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析《红楼梦》中的刘姥姥?

读完《红楼梦》后,有人喜欢宝玉,有人喜欢黛玉,还有人喜欢宝钗,甚至有人喜欢晴雯或者宝鹃。但是,很少有人关注这个角色,更谈不上喜欢她,她就是刘姥姥。

刘姥姥,一个“八竿子才能打着”的远方关系,从乡下来到贾府打秋风求救济的老太太,想在等级森严和事故炎凉的贾府有所收获,当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她不仅实现了既定的目标,而且还建立了这种“互帮互助”的关系网,的确实属不易。今天,我们一起聊聊《红楼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小角色,刘姥姥。

事实上,作为“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府,想依附他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刘姥姥,无疑是这些人中资格和条件最差的,实在没有多少竞争力。

论关系,她只是由于女婿的祖上,曾经在京时和王家的祖上连过宗而已。至于和贾府的关系,简直比九曲黄河还要拐得远,绝对是“路人关系”;论成本,她带来的那点土特产,估计连贾府的下人们都瞧不上,哪能轮得到过太太小姐们的法眼;论智力,贾府贵为公侯世家,而且还在“宫里有人”,所以希望攀附他们的落魄文人非常之多。比如贾雨村之流,可以和贾赦、贾政等人谈天说地,附庸风雅,哪一个的智力水平不是数倍于刘姥姥。

那么,她能够讨好和取悦贾府上下的唯一法宝,就只剩下了“装傻充愣”和扮演丑角,以“女清客”的身份来娱乐小众,仅限于大观园内的小众们。

刘姥姥的演技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学习,不像贾府饲养的戏子们,什么龄官啊、芳官啊……,她们自小接受专业训练,而且日日都在排练。刘姥姥的扮丑演出,完全是本色出演,只能以“土”取胜,以“丑”博笑,就如同东北的二人传一样,要得就是“又土又黄”的效果。

刘姥姥虽然没有经过培训,但并不代表她没有经过思考。她深知府中这些不识五谷、养尊处优的老哥们、老姐们和小哥们、小姐们,一定喜欢猎奇,喜欢接触没见过没听过的八卦和小道趣闻。于是,她故意把平常的故事整传奇,把传奇的故事整玄幻,撒丫子一顿猛侃,果然起到了极好的效果。

王熙凤和鸳鸯悄悄商量,故意给刘姥姥一副很沉很长的餐具。她也明知是在故意作弄自己,还极为配合地演出:“这个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为了增加舞台效果,刘姥姥终于适时说出了她的经典台词:“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至此,刘姥姥的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即便是奥斯卡影后也不过如此。

大观园的众人,都把刘姥姥当成一个“取乐儿”的谐星对待,丝毫没有顾及她已是花甲的老人。而刘姥姥也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迫于生计艰难不得已罢了,故意装出种种滑稽可笑的样子。但在内心,她清楚的很,当鸳鸯为她送行时向她开玩笑,刘姥姥吐露心迹:

“姑娘说哪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心,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前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可见,刘姥姥非但不傻不癫,反而内心无比清醒。她在离开大观园的同时,内心的独白一定是这样的:“谁把我当傻子看,谁才是真正的傻子!”。

回答完毕!

如何解析《红楼梦》中的刘姥姥?

刘姥姥的性格是复杂的,她的复杂性格是由她所面对的复杂环境所形成的,刘姥姥的性格特点可以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勇敢精明,深谙世事。

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是想多跟贾家走动,解决一下自己家里的温饱问题。在确定行程之后,第二天就进城。刘姥姥非常勇敢。

第二次到荣国府,刘姥姥将收获的农家土特产送过去,作为第一次的答谢。有来有往,刘姥姥深谙世事。

在与王熙凤的对话中,刘姥姥提到之前获赠的二十两银子的去向:置办田产和打井。这说明她非常善于经营。

第二,诙谐幽默,喜剧明星

刘姥姥为贾府众人带去了别开生面的喜剧大戏,收到了大家的款待。

谁不喜欢快乐呢?所以,刘姥姥第二次去贾府,不但在贾府好吃好喝了几日,而且还带回更加比较丰厚的物质回报。

最具体的表现是在第四十回,刚开始是凤姐将各种颜色的菊花横七竖八的插了刘姥姥一头,众人让刘姥姥将花摘下来摔到凤姐脸上,此时刘姥姥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喜欢花和粉,也是爱风流的,今天被插一头的菊花倒是她有福,刚好做个老风流。她巧妙的运用自己的诙谐幽默化解了窘迫。

