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强大的蒙古帝国,为什么自朱元璋之后,再也不曾复活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游牧民族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大家注意,历史上游牧民族崛起都有个特点。
以蒙古为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前,其实蒙古已经趋向于统一。
当时各个小部落大多消亡,出现了实力强大的大型部落。蒙古草原基本就是塔塔儿、塔儿乞、克烈部、乃蛮部等几个大部落。
这就决定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时间不会很长,而且可以通过政治手段而不是完全的军事手段统一。
统一蒙古以后,草原上游牧民族实力不会因为激烈内战而大减,具有强大的势力。
同样道理,满洲统一女真各部,前提也是之前女真就出现了大型部落联盟,努尔哈赤征服起来比较容易,无非是几次战略决战而已。
如果蒙古草原是一盘散沙的中小部落,就算成吉思汗有通天彻地的才能,也不能短期内建立蒙古帝国。
第二,当时中原政权的分裂。
蒙古为什么能够迅速崛起,其中关键在于中原王朝对他们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当时长城以内,分为金国、南宋、西夏、吐蕃、大理等几个割据政权,互相攻打,无暇顾及蒙古。
甚至蒙古人出兵攻打金国,南宋还同蒙古联盟进行军事合作。
但如果长城以内是一个统一的汉人政权,必然会在成吉思汗崛起的时候进行干涉。
要知道,成吉思汗初期并不强大,还曾被扎木合击败,差点自己都被生擒。
他同满清一样,赶上了中原分裂混战的好时机。
第三,南方政权的强大和草原游牧民族的衰败。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耕文明越来越强。
明朝人口顶峰已经有2亿人,清朝更是达到4亿。蒙古草原却只能容纳200万人口游牧,即便全民皆兵也只能出动30万左右的军队。
如果草原部落不能统一,实际上往往只能出兵几万,最多不过十几万人。
由于中原王朝人口基础太大,完全可以调动数十万军队应急。
尤其随着火器的发展,农耕文明的步兵防御能力越来越强。即便是没有受过什么训练的农民,站在城头也可以向下发射火铳。
相反,游牧民族难以有什么进步,各方面实力还是维持古代的状态,此消彼长。
第四,满清时代的满蒙联姻。
严格来说,满清是满蒙联姻统治汉人和其他民族。
满人和蒙古人就是一家,早在入关之前就合拢为一体,互相通婚,有着血脉联络。
相反,谁都知道满清贵族只在八旗内通婚,实际上进行种族隔绝,不同汉人(非旗内汉人)通婚。
换句话说,蒙古人实际上借助满人的力量统治了中国,还有必要独立出来建国争雄吗?
第五,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蒙古帝国消亡了。
早在康熙时期,噶尔丹部队和清军已经大量使用火器和火炮,不再坚持传统的战术了。
在昭莫多之战后,噶尔丹穷途末路之时,”兵不过万,火枪不过二千“,火枪的装备比例也仍然非常高。
随着火器性能越来越强,持冷兵器作战的骑兵,也越来越成为靶子。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八里桥战役,面对英法联军8000人,3万清军包括其中的骑兵1万多人,激烈开战。让人震惊的是,在没有机枪的时代,英法联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击败了对手。
法军死亡3人,伤18人;英军死2人,伤29人,而清军伤亡1200人,骑兵的战马被洋枪大炮吓得乱窜。
曾经强大的蒙古帝国,为什么自朱元璋之后,再也不曾复活了?
一
1368年4月,洛阳,大元朝梁王阿鲁温率领五万骑兵在洛水北岸布阵,迎战从山东转战而来的大明北伐军。
元军聪明地让出河滩,眼睁睁看着四五十条小船载着第一批明军乱哄哄地登上河边的泥泞之地。
半渡而击,这才大约不到三千人,还乱哄哄的,都不够五万元军塞牙缝的,所以梁王阿鲁温根本不急于进攻。
登岸的明军人喊马嘶,在不远处元军的窥视下显得手足无措,很多人都在慌乱地整理着兵器铠甲和马匹。
忽然,一员明将从乱军中策马而出,挺枪杀向元军大阵。
是的,一个人,一杆枪,一匹马,单挑元军的万人大阵!
