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顾妻女哀求,为何执意杀了自己的女婿?

民间有种说法,一个女婿半个儿。但朱元璋却狠心杀了自己的女婿。这到底为什么呢?

话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国家总算走上了正轨。

期间他为女儿安阳公主,选了一门好亲事,这个驸马就是进士出身的欧阳伦,这小伙子长的一表人才,满腹经纶,风度翩翩,深得朱元璋厚爱。(敬请关注秉烛读春秋的头条号)

但好景不长,家里后院起火了。女婿欧阳伦犯事了。

讲真朱元璋也是爱屋及乌,安阳公主是幺女,又是马皇后和自己的亲生女儿。各方面造成了对女婿的放纵,人最怕有权有势时迷失自己。

老朱的女婿就是这样的人。

欧阳伦按现在流行说法就是,经不住糖衣炮弹的进攻,成了腐败分子的俘虏。

这不难理解,皇帝的女婿,哪个高官不巴结呢?

欲望的大门一但打开,想关闭很难。

欧阳伦对钱财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他很快就发现了走私茶叶很来钱。

明初,朱元璋为了控制西蕃少数民族地区,就用中原地区产的茶叶去交换西蕃的马匹,因此茶叶便成了明帝国重要的战略物资。

朱元璋为此专门颁布《茶马法》,严禁走私茶叶。

其实这和咱们国家控制烟草、食盐等物资一样。谁染指谁就是犯法。但在利益驱使下,欧阳伦私下里委派家奴周保,动用官府车辆和征集民间车辆,“数遣私人贩茶出境”,牟取暴利。

周保仗着主人的权势,骄横跋扈。他指挥走私车队擅闯关卡,毫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但凡有耿直的地方官吏阻拦,非打即骂。而欧阳伦更是有恃无恐,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亲手暴打政府官员,气焰十分嚣张。被打官吏气愤不过,告了他的状。

假如欧阳伦只是贪污腐化,搜集奇珍异宝,建造豪华驸马府等事,我觉得朱元璋不至于斩杀了他。

朱元璋闻讯欧阳伦狗胆包天,走私国家军用物资,于是雷霆震怒:“朕才行一法,乃首坏之!”朕必杀之。

马皇后和安庆公主闻讯,急忙赶来为欧阳伦求情。好话说了一大堆。朱元璋始终不肯放过女婿。

朱元璋深知处死驸马的后果:爱女将成寡妇,皇家脸面也将丢失。

但不杀驸马,何以服众;驸马不死,国法何在?

于是,朱元璋毅然决然地赐死驸马欧阳伦,并处死家奴周保一干人等。

老朱果然雷厉风行,此举全国震惊,腐化贪污之风也骤然遏止。

朱元璋为了建立官僚队伍秩序,为了严格管理,为了巩固他的统治,不惜大义灭亲,这完全符合朱元璋的处事风格。

【我是春秋君,欢迎点赞和留言评论,欢迎加关注】

朱元璋不顾妻女哀求,为何执意杀了自己的女婿?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10084条回答。

这就叫做:自作孽不可活。

朱元璋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女儿多于儿子。

朱元璋一共有16个女儿,其中3个在童年夭折,长大成人的有13个。

其中地位最高的是,朱元璋同恩爱的原配马皇后的2个女儿。

这两个公主属于嫡出,地位远远高于其他姐妹。

其中姐姐为宁国公主,妹妹为安庆公主。

朱元璋对这两个女儿爱如珍宝,对她们的婚姻也很重视。

宁国公主嫁给,开国名将汝南侯的儿子梅殷!梅殷不但地位很高,能力也强,才高八斗,深为朱元璋喜爱。

有意思的是,安庆公主嫁给的不是贵族子弟,而是毫无背景的欧阳伦。

欧阳伦只是一个文人,依靠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在皇宫内被朱元璋看中,竟然不拘一格让他成为女婿。

唯一的解释是,欧阳伦绝对是人中龙凤,才华横溢,能力超群,朱元璋这才让宠爱的女儿嫁给她。

众所周知,朱元璋对女儿很照顾。

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因为密谋造反,被打为胡党,全家遭到族灭。

然而他的长子李祺因为娶了朱元璋长女临安公主,只是被发配到江浦,并没有被杀。

照常理来说,古代长子的地位极高,族灭一定要先杀长子。

而面对谋反罪名,朱元璋都可以保住女婿,为什么却杀了欧阳伦?

实在是欧阳伦自己作死!