在秋爽斋的晓翠堂上,贾母大办酒宴,刘姥姥更是进一步将自己的幽默诙谐表现的淋漓尽致。当宴会开始,贾母刚说了声“请”,刘姥姥便站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因为幽默,刘姥姥从众多的小人物中脱颖而出,成为最有特色,也是最深入人心的小人物,她的幽默诙谐、聪明机智使她妇孺皆知。

第三,善良淳朴,知恩必报

在第六回中,刘姥姥因为受到周瑞家的帮助而见到了王熙凤,于是得到了王熙凤的二十两银子的救助,最后为了感谢周瑞家的,她拿出一块银子作为报答,虽然周瑞家的并没有收,但刘姥姥知恩必报的性格却也表露无遗。

在第三十九回,刘姥姥因为感激之前的二十两银子的恩惠,特意将自己家里种的新鲜蔬果的最好最新鲜的拿来送给贾府。咱们可以想想看,一位上了年纪的高龄老人,要将那些瓜果从家中运送到贾府,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能体现刘姥姥内心的美好的是在贾府落难的时候,可谓是时危见臣节,乱世见忠良。在贾府败落每个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刘姥姥却赶来贾府探望。因为贾府有恩于她,于是她也是为贾府的喜而喜,为贾府的忧而忧。听说贾府出了事,便为贾府担忧,听说贾家老爷升了官,便为贾家感到高兴。在她听到贾母去世的消息时,更是难过得连豆子都拿不起来了,在豆子地里大哭了一场。看见王熙凤病倒,她也是掉下泪来。

当凤姐请求刘姥姥帮助自己求神祷告,想将自己手腕上的金镯子交给刘姥姥,而刘姥姥却没有收,还让王熙凤好好留着,并且急忙回去替凤姐求神祷告。更是在巧姐被人算计要送到外藩的时候,刘姥姥挺身而出,冒着极大的风险将巧姐从危难之中救出。

从一开始的受恩者到后来的施恩者,足见刘姥姥的善良大度和知恩图报。

第四,放低位份,故作丑态

刘姥姥无疑是《红楼梦》中的一大丑角,很多人认为她不但外表丑陋,而且还故作丑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放下尊严讨好贾府中众人。其实,细细读下来,刘姥姥的外貌在小说中并没有提到过,而且刘姥姥虽然放低位份,故作丑态,但是并不是说她内心也不美好。

在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时候,作为一位年纪比贾母都大的老人,本来按辈分来说,应该是贾府的人尊敬地称呼刘姥姥的,但是刘姥姥却称呼那些看守大门的仆人为“太爷”,见到周瑞家的,也是用“您老”,特别是在见到凤姐的时候,在地上给王熙凤请安,称呼王熙凤为姑奶奶。

在第三十九回、第四十回和四十一回中,在进入潇湘馆的时候要经过一条石子路,刘姥姥将中间的路让给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走石子路旁边长满青苔的土路,结果摔了一跤。她对贾府的每一个人和物,都毫不吝啬的给予夸赞,可见她一直将自己放低位份,而去抬高贾府里的众人,就算对待贾府的丫鬟下人,也是一样。

在刘姥姥第二次进荣国府的时候,她积极的配合王熙凤等人,不但接受了他们的捉弄取笑,而且自己也是故作丑态,做了一回女清客。她自知自己的身份地位与贾府众人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便故意放低份位来抬高别人,这也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

《红楼梦》之所以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就是因为书里写尽了人情冷暖和人性的复杂。从刘姥姥这个小人物的身上,我们都能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如何解析《红楼梦》中的刘姥姥?

