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你更喜欢哪个角色?
喜欢林黛玉的率真与娇美!也喜欢薛宝钗的大度与从容,还喜欢妙玉的孤傲与洁净。三者之中,最喜欢妙玉,因为个人喜欢精神的孤傲与洁净品质!
《红楼梦》中,你更喜欢哪个角色?
记得当年刚到政府部门工作时,有次和一个熟读《红楼梦》的老领导出差,期间聊起《红楼梦》,他对我们说:《红楼梦》写进了人间百态,但是作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多从“政”的角度来理解,看这本书时,要重点研究一下贾探春,因为她是《红楼梦》里最具有政治风度的人。后来自己在看《红楼梦》时,记住了老领导的话,对探春这个人物特别关注,一读才发现,探春确实有政治风度等方面的才能。
《红楼梦》是一个大观园,是人性的大观园,文学艺术的大观园。既写情又写政,两个焦点并驾齐驱,引人入胜。《红楼梦》着眼于情,是因为“宝黛爱情主线”说;着眼于政,是“兴衰史”的理论说。说到政,自然离不开“凤姐协理宁国府”,更少不了“探春初露才华,治理家政”,贾府的核心人物是凤姐,顶头上司自然是贾母,却被三姑娘探春代理得有条有理。她果敢有为,杀伐决断,是大观园中独一无二的女政治家。“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是对她最好的写照。
作者在《红楼梦》中塑造的人物个个都堪称典型环境中的“这一个”,正如别林斯基所言:“在伟大的作家笔下,每个人物都是典型”。曹雪芹十年哭出了一部“字字看来皆是血” 的《红楼梦》,更哭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虽然对三姑娘探春着墨不多,却寄寓着深切的情感和敬意,因为她是大观园中最具有政治头脑和风度的女子。
1.探春是贾府中最具品味的人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是宝玉的三妹妹。她志向高远,精明能干,是众姐妹中比较清醒、眼光敏锐的一个。作者以悲伤的格调“原应叹息”,巧妙地将贾家四姐妹的名字定为“元、迎、探、惜”,对她们的命运感慨万千、悲不胜悲,却单单把三姑娘探春写成一个才能出众、不同凡响的人物。
三小姐探春,诨名“玫瑰花”,又红又香只是刺手,喻其性格。“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她积极有为、敢说敢干的气魄,有别于宝钗。她敢怒敢言、无脂粉气,有别于湘云。她严于律己、公正无私,有别于凤姐。她是一个坚毅明敏、有胆有识、充满正义感的女子。她虽是大家闺秀、红楼小姐,却有着与众不同的举止、气度。
她的住所——秋爽斋,会让人眼前豁然明朗,充满了一屋子书卷气息:“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垒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儿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官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说心里话,看到秋爽斋里的陈设和布置,当年自己在设计书房时,一下子就想到了探春住所这种意境。探春的住所以高大轩敞见长,一是“大”:大房子、大案、大花囊、大幅的画、大鼎、大盘子、大佛手。二是“满”:法帖、宝砚、笔、菊,什么都是满满的。三是“雅”:那幅画和那副对联,表现了她性格中潇洒的一面,宝玉也称赞“倒是三妹高雅”。
她无愧于宝玉的三妹,无愧于作者的红颜知己。难怪作者这样描写她、歌颂她、敬慕她。童年时,她的品位就与众不同。她用自己的零花钱托宝玉买些新鲜玩意儿,不是胭脂鲜花,却是名书字画和别致的手工艺品,如柳枝编的小篮子、空竹根挖的香盒儿、胶泥捏的风炉儿。虽然她的诗才不及黛玉、宝钗、湘云,但首先发起诗社的却是她,充分表现了她的组织才能和号召力,给大观园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高雅、自由的活动项目。一个极具人生乐趣、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大观园的诗歌会,一发而不可收地掀起了一次次写诗的高潮,引得凤姐也参加进来,并以“一夜北风紧”起了首,真是好不热闹。如果不是探春发起了第一个诗社,宝玉和众姐妹如何表现他们的才华?红楼一梦就会失去最诱人的色彩。在这里,作者写作诗,写饮酒;写赏花,写观月;写恋爱,也写吵架。写了又写,描了又描,淋漓饱满,意兴盎然。
