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千万别买汽车,你认可这句话么?主要原因有几点?

之前的时候有人就说了,如果你家境普通的话,特别不建议你买车,大家认可这个观点吗?为什么呀?我也特别想知道,最近一段时间我也准备买车了,大家有没有什么建议呢?

奉劝一年开不到1万公里,舍不得撕膜,但喜欢用车衣罩车,还想分期买车的人要三思!不然除了后悔还会增加烦恼,买车容易养车难,比养老婆难多了!

车是男人的第二个老婆,老婆是领结婚证困难,养容易;而汽车是领行驶证容易,养困难。

有人说我买不起BBA的豪车,买个10万的代步车总不难吧?

确实不难,这个价钱可以挑合资车,哪怕月入3000元都买得起车(毕竟有0首付、0零率),可真买回来,养车的成本考虑过吗?

有人算过不出5年,养车的成本都可以再买一辆新车。

作为普通家庭,要扪心自问下:

我是否真的需要车?

我是否真的需要车?

我是否真的需要车?

这个问题没想清楚,买车请三思!

如果还下不了决心,可以去农村、或者小区转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车停在露天,身上罩着车衣,轮胎上绑着红绳,甚至有些车里面的膜都没有撕掉,这就是冲动买车的后果。

那么“穷人”到底能不能买车?买车到底要考虑什么因素呢?

下面我直接说建议和看法,大家自行判断是否值得买车?

‬建议一,贷款买车就是销售眼里的“傻子”,能全款就不要分期,不然坑你没商量!

我老公买第一辆车是科鲁兹(百万纪念版),当时不懂车,他觉得这车大气,我觉得它像个“胖头”,结果他一句话说得我没脾气:“百万辆销售量的街车,安全有保证。”我不置可否!

当时进4S店,老公第一眼看中这个车,当时样车是“掀背”款,我不喜欢那个车屁股,觉得三厢车型实用,可他却说这款掀背的车型在街上少,不容易“撞车”。

我笑他:“都百万销量的车,能不撞吗?主要尾箱太小,装不了什么东西。”

在我的坚持下,女销售殷勤地介绍三厢车型,别说男人看东西就是先入为主,他就是认准这个车型,我说再去隔壁4S店看看,其实就想货比三家。

临走的时候,女销售突然问我们:“你们身份证带了没?”

我老公口直心快:“带了”。(后面才知道,带身份证的基本就是真心想买车的)

女销售就说:“买车货比三家是对的,方便留个电话吗?到时候按预约价给你们最低优惠。”

想着留个电话也无妨,我们就去菲亚特4S店看车,感觉被羞辱,销售拽得像个什么似的,爱理不理的(难怪法系车卖不动)。

我拉着老公去了大众,结果大众也是这种货色,看人的眼神让人很不舒服,我就搞不懂,一个卖车的拽什么。

过了2个多小时,雪佛兰4S店的销售打来电话,她说:“你们车看得怎么样啊?刚才的车型给你们争取最低价,要不要再回来坐坐呢?”

老公中意那个科鲁兹,想着只要换成三厢我也可以接受,于是就折返回到4S店。

女销售说:“科鲁兹卖的最好的颜色是白色和红色,但那两种颜色没有现车,想提车还得加价,如果你们对颜色没太大要求,卡其金色有现车,只要手续到位当天就可以提车,还可以优惠2万块。”

一听有优惠就动心了,老公跟我讲:之所以相中科鲁兹(老款),一来是喜欢,二来是雪佛兰要推出科鲁兹(新款),所以老款优惠力度是空前的。

于是我们把配置、车型、赠送的东西等都定下来,女销售突然问我们:“是分期还是全款?”

我当时想都没想说:“全款!”

女销售一听,脸色明显就变了,她不遗余力的跟我们洗脑说:“现在买车基本都是分期,毕竟花银行的钱,又不占用资金,还说现在是“零利率”,首付只用5成,另外只要分期还可以送全车车膜,全款就没有这个福利。”

我一听多了全车车膜,分期不用多花钱,我准备同意这个方案,结果老公直接说:“不好意思,我们还是全款买车”。

我搞不懂但没有驳他的面子,毕竟买车是大事,还是以他的意见为主,我相信他有自己的判断。

话音刚落,女销售的态度立马180度大转弯,可以说翻脸比翻书还快。然后极不情愿地带我们去交钱,等手续办完,销售说明天才能提车,说新车出库前要做检查,想着晚一天就晚一天,于是我们就回家了。

路上我忍不住问老公:“为什么不分期买车呢?还多了全车车膜?”