要谈《红楼梦》,刘姥姥是个不能不提的角色。

刘姥姥是个乡村村妇,跟豪门荣国府比起来是草根的不能再草根了。但在《红楼梦》中,这个看起来粗鄙的乡村老妪比起众多光彩照人的贵族小姐来一点也不逊色。

这个姥姥不寻常!

一、刘姥姥是平民看豪门的眼睛

豪门贵族的生活,是不可轻易为人所见的。贾家的泼天富贵,如果没有一个贫苦的乡下婆子来衬托,读者也看不到真实而残酷的贫富差距。作者可能生怕人们误以为他笔下的富贵华丽的大观园是自己杜撰出来的,所以安排了刘姥姥这个局外人很突兀的就走进了“画”里。

刘姥姥在前八十回中一共走进贾府两次。

第一次她是有求于来,只进了荣国府,见到了凤姐儿,拿到了二十两银子,解了女儿女婿家的燃眉之急。这次匆匆而来也匆匆而去,求人接济的自惭形秽和凤姐儿打发要饭的心态,让她根本无缘好好看看荣国府是什么样的。

第二次是刘姥姥家收了些果子,知道感恩的她明知豪门大院未必看得上这些乡野之物,仍是虔诚的带着东西送来了。没想到正好遇上贾母高兴,便以亲戚的名义带着她和众位太太小姐们好好的逛了逛园子。这就是名场面——“刘姥姥进大观园”。

大观园什么样?刚建成时宝玉题匾额时描写过过,但那时还是个空园子。刘姥姥来的时候已经是众芳入住,每个住所都因其主人的原因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

黛玉的潇湘馆书香浓郁,探春的秋爽斋豪阔疏朗,宝钗的蘅芜苑素净寡淡,还有宝玉的怡红院富丽堂皇。。。

想想如果不是通过刘姥姥的眼睛,我们怎会看到如此清晰的贵族公子小姐生活的全景图?

二、刘姥姥是面照见人心的镜子

刘姥姥两次来荣国府,境遇心情差别很大。

第一次她来是胆怯自卑,战战兢兢的。第二次她则是完全放松,心情愉快的。尤其在贾母的热情招待下,加之凤姐鸳鸯的撺掇,这位乡野的老人家彻底放下自我,展露了她诙谐、风趣和机敏的一面。

刘姥姥做为一个乡野老妇,进到豪府内宅,对她来说自然一切都是新奇的,而那些足不出户的深闺小姐见到这样一个粗鄙却有趣的村妇,也同样充满了好奇。

宝玉是欣喜的,贾家三春是新鲜的,凤姐鸳鸯借着刘姥姥又给贾母找到了逗笑解闷的“女篾片”。可是显然,黛玉宝钗妙玉这三个寄居的贾府的女孩对姥姥却颇有些不屑。黛玉背后称她“母蝗虫”,宝钗也随声附和,妙玉更是连姥姥喝过水的古董杯子都嫌弃不要。

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黛玉是父母双亡,来这里纯粹是因和贾母的血亲关系,宝钗一家其实没什么正经由头,好听说是探望姨母,但也没有举家住在亲戚家的道理,妙玉虽是王夫人下帖子请来的,其实因为得罪了权贵,也实在是走投无路。

这三位女孩不约而同离了席,去喝高雅的“体己茶”,避开了刘姥姥,是巧合吗?

三、刘姥姥是泥土包裹的黄金

很可惜没有看到八十回后面的内容,但是从巧姐的判词里可以看出,刘姥姥在救巧姐的事情上出了大力。

“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王熙凤如果事先知道自己的宝贝女儿最后竟被”狠舅奸兄“所害,却又被当初随手打发的刘姥姥所救,不知会作何感想?

宝玉曾说嫁了人的女人不是珍珠,都是”鱼眼珠子“了,可刘姥姥却是个例外。

她出身草根,却活得比任何一个贵族都有活力;

她在落魄的时候肯抹下面子低声下气去求人,也肯在日子稍好转后便知恩图报,以最大的善意回报帮过她的人。

她没读过圣贤书,却在贾府遭难就连自家人都袖手旁观的时候,毅然出手救了即将任人宰割的弱女。

私以为,也许这就是曹雪芹想给我们看的。

如何解析《红楼梦》中的刘姥姥?