2.探春是贾府中最有政治眼光的人探春是《红楼梦》十二钗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宝玉所敬爱的三妹。她一身正气,“才自精明志自高”是她的性格特征。她既有“补天”之志,又有“补天”之才,在协理家政中,从政治、经济方面都提出了不少改革方案,企图支撑将要崩塌的封建大厦。只可惜偌大的一个豪门家庭已近尾声,大厦将倾倒,气数尽了。贾府再来十个探春也不行,因为贾府已经腐烂。一切如过眼烟云,充塞八极的却是无言以对的空虚和悲凉。探春的才情虽不如林、薛,但她的气魄的确“不让须眉”。在理家治园、兴利除弊以及抄检大观园时秉烛而待,打王善保家的响亮耳光,都表现了她的干练和决断。
探春的性格与姐姐“二木头”更是形成了鲜明对照。她眼光敏锐,一针见血,早已看透了这个明争暗斗的大家族。《红楼梦》中许多有分量的话,都是从她口里说出来:“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把封建阶级家庭内部鸡争鸭斗的丑态表露无遗。也正如她冷眼观照:这样的人家是定要“一败涂地”。她不是一个男儿,心中却充满了男子气,很想摆脱世俗的暗斗,走出去大干一番事业,光宗耀祖。面对着大家族人与人之间的明争暗斗、日复一日的破败,她曾沉痛地说:“我但凡是个男子,可以出得去,我早走了,干出一番事业来,那时自有一番道理…… ”大有旧文人逃离樊笼、远走高飞的志向,大有“学不成名誓不还”的气魄。然而大观园正如女儿国的牢狱樊笼,她往哪里飞?她又如何飞得了?
3.探春是贾府的改革总设计师探春精明能干,一身正气,公正无私。她敢于碰硬,公正负责。凤姐深知她迟早要出嫁,自己身体不佳,何不借探春的力量治理大观园呢?虽然也畏她几分,但毕竟是在帮自己改革大观园的弊端,这也不能不说是凤姐的气度。正如平儿所说:“他是个姑娘家,不肯发威动怒,这是他尊重,你们就藐视欺负他。果然招他动了大气,太太也得让他一二分,二奶奶也不敢怎么,也就只单怕他五分儿 ”。探春面对自己家庭的明争暗斗、危机四伏、败在旦夕,保持着清醒。一般女儿家只有尊严而无实权,可作者却给了她一次大展才能的机会,使读者在大厦将倾之际看到了一位奋臂改革的女性,使得“里外下人”很快就发生了反响:“都想着不过是个未出闺阁的年轻小姐,且素日也最平和恬淡,因此都不在意……只三四天后,几件事过来,渐觉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临寝之先,坐了轿,带领园中上夜人等各处巡察一次……因而里外下人都暗中抱怨说:刚刚的倒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越发连夜里偷着吃酒玩的工夫都没了”!这三个镇山太岁即探春、李纨、宝钗。李纨和宝钗是她的两个得力助手。因为她俩是贾家的媳妇,在此,作者也为宝钗的命运埋下了一个大伏笔。
为了节省开支,她提出了取消宝玉、贾环、贾兰三人上学的点心、纸笔的月银,避免了重复开支,从而更引起了凤姐和平儿的警惕,只好劝告平儿:“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如今俗语说:擒贼先擒王,他如今要作法开端,一定是先拿我开端,倘或他要批驳我的不是,你可别分辩,你只越恭敬越说驳的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他一强,不好了”。此时也可看出凤姐的眼光、气度和明智,特别是凤姐能积极评价“知书识字的厉害、评价文化知识的作用,对于一个没有多少文墨的人来说,尤为难能可贵,当然她心中有数,探春迟早要嫁出去,暂时回避其锋芒为最佳。
在凤姐的有意推让下,探春又提出了影响面较大的节约和对大观园新的改革及管理方案,“有账必寻”“责任承包制”“兴利除弊”。第一件事就是把每个姑娘每月重支的脂粉免去。第二件事让人分别承包园子中的花木竹稻的管理。采取裁减人员、增强劳动的办法,一年少开支了四百两银子,这银子不仅供大观园享用,还分给大家,为此博得了众人的好感和支持。她的一系列改革:兴利除弊,植养生息,开源节流,正名分,别等级……挽救危机,令凤姐自叹弗如。
探春能把大观园管理得好,主要在于她自身硬、清廉、有远见卓识,但最终远嫁天涯。这不能不说是她的悲哀。贾府的明争暗斗使探春冷眼观照,叹道:“可知这样大族人家……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这是必然结果,“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以彻底的覆没而告终。
探春自小就与众不同,心高气盛,严于律己,她自己在大观园是谁也不敢轻易碰的。凤姐抄检大观园,唯有探春早早秉烛,不慌张地严阵以待:“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可不能!你们不依只可管去回太太该怎么处置,我去自领”。不识时务的王善保家的只掀了掀她的衣服,只听“啪”的一声,早着了探春一巴掌:“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探春这响亮的一掌,是伸张正义大快人心的一掌,也是为人之所不敢为的一掌,不仅打在奴才脸上,也间接地打在那些摧残少女的主子脸上。在大观园的姐妹群里,真是豪气凛凛,充满了男儿气魄。和言行猥琐、一如其母的贾环比较起来,我们实在不能不对探春持有一种特别的敬意与偏爱。
