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有哪些读来感同身受的情节?

红楼梦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她的现实意义。穿越几百年,依然能够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那么有哪些情节读来有这种感受呢?

小说中的情节往往是用来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发展的,红楼梦作为一部人物众多的鸿篇巨制,有很多情节充满画面感,写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贾母的“喜”。在第十六回中,正值贾政生辰,“宁荣二处人丁都齐集庆贺,闹热非常”。忽然就有宫中的太监前来传旨:请贾政立刻入朝觐见,吓得贾政等一干人立即停下了庆贺喧闹,急忙更衣入朝。

儿子被皇上传去了,贾母自然是心神不定的,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坐卧不安,不住地使人飞马来往报信。听得家仆赖大气喘吁吁的汇报:“咱们家大小姐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之后,贾母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从天而降的喜事,又为烈火烹油的贾府锦上添花。

自己一手调教的孙女,成了无上荣光的贵妃,贾母的心里,甚至比亲娘王夫人更加高兴,“洋洋喜气盈腮”,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那个长辈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子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光宗耀祖,作为封建大家族的“老祖宗”,贾母的喜悦心情无以言表。

黛玉的“痴”。“痴”作痴迷专一、迷恋渴望。这里所说的是在五十七回“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的“痴”。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里的“痴”是黛玉对亲情,特别是对“母爱”的痴。

薛姨妈和宝钗到潇湘馆去探望生病的黛玉,黛玉看到宝钗伏在她母亲怀里撒娇,薛姨妈用手摩弄着宝钗,爱意浓浓的情景,让黛玉不由得流泪叹道:“他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刺我的眼”。

此时黛玉羡慕的要死、也心酸的要死。善解人意的薛姨妈看到黛玉这般境况,赶忙把黛玉搂在怀里轻轻摩娑,软语安慰,黛玉笑道:“姨妈既这么说,我明日就认姨妈做娘”,对亲情、对母爱渴望的黛玉,可见一斑。

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陈晓旭用无限痴迷的眼神望着宝钗和薛姨妈,把这段“痴”演绎的淋漓尽致,让人忍不住想穿过屏幕去拥抱这个可怜的姑娘。此刻黛玉的“痴”,让人心疼、让人心酸。

凤姐的“怒”。在红楼梦中,凤姐“怒”了多次,对宁府中迟到的女仆、对尤氏、对贾环和赵姨娘,但是她最怒的一次是对她那花心的丈夫贾琏。

在四十四回中,在凤姐举办生日PATRY的间隙,没脸没皮的贾琏便把鲍二家的老婆拉进屋里偷腥。凤姐“自觉酒沉了,心里突突的似往上撞,要往家去歇歇”,像现代电视剧中“抓小三”的狗血情节一样,正房打小三的大戏便上演了。

凤姐碰到了贾琏安排的望风的小丫头,已经知道了自己屋内正在发生的事情,“已气的浑身发软,忙立起来一径来家”。此时屋内一对男女在缱绻缠绵之后,鲍二家的还不知天高地厚地说“多早晚你那阎王老婆死了就好了”,正好被匆匆赶回来走到窗外的凤姐听见。

这时凤姐心中的醋坛、醋瓮在怒气和酒精的催化下,都变成了炸药坛、炸药瓮了,“气的浑身乱战,又听他俩都赞平儿,便疑平儿素日背地里自然也有愤怨语了,那酒越发涌了上来,也并不忖夺,回身把平儿先打了两下,一脚踢开门进去,也不容分说,抓着鲍二家的撕打一顿”。

此时凤姐的怒火万丈,要是生个炉子就能烧开一壶水了。自己的丈夫屡次出轨,还要在自己的屋里偷腥比自己差一百倍的、下人的老婆,任何人都会有像凤姐一般的怒气。

二姐的“痛”。用“痛不欲生”、“痛彻心扉”来形容尤二姐的“痛”,都觉得不够。花为肚肠雪作肌肤的尤二姐,受尽了凤姐的虐待、秋桐的辱骂、贾琏的薄情,已经是“恹恹得了一病,四肢懒动,茶饭不进,渐次黄瘦下去”,但此时她却怀了身孕,尚且还有一丝活下去的动力和希望。

然而,连这一丝希望的小火苗也被可恶的庸医胡君荣,用一副虎狼之药浇灭了。哀莫大于心死,欢情薄了、身体垮了、胎儿流了、心已碎了,万念俱灰的尤二姐只求速死,“拃挣起来,打开箱子,找出一块生金,也不知多重,恨命含泪便吞入口中,几次狠命直脖,方咽了下去”。

生生地吞下一块金子,而且是“几次狠命直脖,方咽了下去”,画面的惨烈可以说是呼之欲出。求生是人类最大的本能,人在求生的时候力量都大的惊人,心碎成末的尤二姐是有多么大的勇气有多深的绝望,才能盖过求死的本能而甘愿一死呢,看到这些情节,真是让人心疼如锥、泪涌双眼。

作者:温暖前行。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红楼梦中有哪些读来感同身受的情节?

谢谢邀请!

《红楼梦》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的小说,小说中有太多的细节让人感同身受了。

主人公林黛玉,没了父母,长年生活在外祖母家,寄人篱下的悲苦便是一例。也许有人不能理解,觉得她总是哭哭啼啼,伤春悲秋,令人厌烦。但是,设若你去处在她的处境里,你会是什么样的体会?林黛玉刚进贾府的时候才六七岁,突然间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这个府里的规矩特别大,不能多说一句话,不能多走一步路。眼看着别人可以依偎在母亲的怀抱(薛宝钗就是一例)撒娇发嗲,而她却只能干看着,有满腹的心思无法跟人说。对现实的恐惧,对未来的无望,无依无靠的感觉,换了谁都不好过。

刘姥姥更是一例。一个年过七旬的老太太,为了生存,腆着脸上门求援。每一次看到她第一次进荣国府的时候,作者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掸了掸衣服,蹭到角门,陪着笑,就心疼她三分。人都有尊严,人都想活得有尊严,可是,在一家人的生计面前,尊严被抛到了一边,她得拉下面子,克服内心的恐惧,拉下一副老脸去求人。而求人的日子怕是最不好过的。人们都说要穷穷在家里,丢人丢在家里。但是,她是真的没办法。生活中,有没有那一刻,你也觉得自己走投无路,只好拉下脸来求人的时候,你那时候会怎样?会不会第一时间想到无可奈何的刘姥姥?

再一例,都说人生有七大苦: 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贾宝玉作为书中贾家众星捧月的人物,面对着自己喜爱的人,却也无可奈何,求不得!年少时,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我想要的东西都是唾手可得,轻而易举。待我们渐渐年长,才发现,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都可以得到。就像贾宝玉想要的爱情,上天入地难寻及。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人离去,却只能被动地接受。像孔雀东南飞,像陆游与唐琬,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的人只能选择分离,这就是残酷的现实。而这种残酷的现实却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上演。

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和分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