《红楼梦》卑微到尘埃里刘姥姥,原型竟然是痘神

刘姥姥,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小人物,淳朴、乐观、善良充满了喜剧色彩,给大观园增加了许多幽默,滑稽的元素,她在推动《红楼梦》的故事情节,起到了穿针引线的纲领性作用,通过她的一双眼镜,见证了贾府盛衰过程。

(一)刘姥姥“打秋风”心想事成

《红楼梦》中刘姥姥占了很大的篇幅,可以说是浓墨重彩,仔细揣摩一下,就会发现她的身上有神通之处,刘姥姥心想事成:

第一次进贾府刘姥姥就得到了二十两银子救济。第二次进贾府,智商高、情商高的刘姥姥,在大观园如鱼得水,说话行事处处可着贾母的心,表演引得贾府上上下下,笑成一团,前仰后合,带来一片欢声笑语,人人见“喜”,(却看不到背后的恐怖)第二次刘姥姥带回家价值200两银子以上东西。

(二)刘姥姥“雪下抽柴”遇瘟神

更为诡异的是,一向只说笑话的刘姥姥,却在书中讲了一个聊斋故事,“女孩雪下抽柴”。这是一次刘姥姥和瘟神的联系。

雪下抽柴故事来龙去脉:去年冬天,庄子上接连下了几天雪,地下压了三四尺深。这一天早晨只听外头柴草响,有一个十七八岁极标致的小姑娘儿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在 “雪下抽柴”。故事才开头,被贾府南院马棚失火给打断了。最后人散了,宝玉对女孩子很好奇,追问结果,刘姥姥杜撰,那个女孩名叫“茗玉”,是庄里一位老爷的女儿。知书识字,长到十七岁,一病就死了。刘姥姥又道:“因为老爷太太思念不尽,便盖了这祠堂,塑了这茗玉小姐的像,派了人烧香拨火。如今日久年深的,人也没了,庙也烂了,那个像就成了精。”宝玉的小厮茗烟后来找到了庙门朝南开的庙,但是庙供奉的却是位青脸红发的瘟神爷!

(三)巧姐遇花神得病,刘姥姥“送崇”救治

刘姥姥和贾府王熙凤的孩子巧姐儿的缘分:巧姐儿的名字是刘姥姥起的,巧姐儿后四十回落难,也是被刘姥姥所搭救。

重点刘姥姥恰巧治好了巧姐发烧的病,书中这样描写:且说刘姥姥带着板儿,先来见凤姐儿,说:“我这一回去后没别的报答,惟有请些高香天天给你们念佛,保佑你们长命百岁的,就算我的心了。”凤姐儿笑道:“你别喜欢。都是为你,老太太也被风吹病了,睡着说不好过;我们大姐儿也着了凉,(大姐儿因为找我去,太太递了一块糕给他,谁知风地里吃了),就发起热来。在那里发热呢。”

刘姥姥道:“小姐儿只怕不大进园子,生地方儿,小人儿家原不该去。比不得我们的孩子,会走了,那个坟圈子里不跑去。一则风扑了也是有的;二则只怕他身上干净,眼睛又净,或是遇见什么神了。依我说,给他瞧瞧祟书本子,仔细撞客着了。”一语提醒了凤姐儿,便叫平儿拿出《玉匣记》着彩明来念。彩明翻了一回念道:“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东南方得遇花神。用五色纸钱四十张,向东南方四十步送之,大吉。”凤姐儿笑道:“果然不错,园子里头可不是花神!只怕老太太也是遇见了。”一面命人请两分纸钱来,着两个人来,一个与贾母送祟,一个与大姐儿送祟。果见大姐儿安稳睡了。

重中之重王熙凤直接点题,巧姐和老太太的病是你刘姥姥带来的,病由都是风吹的,这样的描述是符合痘疹是可以通过有毒的空气传播,暗示刘姥姥就是痘神。刘姥姥自己也承认了:“仔细撞客着了”,而站在王熙凤面前的刘姥姥不正是客人吗?