4.探春的远嫁揭示了“末世运偏消”的结局探春虽然精明能干,志向远大,然而她的出生、远嫁不能选择,改革不能完成,不能不说是她人生的最大悲剧,当然也是作者心中的遗憾。作者对这个人物是重视而爱惜的。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大家行酒令、抽签。只见她抽的是“一枝红杏”,那红字写着瑶池仙品,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大家恭贺一杯,再同饮兴杯”。
比起元春、迎春、惜春以及湘云、宝钗等,作者还是给她以比较好的结局。《红楼梦》序曲中也介绍了她那旷达的心胸: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预示着她要出嫁远走,千一番大事业。
“清明泣涕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正是对她悲剧的真实写照。画面上的风筝和一片大海都暗示了她远嫁海角一去不返。她的远走,在遭遇不幸的众姊妹中,还算是结局比较好的,这也如实地写出了她“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必然结局。贾府的悲剧以“三春去后诸芳尽”(元春之死,迎春出嫁,探春远嫁)而告终。“探春者,叹春一去不重来也”!
《红楼梦》中,你更喜欢哪个角色?
感谢姚开心心的邀请:
你能提出《红楼梦》的问答题,说明你是喜欢这部巨著的,很高兴,红学领域又多了一个你。
《红楼梦》是十八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在近三百年来,这部影响世界的文学巨著,有很多人都在争相传阅,悉心研究,以至成为了一门专门性的学问。
《红楼梦》里人物众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人标准与特点,今就此问答题,写三个女子,与大家分享。一、最漂亮的女人——警幻仙姑
【警幻仙姑】是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女神的形象。
她是具有着“人迹不逢、飞尘罕到″的一位太虚幻境的主宰者。
她非常的漂亮,其容貌娇美如花,服饰华丽之极。上天赐封她所管的任务是“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其实并不怎么公道,偏在女性方面,男性她是不大管的﹥。
你想知道她管理的范围有多大吗?这个是无人知晓得,单是贾宝玉梦中所到二层门内两边的配殿,就有七八个司<痴情司、结怨司、薄命司>等。
就是这么漂亮的一个女人,在《红楼梦》里,她是站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一边的,充当了他们在天上的代言人。
她所做过的几件事——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她受荣宁二公的鬼魂,“剖腹深嘱”,非常耐心的劝诫宝玉“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要他迷途知返,"改悟前情”。
二、最颇有才干的女人【贾探春】
贾探春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三,作者曹雪芹把她在《红楼梦》里写成了一个具有“才自精明志自高”的一个性格特征的人物。
她是贾政的女儿,侧室赵姨娘所生,在贾府排行第三,故称她三姑娘。
她的容貌是“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她虽年轻而颇有威言,下人们非常的遵敬她。
大观园的诗社,就是她发起的,在整个建社过程中,她从容不迫,联络青年,竭尽全力的一般文人的迂腐气,显示出她出色的组织才分和活动能力。
贾府的大管家王熙凤生病时,王夫人命探春协助李纨执掌贾府家事。
探春则借此次机会,她要把逐渐走向衰落的贾府,力求兴利除弊,重振家道。
然而,仅凭探春的那些措施,根本无力挽狂澜于既倒。也根本无法使死而不僵的这个‘百足之虫”重新复苏。
《红楼梦十二支曲》中的【分骨肉】,写出了她的悲惨命运的人生结局,那一声“奴去也,莫牵连”,更是看哭了多少电视前的人们。
在《红楼梦》所有的人物中,她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典型形象身上,寄寓了作者曹雪芹的进步的政治理想。
