争议都很大。有人推《天龙八部》,有人推《鹿鼎记》,有人推《射雕英雄传》,甚至有人推《连城诀》。

个人认为,以上作品都远远不如《笑傲江湖》,至少没有《笑傲江湖》那么接地气。

本质上,为了争夺生存资源,尔虞我诈才是江湖儿女们的主菜,所谓的侠义精神,只是蘸水而已。

金庸早期和中期的武侠作品,为了挣钱,拼命地兜售侠义精神。多数读者都盲目地相信了金庸,基于此,大把的钞票进入了金庸的口袋。

乔峰不喜欢金钱和权势,郭靖不食人间烟火,结果很搞笑,他们不喜欢的东西,金庸却照单全收了。

到了后期,读者开始觉醒了,不再相信金庸的忽悠之术。事实上,有了钱之后,金庸也变得理性多了,不忍心继续忽悠读者。

于是,有了金庸最接地气的作品《笑傲江湖》,最后以反江湖作品《鹿鼎记》剧终。

有人说,岳不群很变态,影响到《笑傲江湖》的健康指数。事实上,随着阅历的增长,金庸也意识到了,真实的江湖中,乔峰、郭靖他们只是大家的幻觉而已,岳不群才是江湖的真实写照。

2.《鹿鼎记》

大侠与大人谁更厉害?

受武侠小说的误导,大多数无知的读者认为,在大侠面前,大人只会点头哈腰或磕头求饶。

事实上,在大人面前,大侠只能算跳梁小丑。

韦小宝贪生怕死、贪财好色,见风使舵、溜须拍马且厚颜无耻,没有任何大侠的痕迹,表面上看去,这些都是丢人现眼的弱点。

但是,韦小宝应该研究过朱元璋的成功之道:“要么不做,要么就做绝。”

基于此,以上这些貌似不起眼的街头生存智慧,却被韦小宝发挥到极致。

就这样,韦小宝变成了韦大人。

看看韦大人,不会武功,长得也不是玉树临风。可是,因为他是韦大人,而且脑瓜子灵光,所有的武林高手,都听任他的随意摆布,还得到那么多美女的同时青睐,这才是天下无敌的神功。

3.《天龙八部》

这部作品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完善了金庸的武功体系,同时融入了金庸雄厚的佛学知识。

《天龙八部》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射雕三部曲之前,却写在射雕三部曲之后。基于此,在武功设定、武打描述及人物设定方面,《天龙八部》显得比射雕三部曲更成熟了。

不过,与《笑傲江湖》比较,《天龙八部》有三个明显的短板。

〔1〕金庸试图把乔峰塑造为完美英雄,就过度拉升乔峰的侠义精神,这种夸张的手法,原本也无可非议。糟糕的是,针对萧远山残忍地迫害桥三魁夫妇的事件,给我们的感觉是,在养育之恩面前,乔峰就是一头白眼狼。这是人物形象设定的硬伤,金庸多次修改过作品,也没过把这个硬伤弥补起来。如果乔峰真是有情有义,知道萧远迫害桥三魁夫妇之后,虽然不会找他复仇,至少会气愤地指责他,而不是轻描淡写就放过了。生育之恩大于地,养育之恩却大于天,桥三魁夫妇有多辛苦,乔峰不可能不知道。

〔2〕段誉原本有三个同父异母的姐姐,却被金庸写成了三个妹妹,这是逻辑错误硬伤。我们用脚趾头都能够想清楚,段正淳在外面寻花问柳,于是有了钟灵、木婉清和王语嫣。刀白凤知道真相后,就与段延庆瞎搞,终于有了段誉。很显然,三个女孩子都大过段誉,应该是姐姐才对。

〔3〕金庸试图把段玉塑造为一个心态强大的花花公子,编故事的过程中,却把段玉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傻瓜。木婉清长期打段誉耳光,还把他拖在地上四处游荡,搞得遍体鳞伤,甚至昏死过去了。可是,为了展示段誉的心态好,金庸不但让段玉别生气,还整天粘着木婉清不放手。因为心态好,段誉可以不跟木婉清计较,但是,粘着她就是脑袋有问题了。

段誉这个人物形象的设定,有点儿牵强附会,比乔峰更糟糕。

4.《神雕侠侣》

射雕三部曲当中,《神雕侠侣》写得最好,特别是主角设定。十岁那年,穆念慈病逝,杨过就变成了孤儿,独自住在窑洞里。

但是,金庸并没有把侠义精神强加给杨过,而是让他发挥街头生存智慧。杨过第一次出场时,手里提着一只大公鸡,口中还轻快地哼着小调儿,由此可见,由于脑袋足够灵光,杨过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悲催。

