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书法怎样选帖?
选帖,看年龄大小,中小学生应该以楷书开始,并且以简体字为主,以国家规定的笔顺规则讲解,尽量避免什么唐楷魏楷的,不利学生学习。至于成人,以书法为目的的应该先读下书法史大概了解不同时期书家的情况,然后选自己喜欢的就好。
初学书法怎样选帖?
和谈恋爱一样。
初学书法怎样选帖?
感谢邀请。
书法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真是一件大好事。学习书法,不光学的是写字的方法与艺术,还能增长更多的知识。肚子里没有知识同样也写不出太好的字来。
如何选帖的问题,我是这么想的:一、字帖上的字你是否喜欢,喜欢了你便可以用。二、选帖最好是选古帖,并不是说现当代的书法家的字不好,因为他们也是学古人的字的,形成了自己的面貌。他们的临古帖样本,我们可以借鉴,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三、选帖最好先选楷书字帖(即使你喜欢行草书),练练汉字的基本笔画的各种写法和字的结构特点 为以后学习其他书体打下铺垫。四,问问明白书法的人,请他帮你选择。
学习书法,最好向真正会的人请教,自学容易走弯路,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
初学书法怎样选帖?
每个人的审美能力不同,我又不是书法家,只是建议。先临颜鲁公多宝塔,再临王右军兰亭序和曹全碑,然后再临怀素自序帖。如果你有恒心和天赋,临五年应该小有成就了。谢邀。
初学书法怎样选帖?
初临最好要有固定的帖,这个帖应该以楷书为主,当然不排除有的人首选篆隶或魏书。但是,所有的人练到一定程度以后都会再去学楷。因为楷书是各种书写字体发展到成熟期的基本架构。早期的学习就像是练童子功(真正的书法童子功是要在小儿认字并开始学写字时),先练的那部帖非常非常重要!精典的碑帖笔法完整、丰富,早期的用笔习惯往往会伴随人的一生而不易改变。
先写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楷与当代的文字有密切的关系,经常见到的文字写起来更容易掌握得体的结构。虽然练习的时间较长,但对字理的领会也较深,以及随后通过行草对笔意和笔势的融汇与贯通,再相互反馈增益,从而形成一个良好互动的循环体,直到完善技能,直到抒发自我。
当然先写篆、隶、魏也有其它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在书法的艺术性上会给初学的人以一种预先的感染,使人很早地赋予书法以艺术的感受。这种先入为主的学习方法是这个时代的书法特征之一,但是书法的表现性过早地开发,会阻碍人们在学习中逐步发掘和感悟结字本身的规律,先要有对字本身的理解,理解充分后,发挥才能充分,过早定位到发挥就会影响到理解的深度,带有发挥的理解往往理解不到单纯的结构内涵,就像我们常说的“带着有色眼镜看人”一样。而能不断单纯挖掘篆、隶、魏在当代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视觉和习惯上不容易适应,就是字体的本身变通上也缺少更多的辅助性样本,这对初学以后的阶段练习制造了很大的困难。
唐楷是把楷书发展到了某一种极致,这种极致包括了用笔的丰富和结构的缜密与微妙,当然还有大家认为的庙堂气象。唐楷的规范是一种成熟的形式,这种规范虽然有些刻板,但是正像学生阶段的基础学科一样,一旦掌握了,再学习其它部分或进而发明创造起来就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唐楷的学习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进步较慢,这种慢在初学时表现在书写的周正得体上(当然学书法的目的绝不只是周正得体),要想通过各种角度和弧线来组合成一个看起来周正得体的字时,稍有不周到之处就会露出破绽。因为人们看周正和谐楷书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在学习相当一个阶段以后,楷书的书写之难是难在韵致上。唐楷的精美给人最初的感觉是在周正精准上,欣赏到一定水准以后,感受的是精致中的微妙互动,这种微妙的细微势动产生出唐楷特有的既精致又高雅、堂皇的格调,想要感觉到这种高雅和精致,一定要长期的大量地阅读唐楷,并在书写上越接近精致越能体会得深刻。只临或在初学的阶段是很难体会到唐楷真正的精彩所在的。唐楷的韵致是临不到的,也是学不到的,只有在自主的书写中,产生了自己书写的速度和感受以后,才能产生与自己意念相谐的韵律,这需要有自我的书写速度和不同部位的变速,还要有通体的和谐结构布白意识,这是一种潜意识,是一种不用思考就能够随意表达的意识,是书写中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这种速度多在行书或草书中发展,有了动态的有顺序的书写以后才能表现出韵致,再回过头来静敛住心气,此时的楷书才能融入心神,庄严者不怒自威,萧散者身定思逸。古人常做此比“楷书如立、行书如行、草书如走(跑)”。立不是练立就立得好的,要常行、常跑,健康、健美者立在那里是何等身型、经过了大江大河者,又是何等气概,只“立”是不能做到的。
开始临帖时,人们最好有一个主临的帖,这个帖的选择非常重要,它几乎决定了将来一生中字的大模样,即使随后的练习可能又在其它某帖上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放开来随意书写时,第一部帖中很多用笔或结构的特色总会表露出来,人受首部帖的影响会贯穿在一生的书写中。
首帖要自己喜欢,尽量请周边懂的人指导,唐楷以欧、颜为主,唐以前最好!
初学书法怎样选帖?
在选帖前,先通过读书或者是向内行请教。对书法有一点了解。然后在历史留下的经典帖中,选自己喜欢的。出版社也要比较专业一些的。
原大的帖和放大的帖各买一本。
如果是自学,可以参考一下网上的高手视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