贾探春是大观园中唯一的企图励精图治、重整家业的具有一定政治理想的女性,,也是一位聪明能干、颇有才干却又徒劳无功的改革家。三、最有才的女人【林黛玉】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的判词中有这么一句话:“堪怜咏絮才”,这五个字解读如下——
据《世说新语.言语》记载,有一天外面下着大雪,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谢郎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其侄女道韫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为赞赏,此典故以聪敏有才辩的谢道韫比作林黛玉。
林黛玉,《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姑苏<今苏州>人,其父为前科探花、兰台寺大夫、巡盐御史林如海,其母为史太君之女贾敏。
她与《红楼梦》中另一主要人物贾宝玉为姑表兄妹,住在大观园潇湘馆,诗号“潇湘妃子”,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一页。
她出身于一个清贵之家,幼时父母对她特制的钟爱,只因她聪明伶俐,其父亲曾聘请贾雨村为她的发蒙教师。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母亲贾敏得了一个疾病而终,父亲也在三年后而病亡,使只有九岁的林黛玉便成了孤儿。
在父亲还末病亡时就把她送往外婆家,从此,林黛玉长期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一直到为爱情而殉身。
在《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和两人的言行举止,以成为了反叛封建传统的爱情,这种爱情,被当时的社会所不容,当他﹤她>们都在为爱情痛苦的时候,贾母与王熙凤设下了“掉包”之计,假意答应贾宝玉与林黛玉成亲,而乘宝玉神志不清,与薛宝钗结为夫妇。
林黛玉知道后,将往日的爱情诗篇,一一焚烧,以断痴情,而带着对宝玉的深深误解,撒手人间。
在曹雪芹笔下,林黛玉和贾宝玉是封建阶级叛逆者的形象,是封建社会末日来临和资本主义初期产生的、代表新思潮萌芽的青年人。
作者:一片红与红楼梦,欢迎关注我,专业为你解读、写作《红楼梦》中的人与事。
《红楼梦》中,你更喜欢哪个角色?
我最喜欢的角色之一是刘姥姥,每次想到刘姥姥,就觉的这位农村老太太很了不起。她具有现代人的理念,面对困境不低头,不颓废。她有胆有识,知礼数,懂人情。可以豁出老脸,为一家人求温饱。也舍得抛却家财救人出水火。刘姥姥处世圆滑,敦厚善良的品性,很让人欣赏!
她适应能力超强,和园子里的夫人,小姐们不沾亲,不带故的,却能打成一片!一个不显山不露水大字不识一个的,平民百姓。就这样,如鱼得水的,和上层贵妇们相处的一片祥和。这怎么可能不让人大跌眼镜呢?刘姥姥,一:进大观园是去打秋风的。那个冬天,一天冷似一天。家里老老少少,几口人的冬衣都没有着落,眼看着家里就揭不开锅了,一家人被生活逼到了绝境。她和女儿女婿商量,豁出老脸找吃食去。意想不到的是,刘姥姥的遭遇和为人,得到了凤姐的怜悯。拿出20两银子的巨资,解救了刘姥姥一家。
困境过后,刘姥姥又来到了大观园,抱着答谢感恩之心,见了凤姐。带来了自家产的两大袋子土特产。说,早该来请姑奶奶安,看看姑娘来的。因为庄家忙,好不容易今年多打了二石粮食,瓜果蔬菜也丰盛。这是头一茬摘的,没舍得卖。留着尖儿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吃腻了,这个野味儿,也算是我们的一点穷心。看看,我们的刘姥姥这颗知恩图报的❤有多真诚!这就是一个人的人品。东西虽然不值钱,真正有价值的是大老远扛过来的这份心意!
最能体现刘姥姥朴实厚道本性的,就是三进大观园的时候。正所谓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这时的荣国府已经被抄。昔日车水马龙的荣国府前,如今犹如染上了瘟疫。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生怕被牵扯连累。而我们刘姥姥却顾不了许多,毅然来看望重病的凤姐。可怜的凤姐见到刘姥姥激动万分,恳求刘姥姥替她去庙里向菩萨烧香祈祷!并且褪下手腕上的金手镯,作为谢礼。但是并不富裕的刘姥姥并没有收下。后来凤姐恳求刘姥姥救出自己的宝贝女儿巧姐儿,看着可怜的凤姐,刘姥姥默默地答应下来。
刘姥姥千辛万苦找到了巧姐。拿出了家里大半个家当,终于从狼窝里,救出巧姐儿,带回家中。刘姥姥虽然外表处事圆滑,但并未失掉乡下人,朴实厚道的善良本色!友友们觉得呢?
《红楼梦》中,你更喜欢哪个角色?