他笑着说:“4S店的销售让顾客分期,都是有套路的,谁上当谁就是傻子,我给你数数4S店的分期7步走套路。”

第1步:全款和分期买车,赠送的东西会有差别,目的就是让顾客动心,造成心理落差,实际上羊毛出在猪身上。对于赠品在确定付款方式之前尽可能多要,放心只要不离谱,销售都有办法争取,除非他们不想做生意。

第2步:如果有人不懂,选择分期付款,并交了定金,等办完贷款(0利率)手续后,销售的套路就开始加戏了。

第3步:接下来销售会告诉你,尽管贷款是0利率,但需要补交手续费(也叫茶水费、辛苦费或者金融服务费等),他们还会说这是银行的要求,跟4S店没关系。

第4步:等你把手续费交完,又会告诉你,新车出库有一个PDI检测费,说得很高大上,实际就是基础的检查,关键这项检测是4S店的义务,不用收费的。

第5步:车检测好了没有毛病(当然没毛病,新车从厂家出来就经过严格检测的),这时又会告诉你,还需要补交汽车出库费,不交就要收汽车保管费和停车费,按天计算。

第6步:等车提出来,销售会告诉你分期买的车,只能由4S店帮忙上牌,要收取几百上千的上牌费,还说上牌很麻烦,要排队预约,实际自己把车开到车管所上牌,手续相当简单。

第7步:当然要想顺利上牌,4S店会告诉你第一年必须买全险,而且是指定的渠道,如果不买提不了车,更过分的是,有些4S店还告诉你三年内必须在店里做保养,否则脱保。

有些人会说:我分期贷款买车没这么多套路啊!反正有人信就行。

4S店现在也学聪明了,为了规避检查,直接来一个打包价“综合服务费”,关键只开手写收据,压根都不盖公司章的。

总而言之,分期买车,不把你榨干是不可能的。

个人建议:只要不是做生意,也不是买豪车,20万以下的车,不要分期,等钱存够了再去全款买,车只会越来越便宜,对于“穷人”来说,省下的就是赚到了。

建议二,买低配车是不清白,买高配车是打肿脸充胖子,中配车型是“穷人”的首选!

有些“穷人”为了圆汽车梦,砸锅卖铁,节衣缩食,好不容易攒够了买车的钱,可去4S店一看,手上的钱只够买低配,也就是传说中的“丐中丐”版本,除了一个车标和外壳,可以说要什么没什么。

然而有钱人,买百万级的豪车,追求顶配车型也无可厚非,毕竟有钱任性。

正常情况,相中10万左右的车,预算最好多个3-5万,因为购车是要要交购置税(比如10万的车就要交1万的购置税),另外还有加装的配置,第一年的全险,甚至有可能还要加价提车等,都是裸车价意外的费用。

买车流传一句话:“多1万,汽车提高一个级别”,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车企投放车型会阶梯定价的原因

很多4S店拿该车的顶配做宣传,价格又用低配博眼球,等看车的时候,10万就是低配的价格,要这没有,要那加钱,七算八算预算就上来了。20万以下的车,中配完全够用,不要被4S忽悠加装一些鸡肋配置。

例如:全景天窗,个人觉得就是鸡肋!

夏天热死,冬天还得担心冰凌,如果坏了漏雨就晓得什么叫全方位无死角。其实有些配置就是鸡肋,等你有车后就会懂,不要为了那些华而不实的配置交“智商税”,多花钱也给不了什么面子。

‬建议三,穷人不要迷恋合资车,减配严重不说,还侮辱国人不懂车,国产车也是可以考虑的!

买车跟随大流,买街车,曝光率高的车型,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对于不懂车的人来说,同样的车型,投产的年份不一样,里面门路就多多了。

很多合资车刚进入国内市场的时候,满满的诚意,不论是配置还是价格,让消费者趋之若鹜,可当赚得口碑后,开始玩套路,很多合资车不断地减配,而且减配的位置肉眼又很难发现。

有些车型甚至玩起“双标”,国外是货真价实,用料十足,价格还低;到了国内减配不说,还加价才能提车,关键车企觉得在国内车不卖贵没人买。

随着合资车在市场泛滥,积累的好口碑已经被玩坏了,随着减配,不断出现刹车失灵、断轴、A柱断裂、烧机油等,关键店大欺客,还死不认错,国外有问题立马召回,国内就不管不问。

合资车已经陆续跌下神坛,负面报道越来越多,反观国产车,这几年进步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哈弗H6、长安CS75、比亚迪秦等热销车型长期霸榜,就是最好的证明。

对于“穷人”来说,如果真的有用车需求,国产车是个不错的选择。

‬建议四,“穷”人买车,不要碰二手车,为了满足那点虚荣心,会让你怀疑人生!

很多人说二手车好,真的好吗?

我看只有“穷人"才这么说,但凡有钱,谁会买二手车?

我堂弟在“富土康”上班,手上有点钱后,就想去买车相亲,本来买个10万左右的新车也不错,可他偏偏要买二手的豪车宝马,关键还找家里人借了不少钱,本以为回家相亲能手到擒来,结果载着女孩兜风的时候,二手车突然趴窝,关键修个车还得上万块,他肠子都悔青了。

如果存款不足,最好不要贪图便宜去买二手车,因为二手车的水太深,看看前段时间郑州的暴雨,就知道二手车都是哪里来的。

做为不懂车的小白,汽车只会越来越便宜,想想20年前的桑塔纳,那时候全国有几个人买得起,如今街上还有几个人开?

车子就是代步工具,说不好听点就是高级玩具,越来越多的人买得起。看看“漂亮国”的汽车,基本就跟白菜价一样,但不要忽略一个事实,人家养车也便宜。

对于“穷人”来说,如果买不起新车,二手车千万别碰。

不管穷人还是富人买车,最好要避开这15种坑!