这部作品,金庸对主角形象的设定,更符合人性的复杂化,而不是郭靖那样的脸谱化。

这部作品,矛盾冲突设定及解决也是别开生面,尹志平偷吃了小龙女,最后,小龙女没有继续憎恨他,杨过也没有因此而耿耿于怀。这一点,很多人表示无法理解,因为金庸的认知已经超远远越了99%的普通人。

穆念慈去世后,杨过独自在窑洞里成长,他的脑袋里,根本就没有贞节牌坊这个概念。小龙女比杨过还单纯,从没有离开过古墓,在她的意识里,丢失了贞节牌坊,只类似于穷人家的媳妇儿丢失了钱包,确实有点儿可惜,但不至于要找尹志平拼命。

5.《射雕英雄传》

这部作品,是金庸成为新派武林盟主的转折点,也拉开了金庸武侠体系的序幕。金庸有六大名著,除了《鹿鼎记》之外,都与《射雕英雄传》有关。

这部作品,在武功设定方面,让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蛤蟆功、九阴真经等等武功家喻户晓。在打斗描写方面,烟雨楼、全真教、桃花岛等等大战也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在情感描述方面,郭靖与黄蓉之间的恩恩爱爱,成为千百年后的武林佳话。在情节推进方面,以郭靖的成长为主线,逻辑清晰且结构紧凑。

为了钱,金庸兜售侠义精神,也是从这部作品开始的。不过,爱钱也没有什么错,这个话题,我们就点到为止吧。

6.《倚天屠龙记》

这部作品,是射雕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原本应该超过前两部。只可惜,这部作品的可读性,却远远不如前两部。

在快意恩仇方面,张无忌优柔寡断,最后都没有狠狠收拾玄冥二老,让他们继续危害武林。

在儿女情长方面,殷离喜欢张无忌,简直描述得莫名其妙,酷似用烂泥巴做馒头一样生硬。

7.《连城诀》

这部作品,算得上低配版的《笑傲江湖》,利益争夺非常凶狠,江湖规矩和侠义精神可以忽略不计。

这部作品非常压抑,只有悲欢离合,没有欢声笑语,酷似古龙作品的风格。据传言,这部小说由古龙构思,这种说法应该不靠谱。

这部作品,虽没有《笑傲江湖》那样大气磅礴,但是,金庸已经把人性贪婪的一面刻画得淋漓尽致。

8.《雪山飞狐》、9.《侠客行》、10.《书剑恩仇录》、11.《碧血剑》、12.《飞狐外传》、13.《越女剑》、14、《白马啸西风》。

以上7部作品,没有什么明显的大漏洞,也没有什么大亮点,属于金庸笔下的平庸作品,《鸳鸯刀》则是最差劲的作品。

15.《鸳鸯刀》

写作背景:1959年,金庸先生创办了《明报》,自己当老板,又是主要写手。但是,金庸先生创业并不顺利,销量一直打不开。

为了维护《明报》的基本生存问题,金庸只有不停地写作武侠小说,有灵感要上,就算没有灵感,硬着头皮也要凑点字数出来。

这部作品,就是这样诞生的。

从武功设定来看,这部作品很单调,全靠几招花拳绣腿撑场子。

从矛盾冲突来看,大家在疯狂争夺鸳鸯刀,酷似两只公鸡打架争一颗米,故事情节枯燥无味。

从情节推进来看,脱节的地方不少,还有吃回头草的现象。

说句实在话,全庸的《魔女江湖》和金庸新的《九阴九阳》,虽然是碰瓷金庸,却比《鸳鸯刀》写得好。

有人说,金庸最差的作品,也比古龙写得好。

这种观念,纯属个人崇湃。

金庸笔下的十五部武侠小说,可读性也是参差不齐,分为“七上八下”。

七上:1.《笑傲江湖》、2、《鹿鼎记》、3、《天龙八部》、4、《神雕侠侣》、5、《射雕英雄传》、6、《倚天屠龙记》、7、《连城诀》。

八下:1.《书剑恩仇录》、2.《雪山飞狐》、3、《飞狐外传》、4.《碧血剑》、5.《侠客行》、6、《白马啸西风》、7、《越女剑》、8.《鸳鸯刀》。

古龙最差的作品,与金庸的《鸳鸯刀》差不多,比如《午夜兰花》、《凤舞九天》、《苍穹神剑》等等。

古龙的平庸作品,与金庸的也相差不大,比如《浣花洗剑录》、《剑气书香》、《碧血洗银枪》等等。

古龙的优秀作品,在风格比较类似的领域,也能够媲美金庸。

《欢乐英雄》和《鹿鼎记》都是走风趣路线,就可读性而言,各有所长。

《多情剑客无情剑》与《笑傲江湖》都是描述江中的尔虞我诈,金庸在打斗描述方面比古龙细腻,古龙在矛盾设定方面又比金庸尖锐。

古龙写不出《天龙八部》和射雕三部曲这种类型的顶级作品,金庸也写不出《名剑风流》、《白玉老虎》、《七种武器》和《楚留香传奇》这种类型的顶级作品。

古龙作品的可读性不亚于金庸,这不是我个人的看法,而是得到广大武侠爱好者的一致认可。

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金庸就在武侠小说领域封笔了。金庸是《明报》的大老板,封笔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忠诚读者。