欣赏王熙凤的精明干练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王熙凤鲜活生动,机智精明,杀伐决断。上至贾母,下至秦可卿,周瑞家的,甚至冷子兴,都夸赞王熙凤能力非凡,女中豪杰。
在荣国府管家,与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长辈,兄弟姊妹妯娌,姨娘婢妾,管家陪房奴仆丫环小厮等各种人群中间游刃有余。外面还要应付亲戚世交甚至皇家各种角色,可见心机深细。秦可卿的葬礼,协理宁国府,王熙凤奖罚分明,恩威并重,对于迟到的家仆,杀一儆百之后,宁国府的懒散混乱常态被彻底整治。
强悍精明的王熙凤,也非常会察言观色,口才了得,贾母说王熙凤像个猴儿,会讨人开心。大老爷贾赦要强娶鸳鸯,贾母知道后气得浑身打战,乱发脾气,大骂王夫人。经探春提醒小婶子怎么能掺和大伯子纳妾呢,贾母恍然大悟,说自己气糊涂了。王熙凤调笑道:“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得水葱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要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一句话化解了尴尬的气氛,又恭维奉承了贾母,破落户凤辣子是贾母的开心果。
喜欢薛宝钗的娴雅识大体薛宝钗具有停机德,她品格端方,容貌美丽,聪慧博学,宽宏大量有涵养,谁也挑不出他的短处。
王熙凤病重期间,宝钗和探春李纨一起,将大观园治理得井井有条;宝钗知道湘云囊中羞涩,支助两篓螃蟹给湘云办诗词大会;邢岫烟在薛家当铺当衣服,宝钗偷偷帮她赎回,邢岫烟派小丫头送当票给宝钗时,被薛姨妈看到,宝钗对薛姨妈说是一张勾了账的死票,维护了邢岫烟的尊严;颦儿看禁书,她真心规劝,寄人篱下的黛玉担心丫鬟婆子们嫌他多事,不敢讨要燕窝治病,宝钗安慰她,并从家拿燕窝送给黛玉,黛玉对他终于放下芥蒂,视为知己。
在金钏投井自杀后,王夫人本来想用林黛玉的衣服为金钏下葬,又担心林黛玉心眼多。深明大义的薛宝钗主动拿出自己的衣服送给金钏,王夫人感激之余更加爱宝钗。
喜欢林妹妹的聪敏风趣咏絮才林黛玉富有灵气,倾城倾国,旷世诗才,幽默风趣,真诚纯洁,光明磊落。
前世乃西方灵河岸的绛珠仙草,灵气十足,举止言谈不俗,身体怯弱不胜,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颦儿才貌世应稀。
调皮可爱的黛玉,戏谑刘姥姥为“母蝗虫”,说惜春画的大观园是“携蝗大嚼图”,引得众人大笑。宝玉看宝钗戴了元妃赏赐的红麝串,看到妩媚风韵的宝钗的雪白臂膀,不禁呆了,想入非非。林黛玉刚好近来,她打趣贾宝玉“呆雁”。
喜欢史湘云的洒脱娇憨真名士自风流,和林黛玉一样,史湘云也是自幼父母双亡,可是她不像林黛玉那样敏感多心,小气爱哭,体弱多病。她好爽洒脱,乐观豁达,勤劳能干,经常做针线到半夜,补贴家用。她洒脱不羁,烤鹿肉割腥啖膻,她豪爽大气,喝醉后躺在芍药裀青石板上梦中还在行酒令“泉香而酒洌”。
史湘云性格外向,活波开朗,在蘅芜苑住时,薛宝钗曾戏谑过她“憨湘云之话多”,说史湘云话多吵得她头疼。香菱要学诗,不敢询问宝钗,向湘云请教,她“越发高兴了,没昼没夜,高谈阔论起来。”为此,宝钗批评她“不守本分”,“不像个女孩儿家”。
湘云表里如一,心直口快。一次看戏,凤姐儿指着戏台上的一个小旦说:“这孩子打扮起来活像一个人。”众人都知道,凤姐指的是黛玉,就怕得罪她,便不肯说出来,湘云却直言不讳地说:“我知道,像林姐姐。”为此她不仅得罪了黛玉,而且还与宝玉大吵一架,闹得三个人都不开心。
《红楼梦》中,你更喜欢哪个角色?
最喜欢薛宝钗含蓄不张扬,聪明睿智,从容大度的性格。另外宝钗家虽是皇商,宝钗在衣食住行上并不考究而且骨子里还懂经商持家之道,这样的小姐娶过门一定是位贤妻良母。一定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而且她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仅次于林黛玉,可以和史湘云媲美,这样的知识女性和喜欢文学的人士一定有许多的共同语言和兴趣爱好,应说是一位最理想的伴侣和搭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