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远山逼死虚竹父母亲,虚竹为什么不去杀了萧远山?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万事都要讲道理。

第一,虚竹的父亲玄慈作恶在前。

玄慈虽然是被慕容博欺骗,毕竟不问青红皂白杀死了萧远山的妻子和部下,这才让萧远山失去控制大开杀戒,最后跳崖自尽。

不管怎么说,萧远山夫妻是无辜的受害者,萧远山杀死玄慈一伙人也是正当防卫。

他最后手下留情没有杀死玄慈、汪帮主,就说明还是留有余地的。

现在萧远山找玄慈来报复,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第二,玄慈和叶二娘确实有见不得人的丑事。

玄慈身为少林寺著名僧人,又是内定的方丈接班人,却做下丑事。

一来,他身为僧人不守色戒,竟然同18岁的民女叶二娘发生性关系,导致后者怀孕;二来,僧人不是太监,完全可以还俗以后同叶二娘过日子。玄慈卑鄙的为了自己的地位,选择让叶二娘独自承受未婚产子的痛苦。

这种卑劣的行为,萧远山揭露也没什么不对。这么个人品有问题的人,怎么能够担任少林寺方丈的职务?

第三,萧远山并没有太过分,最多也是以牙还牙。

上面说了,萧远山在认为妻儿都被杀死的时候,决定跳崖自杀。

就这种情况下,他还放过了玄慈和汪帮主,是留有余地的。

至于后来他抢夺走玄慈的儿子,因为自己儿子也被玄慈带走,不知去向,算是以牙还牙的报复。

不过,萧远山也没把儿童虚竹弄死,只是交到少林寺,被正直善良的僧人们妥善照顾长大。虚竹并没有吃苦受罪,大体还算幸福。

退一步说,这种生活也比跟着单身母亲叶二娘要好。

第四,萧远山是揭露丑闻,没有杀死玄慈和叶二娘。

以萧远山的武功,完全可以击毙玄慈和叶二娘,但只是揭露丑闻而已。

萧远山只是希望他们名誉扫地,至于玄慈被惩罚致死,萧是无法预料到的,是少林下手太重的结果。

玄慈犯了大错,本来就该惩罚,这怪谁?

萧远山逼死虚竹父母亲,虚竹为什么不去杀了萧远山?

虚竹自幼深受佛法的熏陶,心存慈悲,从来没有动过杀人的念头,即使面对大奸大恶的丁春秋,他也始终没有使出真正的实力,看到丁春秋被生死符折磨地死去活来,他还感觉有点后悔,认为自己下手过分了。这样一个老实人很难想象会为了复仇而大开杀戒。

更何况虚竹父母之死,虽然是由于萧远山的逼迫,但其实他们都是为了赎罪。

虚竹之父玄慈方丈犯了淫戒,又听信慕容博的谣言错杀好人,他一直以来神明内疚,最后他选择接受少林寺戒律院惩罚以赎罪愆,挽回少林寺的声誉,可以说是求仁得仁。叶二娘追随爱人而去,同时也是在后悔成为四大恶人之后犯下的种种过错。

虚竹看似笨拙,但这一切的因果看得明明白白,他的内心只有没有在父母生前尽孝的惋惜遗憾,而没有半分怨怒。

另外,虚竹和父母是在偶然之间相认的,这导致他对父母的感情缺乏深厚的感情基础,所以他伤心难过之后,在佛法的解说下又逐渐释怀。

萧远山逼死虚竹父母亲,虚竹为什么不去杀了萧远山?

外行路过强答,回答有错见谅。

题主没好好看书,电视剧估计也没好好看。

首先的首先,虚竹是和尚,会念经的和尚,守戒律的和尚,虽然被姥姥破戒,但是人心依然向佛,就这一点他也不大可能找萧远山报仇,更别说杀了萧远山。在和尚的世界里,人的生死都是佛祖的安排,你可以当时除恶,不可以事后报仇。

其次,萧远山只是说事实,而这个事实是虚竹他爹犯了色戒,说句不好听的要不是方丈,早就被打的半死甚至逐出少林,而对虚竹来说,少林比生命更重要。也就是萧远山只是陈述事实,而这个事实远在萧远山的那次事之前就有了,萧远山说完了就闭嘴了,是虚竹他爹自己要死。

最后,萧远山一家是虚竹他爹带人去杀的,萧峰都没找虚竹他爹报仇,虚竹怎么可能去找萧远山呢?

如果自己做错事,还是不可饶恕的大事,被别人揭露了就要杀别人,那么虚竹那么多经书白读了。

而萧远山说出真相的时候,虚竹他爹至始至终没有阻拦,说白了,他爹知道自己错了。如果说虚竹他爹苦苦哀求而萧远山依然说出来,然后说你不死什么什么的,那才叫逼死。

萧远山逼死虚竹父母亲,虚竹为什么不去杀了萧远山?

虚竹不去找萧远山报仇,是因为他知道萧远山说的玄慈和叶二娘私通是事实,一个人不应该为说真话而受罚。而萧远山掳走当时还在襁褓之中的自己,导致一家骨肉分离,叶二娘忆子成狂,总也算是事出有因。

虚竹是一个讲道理的人,所以他不报仇。但是,谁能告诉我,下面这些事,又是为什么?

慕容博是雁门关惨案的幕后黑手,萧峰、虚竹悲剧命运的制造者,被他直接杀死、间接害死的人不计其数,为什么他能拜扫地僧为师,却没有人找他报仇?

慕容复杀死阮星竹、秦红棉、甘宝宝和他的舅妈王夫人,还有他忠心的手下包不同,为什么就没有人找他报仇?钟灵、木婉清和王语嫣为什么不报杀母之仇?王语嫣为什么还要回到慕容复身边陪着他?