金庸才高八斗,但并不骄傲,为了对读者负责,经过严格考察和认真思考之后,亲笔写信向古龙约稿。

古龙的《陆小凤传奇》在《明报》开始连载后,销量并没有下滑,反而蒸蒸日上,这就是读者对古龙的最大认可。

新派武侠小说的繁荣,三个作家的功劳最大,梁羽生负责发球,金庸负责传球,古龙则负责守门。

古龙之后,武侠界就此没落。

写在最后:

我是武侠小迷妹。

长期写作武侠话题。

感谢大家读到这里。

欢迎留言讨论。

金庸的作品中哪一部写的最烂?

金庸先生最好的作品,当属射雕。可以说,射雕一出,自此金庸就登上了武侠文坛的冠军宝座。

其次,神雕,倚天,笑傲,鹿鼎,天龙这五套书,各有特色,也各有拥趸。而以上这六套书,是金庸先生十五部武侠小说作品中的顶级IP,历年来改编影视剧的次数太多了,在此就不一一统计了。

以上六套书,篇幅浩瀚,人物众多,影响巨大。印象中,天龙,鹿鼎是每套5册,其余是每套4册。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当属于第一阵容。

比这六部咖位稍低的,是飞狐外传,雪山飞狐,书剑恩仇录,连城诀,侠客行,碧血剑。以上这六套书,篇幅比起第一阵容的六套就要大大缩小,每套书都是上下两册。

以上这六套书,故事也都很精彩,全部被多次改编为影视剧,也都有许多影视剧代表作。比如90版本的雪山飞狐,主题曲追梦人成为经典。

这六套书,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属于第二阵容。

而鸳鸯刀,越女剑, 白马啸西风这三篇小说,篇幅都不长,讲述的故事也很简单。改编为影视剧的记录很少,都是只拍过一两次。白马啸西风仅仅是1982年湾湾拍了一次电视剧。

这样的改编记录,毫无疑问,在金庸先生的著作中,是垫底层次的。

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要用影视改编记录来评价金庸小说?这是因为,一部著作,影视改编得次数越多,说明这个书写得成功,读者广泛,深入人心。要是我把金先生的每套书都评论一下,那写这个文章工程量太大了。所以,最优秀的书,我就一笔带过了。

那么,我们来简单说说鸳鸯刀,越女剑,白马啸西风这个中短篇的水准。

鸳鸯刀。

鸳鸯刀的故事,是遵循中国传统喜剧的套路来写的。女主角啥也不懂,天真烂漫闯江湖,无意中揭开一个谜团,最后来了个大团圆结局。中间再加点悬疑元素,巧遇元素,总之,这个小说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喜剧,里面的各种大小人物,都是自带喜点。

比如刚出场的总镖头,铁鞭震八方周威信,绰号好厉害!遇到太岳四侠劫镖,结果自己先吓跑了!跑了没几步,听到镖师喊他,原来镖师们已经把太岳四侠打败了,太岳四侠的武功才是小虾米!

逗不逗?拍成镜头,和后世周星驰的无厘头有点类似啊。

太岳四侠为了给萧半和送寿礼,一路上挨个劫道,却是谁也打不过。然后一路碎嘴,这样的人设,和笑傲江湖中的桃谷六仙很类似啊。只不过桃谷六仙智商低武功不低,太岳四侠是智商低武功也低。

但是,比如太岳四侠这样的副本设置,容易把篇幅写长啊!觉得字数不够,随时可以给太岳四侠加个情节。金庸先生当年在报纸开连载武侠专栏,还要写社评,有时候精力有限分身乏术,也是深谙此道啊。

然后,男二女二林玉龙任飞燕登场,是对青年夫妻,却是天天吵架。反派登场,是个大内高手老瞎子卓天雄。男一女一打不过反派,男二女二教给他们一套鸳鸯刀法,分开使用没威力,一起使用威力无敌,把反派打走了。

再搞点波折高潮!原来女一是大侠萧半和的千金,男一找到失散的娘亲,却是萧半和的一位夫人!和段誉一样,天下有情人皆成兄妹!女一很伤心,离家出走,却被反一抓住,这个,和神雕中郭襄出走被金轮法王抓住又是一样的。