1、宁选鸡头,不选凤尾,宝马X1、奔驰C级垃圾得一P,真不如宝骏、BYD,很多人买入门级豪车,就是虚荣心作祟,须不知这种车型就是侮辱国人智商,花20万买它,难道雅阁、红旗HS5不香么?买豪车品牌低于50万,就不要为车标去买单了,不但没面子还傻。

2、一年跑不到1万公里,罩车衣超过3个月,还喜欢在车上系红绳贴对联,新车又不撕车膜的,不适合买车,别犟说的就是你。

3、月收入低于2万元,买车不要超过20万,一年的收入的上限就是买车的上限,不然谁买车谁后悔。

4、哪怕再喜欢的车型,也不要急着下手,可以在年底去买车,因为4S店年底要冲销售任务,这时候价格优惠是最大的,不要在春节前买车,一般都要加价提车。

5、买车预算要比目标车高3-5万,能全款就不要分期,就算真想分期,也要把隐性费用都罗列出来,白纸黑字确认后再交定金,不然还得交“智商税”。

6、任何车型,中配的性价比是最高的,如果配置没得选,宁可后期找汽修店加装,也不要在4S店加装。个人觉得下面这些是鸡肋配置,仅供参考!

‬比如:自动启停、全景天窗、定速巡航、自动泊车、大灯清洗、座椅记忆等真的作用不大,不要人傻钱多被忽悠。

7、家用最好别买7座车、因为平时基本就自己一个人开,坐满的场景少之又少,车越大就越重,油耗自然就高,不在乎油钱的当没说。

8、刚出的新车型慎重购买,价格贵优惠少,关键性能还不稳定,不要花钱当小白鼠。

9、别买高油耗,小众品牌。车界流传的神车“大7”,不是在加油站,就是在去加油站的路上,油耗太高。有些小众品牌,平时不坏还好,坏了零部件很难配到,价格也贵。

10、减安全配置的车,比如侧安全气囊,前后梁的材质,行车稳定系统等,一旦出事故,这些配置可能是仅存的救命稻草。

11、一定要买自动挡,所谓买手动挡为了体验驾车乐趣的人,可以问问在市内堵车的感受,问问在半坡起步的想法,看他后悔买手动挡不?

12、熟人说好的车,不一定真的好;陌生人说差的车,肯定差,买车前多去论坛看下车评。

13、玻璃破碎险、盗抢险可以不买,但是第三者责任险必须买大额的,最低不能低于100万额度,保费就多几十上百块而已,越有钱的人买的额度越高。

14、提车时最好带懂车的人一同前往验车。

‬一、检查爱车生产日期,以免遇到库存积压车。首先看挡风玻璃车架号,其次看前车门内测日期,第三看发动机上的铭牌,最后仔细检查轮胎上的标记。

二、国产车车龄不要超过3个月,进口车不超过6个月。

三、要重点检查车身,有无划痕、凹凸、色差等,要知道汽车从厂家出来,需要通过大货车托运,难免途中有磕磕碰碰,有些4S简单维修当新车卖。

15、如果只是代步,10万左右的车足够,多几万给不了什么面子。50万以内的车,就别想做豪车梦,套用网络一句话,奔驰不过S,宝马不过7,奥迪不奔8,都不能算豪。

为何说“穷人”千万别买车?

因为养车费用很高,如果你能承受,那你也不是“穷人”了!

以科鲁兹为例(全款),当初优惠2万,裸车价是119900元;

购置税:购车发票的裸车价÷1.13X10%=10610元

保险费:第一年全险5500元,当年出过一次险,后来保险费基本在3000左右;

上牌费:600元

加装费:4000元

把车开出4S店就花费14万

油费:1万多元,每年开2万公里,当时油费是6元/升(现在都7块了),科鲁兹油耗8.5升/百公里

保养费:一年两次小保养,2000元;大保养更贵。

小区停车费:4000元/年

外出停车费:4500元/年,25元/天,公司上班,开车去郊游,按180天来算。

违章费:2000元左右,平均每个月都会被贴2次条子,一年违章2-3次。

高速过路费:2500元左右,2万多公里,跑高速就有5000多公里,按一公里收费5毛。

至于其它费用,没报保险的维修、做油漆等不算,一年保守的费用在25000元左右。

当然,这只是科鲁兹一年的费用,有些算得比较保守,如果是20万以上的车,或者是豪车,有些费用还要上涨,比如说保险、油费等,算完这笔账,买车前是不是要算下养车的压力呢?

‬结束语!

买车是仅次于买房的头等大事,不要头脑一热就下手了,因为买车容易,养车难,真不是虚话,特别是“穷人”,当然不是刻意贬低任何人,只是让大家重视,特别是买人生第一部车的人,更要三思。

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买车便宜但停车难,很多地方停车位比车还贵,为了一部车还得给它买“房子”,不然没位置停车,停外面随时还要担心被贴条子。

能全款就不要贷款买车,最后只会多花冤枉钱,如果资金预算不够,就等一等,车价只会降,多等一个月就多省点钱。

加价提车,还是算的吧,都不买,看4S急不急?

当然如果是做生意,贷款买豪车,一是为了撑门面,二是为了现金流最大化,这个就另当别论。

老百姓买车记住一点:男人的年收入多少,买车的上限就是多少!女人们可要守住底线哟!

买车量力而行,没车尽管有不方便,但买车也会带来更多烦恼,这个就看个人取舍了。

友情提醒:没有开坏的车,只有放坏的车!觉得有道理的话就点个赞,谢谢!

穷人千万别买汽车,你认可这句话么?主要原因有几点?