朱元璋是贫苦农民出身,成为皇帝以后吸取前朝和民间教训,制定了很多规则,其中两大规则同欧阳伦有关。

第一是外戚不能担任要职。

中国古代从秦汉开始,外戚就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仅仅以汉朝为例,先是吕后依靠外戚把持朝政,差点改朝换代。后来又是外戚王莽篡位,差点把汉朝灭亡。

最后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和宦官内斗中瓦解!

朱元璋给与外戚,尤其是女婿之流很高的待遇以及重要的地位,却不给与实权:驸马仪宾,不许入仕,其子不许任京秩

梅殷如此被朱元璋信任,也只是担任过山东学政,也就是山东教育厅厅长,其他就是所谓使者去各王府传达圣旨,或者是检阅军队,代表皇帝救灾等等。

欧阳伦也是如此,虽然每年都要很大收入,却没有实权。没有实权就难以捞钱,欧阳伦对此非常不满。

他毕竟是草根出身,做官甚至做驸马爷,无非是为了利益。

久而久之,欧阳伦对此十分不满,试图用其他方法捞好处。

第二是朱元璋对贪官极为痛恨。

元朝之所以灭亡,同地方贪官无所不为密不可分。

朱元璋很明白官逼民反的道理,对于利用职权贪污的官员都是严惩,甚至剥皮萱草示众。

而欧阳伦,不幸的就成为了一个贪污犯。

当年大明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国家专营贸易,就是茶马贸易。

那个时代,蒙古、西藏、新疆等地的游牧民族缺少蔬菜,吃饭油腻,都有饮茶的习惯。

但这些地方都不产茶叶,就必须向大明进行购买。

而大明建立初期,之所以军队战斗力很强,其中一个关键是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和良马。

于是,茶马贸易可以用大明的茶叶,换取游牧民族的好马,对于国家军事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茶马贸易也是控制这些游牧民族的一个经济手段。如果这些民族搞事,大明就会立即停止茶马贸易。大明少几匹马倒是没什么,游牧民族长期不喝茶叶是受不了的。

于是,茶马贸易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外交和政治手段,是国家垄断经营的。

然而这种巨大的利润,让边疆一些商人和官员进行走私贸易,收入非常大,严重动摇了明朝的国家政策。

在朱元璋去世前一年,他下达严厉命令:(洪武三十年三月)壬午,敕兵部曰:……尚恐边卫将士巡防不严,私茶出境。尔兵部备传朕意,谕边守者知之。—《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五十一》

在这之前,朱元璋就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明史⋅食货志》记载:“律例丝茶出境与关隘失察者,并凌迟处死。盖西陲藩边,切莫诸番,番人持茶为生,故以严法以禁之,易马之酬之,制番人之死命,壮中国之藩篱,断匈奴之左臂,非常法论也。”

大家注意,明代只对谋反、极度违背社会道德(比如谋杀丈夫,儿子杀老子之类)的人采用凌迟酷刑,可见对于走私茶叶处罚多么严重。

然而,就在朱元璋下达命令刚刚1个月,就有人敢于顶风作案,这个人就是欧阳伦。

欧阳伦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走私茶叶获取巨额利润已经有一段时间。

由于地方官不敢得罪驸马爷,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给与配合。

于是,欧阳伦就借着去西北担任使者的机会,派管家周保在各地收购了数十辆马车的茶叶,走私到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南部)变卖。

陕西布政司不但和驸马作对,不但给与默认,还提供了50辆大车。

大车肆无忌惮的运输到蓝田县,被河桥司巡检税吏扣下。周保自恃是驸马的管家,也算是五品官,强迫税吏放行。税吏拒绝以后,周保竟然将税吏一顿痛打。

税吏不堪忍受这样的侮辱,连夜写了奏折报到朝廷。大臣们看到奏折知道事关重大,不敢藏私,交给朱元璋批阅。

朱元璋看到自己刚刚下达禁令,女婿欧阳伦就公然违抗,还如此嚣张,大为震怒。

朱元璋下令将将周保斩首,赐死欧阳伦和陕西布政司。

安庆公主听到消息以后,吓得放声大哭,急忙跑到朱元璋和马皇后面前下跪求情,却已经迟了。

君无戏言,圣旨下达以后就不可能更改,况且欧阳伦的行为也非常恶劣,也不是初犯。

最终,欧阳伦只能自尽而死。

有了这次驸马案的前车之鉴,此后民间私自贩卖茶叶的行为一度得到遏制。

欧阳伦依靠自己的才能平步青云,有钱有势,地位很高,却仍然贪心不足,不择手段的敛财,甚至不惜顶风作案,直接违背岳父刚刚下发的禁令。

这种人死有余辜,不值得同情。

不过,安庆公主从此就再也没有记载,没有记录她的结局,这是很反常的。

一般认为丈夫死后,安庆公主或者很快忧愁而死,或者也一同自尽。

明朝史官不敢记录安庆公主的结局,只能在史书中留为空白。

朱元璋不顾妻女哀求,为何执意杀了自己的女婿?

