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87版红楼梦和新版红楼梦,你分别作何评价?
当然是87版《红楼梦》,那是导演和演员三年的呕心沥血之作。过后的没法逾越,无人能比。
对于87版红楼梦和新版红楼梦,你分别作何评价?
我们如何客观评价新版红楼呢,从小说人物与环境与情节来三点分析其影视艺术的成败。
绝版:对于第五代导演中的另类李少红而言,素来是不喜欢塑造人物的,她更着迷于如何让人物是成为环境气氛的点缀,类同于布局中的棋子,这一点,就艺术兴趣取向无可厚非。然而,旧版红楼为我们奉献了宝玉、黛玉、王熙凤、贾母、刘姥姥等令人过目难忘的角色,宝黛更是绝版,这让我们对新版人物塑造的苍白无力的指责,不需要裁判。其实,老版中,失败的人物也很多,例如香菱是红楼开篇与结局的灵魂人物,并贯穿全书,还有最美的宝琴与可卿(宝玉说宝琴最美,可卿是兼宝黛之美),然而,这三位演员的选择却是普通演员,这不能不说是巨大的遗憾。
李少红本来可以在这方面有机会取得突破,可是,其艺术兴趣取向也就是不注重塑造人物,让其错过了在人物塑造方面超越旧版的机缘之鸟。
不过,也有亮点,例如被大家诟病的"黛玉裸死",之所以说是亮点,那是因为黛玉曾言"好歹身子是干净的",通过"裸死"是电视艺术表现"干净",并且,黛玉之死,必然要换衣服,裸是必然过程,拍一下其过程,也是电视艺术的必然。
昆曲:网友们调侃的新版贴片子如《聊斋》,其实,从红楼作者而言的"不分朝代",就是可行的,并非没有不遵照作者的原意。叶锦添大师向来也以塑造环境为最高境界,选取昆曲为新版红楼"背景"艺术,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被众人指责的"贴片子"、鬼片音乐等,再加上李少红对蒙太奇艺术的大力运用,一向看重表面与现实的中国观众很难理解新版的太虚环境。
效忠:忠实"原著前80回"还是复制"新版120回本"都说旧版成功,其实,旧版最大的失败就是忠实"原著前80回"的情况下,对后40回进行狗尾续貂,这一登峰造极的否定文本的存在,以后将成为经典的红学谈资之一!周岭以为能起死回生《红楼梦》,那是不懂小说操作,特别是香菱等人物结局被改得面目全非,这是胡适与周汝昌等新红学派的"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落后学术观点所导致。就连钱钟书没有续成《围城》,所以李少红很老实,没有贾雨村与王熙凤那样自作聪明,自然复制"新版120回本",其实,这也是时代的反映,因为,目前红坛内外,120回是原著的观点,正逐渐成为主流观点。旧版在版本上的失败,新版在版本上的成功,也反映了红学界的进步与开放。
对于87版红楼梦和新版红楼梦,你分别作何评价?
87无疑,新的简直不知所谓。
对于87版红楼梦和新版红楼梦,你分别作何评价?
两者各有优点。得从看片的出发点。如果是读了小说看电视,毫无疑问老版是经典。如果出发点是看聊斋女鬼片,新版还是不错。赞同的举手。
对于87版红楼梦和新版红楼梦,你分别作何评价?
我觉得还是八七版的好。因为质量好同时更多的尊重原著。但是没有读过原著的人很难看得懂。
新版的易懂故事性强些,很重要的是加上了大量的解说。
不管怎样红楼梦是一部适合阅读,而不容易拍成电视剧的小说。
红楼梦内容之浩瀚,知识之广博岂是电视电影所能展现的。专家的精心研究尚不能完全解读更何况平常人。
如果你是红楼梦爱好者,我建议精读原著,如果有疑难可以看专家解读。当读通了原著再去看电视剧,就会感到电视剧太肤浅了。
总之新旧红楼梦电视剧都难尽人意。
对于87版红楼梦和新版红楼梦,你分别作何评价?
当然87版的,无论从演员和演员的气质。都近似于《红楼梦》作者的心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