大学毕业后花15万买了辆车,当时很多人都劝我买车没必要,可我偏是不听。

直到两年后,我后悔了。

大学毕业后,心高气傲的我想着好不容易要外出打工了,自己不买套像样的行头怎么行,于是花了很多的钱买了一些设备,包括更换了自己的手机、电脑,再后来又觉得要是能买一辆车那就更好了,这样出门上班的时候也更方便一些。

当时按照三年分期预算,选来选去,选了一辆15万左右的车,全车落地以及包括后续的总花销,应该会在17万左右,因为我是贷款买车,所以又会触及到其他方面的花销,就不多讲了。

当时想的是虽然现在一个月挣5000块钱,可一年后两年后呢?怎么也能够挣个一两万,家里再给我救济一点,买辆车那还不是很轻松的事情吗?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母,父母也是大为惊讶,尤其是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表姐告诉我:

其实没必要花那么多钱买一辆一手车,你还不如花个七八千买辆二手车呢,如果真的需要的话。(我们那边有二手车市场,但八千多的二手车基本没法开,我直接拒绝了)再说了买车是一个很大的花销,你一定要考虑清楚,如果不是必须买车的话,不妨先冷静一下。

但当时刚大学毕业,又找到了一份前景不错的工作,家里人说的话我也没放在心里面去,一心一意地就要想买一辆一手车,毕竟二手车出过什么事咱也不知道,如果没出过什么事还好,万一出了某些事呢?

一手交钱一手交车,把车子的首付东拼西凑总算是凑齐了,给人家交上去。当天就开着新车到了自己租的那个小屋子外面,因为是在一线大城市工作,本身我住的地方和我公司的距离就比较远,如果每天挤地铁或者坐公交的话,怎么也得半个小时。

每每想到如此,就越发觉得买车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面子一下子大了。在公司里面,我们刚来工作的这几个新人,我是第1个买车的,而且买的还是一手车,价格虽然不怎么高,但多多少少也有点炫耀的意思。

可是没有想到,才过去短短三个月我就坚持不住了,在后面咬着牙把车子的车贷还了不老少,而这个时候再想想表姐当初给我说过的那句话,真理,果然是真理名言。

哪句话呢?

你就是个普通人,干嘛非得买汽车呢?

还车贷的最后几个月,我甚至......

【关注解锁,免费阅读全文。】

通过我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为什么普通打工族不要买车以及买车之后究竟有哪些套路和坑在等着你。

这是我过去两年总结的经验以及耗费两周时间整理出来的,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码字不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拆东墙补西墙,甚至还有几次都有过想贷款的念头,为什么?因为车贷对我的工作来说简直就是个无底洞也是个大窟窿。平时每天除了吃馒头就是吃馒头,尽可能省下钱来还车贷,日子过得极其被动,不说生活质量都没有了,原本想着买车提高一下生活质量,现在可倒好,买车之后生活质量没了不说,各方面压力那也是很大很大的。

那么作为普通人,买车之后需要面临哪些烦恼或者面临哪些烦心事呢?在这里我给大家仔细汇总出来了。

第1点,车贷

车贷这个东西,买车的时候跟人家说得好好的,人家笑脸相迎,恭喜你啊,欢迎你啊或者鼓励你啊,甚至还可以多贷一些钱,但是真正还钱的时候就发现不好意思,少一毛钱都不要想,一天24小时人家恨不得分分钟给你打电话催促你,为什么这个月的车贷还没有还呀?

当然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借债还钱天经地义,所以单纯地从道理的角度出发,自己肯定是理亏的,一旦贷了款就要有还不上贷款之后被催电话的觉悟。

第2点,保险费

买了车之后你敢不买保险吗?如果你不买保险交强险总该买吧?其他的先不说,出门的时候跟别人发生了个剐蹭怎么办?一不小心走神的时候把别人给撞了怎么办?你不买一个100万或者200万的你安心吗?

尤其是在大城市里面那最少也得是200万起步的呀,当然每一个险种价值不同,200万起步的保险均价应该也在2000元左右,每年都需要掏这个钱,想一想虽然不多,但日积月累下来也是一笔开支。

第3点,停车费

停车费有一些是固定的,有一些是不固定的,什么意思?越是在大城市里面停车就越难,而且管理也越严格,大家能明白吗?如果不太能理解的话,那我就说得再简单一些,你把车停在马路边没人管你还则罢了,稍微有个人稍微管你那么一小下,不好意思,你这属于违规停车,该罚钱罚钱该扣分扣分。

有的时候一次就可能罚个一两百,如果运气再差一些,罚个500~1000,甚至再有几项违规再扣两分那就了不得了。而停车费也要因地区而异,有的地方光一个地下停车位可能就卖到40万到80万,当然绝大多数的停车位都是租赁的,那租一个停车位怎么也得300~800甚至1000甚至更多。

每个月这一部分钱是无论你开不开车都需要用到,那如果你需要开车在自己租的房子和公司这边来回奔波的话,那就更了不得了,自己租的这个房子旁边是不是要买一个停车位?公司这边是不是也要买一个停车位?两个停车位,相当于把刚才的停车费再乘以2。

第4点,定时车检

现在车检的话流程精简了不少,也省时也省力,中间可操控的手段也少了一些,如果说再往前推几年的话,车况好没问题,车况有问题你就得掏不了少钱,当然现在车况有问题也得是这样,该修修该补补,修好了再去车检,咱们就不细讲了,有车一族都了解车检的流程。

第5点,油费

要注意,一旦你成为你们公司当中少数有车一族的人,那么这个邮费,可就不单单是邮费这么简单了,你不单单需要支付自己的来回邮费,甚至公司老板出个差,需要往火车站那边跑一跑,公司老板要去城市的某一个人家里面去转一转,自己不好意思开车或者自己不会开车喝酒了怎么办?你能不帮帮忙吗?