大理四大护卫之一的古笃诚为保护段正淳,被南海鳄神岳老三打入江中身亡,段正淳、段誉为什么不去杀了岳老三为他报仇,段誉还要认岳老三当徒弟?

游坦之丁春秋用“腐尸毒”的功夫对打,每出一招都要牺牲一名弟子,这些弟子的兄弟、朋友怎么不去找游坦之、丁春秋报仇?

玄苦大师、乔三槐夫妇并不在雁门关一事的因果之中,还对儿子萧峰有授业、养育之恩,为什么萧远山要杀了他们?

萧远山逼死虚竹父母亲,虚竹为什么不去杀了萧远山?

萧远山逼死虚竹的父母亲,虚竹不去找萧远山报仇,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虚竹从小在少林寺长大,懂得冤冤相报何时了的道理。第二个原因是玄慈方丈杀了萧远山的妻子,萧远山逼死玄慈方丈事出有因。第三个原因是玄慈和叶二娘都是自己寻死,不是萧远山亲手杀死的。

虚竹的性格特点

虚竹的资质本身就比较愚钝,他能够练成一身绝顶武功,成为了逍遥派的掌门人,主要是凭借着过人的运气。由于从小在少林寺里面长大,虚竹养成了宽厚待人的性格特点,即使有人想要谋害虚竹,虚竹也会以德报怨。

丁春秋杀人无数,虚竹也只是用生死符将他制服,没有伤害他的性命。虽然萧远山杀的人也很多,还逼死了虚竹的父母,但是萧远山杀人和逼死虚竹的父母都是为了报仇,虚竹不愿意冤冤相报何时了,自然不会找萧远山报仇。

玄慈对不起萧远山

三十年多年前玄慈方丈带队袭击萧远山的族人,将萧远山的妻子活活打死,以至于萧远山数十年不能跟儿子乔峰相认。不管玄慈方丈杀人的原因如何,萧远山的族人和妻子都没有错误,玄慈方丈都犯下了错误。

玄慈方丈本来就对不起萧远山,纵然萧远山一掌打死玄慈方丈,玄慈方丈也是死得其所。玄慈方丈甘心受死,就是为了化解与萧远山的恩怨,还清杀害萧远山妻子的罪过。实际上以乔峰恩怨分明的性格,即使玄慈方丈不肯甘心受死,乔峰肯定也会跟玄慈方丈一决生死,为惨死的母亲报仇雪恨。

玄慈不是萧远山亲手杀死

如果萧远山亲自出手,一掌将玄慈方丈和叶二娘打死,那么虚竹肯定会怨恨萧远山。然而玄慈方丈早已经看清了局势,他当年杀害萧远山妻子和族人的血债,今天肯定是要归还。他跟叶二娘私通的错误,也肯定要受到少林寺寺规的惩罚。

纵然玄慈方丈不自杀,乔峰和萧远山又怎么会放过他,玄慈方丈未来也无法在江湖上立足。因此为了少林寺的声誉,为了儿子虚竹的未来,玄慈方丈选择了一种最合理的死亡方式。而在玄慈方丈自杀后,叶二娘也心灰意冷的自杀。

总结

虽然叶二娘和玄慈方丈都是被萧远山逼死,但是他们的死终究不是萧远山亲自动手,再加上玄慈方丈本身就有错误,萧远山报仇也是理所应当。虚竹从小在少林寺长大,对于父母的感情不深,再加上他从小受到佛法的渲染,不愿意冤冤相报。因此在萧远山逼死玄慈方丈之后,虚竹也只是痛苦了一段时间,便继续跟乔峰做朋友。

萧远山逼死虚竹父母亲,虚竹为什么不去杀了萧远山?

先说玄慈方丈死于何事?事实上玄慈确实犯了戒,而且他犯错却一直隐瞒,叶二娘更是自愿殉情。萧远山只是说出实情,一没动手,二没诽谤。玄慈还是因为犯戒被责罚至死。

方丈年轻犯戒罚杖责200,方丈不用内功抵挡已肉身相抗,受罚责之后方才自尽经脉。方丈是一不让少林清规在自己手中蒙尘,二是愧对叶二娘母子二十余载,三是误信人言害了武林诸豪杰与萧远山一家,事以至此不得不做个了断。虽有萧远山出面相指,但其自尽亦是顺心而为,那200余杖就是玄慈向整个江湖的交代。一饮一啄莫非前定,玄慈种因得果,致死恩怨皆了,少林清誉仍在,玄慈方得大解脱,心中只剩安宁喜乐,又何来怨恨呢?

再谈萧远山萧远山契丹英雄,不料被汉人袭击,虽逃脱一死亦妻离子散,可谓深仇大恨莫过于此。此罪虽主要在慕容博身上,但玄慈身为当时正道领袖亦有大过,其逼出玄慈现身也为亡妻公道并不过分。

更何况玄慈自尽并非被他逼迫,而是为了少林清誉,以及为了给自己内心一个交代。所以方丈之死,萧远山并不是主要原因。

最后来看虚竹虚竹欲为僧却卷入江湖,欲不破戒而不可得,欲归寺亦不可得。前半生身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虚竹对命之种种体会最深。他能觉察到母亲对父亲的深情,又能感觉到父亲死前的解脱而无憾。

虽伤心于求不得但也知造化弄人。何况其明达佛理,更兼宅心仁厚,就连他恨得要命的丁春秋他都能放过一命,怎么就不能以人心度人心,以常情察常情呢。谓尘世茫茫不如现世了了。而且这也是上一辈的恩怨。算起来虚竹他爹也算害得萧峰爹家破人亡莫说虚竹与萧峰有结义之情,哪怕是不相识的江湖豪客,虚竹也会释然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