最后,揭开谜团,萧半和是个太监,两位夫人是两位义士之妻,如此只是为了掩人耳目。。。于是女一破涕为笑,原来不是兄妹,又能和男一快快乐乐生宝宝了。。。

有情人终成眷属。

越女剑。

将侠客的故事放在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背景之中,融历史和武侠,爱情于一炉,这是金庸先生常用的创作手段。

这篇文章篇幅很短,人物也更少。

越国女子阿青,是个放羊女子。但是从小得到山中的老白猿猴传授,剑术天下无敌。(后来射雕中江南七怪中的韩小莹所使用的就是越女剑法)

范蠡正忧愁,越国军队的武力值太低,打不过吴国的雄兵。正好瞌睡送枕头,遇到了个放羊女高手阿青,于是聘请阿青为总教头,教授越国士兵剑术。

如此数年过去,越国士兵们学了阿青的一点剑术,就已经成为当世高手。数千这样的越国士兵上了战场,吴国军队挡者披靡,越国打败了吴国。

而范蠡终于见到了老情人西施,正在拉着西施的小手来说相思之苦,放羊女阿青来了。

原来,数年相处,阿青也爱上了范蠡。此来是要杀掉西施,独占范蠡。

没想到,见到西施的绝世容颜,阿青自愧不如,放弃了杀西施的念头,自己退出了这场三人行。

从此,范蠡和西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越女剑的篇幅很短,是金庸先生最短的武侠小说。短到可以说是空闲时游戏之作,所以矛盾冲突很少,人物塑造也很简单,可以当成民间故事来看。

白马啸西风。

这部小说很特殊,西部风格,没有明确的男一,纯粹围绕着女主角李文秀来写。李文秀暗恋苏普,却爱而不得。

自小父母双亡,被计老人所救,后来又无意中救了华辉,拜了华辉为师父。

而计老人是一个青年马家骏所易容。马家骏的师父也是华辉,马家骏心存正义,而华辉是个内心阴暗的人物。

李文秀暗恋着苏普,却无心介入苏普和阿曼的感情。

计老人(马家骏)暗恋上了长大的李文秀。后来,为了救李文秀,和师父华辉同归于尽。

这个书,李文秀的心理描写很多,是纯粹的西方小说写法。可见,金庸当时又在尝试新的创作风格。用细腻的文笔,去勾画一个女人的内心,这本书做到了。

为了写本文,我又把白马啸西风通读了一遍。依然是那种感觉,本书从始至终被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笼罩着,李文秀的一生,很少有开怀一笑的时候,就是很压抑,一直很压抑。

所以,白马啸西风这本书,在金庸先生的武侠著作当中,是一直被忽视的存在。读武侠,读的就是匹马单枪,热血恩仇,快意醉饮,啸傲江湖,要都是像白马这么写,武侠迷们肯定不干啊。

总结一下,金庸先生写得最烂的小说,那就是鸳鸯刀,白马啸西风,越女剑中的一部。这三部小说,都是金庸先生在尝试新写作风格中的“试验品”。越女剑,白马啸西风的文笔细腻,值得称道,很有新意,也算给众多的武侠著作中增加了两朵小小的奇花。

鸳鸯刀这部小说,则是了无新意,纯粹是一出传统喜剧的内核,硬塞进去武侠元素。这部书的问题在于,人物描写脸谱化,矛盾设置简单化,剧情推进公式化。

不信大家可以自己试验一下,把鸳鸯刀的武侠元素抽掉,另外塞一些别的元素,比如美食大赛厨艺比拼,赛车赛马赛摩托,或者职场竞争,商战情节,都是可以的,立马成书!

所以我认为,鸳鸯刀这个书,是最差的金庸武侠小说!

当然,这仅仅是在金庸先生的15部武侠著作中评一部最烂的出来。事实上,金庸先生即使最烂的书,水平也很不错,比许多作者的书强多了。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金庸的作品中哪一部写的最烂?

金庸作品最好的当属六部长篇巨作,分别是《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这六部作品是金庸先生创作的精品,在整个武侠小说里也是数得着的存在,也是改编成影视剧最多的作品。除了这六部作品以外,金庸先生还有九部小长篇和中篇作品,论质量,就远远不如上面这六部了。可以说,上面这六部奠定了金庸武侠大宗师的地位,其余九部对他这个地位没有丝毫影响,哪怕全都去掉,那也无所谓。当然这九部了,有几个写的也算可以,比如《碧血剑》和《连城诀》,至于其他作品,就很一般了,而其中最难看最不像金庸风格的当属《鸳鸯刀》了。