公元1397年,朱元璋爱女安庆公主,怀抱生母马皇后的灵位痛哭流涕恳求自己的父皇,朱元璋阴沉着脸一言不发,而身后的驸马欧阳伦早已面如死灰。不一会,朱元璋缓缓开口道:“罢了,那就改赐自尽吧!”

欧阳伦少年时家境贫寒,凭借着刻苦努力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上了大明王朝的进士。才貌双全的他,被朱元璋的女儿安庆公主看上了,当然,同样农民出身的朱元璋也看中了他。疼爱女儿的朱元璋便为安庆公主定下了这门亲事。

虽然朱元璋有16个女儿,但这位安庆公主却十分特殊,由于安庆公主是皇后马秀英所生,又是马皇后的老姑娘;而马皇后则是朱元璋的“贤内助”,素有“大明国母”的美誉,所以欧阳伦“夫因妻贵”,备受朱元璋的宠爱。

尤其是他和安庆公主婚后第二年马皇后因病谢世,朱元璋在痛悼之余更加爱怜他的小女,由女及婿,欧阳伦也显得亲贵无比。

一、为发财顶风而上

欧阳伦身为皇亲国戚,又分外受宠,自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他得陇望蜀,欲壑难填,富了还想更富。为走捷径,他开始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走私贩私,偷偷做起奸商来。

在明初,盐、茶、马是朝廷的三大专卖物资。尤其是茶,直接关系到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原因是:生活在西北方的少数民族一向以肉和乳酪为食,养成了一种喝茶的习惯。他们认为“不得茶,则困以病”,常常为茶而侵扰中原。

因此,自唐朝以来,历代统治者都实行“以茶易马,固番人心,且以强中国”的政策。朱元璋借鉴前人的经验,在陕、甘、川等地专门设立了茶马司,具体负责收购内地茶叶与番人换马。

在内地,则实行“茶引”制度:即商人贩茶,必须先花钱买引票。否则,均属贩卖私茶。

据史料,当时在边境上一匹良马易茶120斤,一匹中马易茶70斤,一匹马驹易茶50斤;而在内地,一匹中马则可易茶1000斤之多。

差价如此悬殊,利润如此之大,自然会有人违法运茶到边境,私下同番人做交易。

鉴此,朝廷又制定了极严的法令,并三令五申:不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同番人进行茶马交易,否则一律处以死刑。

欧阳伦的私下进行的活动,正是集中在一个“茶”字上。

起初,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与个别商人合伙倒卖私茶。一旦被人查出,由他出面托人。而他只要一出面,再大的麻烦也都化为乌有。如此几次,他便赚取了可观的利润。

接着,他甩开了合伙人,独资经营,并选用亲信周保为头目,成立了一个专门贩卖私茶的班子。

从此,周保经常率领一支拥有10多辆马车的运输队,去川陕一带贩卖私茶。而他则坐镇南京,一边结交有关官员,为贩茶打通关节,一边等待前方送回来的红利。

有一次,周保将大量银两交给欧阳伦后,又提议道“从川东运茶,至川西北人甘陕,往返数千里,运费实在太高。不如以修建驸马府为由,征用一些民车来运茶。那样,才真是一本万利。”

欧阳伦财迷心窍,竟采纳了他的意见。此后,周保一伙便打着驸马爷的旗号,向川陕地方官征用民车。而地方官惟恐得罪了当朝权贵,也无不赶紧操办,从而又给百姓带来一系列新的负担。