你帮了忙之后还得给老板说一下,一共3块5毛钱的邮费,您什么时候给我转过来?一旦你这样说的话不好意思,直接影响仕途。

第6点,多方因素导致的车停滞

这个讲起来就太容易了,越是在大城市里面会发现红绿灯比较多,堵车的次数比较多,而且一旦你去某一个比较陌生或者偏远的地方,你最优先考虑的就是这个车位在哪?我把车停在哪里?别开车过去之后没地方停车对不对?

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会怎么样?能坐公交坐公交,能打出租打出租,自己买的车就在停车位那边吃土呢,吃灰呢,可能一年下来能开个五六趟就了不得了,绝大多数情况之下,要么在这个停车场停着,要么在那个停车场停着,为什么?因为很不方便,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当然也不是说每一个普通家庭都不能买车,像我们那边可能交通不太方便,没有通到村子里面的公交车,自己在县城里面上班,那买辆小汽车还是很不错的,毕竟当做代步工具,县城里面停车位又好找,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停得下。

更重要的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哪怕周六周天想回家就直接回来了,夏天不用晒着,冬天不用吹着。

可如果你在大城市里面,本身手头的钱又不多,而且工作的地方离自己也没有想得那么远,买辆车当做代步完全没必要,因为大城市里面的交通相当便利,想去某个地方坐公交车,一块两块搞定。

坐出租车10块20块,说到也就到了,你闲着没事买一辆车,停车位不好找不说,各种各样的高额停车费用以及汽车的维修费用等等等等,这不都得花钱吗?甚至刚才我列举的那几项,只是你没出问题时花的钱,要知道车一多就容易发生刮蹭,刮蹭完了之后保险给你赔了,第2年你的保险费是不是得提高?这一切都是个事儿。

所以如果不想给自己增添负担,买车装面子这种想法该丢就丢吧,因为有的时候面子是有了,累赘可也不少。

穷人千万别买汽车,你认可这句话么?主要原因有几点?

我特别认可穷人千万别买车。

如果家境普通,或者是穷,买车就是买负担。

我为什么不建议穷人买车,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买车容易养车难。一辆普通家庭代步车,每年基本上两次保养,每次三四百,每年车险三千,加上油费,省着说一年需要花费一万块。

2,穷人买车皆摆设。我们看到普通的小区停满了车,细细观察会发现,有好多车一周才动一次,有的可能时间会更长,我不能说这种情况皆穷人所为,但是穷人买了车会考虑能省点油钱就省点,能不动车尽量就不动。

3,穷人没车出行也方便。前面提到养一辆普通的代步车,一年最起码也要一万块,这一万能扫多少次共享单车,能乘坐多少回公交车,能打车多少次呢!

总之,汽车在穷人这里就是个消耗品,还是想想怎么摆脱穷困,脱离普通吧!

买车并不困难,在我们确实需要时再做考虑也不晚。

穷人千万别买汽车,你认可这句话么?主要原因有几点?

我和老公买完房,兜里穷得只剩下100多块钱,考虑再三,最终我们咬咬牙,借了40000块钱,全款买了一辆二手的东风标致307。明明过得比狗穷,却还要买车,别问我为什么,回一趟农村就懂了。

一、我和老公刚结婚很穷,买不起房和车,回老家很痛苦

我和老公家条件都不是很好,结婚时并没有能力在市里买房。但我俩都在市里上班,也想以后在市里落脚,毕竟城市各方面资源都很不错,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拼命攒钱买房。

我在一个公司做文职,月薪3000元,老公做装修设计,月薪4500元,吃住尽量节省,扣除房租和日常花销,每月能攒4000左右。老公处于事业上升期,以后能拿更多。

买房指望不上家里,只能靠我们自己。我们计划三年内攒够20万首付买房,必须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买房之前我们是不会买车的,我上下班坐公交,老公由于经常要去客户家实地考察,会骑摩托车去。

攒钱买房的这几年,我们几乎没在外面吃过饭,我中午会自己带饭。

除了生活必需品,其他尽量不买。

老公更是拼命工作,有几次发着高烧,还在改设计图,只为了提前交付,可以多接单子,尽快攒够买房钱。

当然,我们更不敢要孩子。

没房很痛苦,意味着没有安定,而且房价一直在攀升,如果我们不尽快买的话,不知道何时才能买得起了。

相比之下,没车的痛苦在市里感觉不到。

因为我们在市区用车的机会并不多,买车意义不大。上下班有公交车,地铁,还有共享单车,况且上下班高峰期非常堵车,开车反而不方便。

有事需要用车,可以打车,不用费劲心思找停车位。

不买车也意味着可以省下每月上千块钱的养车费用。

没车的痛苦真正体现在回农村老家。

我们差不多每周都会回老家,骑摩托车要骑一个小时。天气好还好,下雨天路滑不说,还经常溅一身泥水,湿冷湿冷的。

尤其受不了冬天,冬天那个真叫冷啊,即使全副武装,依然能感觉寒风钻到骨头缝里的冷。骑了两年摩托车,一到冬天总感觉膝盖痛。

如果不骑车,那就得蹭别人的顺风车,一辆车还好,蹭多了也不好意思。

也可以坐公交车,但中途得倒车。先坐十几分钟公交车到某个固定的站点等长途车,等个半小时一小时说不准。坐车到镇上再换三轮车,然后才到家。

要是提个大包小包得累个半死。冬天寒风瑟瑟,夏天能把人烤化,这种情况下等车,滋味着实不好受。

回到家还得接受乡邻有意无意的问候:“还不舍得买车?”