金庸武侠,往往以情节奇曲动人取胜,通过丰富的人物刻画,展现一个快意恩仇的江湖,让人看了欲罢不能。然而如果看了《鸳鸯刀》,就会有种感觉,这是金庸写的吗,怎么感觉比什么全庸、金庸全等冒充他的人写的都不如呢。

《鸳鸯刀》只能算是一个中篇故事,内容很简单,也很粗糙。首先出场的是四个活宝拦路打劫,这四人自称太岳四侠。如果他们不说话,但看他们的打扮,还以为是武林高手,结果他们一说话就是来搞笑的,一动手更是不堪一击。

而他们打劫的对象叫周威信,是个镖头,押运的镖就是一对鸳鸯刀。这对鸳鸯刀传说里面有无敌于天下的秘密,所以很多人都想得到它们。后来川陕总督得到了这对宝刀,就打算进献给皇帝,这才有了周威信保镖的事。当周威信遇到太岳四侠的时候,吓了一跳,特别是他们明说要宝贝的时候,周威信吓个半死,还以为遇到什么高人了,这趟保镖之行要完蛋了。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所谓的太岳四侠只是银样镴枪头,表面上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实际上连他们镖师都打不过,根本不用在意。太岳四侠打劫失败后,又遇到了林玉龙、任飞燕这对奇葩,他俩是夫妻,孩子都有了,但是却一直打打杀杀,而且是互相下死手的那种。

正当读者看的莫名其妙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个骑着骏马的少女,这时候故事的主人公才算开始出场。而女主人公只不过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丫头,既没有什么高深的武功,也没有什么国色天香的容貌,唯一厉害点可能就是她老爹萧半和,在江湖上赫赫有名。

而萧半和已经放出话去了,就是他和这对鸳鸯刀大有渊源,这次无论如何都要得打这对刀。萧半和在江湖上名声很好,又赶上了五十大寿,太岳四侠准备劫镖,就是为了给萧半和拜寿用的,可惜没有成功。而萧半和闺女萧中慧,则是一个人偷偷跑出来的。

到了后面,萧中慧遇到一个书生和一个瞎子,原来那个瞎子住店没钱,遭到店小二刁难,而那个书生好心替瞎子求情,可是店家依然不依不挠。萧中慧财大气粗,看到这种不平事,直接就说钱她来付。就这样,萧中慧和书生、瞎子都认识了。

而这个书生就是本书的男主人公,叫做袁冠男,而那个瞎子呢,则是乔装打扮的,他本名卓天雄,是大内七大高手之首,这次重出江湖,就是要捉拿萧半和的。

原来这个萧半和十分痛恨满清皇帝,为了杀掉皇帝,当年不惜去宫里做太监,可是一直没有找到杀皇帝的机会。后来鸳鸯刀现身江湖,分别在一个姓杨的和姓袁的高手手中,皇帝为了得到鸳鸯刀,就把两人全家都抓了起来,后来杨袁二人被杀死,只留下两个夫人。萧半和知道了这事,就想方设法救出两位夫人,后来远走他乡,以夫妻名义生活。至于说他的女儿萧中慧,实际上是杨姓英雄的女儿,而袁姓英雄有一个儿子,当年走散了,就是袁冠男。

这段经历看起来曲折,但是很明显,就是生拉硬套的,这巧合也太多了,关键十分密集的就这么出现了,让人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

最后的故事就更加俗套了,萧中慧、袁冠男走到了一起,还合力拿鸳鸯刀打败了卓天雄。而卓天雄呢,最后出逃路上居然让太岳四侠抓回来了。至于说鸳鸯刀天下无敌的秘密,实际上就是刀身上刻的小字,一个是仁者,一个是无敌,这就是其中的奥妙。解释完这个奥妙以后,这个故事就彻底结束了。

说实话,看完这部小说,当时的反应就是不相信这是金庸先生的作品,无论是语言风格还是情节安排,都有很多和过去的作品完全不一样。看到最后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

像其他的短篇,比如《越女剑》和《白马啸西风》,这两部作品也不怎么样,但是这两部对感情的描写还是让人揪心,又让人拍案叫绝。比如越女喜欢范蠡,甚至知道范蠡有西施后准备杀了西施泄愤。但是呢,当她看到西施的时候,立马就被西施的美貌征服了,这才放过了范蠡和西施。想想看,一个人的容貌可以让情敌甘愿退去,这到底是多么颠倒众生的颜值啊。

而《白马啸西风》中对男女感情的刻画,可以说是相当细致相当到位了。看完这两部作品,里面有些内容总是值得回味一下,虽然小说很短,但是可看的地方可不少。

而《鸳鸯刀》呢,里面没有任何值得让人回味的地方,看了一遍就会忘了,甚至不记得是否真的看过。可以说,《鸳鸯刀》里一点出彩的地方都没有,这样的作品居然现世,实在是大大影响金庸先生的声誉啊。

金庸的作品中哪一部写的最烂?