二、仗权势家奴行凶

随着欧阳伦走私贩私的胆子越来越大,周保一行也愈加无法无天。

有一次,他运茶行至成都附近的险要津口,被儿位巡检人员拦住了车辆,非要他交出引票不可。周保仗着主子的权势,将那些人臭骂了一通。

这时,有位巡检员不堪受辱,遂上去同他争论。他恼羞成怒,指使随从将那人痛打了一顿,然后扬长而去。那些巡检人员回去后立即上告,但谁也拿他没办法。

还有一次,周保一行来到绵州(今四川绵阳)境内,被一位河桥巡检官挡在了嘉陵江边。那官员在桥头横着一张大桌子,桌上供着一块大牌匾,匾上写着朱元璋稽查私茶的御旨,将桥面堵得严严的。

周保同他反复交涉,软硬兼施,而他却说什么也不放行,彼此相持了一昼夜。

周保无奈,不得不派随从在江的上下游另找渡口。但找来找去,总也找不到走马车的道。周保狗急跳墙,竟率随从冲上桥头,推翻桌子,砸坏牌匾,并将那巡检官打得遍体鳞伤。之后,带着车队便向川外而去。

此事迅速上达川府。但川府基于驸马家丁所为,又顿感力不从心,只好派人抬着受伤的巡检官,到蜀王朱椿那儿去告状。

朱椿是朱元璋第11子,系郭惠妃所生。他一听事关正宫娘娘所生的娇贵的三公主,自己马上感到矮了三分。又想到父皇所宠的蛮横的姐夫,更加为难起来。

于是,他一面命蜀中名医为受伤的巡检官治疗,一面向属下表示:周保的车队已出川境,不便再缉拿问罪。结果,不了了之。

三、告御状主仆丧命

之后,欧阳伦的贪得无厌,手下周保的仗势横行,以及朱椿的懦弱让步,惹怒了一位名叫邓文铿的铁面御史。

邓文铿,字德声,福建永安人。洪武十八年(1385年)进士。山于他为政清廉,断案公正,被时人誉为“当代包拯”,并迅速升为正四品的佥都御史。

而都御史之职,照《明史·职官志》的说法,是“专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具体说来是:“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

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为严明茶法,特令邓文铿专门稽查川、陕私茶。

邓文铿掌握了周保殴打司吏、砸坏御旨牌匾的罪证后,立即返问京城,并于当天向朱元璋上了一道弹劾欧阳驸马的本章。

第二天,又将周保等砸坏的圣谕牌匾进呈。朱元璋大怒,遂问他应当“如何处治?”他双手摘下乌纱帽,朗声应道:“君命臣执法,臣不敢以皇亲而废法。陛下如因皇亲之故而赦驸马罪,请先免臣职,而后赦之。否则,臣不敢直言。”

这时,闻讯赶来的安庆公主已哭成泪人一般,怀抱生母马皇后的灵位跪于殿下,恳求父皇朱元璋看马皇后的面子上饶过驸马。

朱元璋微睁双目,看看邓文铿,再望望三公主安庆,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但是,当他又瞥见丹墀前摆着的那块被砸坏的牌匾时,不禁眉头一皱,叹了叹口气,退朝还宫。

随后,内侍传出圣旨:驸马都尉欧阳伦有罪赐死,周保等不法家奴凌迟弃市,朕体欠安,亲臣等一律不得人内问视。

随之而来的是,欧阳伦在监刑官的催促下自缢身亡,而没有被当街砍头,这算是看在女儿的面子上,给他留了一个比较体面的死法了。

朱元璋不顾爱女的哀求处死驸马欧阳伦,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朱元璋惩治贪污腐败的决心之大,手段之狠。欧阳伦是安庆公主的丈夫,而安庆公主是马皇后所生的两个女儿之一,朱元璋对她自然是宠爱有加。但是朱元璋对身为皇亲国戚的欧阳伦尚且说杀就杀,其他官员多少会有些忌惮,这种杀鸡儆猴的效果也许才是朱元璋的用意所在,他希望通过严惩欧阳伦达到抑制官吏腐败的目的。

朱元璋不顾妻女哀求,为何执意杀了自己的女婿?