“这是找死!”梁王阿鲁温恶狠狠地派出亲卫二十人迎战,他要阵斩此将,挫一挫南人的锐气。
在这个世界上,骑马打仗,蒙古人怕过谁?
谁知来将也不是善与之辈,张弓搭箭,一箭射穿领头的百夫长,扔掉弓箭,枪挑三四名亲卫,然后拨转马头,大喊着杀入元军大阵!
单人匹马撼动万人大阵!
渡河的明军呐喊着冲向元军。
是役,元军大溃,明军追击五十里,斩获无数,梁王阿鲁温投降。
那员明将,大明鄂国公常遇春是也。
十多年前,刘福通派军三路北伐,搅动了整个草原,黄淮汉人的战力让蒙古人大吃一惊,现在,南人的马术竟也精湛如斯,勇武更远在蒙古人之上!
二十四世纪,所有的民族都在进步,日新月异,而蒙古人却在原地踏步,甚至比起一百多年前,他们还稍有不如!
遥远的欧洲,但丁已经谱写完他的《神曲》,英法开始了百年大战,分裂的天主教正在酝酿着一场思想运动。
在西亚,刚刚兴起的突厥奥斯曼正在和拜占庭帝国厮杀,血色的残月旗不久就将飘扬在千年帝国的上空。
东欧森林里,莫斯科的罗斯人正在蠢蠢欲动,海岛上日本的南北朝也在征战不休。
蒙古人呢?
金帐汗国月即别汗最大的敌人不是莫斯科,而是中亚河中地区他的堂兄弟,他的最大的战功不是开疆拓土,而是跨过高加索,将他的至亲伊尔汗国打落马下!
内斗是十四世纪以后几百年里蒙古人的拿手好戏。
1367年,脱烈伯、李思齐、张良弼在西安会盟,打的不是已经北上的明军,而是王保保!
王保保拥兵十万,据守山西,对近在咫尺的大都见死不救!
捕鱼儿海之战,元主脱古思帖木儿和太子天保奴好不容易逃过明军的追杀,却死于阿里不哥的后裔也速迭儿之手!
读蒙古史你会发现,成吉思汗的子孙对自己人的仇恨似乎远远大于外人。
三元朝北撤前后被朱元璋收拾的很惨。
战场上,朱元璋消灭俘虏的元军,不下百万。徐达、冯盛、蓝玉,大的战役全部加起来,就不止这个数!
这还只是大战,没有算上那些数不清的、每天都在发生的小冲突。
还有,那些流落沦陷在南方的大量的军事、行政常驻人口,总数目应该也不小于被俘和战死的!
朱元璋克太平,俘虏了几百名蒙古人,镇江也有一百多名,像杭州、广州这些大据点,肯定更多!
所以,朱元璋之后,蒙古人的实力已经被极大地削弱了,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四有人说,蒙古帝国的灭亡非战之罪,从真金太子之死,帝国拒绝进行任何形式的制度革新的那一刻,它的命运就注定了!
帝国的复兴,也是如此。
总结一下,个人认为朱元璋之后,强大的蒙古帝国之所以再也不曾复活,原因有三:
1,没有凝聚力,内部不团结。
2,不学习不革新,不与时俱进。
3,已经没复兴的实力。
参考书目,《明史常遇春传》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曾经强大的蒙古帝国,为什么自朱元璋之后,再也不曾复活了?
孩子,你是对这段历史多么的不了解。
蒙古帝国的毁灭是到清朝乾隆时期,在清,沙俄,奥斯曼,几大势力之下的结果。
我若和你说清,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世界观,欧洲的整个近代史我要和你说清,奥斯曼的兴起,沙俄从大公时代聊起,乌克兰和俄罗斯,立陶宛,波兰,瑞典,的兴起,还要聊到瑞士雇佣军的兴起和欧洲财政改革,意大利城邦的,自由共和国,商业联盟,骑士团,共济会,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到这我可以把金帐汗国和伊尔汗国说个大概。
察合台汗国的全过程波澜壮阔,是四大汗国中真正英雄辈出的时候,从伊斯兰教的东进,西域佛国的陷落,乾隆灭准格尔汗国,黑山和卓在圣彼得堡的街头被粘杆处侍卫暗杀带回首级,白山和卓在哈萨克汗国鸿门宴,传首至承德避暑山庄。
叶尔羌汗国的兴起和落幕。
元帝国的北遁,黄金家族的陷落,鞑靼瓦剌,漠西四部…
这么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你确定你听得明白?我说都要年把的时间,而且很多细节我也要现查资料,我只是知道一个框。
朱元璋只是夺回了元帝国汉地十八省,并在此基础上建国强大,世界范围内地缘政治的影响力有限。远远达不到蒙古帝国的世界格局。
曾经强大的蒙古帝国,为什么自朱元璋之后,再也不曾复活了?