如果不谈论短篇小说的情况下,那《雪山飞狐》无疑就是金庸写得最烂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完全不符合小说的六要素。

时间含糊不清,地点是个致命的错误,人物都不正常,事件稀里糊涂不知所谓。我这么说可能会略显不敬,但是您看我的分析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地点是个致命错误,闯王宝藏绝不可能在关外。

故事发生在关外的玉笔峰上的杜氏山庄,说是一群以宝树(闫基)、陶百岁为首的武林人物,为了得到这里所藏的闯王宝藏而来。

你们发现问题了吗?闯王的宝藏怎么可能藏在关外?

对历史多少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李自成出生在陕西,而李自成一生征战的地方是陕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河北、北京等一些省份。

不要说从来没有到过关外,就是想去关外也不可能,那时的关外,可是后金(即后来的大清)的龙兴之地,岂能容汉族人随便闯入?

书上的闯王宝藏,那可是一大批财物,可不是三五个人、几辆大车就能运到。

闯王为什么要在关外埋宝藏?如果想藏宝,大半个中国李自成都曾经统治过,这些宝藏竟然会没有地方藏,放在哪里都不安全?非要去关外藏宝,这合理么?

当时如果要把宝藏运到关外,山海关由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把守,关外又是后金的天下,都可以说是闯王的敌人。即便有上百个武林高手护送,也难以保证安全。

再有,怎么能不被人发现,这又是一个问题。所以闯王的宝藏埋在关外绝对是一个错误的逻辑。

人物的逻辑都有问题

雪山飞狐这部小说显然胡一刀是主人公,可是主人公在书中却从未出现。

胡一刀跟苗人凤的家族的误会,本来几句话就可以解开,两个人曾经聊了三天三夜,可是胡一刀却没有把苗人凤亲爹死因告诉苗人凤以化解误会。

胡一刀可不是一个人去和苗人凤比武,还带着他的娇妻和刚出生的儿子,他一旦有个闪失,这娘俩的性命恐怕也将不保。

听说苗人凤有一个仇人,他就日夜兼程,骑了一夜的马到商家堡杀了商剑鸣。且不说商剑鸣的武艺高低,只说这一夜没有休息好,本来他和苗人凤的武功就相近,一旦体力不支,死在苗人凤手下,一家人都会惨死,你说他这一趟冒险值得吗?

再说说苗人凤,苗人凤的老爹只是失踪,只是猜测他已经死在胡一刀的手下,但并没有确切的证据。

而苗人凤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十几口人,无缘无故死在商剑鸣的剑下,却是不争的事实。

你要说王维扬他不敢招惹,怕打不过还有情可原,商剑鸣只是王维扬的普通门徒,武功有什么可怕的,苗人凤竟然三年不敢过去报仇,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不知道金老爷子是怎么设定的这个问题。

胡一刀的媳妇看到胡一刀死后,她马上就挥刀自杀,死得倒很干脆,但这是不是有一点傻?

儿子还在襁褓之中,如果夫妻双双死在这里,四周又都是敌人,她难道不考虑一点都不在乎儿子的死活吗?除非这个儿子不是她亲生的。

你可能会说,张无忌的娘也是自杀而死,怎么胡一刀的媳妇不能自杀?

可是情形不一样,张无忌的父亲张翠山是张三丰的最喜爱的五弟子,武当山可以算是他们家的至亲关系,所以殷素素选择自杀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她儿子的安全不用考虑。

可是胡一刀的夫人情况能一样吗?虽然苗人凤和胡一刀惺惺相惜,可是毕竟是初相识,而且还有家族的大仇还没有互相解释清楚,你说胡一刀夫人此时自杀这合理吗?

再说说胡斐,看到苗若兰躺在床上,他就跟人家挤在一个被窝里,我就奇了怪了,一个屋子能有多大的空间,那么大一张床,这些清廷的大内高手四处都查找了个遍,唯独不看床上,您说这合理吗?

何况即便胡斐的内力高强,能够隐藏呼吸,可苗若兰是没有武功啊,这些大内高手能察觉不到,屋里还有旁人吗?

再说说苗、范、田、胡四大家族的这些人,这些祖先也都是一群神经病。

胡一刀的祖先摆下酒席,四个兄弟喝了半宿的酒,胡一刀的祖先,也没说出他请喝酒的目的,反倒被三位兄弟杀死,这嘴也太紧了,打死都不做解释!