安庆公主一直是朱元璋比较疼爱的一个女儿,这缘于她的母亲马皇后。

朱元璋虽然后宫嫔妃无数,但一生却对马皇后情深义重,一辈子也就立了这么一个皇后。可见朱元璋没有忘记在他打江山的时候,马皇后是如何与自己患难与共、风风雨雨走过来的。他对马皇后一直都非常尊重和感激,以至于让马皇后所生的儿子朱标继承皇位,朱标早逝,又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位。自然,马皇后所生的女儿也会得到优待。

马皇后一共生了7个子女,5个儿子2个女儿,安庆公主是最小的女儿。据传说这个女儿小时候得了一场怪病,头发脱落,成了秃子,但史书上并没有相关的记载,我们也只能说安庆公主嫁给一个平民出身的进士欧阳伦,其中肯定是有某种原因的。

相比其他的姐妹,安庆公主真的算是受委屈了。别的公主招驸马,非贵即富,不是王公侯伯,就是达官贵人,譬如她的亲姐姐宁国公主,就嫁给了开国功臣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梅殷。梅殷是朱元璋最喜爱的一个驸马,朱元璋称赞这个女婿是“精通经史,堪为儒宗。”

按理说,朱元璋应该对安庆公主和宁国公主一样另眼看待,毕竟这两个女儿都是马皇后所生,但现实情况是安庆公主选的驸马是最差的一个,也是朱元璋最痛恨的一个。

欧阳伦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荣耀,安安分分的做他的驸马,享受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可他偏偏要铤而走险,为了钱财,不惜以身试法。

欧阳伦做了驸马之后,生活就变得极其淫奢,到处搜刮奇珍异宝,吃喝玩乐,仅靠朝廷的俸禄已经不能满足他的私欲了,于是就打起了贩卖茶叶的主意。

要知道,茶叶在明朝可是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只能由朝廷经营,民间是绝对禁止私自贩卖的,违者将会被处死。为此,朱元璋还亲自颁发了一道《茶马法》,可见这就是一个高压线,谁也触碰不得。

为什么茶叶这么金贵呢?因为明朝刚建立不久,要加强边防,充实军队,急需大量马匹,就在西域边境设立茶马司,用中原的茶叶换取西番的骏马,而西番人喜欢吃肉,常用喝茶来消食,各取所需,每年的交易量茶叶要达300万斤,换取的马匹有3万匹,不能不说是一个大买卖。

别人不敢做这个生意,可欧阳伦就胆敢冒这个险。他指派管家周宝私下里收购了十几车茶叶,然后浩浩荡荡的运往边境,想从中牟利。一路上凭着驸马爷的身份畅行无阻,可就在过一座桥的时候被巡检的税吏扣住了,周宝居然对税吏大打出手,硬是强闯过关。税吏写了奏折,将这事捅到了朱元璋那里,朱元璋大发雷霆。

试想,朱元璋刚颁发了《茶马法》,就有人敢顶风冒犯,而且是自己的女婿,这让朝廷的尊严往哪里放,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嘴巴,太胆大妄为了。

朱元璋一气之下,要对欧阳伦问斩,马皇后和安庆公主闻讯前来说清,甚至有传言说安庆公主为了保住欧阳伦的命,自己顶罪说幕后指使是她,以为这样就可以让朱元璋放过欧阳伦。但朱元璋不为所动,为了严明法纪,还是把欧阳伦和周宝等人处死了。

欧阳伦的死是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这是他利欲熏心的结果,也是他不遵纪守法的结果。朱元璋大义灭亲,以社稷为重,维护法律尊严,不徇私枉法,值得称赞。只可惜,安庆公主从此要在孤独中度日子了。

朱元璋不顾妻女哀求,为何执意杀了自己的女婿?

在回答问题之前,笔者还是老规矩,先把问题本身给捋一捋。

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根据史书记载他也确实处死了自己的一个女婿:欧阳伦。事实上朱元璋有十六个女儿,十四个女婿,老朱虽然心狠,但对驸马们还算过得去。比如朱元璋长婿李祺,是太师、韩国公李善长的儿子。李善长在被打为胡惟庸余党处死之后,李祺和他的两个儿子也没有受到牵连。那么朱元璋处死欧阳伦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以为是这位驸马动摇了明朝的国策,这才招致了杀身之祸。

出身平民迎娶公主

洪武十四年12月8日,马皇后的嫡次女,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女儿安庆公主,嫁个了平民出身的欧阳伦。在明朝刚建立的时候,朱元璋奉行的是皇室和功臣联姻的政策。因此各位皇子的王妃均出自开国勋贵之家,而太祖长女临安公主的驸马,是太师、韩国公李善长的儿子李祺。次女(嫡长女)宁国公主的驸马,是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梅殷。

但是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一案之后,老朱对女婿的选择标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除了第五女汝宁公主驸马是吉安侯陆仲亨(陆仲亨算得上是朱元璋的铁杆老伙计)的儿子陆贤以外,崇宁公主驸马牛城、安庆公主驸马欧阳伦、怀庆公主驸马王宁、大名公主驸马李坚都出身平平。