痘神刘姥姥受到了贾母以及王熙凤的高规格接待,刘姥姥当时就表态了“保佑你们长命百岁的”,对于巧姐与老太太的病,给出应对之策,《玉匣记》送崇的法术含义就是送鬼法术,而此时此际呢?正是王熙凤送刘姥姥这个痘神,刘姥姥正要回家,这个鬼对应刘姥姥一丝不差。这才有了送崇的效果非常的好,大姐当时就安稳睡了,贾母后来病也好了。

北方地区称痘神为“痘疹娘娘”,也有称“花姐姐”、“痘哥哥”,江西、福建等地称做“天花娘娘”,广东东莞称为“三痘相公”,安徽芜湖称为“花老太”,江苏称做“花花五圣”……称谓繁多。所以王熙凤说的花神也可以看作是花姐姐,天花娘娘,就是刘姥姥自己!

(四)巧姐发热见喜遇险,凤姐日日供奉娘娘

那么作为对应在二十一回,巧姐儿得过发烧症状的病,而且明确是痘疹,又称天花,书中的王熙凤和王夫人对痘神非常恭敬,日日供奉娘娘,巧姐才得以病好。巧姐的病名是见喜,刘姥姥呢,正是“送喜”之人。

二十一回:谁知凤姐之女大姐病了,正乱着请大夫来诊脉。大夫便说:“替夫人奶奶们道喜,姐儿发热是见喜了,并非别病。”王夫人凤姐听了,忙遣人问:“可好不好?”医生回道:“病虽险,却顺,【庚辰侧批:在“子嗣艰难”化出。】倒还不妨。预备桑虫猪尾要紧。”凤姐听了,登时忙将起来: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庚辰双行夹批:几个“一面”,写得如见其景。】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贾琏只得搬出外书房来斋戒,【庚辰侧批:此二字内生出许多事来。】凤姐与平儿都随着王夫人日日供奉娘娘。

(五)痘疹悬在大清王朝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痘疹娘娘,民间普遍信仰的神明,又为护佑儿童的司命之神,痘疹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

夺走无数人的性命。它是悬在大清王朝300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族人,

对痘疹缺乏免疫力,更容易被传染,谈痘色变,人们对它敬惧如神。

举一个例子:《汤若望传》中记述,“如同一切满洲人一般,顺治对于痘症有一种极大的恐惧,因为这在成人差不多也总是要伤命的。在宫中特为奉祀痘神娘娘,另设有庙坛。或许是因他对于这种病症的恐惧,而竟使他真正染上了这种病症。”历史记载:顺治皇帝的八子六女,因天花八岁前死亡者为皇子四人,皇女五人,超过半数以上。

刘姥姥第一次出场,是这样描写:“恰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芥豆之微”的“豆”暗合了刘姥姥的痘神身份!

刘姥姥姓“刘”是有来历的,历史上痘神确实是有姓刘的,称为刘使者,据说由他创造的“人痘接种法”早了西方800多年。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峨眉山区天花流行,他用痘痂皮作疫苗,吹入患者的鼻孔种痘,结果达到了免疫作用。茂真大师称这种免疫方法为“人痘接种法”。

(六)笑翻大观园,刘姥姥吃母猪的笑话,背后的含义

刘姥姥和痘神的再次联系:是刘姥姥她最有名的一个笑话,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有这么一段,刘姥姥吃母猪!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刘姥姥是痘神,她是接受凡间俗人非常诚心的祭拜,是有食物供奉的,通常的有猪头,猪尾巴,代表一头猪,想想她要下凡间一趟,要吃多少头猪,因此才有了刘姥姥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的笑话,刘姥姥是痘神,也可以说是见喜之神,说说笑话正是符合身份。

(七)大观园刘姥姥现身份,众人直接称呼她为老妖精

第四十回,刘姥姥变成了花花老妖精。凤姐便拉过刘姥姥,笑道:“让我打扮你。”说着,将一盘子花横三竖四的插了一头。贾母和众人笑的了不得。刘姥姥笑道:“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众人笑道:“你还不拔下来摔到他脸上呢,把你打扮的成了个老妖精了。”

刚才我也说了,痘神也是花姐姐,天花娘娘,也可以看作是另类的花神,或者是花花老妖精了,刘姥姥这样的打扮是符合痘神的身份!