再到胡家的后人,说清这件事情的原委。苗、范、田三家的祖先又一句话都不解释,就选择自杀,这死的又太从容了,他们该说的时候不说话,真的急煞读者了。

内容比较混乱

梁羽生曾经有过评价金庸的《雪山飞狐》:

作家梁羽生《金庸与梁羽生合论》:(金庸写《雪山飞狐》、《飞狐外传》时)“是有点犯了为情节而情节的毛病”。

说说故事情节,《雪山飞狐》的故事情节总让人感觉怪怪的,幸亏现在不是学生时代,如果当时让我写个中心思想,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我还真写不出来。

我能想到的是,这本书就是写了,想争夺武林财宝的人都死了,想娶媳妇的和老丈人打起来了,最后,老丈人和姑爷两个人生死之战也没个结果,不知道谁死谁活。

金庸老先生的这个叙事手法,看过《罗生门》电影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明显是借鉴了《罗生门》的叙事手法,可是金老爷子偏不承认,这也无所谓,毕竟天下文章一大抄,谁借鉴谁的都没有问题,只要读者们爱看就行了。

可是,雪山飞狐这本书叙事,实在让人感觉既混乱又毫无头绪,不知道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宝树、陶百岁和田家的后人聚在杜家的山庄,本来是为找宝藏,却聚一起大谈特谈往事,然后不知道是怎么扯上胡家的后人身上,也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对谈胡家这些事特别感兴趣。

好不容易找到宝藏,又都分别意外惨死,就留下个美女苗若兰一个人,和胡斐一见钟情。

你说胡斐30多岁,苗若兰十六七岁,怎么就能对胡斐一见钟情?胡斐与苗若兰,也不过是第一次见面,而且胡斐和苗人凤还有杀父之仇,两个人在生死关头,胡斐这一刀为什么劈不下去?反正我是不信。

再有,大家都是武林高手,即便胡斐这一刀真不劈下去,岩石撑不住两个人的重量,两个人手里拿着刀和剑,完全可以挂在石壁上,另找着力点也不难,走下山崖。

武侠小说本就是玄幻世界,两个人掉下山崖不死的概率非常大。哪怕安排胡斐没有忍心下手,苗人凤或者同意胡斐和苗若兰的婚事,或者是不同意他们之间的婚事,拆散了这段姻缘,也算是个交代,何苦来再落下一个这样没有结果的结果?

结语

其实不但《雪山飞狐》写得不好,《飞狐外传》写的其实也不够好。《飞狐外传》,除了让我们记住一个相貌一般的女孩程灵素,以及七星海棠以外,故事情节也是乏善可陈。

金庸的武侠小说长篇写得最好,我心中对金庸的武侠小说有一个排名:

1、鹿鼎记

2、天龙八部

3、笑傲江湖

4、射雕英雄传

5、倚天屠龙记

6、碧血剑

7、连城诀

8、书剑恩仇录

9、神雕侠侣

10、侠客行

11、飞狐外传

12、雪山飞狐

金庸的作品中哪一部写的最烂?

金庸最烂的作品,也比梁羽生和古龙的作品要好!”这是有些人的观点,有点把金庸捧到了天上去的感觉,我其实并不赞同,虽然公认金庸比古、梁成就大些,但不至于这样夸张。因为强如金庸也不是每一部武侠小说都是上上品,有一些,还是相对弱一点的。

金庸的主要代表作,是十五部武侠小说,外加一篇《袁崇焕评传》,有一个脍炙人口的“对联”,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那便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即《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十四部中长篇小说,外加一部短篇《越女剑》。

如果真要让我挑一部最烂的作品(当然是相对金庸自己的作品而言),我会选《书剑恩仇录》,尤其是连载版的《书剑恩仇录》。

原因很简单,模仿痕迹太重了。

金庸自己都说,最开始写武侠小说,不会写,只好模仿《水浒传》、《三侠五义》等经典作品,《书剑恩仇录》是他第一部武侠小说,自然脱不了模仿的痕迹,最典型的,红花会排座次,就是《水浒》的路子。

而且,书中还借用了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也是金庸故乡海宁中大家从小听到大的谣言,那便是乾隆皇帝并非满族血统,而是“狸猫换太子”之后,陈阁老的儿子。据说,雍正帝早年还是阿哥的时候,与陈阁老交好,后来陈阁老与雍正帝先后生下一个孩子,但陈阁老生的是男孩,而雍正帝生的却是女孩,为了能够得到皇位,便叫陈阁老将孩子抱进来看一下,谁知抱进来的是男孩,出来的却是女孩,陈阁老知道这关系重大,不敢声张,此事遂罢。

数年以后,乾隆帝继承皇位,对陈阁老十分宠幸,六下江南,四次住在陈阁老家中,而且还题了“爱日”、“春晖”等匾额堂名,据说目的就是要报答陈阁老的生育之情。

这事无疑是无稽之谈,漏洞颇多,稍懂历史者,就知道这是胡编乱造。编造这一谣言的目的不难猜测,当时满清虽然统治中国已有数年,但是南方反清复明的氛围还是颇为浓厚,编造这种谎言,无非是为了恶心一下清朝统治者,大有一种“满清夺了汉人的国家,谁知道后来汉人又窃了满清的皇位”的味道,实在意淫的厉害。