我跟老公都是大学生,混得反而不如天天干苦力的乡亲们,家人脸上也无光。

尤其是回娘家的时候,几个兄弟姐妹都有车,就我们没有,虽然大家不会说什么,但我们自觉脸上无光。

当初相中我老公,就是觉得他踏实上进,我父母也觉得他人好,对我好,没有嫌弃他家里穷,相信我们以后肯定好起来的。

每次回娘家,父母给我们的东西总比给哥姐的多,说我们过得不容易,这时候我老公就特别尴尬,特别无地自容。

二、买房把积蓄花光,借钱买车,有车真香

我跟老公按照规划,正好三年时间攒够钱买房。买房花光了我们所有积蓄,兜里只剩下100多块钱。但我们经过深思熟虑,考虑到没车的种种不便,还是决定买车。

我们借了4万,全款买了一辆二手的东风标致307,过户才知道这辆车已经倒了三手,好在车主都比较爱惜,才开了2万里程。

我们为什么买二手车,而不是买新车?

因为新车太贵,我们刚买完房,还得装修,不能有太大压力,几万块也买不了什么像样的新车。

再者,我们只是回老家的时候开,平时不开,买太贵了浪费,还不如买个二手的。

不得不说,有车真香。

首先是可以随时回老家,不用蹭车,也不用大包小包提着去挤公交,再也不用冬天被吹得膝盖疼,夏天被晒得喘不过气来,下雨天被溅得一身泥水。

我们在市里买了房和车,感觉老家的人变得友好多了,公婆也扬眉吐气,说话声音都高了。

过年回娘家,父母眉开眼笑,逢人就夸老公,觉得果然没看错人,大包小包直往我们后备箱里装东西。

我怀孕后不方便挤公交,老公每天开车接我上下班。

生了孩子之后,更感觉车子不可或缺。有一次在老家,孩子半夜突然发烧40℃,退烧药退不下,身上一直发抖。我跟老公赶紧带娃狂奔市医院,平时40分钟车程,愣是20分钟到了,后来医生说幸亏我们送得及时,否则有脑膜炎的风险。

双休或者节假日,一家三口去郊外游玩,再也不用担心怎么来回的问题。

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倒不是要负担养车费用,而是老有人蹭车。

我怀孕的时候,老公每天接送我上下班,有一个邻居跟我们顺路,每天蹭车。我跟老公都不太擅长拒绝,就想着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就我怀孕这几个月,生完之后我坐公交上班,她也没机会蹭,就忍了下来。

我家亲戚听说我们买车后,第一次回老家说顺便带一程,后来就说顺一脚送到家门口,再后来只要他们要回老家就打电话问我们回不回,能不能去接他们。

没办法,穷人的亲戚大多也穷。我们一般不会拒绝,但有时也挺烦。

也有亲戚借我们的车,说好的帮我们加油,跑了几百公里,回来说:看你的车没费多少油,就没加油。把车钥匙还给我们,一句谢谢都没有。

当然,这也从侧面证实了买车有多必要,我们一点儿也不后悔买车。

买车这件事让我们的幸福感直接提升了好几倍,觉得一直以来的努力都值得

三、老公创业我们又变成穷人,却买了豪车

买车买房那一年,老公升了经理,工资和奖金都有了大幅度提升。我也跳槽到更好的公司,薪资也涨上去了。

二手车用了四年,老公出来单干,自己创业,家里的积蓄全部投进去了,风险自己担。老公明面上是老板,实际上我们一穷二白。

我们把二手车卖了,贷款买了辆60万的车,不为别的,只为装点门面,老公出去谈生意用。

老公创业之后,回老家的次数少了,所以我们买了豪车之后,并不经常用,只有老公谈客户或应酬的时候才开开。

现在我特别能理解小区里一堆僵尸车,一停大半年,春节才开走。平时天天呆在原位不挪地方,灰厚厚一层。

这些人跟我们情况是一样的。

四、穷人到底该不该买车?

有人说穷人千万不要买车,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呢?