(八)痘神成就了康熙大帝,也让曹家飞黄腾达

《红楼梦》为什么会出现刘姥姥这个痘神,因为曹雪芹家族与痘神是有联系的。这先要说说康熙大帝:康熙六年,七月初七,十四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大赦天下,巧合的是巧姐的生日是七月初七。

康熙十七年,皇太子胤礽出痘,正值吴三桂叛乱,康熙连续十二天内没有批阅奏章。太子痊愈后,清廷还举行了祭天颁诏。那么巧姐出痘疹,王熙凤也守了十二天。

还记得曹寅的母亲孙氏,这个康熙的奶妈,生前诰封一品夫人。曹寅家挂着康熙亲自题写的“萱瑞堂”匾额,康熙南巡时曾拉着他母亲的手对人说:“此是我家老人”。

曹家能够飞黄腾达,此人功不可没,她是照顾了出痘疹的康熙,康熙小时候得过可怕的天花,为了防止传染给别人,就把他搬在紫禁城外福佑寺,因此,他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在奶妈孙氏等悉心照料下,康熙终于从天花死神的魔掌中挣脱出来了。痘疹是可以空气传播的,因此对于照顾康熙的人,奶妈孙氏所面临的是生死考验,所以康熙对孙氏是有特殊的感情的。

顺治帝立太子时,征询他一向敬重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意见。结果,汤若望力主立康熙为储君,理由很简单,康熙出过天花。那么可以这样说这个瘟神给曹家带来的是却是荣华富贵,给康熙带来的是大清的江山,所以任何事情都有正反面。

(九)曹雪芹,残杯冷炙有德色

刘姥姥向贾府求助之事!作者题诗:朝扣富儿门,富儿犹未足。虽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经历过清贫甚至困窘的状态,也有过像刘姥姥那样不得不向富贵人家“打秋风”的经历,可以想象有些富贵人家给了帮助,有些富贵人家看之躲之不及,就像躲瘟疫一样,躲避曹雪芹!曹雪芹和刘姥姥一样,遍尝了世间的人情冷暖!而刘姥姥口才,情商,智商也是在描绘作者自己。

为此作者友人敦诚有一首《寄怀曹雪芹沾》与此诗对应,诗说:“劝君莫贪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十)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

“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出自曹雪芹的挚交敦诚所作《寄怀曹雪芹》。敦诚: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之五世孙。

“牛鬼遗文悲李贺”,出自敦诚《挽曹雪芹》。

“三寸柔毫能写尽,欲呼才鬼一中之。”出自爱新觉罗·永忠《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永忠:祖父为恂勤郡王允禵(康熙帝十四子)。

敦诚曾经说过曹雪芹“高谈雄辨虱手扪”,他是一边逮着虱子一边和朋友们高谈阔论,那种不拘小节,素性放达的魏晋风骨跃然纸上。而曹雪芹的魏晋风骨,可以说是惊世骇俗。

朋友们对他有一致的评价,就是鬼才如李贺”,盖世鬼才。

李贺,字长吉,后世称李昌谷,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李贺诗中多仙境鬼域:“鬼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鬼雨洒空草”(《感讽五首》其三)、“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百年老枭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神弦曲》)。

由上可以知道曹雪芹一点也不顾忌鬼神,“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曹雪芹据说他还捉过鬼,在《红楼梦》中化身为板儿,携手痘神一同逛大观园,游戏人间,黛玉便以 一句妙语总结说:“携蝗大嚼图。”并还说:“当日百兽率乐,如今才一牛耳!”与牛鬼遗文悲李贺中的牛鬼对应。

(十一)刘姥姥 乘除加减,上有苍穷!