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发展到蒙古帝国,是其鼎盛,核心代表就是大元朝。
在蒙古之前,有匈奴、柔然、突厥、铁勒、鲜卑、契丹、女真,都建立过强大的草原帝国。但是北元之后,就连蒙古这个名字都不用了。
为什么会这样?
1,时代变迁,骑兵的绝对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有四个关键军事技术的突破,铸铁炼钢技术进步、火器技术进步、观测通讯技术进步、城防技术进步,使得传统骑兵优势削弱很快。
2,先进技术的发展,对于负责工艺的要求更高,草原条件不够,很难发展这方面的技术。使得蒙古骑兵的技术进步越来越慢,无法跟上时代了。
3,满清的崛起,主要用融合政策对待蒙古高原上的各部落,也是从本质上消除了北元继续成为政权的可能性。
确切说,北元和大明算是一直共存的,实力削弱后越来越不可能南下。但是渔猎的女真人重新崛起,吸收了中原文化和现代技术,加上明朝政府一系列错误操作,最终由满清统一了中国。
曾经强大的蒙古帝国,为什么自朱元璋之后,再也不曾复活了?
蒙古帝国在成吉司汗的统治下,确实达到了顶峰,当时是冷兵器时代,蒙古人善于骑射,他们的势力范围,除了大地中原,甚至中原能伸展到欧洲多国,蒙人入主后,一代比一代奢靡,几十年后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被推翻是注定的了,后来进入坚船利炮时代,蒙古骑兵发挥不了优势了。
曾经强大的蒙古帝国,为什么自朱元璋之后,再也不曾复活了?
我是青城,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回答一个问题,蒙古帝国为何会覆灭?
蒙元王朝在朱元璋的兵峰下轰然倒塌,究其根本原因是其的统治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其最明显的恶政即为蒙元的民族政策。
四等民族政策
第一等,蒙古人,享有特权的阶层,
第二等,色目人,即为西域人,还有部分契丹人
第三等,汉人,这里的汉人为淮河以北的原金国的汉族人,还包括女真人等族
第四等,南人,值得是元朝最后征服的南宋人,即为江浙,湖广等地的汉人。
在四级民族等级制度中,充斥着极其严重的民族压迫和歧视,第一等蒙古人杀第四等南人,只需要赔偿一头驴,这种民族等级制度极大的影响了元朝内部稳定。
而且蒙元的法律政策都是以四等民族政策作为基础而制定的,就拿战时制度来说,蒙元为了征伐安南,征用全国马匹,色目人三匹马中只征两匹;而汉人的马,无论多少,全部被征收。以后不断征马,每次如此,汉人的马就会成为珍品。
正是基于这样的统治政策,导致汉族人民滋生出严重的不满。同时,蒙元统治的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蒙元统治的问题所在。那么为何蒙元帝国不能再复活?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两个方面来解答。
第一,一个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权,势必会被人民群众推翻。同时,历史演进的进度,是先进的政治制度替代落后的制度。所以,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看到,蒙元所推行的政策,是极其落后的政策,所以被取代是历史的必然。
第二,随着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正式灭亡。曾经显赫一时的黄金家族,彻底走下了历史舞台。而明朝对蒙古的统治政策,也分化瓦解了蒙古的统治基础,使得蒙古部落彼此之间互不统属,无法形成有效合力。
最后,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15,16世纪,蒙古落后的部族制度,已经完全不能跟上历史的脚步,所以蒙古帝国,注定不能再次复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