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便是以乾隆皇帝是私生子为暗笔,以红花会反清复明的活动为主线,写了以陈家洛为首的红花会好汉们的故事,但主角陈家洛确实让人喜欢不起来,乾隆皇帝更加让人讨厌,除了霍青桐、骆冰等少数角色令人可喜之外,其余均平平,像赵半山等人的形象,远不如《飞狐外传》中的可爱。

虽然后来金庸对《书剑恩仇录》大篇幅修改,但仍然没有成为一部上乘之作。金庸小说中,这一部我读得最少,因为实在提不起兴致来。

不过,还是要说一下,虽然我觉得《书剑恩仇录》这部小说是金庸最烂的一部作品,但相比大部分武侠小说,仍然算是佳作,因为比较的对象不一样,结论自然不同。拿《书剑》与《天龙》、《笑傲》、《射雕》等作品比,自然很“烂”,比起梁羽生、古龙的一些佳作来,也是相当不如,但比起其他人的一般作品,还是不错的。

《书剑恩仇录》让金庸在武侠小说领域崭露头角,并且奠定了将历史演义与故事传说相结合的小说套路,为其后来的革命性巨著《射雕英雄传》铺了一条好路。

因此,“金庸作品中最烂的一部”作品,没有绝对性,只能说哪部作品相对弱一点。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上只是我个人看法。

金庸的作品中哪一部写的最烂?

思品时间品金庸第513期:金庸武侠最失败的一部作品,也是金庸最无奈的一部作品,他怂了!】

文/江湖小混混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是金庸先生自1955年到1972年创作的一系列武侠作品。作为通俗文学,武侠小说一直难登大雅之堂,因为武侠小说的情节匪夷所思,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更是不切实际的胡编瞎扯,然而金庸一人却力挽狂澜。细读金庸武侠,你会被金庸先生的文字功底折服,你更会被金庸先生的人物刻画感染,而金庸武侠最难能可贵的远非止于此,有两点更是金庸武侠成为经典的最大根本:一点是对人性的刻画或揭示,倘若你说武侠小说不切实际,看完金庸武侠中的各种人性,你还好意思说吗?第二自然是金庸武侠的主题,金庸武侠尝试过许多深度命题的探讨,比如人生的意义、家国的情怀、爱情的真谛,还有佛法的体悟等等。总之,品读金庸武侠,会让你越读越深,越读越觉得广博。尽管如此,金庸还是写了一部很失败的作品!就连金庸本人都很无奈,那么是哪一部?第二段揭晓。

金庸武侠最失败的这部作品,就是被读者奉为经典的《神雕侠侣》。《神雕侠侣》在金庸武侠中的份量非常重,不仅体现在小说本身在《射雕三部曲》中的承接作用,还主要表现在《神雕侠侣》中的人物角色对读者的影响。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故事,确实太刻苦铭心了,以至于金庸本人都无法掌控自己笔下人物的命运。《射雕三部曲》有一核心主题,即对大侠境界的探讨。《射雕英雄传》虽然成功塑造了郭靖这一角色,但射雕时期的郭靖远未达到“侠之大者”的境界!相信,金庸写完《射雕英雄传》之后,定然意犹未尽!他一定要把侠之大者,在《神雕侠侣》中更贴切而完美地呈现出来!然而,金庸的这一初衷,到了《神雕侠侣》竟全部毁于一旦。或许,从一开始金庸就不应该给自己挖了那么大的一个坑!什么坑?最后一段总结!

《神雕侠侣》金庸自己挖的坑就是“问世间情为何物”?估计金庸本人也料想不到,这句话竟然引起天下有情人的共鸣啊!如此一来,金庸只能在这个“情坑”里,愈陷愈深!最后终于无法自拔!就连杨过和郭襄的命运也受到牵连,全部都沦为了情痴、情种,这和“侠之大者”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啊!作为《明报》创刊年的连载小说,对金庸而言,如同初生的襁褓,金庸怎忍因为一部小说而让明报止步?处于进退两难之际的金庸,看着被石头砸破的报社窗户,无奈的甩了甩手,大笔一挥“小龙女终于又活了……”而《神雕侠侣》也彻底沦为一部琼瑶式的爱情小说!尽管《神雕侠侣》确实成为一部经典,也是影视剧最爱翻拍的素材,然而金庸本人却说:“《神雕侠侣》是自己最失败的一部作品!”本文就到这里,多谢大侠阅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