曹雪芹笔下写的痘神刘姥姥正邪两赋,喜与悲,冰与火,笑与哭,丑与美的融合,痘神刘姥姥是感恩的。脂砚斋评刘姥姥的板儿(也是作者自己)的佛手是在指点迷津,是向众人预警,贾府的沦落是因为自身的罪恶,最后落得个“大火烧了毛毛虫”干干净净!

刘姥姥、她即是贾府的审判者,也是贾府的引渡者。一个伟大的悖论者,书中痘神刘姥姥搭救了巧姐!让贾家留余庆!对应了巧姐的判词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穷!

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吧。我是陈说红楼,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

陈说红楼原创解密红楼梦人物原型:

林黛玉的人物原型:康熙的三王爷胤祉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45232800393855240/

北静王的人物原型:曹雪芹的表哥,爱心觉罗 福彭!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14804201639772424/

王熙凤的人物原型:康熙的八王爷胤禩福晋郭络罗氏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99475411296452878/

薛宝钗的原型是:雍正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96250030716223751/

贾雨村原型是:隆科多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89367375265530125/

贾宝玉的原型:康熙废太子胤礽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45232134149636359/

迎春的人物原型:康熙十皇子胤䄉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668620104214774030/

如何解析《红楼梦》中的刘姥姥?

红楼梦一书当中,有几个人物,虽然都是小角色,可是在红楼梦一书当中,起着穿针引线的关键作用,例如秦可卿,元春,她们的登场和落幕,都是在宣告贾府的命运走向。

刘姥姥这个角色的定位,就是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娘娘,在红楼梦当中,起着一个重要作用,如果知道了刘姥姥这个真正的身份,刘姥姥为什么要两进大观园,相信大部分读者一拍聪明的额头,立刻恍然大悟。

下面和大家一起详细解读刘姥姥这个人物。

红楼梦一书,带有神话色彩,这是红楼梦一书的魅力之一,我们大家都知道,林黛玉是绛珠草仙子转世,贾宝玉是神瑛侍者转世,薛宝钗是一个痴情的美丽山鬼转世,刘姥姥她的真实身份,也是一位神仙中人,林黛玉和贾宝玉都来自西方灵河之畔,其实这个地方就是王母娘娘居住的瑶池仙境,而刘姥姥的真实身份就是西王母娘娘转世投生的,也许有些读者会觉着这也太荒谬了,我们一起从红楼梦书中找证据,看刘姥姥到底是不是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又名为西姥,刘姥和西姥只是一字之差,刘姥姥是王板儿的姥姥,也可以称为王姥姥,王岳母。而且刘姥姥所住的得村子又是西庄,作者将这些个巧合凑到一起,就是暗喻刘姥姥的身份就是西王母。

王母娘娘这位神仙人物,是道教里女仙的首领,至高无上的一位女神,掌管着长生不死药,惩罚恶人,山海经里原文说:西王母其状如人,司天之厉及五残。

五残是一颗凶星,是大臣诛亡的凶像。厉是刑罚之意,厉是水火之灾的意思,厉又是“疬”即传染病,西王母所掌管的这两样凶星代表的就是瘟疫水火各种灾难的惩罚,以及臣子被诛杀,导致家败人亡的灾难。

红楼梦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第十一回目就是怡红院劫遇母皇虫。

红楼梦原文:

袭人一直进了房门,转过集锦К子,就听的鼾巳缋祝忙进来,只闻见酒屁臭气,满屋一瞧,只见刘姥姥扎手舞脚的仰卧在床上.袭人这一惊不小,慌忙赶上来将他没死活的推醒.那刘姥姥惊醒,睁眼见了袭人,连忙爬起来道:“姑娘,我失错了!并没弄脏了床帐。”一面说一面用手去掸.袭人恐惊动了人,被宝玉知道了……。

刘姥姥喝醉了酒,跑到了贾宝玉床上睡了一觉,而林黛玉称刘姥姥为母蝗虫,母蝗虫反过来读就是王母之意,蝗虫又代表着灾难,劫遇母蝗虫,就是暗喻贾宝玉将来的结局,贾府被抄家,最后家败人亡。

红楼梦原文:

"刚说到这里,忽听外面人吵嚷起来,又说:“不相干的,别唬着老太太。”贾母等听了,忙问怎么了,丫鬟回说"南院马棚里走了水,不相干,已经救下去了。”