确实有不少人买车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为了面子,为了不被别人瞧不起。

对这些人来说,买车不是刚需,本来就穷,买车不能增值,还得搭上每月几千的月供和养车费,就更穷了。

但并不是说穷人不应该买车,得辩证去看,就像我当初很穷,但我买了车,觉得很香,生活更加美好。

在我看来,车子归根结底是为人服务的,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我和老公在当初兜里只剩100多块钱的时候敢买车,是因为我们有这个底气,有养得起车和还得起债的能力。

在创业的时候贷款买豪车,不仅仅是为了面子,更是面子后面它能带来订单,带来利润,从而让我们的事业更进一步。

我们买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让自己更舒适,看中的是车所带来的更高的价值。

所以,我认为穷人买车应从两个方面去考虑: 1.穷人买车要量力而行

现在贷款买车越来越方便,成为有车一族越来越容易。然而车是消耗品,当你的车开出4s店的时候,就开始贬值了。

如果不是事业处于上升期,或者收入稳定,只是为了虚荣心去买车,每个月这多出来的几千块,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麦家的《人生海海》有一句话:“幸福是养自己的心,不是养别人的眼。”

面子这东西,该放下就得放下

确实有买车的需求,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自己经济所能承受的合理范围内买车,哪怕只能买二手车也行。

千万不要盲目买车,车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千万不要让它成为自己的负担。

2.不要局限于买车,要用自己的努力去配上更好的生活方式

买车本应该是提升幸福感的,有的人却本末倒置,开着豪车,却过着吃糠咽菜的生活。

要知道我们的社会地位并不会因一辆车而改变,别人并不会因一辆车而改变对你的看法。

不要局限于买车,格局放大,我们更应该把买车当作迈向更好生活的开始,去拼搏更好的未来。

穷人千万别买汽车,你认可这句话么?主要原因有几点?

我07年就买了一辆国产小轿车,买车的原因是因为公司老板收购我们公司之前是做汽车贸易的。说实话,那以前我从没想过要买车。为了自己出行方便,作为办公室主任也给老板撑撑门面,12.8万买了这辆车。在当时的县城,我开着车在街上可以横冲直撞,满大街可以随意停车。时不时还不少人很羡慕地说:女司机啊!

如今县城满大街都是车,真可谓车满为患,每逢下雨天或节假日,县城会堵得水泄不通。如果不是出远门,日常在城区里,我都是把车停在家门口,步行出门的。

这辆车现在行程公里数都到23万了。不少人看着我开的这辆车,都说该换换这破车了,影响公司副总经理的形象。我只是一个普通人,一直不想换车,也多次劝身边的同事不要买车。用它代步足够,丝毫没有觉得开一辆豪车来证明自己的身份有多大的意义。

回到题主的问题,穷人千万别买汽车,我非常认可这句话。

一、汽车就是一代步工具,普通人的生存空间里,有比汽车更合适的代步工具。

汽车对于普通人就是代步工具,对于生活拮据的家庭,家庭收入不高,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穿衣吃饭,子女教育;有了一定的积蓄后,应该考虑留足基本生病住院的钱;再其次应该是买房。前面是基本的生活保障和起码的消费,购 房既是生活的需要,即使不能增值,也是能保值的。而作为代步用的汽车,就不要证明自己不是穷人而去购买了。

现在交通出行非常方便,在农村,电动车、摩托车非常方便,在城市,各种公共交通及出租车、网约车也非常适合普通百姓人家。

二、汽车买回家就贬值了。

富人的思维买汽车是为了赚钱,而穷人的思维,买车是为了攀比,为了面子。殊不知,在你购车付款时,你的新车已经在贬值。我的那辆北京现代,虽然15年的时间我使用频率较高,如今估值都不足5000元了。

因为汽车属于消耗品,购买后有维修和保养费用,这些费用会随着购车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汽车更新换代快,新型汽车层出不穷。而且汽车大多数是量产的,一般情况下没有供不应求的现象。汽车生产的数量越来越接近饱和,因此汽车市场的竞争也非常大,一款相同品牌的车,过两年就立马被新款淘汰,原有的车就自然降价了。

三、汽车使用的消费大,普通人买得起,用不起。

的确,目前汽车的价 格越来越低,普通家庭都买得起车。算算我的那辆一般家庭都能买得起的国产轿车的日常消费吧。

1是车辆保险费。我每年只买基本的强制保险360元,车损保险544元,第三者责任保险费791元,驾乘人员团体意外伤害险180元,合计1875元(这个保险费是没有出事故的奖励打折的额度)。

2是车辆保养费。行程5000公里就保养一次,每次到4S店仅基础保养平均至少700元。行程到4-5万公里,轮胎要更换一次,普通的轮胎一只300-800元左右,更换一次平均算是2000元。国产车行程到10万公里要大修保养一次,我省了又省,还是花去修理费25000元。(该项平均每年至少按4200元左右)。

3是车辆维修费。买过汽车的人都知道,没有谁的车不碰擦的。修理起来就是费用,报保险吧,D二年的保险费成倍增加。我的那辆“拖拉机”现在已经面目全非,前后左右上下几乎都修理过,费用我已经无法计算了。这里我暂且按每年800元计算。

4是行程油费。我的车排量是1.6的,平均每公里油费大概折算为0.5元。算起来也每年平均用油费不少于7600万元了。

5是车辆过桥过路费。高速公路收费标准每公里大概0.45元。我那破车,如果只三分之一过路费,就是近3.5万元,平均每年也有2300元了。

6是停车费及违章费。其实也不是不懂行车交通规则,开始每年我违章都4000元左右,近年来我特别注意违规。但从07年至今,平均每年的罚款起码1000元,总罚款不低于1.5万元了。停车费在县城,暂且忽略不计。

如果用贷 款购车,还需承担利息和汽车销售商的各种套路费等等。

粗粗用Z节约的口径计算,一辆普通品牌的汽车每年至少要承担各种费用1.8万元。

现实生活中,穷人喜欢把钱花在别人看得见的地方,越没钱,越怕别人看不起。看着别人买车,自己也产生攀比心理,于是把本就不多的积蓄用来买汽车,有的还通过贷 款购车。等汽车买到后,等着你的是日常更多的费用支出。

后面想说的话

如果你买汽车是用于投资,我举双手赞同,因为你已经具备了富人的思维。不久的将来,你也许会进入富人行列。

如果你是普通人,为了攀比和面子,我劝你千万别买汽车。因为汽车的用途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用处不大。一旦汽车买回家了,你的钱就立马贬值了。汽车的使用消费高,购车后会给自己平添出更多的尴尬和不必要的家庭负担。

穷人千万别买汽车,你认可这句话么?主要原因有几点?

