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早几年火爆的微信同学群现在都是静悄悄的?

你的同学群迈热闹吗?

那是因为,没有一个真正混得很好的人,真正混得很好的人,如今的标准应是身家10亿以上,因为你这么重视同学感情,并显示自己混的很好,那就应把同学们全部聚集起来,胡吃海喝三天,然后包机出国旅游一个月,费用全由你出,另外,混的不好的同学,最好接济帮助一下,这些你做得到么?如出AA制,人家为什么要跟你聚,听你摆阔,自找难受?既然不聚,那还在群里瞎吹什么?偶尔冒个泡,表示还活着,以免同学们惦念即好。特别要好的同学另说,那就不是钱的问题了,而是真友谊的问题。一般来说,真正杰出的同学极少,偶有几个混得好一点的,或许也仅仅是比其他同学每个月工资多个几百元几千元罢了,根本不具备款待全体同学的实力,那还不如不做声,保持沉默为好。

为什么感觉早几年火爆的微信同学群现在都是静悄悄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毕业后各奔东西,职业兴趣不同,没有什么共同的话题,总不可能每天都在回忆在学校的人和事吧,所谓志不同不相为谋。

拿个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吧,昨天我在大学同学群里发中秋节祝福短信,但没人回复。这个群我还是群主,居然没人互动,简直凉透心了,那一刻我决定以后不会再发了,顺便找个时间不做群主了。没有互动,没有意义,何苦呢?

实际上,志趣相同的人都另外建立小群了,不会呆在沉闷的大群里。

为什么感觉早几年火爆的微信同学群现在都是静悄悄的?

不是静悄悄的而是群都散了,我们班一共建了三个微信群,全退群了,群主都退了,同学聚会也不再有了,可能是同学间的友谊也不再了,混的好的同学只有一两个,天天在群里说大话吹牛皮嗮照片,引起一些同学的反感首先就退群了,混的不好的同学根本一句话都不说,聚会也是如此,我进群前还以为能够找回上学时的童趣和友情,谁知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也已经不是上学的时候了,我是继群主退群以后才退的,毫无意义的同学群。

为什么感觉早几年火爆的微信同学群现在都是静悄悄的?

我现在退同学群了,从刚开始被同学拉入同学群时的激动,兴奋到后来的我悄无声息地退群,这个过程竟然持续的不到一个月。

记得应该是五年前吧,有一次回老家在公园玩时碰到了小学同学,因我上完初中后全家都搬到了县城,老家的亲人后来都陆续分布在名个城市,所以也很少回农村老家,小学时的同学也没再联系了,这一次的相遇可把我俩激动坏了,各自问了对方的一些情况,又问好多同学的情况,聊了好长时间还处在兴奋中。小学同学大多都是一个村上或附近村的,小时候一起长大的玩伴,儿时的友情格外珍贵。天已晚,彼此加了微信才离开。

第二天她征求了我的意见后把我拉入同学群,一进群好热闹呀,听说也是刚群起来的群,那几天真是聊天,发红包,一整天微信群里都不见停的,兴奋几天后,群里冷静多了,毕竟人到中年各有各的忙。我们的同学群还好,没有像网上说的那样同学之间相互炫耀之类的,但另一个现象出来了,就是有些男同学素质很低,经常发一些低俗的图片或小视频逗大家乐,我是特别反感这种行为的,为人夫为人父的人了,这是最基本的素养,群里那么多女同学,发这低俗的图片,说着无聊的玩笑,实在令女同学不堪,一遇到这样,全群女同学就沉默,我觉得是对女性的不尊重。我和几个女同学站出来说他们,不要在群里发无聊的图片,谈无聊的话题,说过后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好不了几天,又老毛病犯了,这真是人的素质问题,我看也没啥意思,加了几个上学时玩的比较好的同学的微信后,就退群了。

虽然进同学群后又退群有点小遗憾,但通过这个群又找到了儿时的伙伴也是一大收获,至今我们还在联系着[耶]

为什么感觉早几年火爆的微信同学群现在都是静悄悄的?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都会跟自己有同等阶级及同等利益需求的人,在一个群里面,同学群之所以能够让大家在一起的理由,是因为曾经是同学。这个群如果正常来讲,一旦到了毕业之后,这个群的使命基本上也就结束了,毕业之后,同学情还有什么意义呢?大家已经不再是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形体,比如说你没有毕业,那么有什么通知在群里面发,那大家是都想知道的,现在你有什么东西在群里面发,每个人的观点不一样,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每个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你发的东西大家并不一定认同。

所以一个几十人的群,没有几个人认同的东西,你发它干什么?如果情绪比较激进的会吵架,如果情绪比较温和的会置之不理,更多的人是觉得这个群好烦。说实话,大家都想在这个群里面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而不是得到一些垃圾东西。什么叫垃圾东西?就是你发了,我不想看,就是垃圾,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任何人发的东西到群里面,至少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是不想看的,也就说你发的东西在别人看来应该就是垃圾,那么,这样的群存在于什么意义?

有人说这个群最大的意义在于可以通知同学聚会,关键是有几个同学认为聚会有意思呢?到底有多少人喜欢同学聚会呢?我看就没几个人喜欢,有人说混的好的人喜欢,那是他们还没有真正混到好,他只是混的有一丁点好,想炫耀一下,这个属于暴发户的初级阶段,真正混的好的人是很低调的,是最怕别人知道他混的好的。那么,这样的人是不会来参加同学聚会的,而混得差,还更不回来参加同学聚会了,来了,那岂不是自讨没趣?也就只有那几个稍微混的好一点,恨不得没有人知道他混的好,恨不得马上通知所有人参加同学聚会,但是正如在群里面发言一样,你想参加的只是你想参加而已,对于大多数人,是不想参加这一场聚会的。

总之,在同学微信群建立的初始阶段,大家都怀着对青春的美好的幻想,还以为建立起来能够有什么可以聊的,有什么可以值得大家留恋的。而建立起来之后,发现一切都变了味道,毕竟你总不能天天怀念那些旧照片吧!再说你天天在群里面讨论那些大佬,那其他人总不能天天是旁观者吧?所以没几天之后就发现没有什么兴趣,慢慢变成无聊的东西了,也就只能够让它归为平静。若想让这个群的气氛再次活跃起来,除非你多放几个红包上去,也许有些人抢了之后会说声谢谢,只是还是有好多人抢了之后沉默不语。

这两天刚好是中秋假期吧?我记得以前中秋假期是要发短信祝福的,后面改为微信祝福,后在后来改为朋友圈祝福,最后的最后改为没人祝福,我现在就是这种没人祝福的阶段,没有人给我祝福,我也没有向别人祝福的阶段。这有点像同学微信群,开始是QQ群,后面是微信群,开始是非常热闹,发红包,现在是冷冷静静,冷冷清清。我想如无必须那就退出吧。

为什么感觉早几年火爆的微信同学群现在都是静悄悄的?

随着成长和经济压力的增加,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在微信这种社交软件上发言了!一方面是因为真的很忙,下了班就想安静一点玩自己的事情。一方面是大家生活不同,关注的东西和话题都不一样,找不到共同话题。也有很多人经历了一些人情冷暖,觉得这些友情已经不单纯了,所以不喜欢发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