这是刘姥姥给贾母,贾宝玉讲雪中抽柴这个故事时,突然贾府马棚失火了,这把火也是刘姥姥给放的,她来贾府的目的,就是来惩罚贾府的,这把火预示了贾府灭亡的正式开始。

巧姐是王熙凤唯一的女儿,贾府中最后一个千金小姐,七月七这一天出生,而巧姐的判词是一幅画,一个美妇在织布,暗喻巧姐就是七仙女织女投生转世,七仙女又是王母娘娘的最小的女儿,巧姐这个名字是刘姥姥给起的,又治好了巧姐的一些怪病,巧姐又拜了刘姥姥为干妈,刘姥姥和巧姐就成了母女的关系,也暗合了织女和王母娘娘的母女关系。而王熙凤家里供的娘娘就是王母娘娘,从唐朝后期开始,王母娘娘就成了掌管婚姻和生儿育女的神灵,而且又是主管瘟疫灾难的神灵。据传说这些都是唐朝武则天给册封的。

在红楼梦第四十回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红楼梦原文:

鸳鸯笑道:“左边`长四"是个人."刘姥姥听了,想了半日,说道:“是个庄家人罢。”众人哄堂笑了.贾母笑道:“说的好,就是这样说。”刘姥姥也笑道:"我们庄家人,不过是现成的本色,众位别笑。”

这句话是最明显说出刘姥姥是西王母娘娘身份的一段,

《山海经》原文: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说明西王母的形状“像人,但却又不是人。

鸳鸯说长似像个人,刘姥姥说长的像我这一个庄稼人呗,庄稼人乡下种田的人,谐音却又是装假人。

因此说,这一段是明白无误的写出了刘姥姥就是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去贾府目的,明面上是打秋风,暗里是降下神罚:司天之厉及五残。也就是在贾府降下了诛死大臣的灾难,让贾府彻底败亡,最后的贾府,是落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按刘姥姥的话说:大火烧了毛毛虫。

红楼梦原文:

王熙凤笑道:“让我打扮你。”说着,将一盘子花横三竖四的插了一头。贾母和众人笑的了不得。刘姥姥笑道:“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众人笑道:“你还不拔下来摔到他脸上呢,把你打扮的成了个老妖精了。”

这段原文也是点明了刘姥姥是王母娘娘的真实身份,刘姥姥之所以能够找王熙凤打秋风,是因为王熙凤在家里供奉了王母娘娘,这也是王熙凤一见到刘姥姥,就善待了刘姥姥原因,巧姐又是七仙女织女转世,刘姥姥进贾府,也是为了带走织女。

总之,刘姥姥角色定位是王母娘娘这个说法,是有绝对证据的。

如何解析《红楼梦》中的刘姥姥?

一个坏人做了很多坏事因为一件好事会被原谅立地成佛。

一个无耻之人因为一件善事就被大家所传颂。

刘姥姥打秋风 而且跟不上攀不上贾家 是王夫人娘家的亲戚。但是算盘打得叮当响 那么的理直气壮说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拔根毫毛比腰粗。这些理直气壮的话。(不接受反驳)和无赖借钱有什么区别 有人跑你家 对你说“你们那么有钱 我现在穷 吃不上饭 你们还不给点钱”

而且她一下子就拿到了20两银子一吊钱 那个时候姨娘们生活费一个月才2两。比姨娘10个月生活费还多。

不要觉得她是感恩 摘了瓜果蔬菜来谢礼。这才是真真穷人的无耻。刘姥姥拿这些瓜果换两满车满车满车吃的用的穿的还有远远比姨娘们更多更多的钱。

然后刘姥姥就有钱过上舒适生活了吗

明显也没有 还是穷的叮当响。因为穷人惯有的生活方式 有钱先享受 当然她们的享受和贾府没得比的。但是穷人不会开源节流 想着怎么发家致富。

至于救巧姐 就是我开头提到了 做了一件善事。就瞬间把一个打秋风的无赖形象 变身成为了知恩图报的正面英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