穷的时候千万不要买车,这不是要歧视谁,是要告诉你一件事情:“车是一个败家的东西”。能当着你的面说这话的绝对是朋友,我认可这句话。

当然,如果你有多余的闲钱,能足够支持你拥有一辆汽车的梦想,这时买车会给你原有的生活品质提升档次,否则将会带来反面的效果。

香车美女

我们邻居王大哥,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前年年初的时候,他回老家安徽过年,回家之后发现村里的左邻右舍的都买车了,在过年的聚会上发现大家都有车!

过完年一回来就买了一台十万过一点的合资车,车买了心愿也实现了。毕竟和他一起长大的朋友们都有车了,就他自己没有车,经不住诱惑和自尊心的作祟。

车买上了,这本来是件皆大欢喜的事,可后续的又来了意想不到的新问题。

他买的车排量是2.0的,油耗还算可以,一般市区正常行驶油耗在8.5升左右,刚买回来的时候,几乎是天天开,就连在小区门口取快递都开车。

在这儿我有必要在介绍一下他们家的家庭收入。他在一家建筑行业相关的公司,算是一个部门小领导,一个月的工资是6000左右,算不上高工资,年底的时候能发点奖金,大概在1.5万元左右。他媳妇的工资一个月是3500元左右,是在一个私营工厂里上班的。

就他们家的这收入水平,可以说是日子完全能过得去。而且这几年经过两人的省吃俭用,除了每月还2500元的房贷以外,竟然还存下来一笔5万元的存款。恰巧就是因为这笔5万元的存款,才导致他冲动买车的导火线。

香车美女

车是全款买的,跑起来总共花了12万元。也就是说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以外,还找别人借了不少的钱,才算是实现了自己的有车梦想。

随着近几年国内汽油价格的上涨,对于大多数的有车一族而言,确实是一种负担,更是一种无尽的烦恼。明明自己有车,却能随心所欲地开。

自从王哥有了车以后烦恼也就随之而来了,激情过后就是一地的鸡毛。随着对爱车新鲜劲头的减弱,每次加油就像是在割肉,时间一长慢慢地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

首先,每个月的房贷2500元扣除,每个月全家人的生活费再扣除3000元,这里面包括吃饭买菜水电费。

另外日常生活中其他的杂项再扣除800元,还有车辆在小区每月的停车费大约是300元,每月车辆的燃油费基本上是1000元左右。

这些所有的乱七八糟的费用开销完之后,忽然发现两人的工资竟然都花完了,有时候还不够,这简直太神奇了。以前没有车的时候,还能存下一部分的存款。

香车美女

现在倒好了,本来买车是想着提升生活质量,增加生活的幸福指数的。结果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不仅生活质量没有质的飞跃,反而有了明显的下降。

买车欠了债,欠别人的钱一时半会也还不上,导致两人的精神压力都很大,而且以前幸福和谐的家庭,现在还会时不时地爆发一些战争,真是得不偿失。

出现这种结果真的是始料未及的,此时此刻已经是悔之晚矣。

说这么多,为什么说生活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千万不要买车?其实这不是嘲讽,我总结了这么四点点原因。

第一、车以前是奢侈品,是一个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不过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这些头衔早都过时了,但唯一不变的还是车的本质,因为它就是一件消耗品,它不仅消耗你的积蓄,而且还消耗自身的价值。最后不管是花了你的积蓄,而且它自身也变得分文不值。

香车美女

第二、手头不宽裕的人,买车是要想方设法,让车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利益最大化。而我们很多普通家庭买完车以后,恨不得把它当藏品收藏起来。毕竟是花了真金白银买回来的,爱惜点是没有错的,但要掌握一个度,要明白它的价值所在。

第三、买了车以后,每年的各项费用支出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就拿飞度来说,一辆飞度每年最少要消耗掉9000元左右。这对于不能让车发挥它真正价值的家庭而言,就是一笔额外的开支。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生活只能是雪上加霜,而不是锦上添花。

第四、每年开车的公里数在一万公里左右,就相当于没有开车。就这样的用车需求,真的还不如打车来的划算。比如就按每天上下班30元的打车费来算,一个月是20天左右的法定上班时间,一个月的打车费大约是600元左右,一年下来差不多就是7000元左右的样子,这远远要比自己买车开车来的划算。

香车美女

每年不仅要给车辆保养,还要买保险加油交停车费。有可能会发生违章,还要交钱处理,所以一个普通的家庭养一部车子真的是很不划算的。所以很多的人买完车以后就都后悔了,因为在别人劝的时候他以为是在嫉妒羡慕恨,其实那是真的为你好,这种事只有过来人才更懂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