安庆公主与驸马欧阳伦剧照

至于欧阳伦,某百科称其是进士出身,但是在洪武十四年之前,明朝只在洪武四年举行过一次科举考试。一来当年的进士榜中并没有欧阳伦的名字。二来欧阳伦如果是洪武四年,甚至蒙元时代的进士,那他在洪武十四年时候的年纪未免也太大了,老朱如何会找一个大龄青年来做驸马呢?所以欧阳伦进士出身这件事,笔者以为不靠谱。

话说回来,虽然史书没有记载,但既然欧阳伦能入得了朱元璋的法眼,说明要么才华、要么长相,总有一款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前,驸马们基本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欧阳伦在史书上仅有的几次记载要么是往河南赈济水灾,要么往湖广、云南犒赏新兵,要么就是获得田地的赏赐,总之是岁月静好,一片祥和。

戊子,命驸马都尉欧阳伦往湖广、云南给赏南雄侯赵庸所集新兵十七万九千五百余人,钞各三锭。—《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二》

私茶走私惹杀身大祸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世,朱元璋为了太孙朱允炆顺利登基,动手清除了以冯胜、傅友德和蓝玉为首的开国勋贵集团。但是随即碰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除了戍守边疆的亲王们,皇帝还能信任谁?最终享受了多年富贵生活的驸马们也只能赶鸭子上架,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责。

在明初大内密档《太祖皇帝钦录》中,我们查到欧阳伦作为皇帝特使,曾多次前往山西晋王府和陕西秦王府传旨。

洪武二十七年二月十七日,钦差驸马欧阳伦、王宁到来,传奉圣旨:拨与燕府羊一万只。钦此。一件,着世子回国,钦此。—《太祖皇帝钦录》

明朝建立之后,茶叶一直都是国家用来对付青藏高原上“西番”的战略物资。这些人由于饮食习惯及当地气候的原因,需要大量的茶叶来去火。可问题在于本地区不产茶叶,只能通过陕西和四川向中原地区大量进口。另外这帮人穷得叮当响,根本拿不出钱,因此朱元璋就让他们拿战马来换。这样以货易货,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朱元璋剧照

但是任何事情只要利润丰厚,就有人敢提着脑袋去做走私贸易。而大量出口的私茶,反过来严重地冲击了茶叶价格,引起了朱元璋的重视。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三月,朱元璋让兵部戒谕守边将士严格巡查,禁止私茶出境。

壬午,敕兵部曰:...尚恐边卫将士巡防不严,私茶出境。尔兵部备传朕意,谕边守者知之。—《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五十一》

此外当时太祖第十一子蜀王朱椿坐镇四川,第九孙嗣秦王朱尚炳坐镇陕西(首封秦王朱樉已于两年前去世)。朱元璋还特地派出驸马谢达(第十五女汝阳公主驸马)前往成都,要求蜀王严格防禁。

癸亥,遣驸马都尉谢达往谕蜀王椿曰:秦、蜀之茶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思藏,五千余里皆用之,其地之人不可一日无此。迩因边吏讥察不严,以致私贩出境为夷人所贱。…我国家榷茶,本资易马以备国用。今惟易红缨杂物,使番夷坐收其利而马入中国者少,岂所以制夷狄哉?尔其谕布政司都司严为防禁,无致失利。—《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五十一》

那么派往陕西告诫秦王的是谁呢?当然是欧阳伦。可是这位肩负重任的驸马爷到了陕西以后又干了些什么呢?欧阳伦顶风作案,极其嚣张地命令陕西布政使司派车运送私茶前往河州(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南部)。根据《明史》的记载,用来装载私茶的车辆多达数十辆。一行人在途径兰县(今兰州)河桥巡检司被拦下检查,负责本次走私任务的公主府家人周保仗着驸马和公主的势力,对正常执法的巡检司官吏大打出手。有河桥吏不堪受辱,将此事捅到了南京朱元璋御前。

伦家人有周保者尤纵暴,所至驱迫有司索车五十辆。至兰县河桥巡检司捶辱其吏,吏不能堪,以其事闻。—《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五十三》

朱元璋气得发抖,茶马贸易事关国家安全。自己刚刚重申禁令,欧阳伦身为驸马却知法犯法,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没有什么好犹豫的,老朱很快做出决定。驸马欧阳伦贩卖私茶,赐死。陕西布政使知情不报,一并赐死。周保等人处斩,所贩私茶全数没收。河桥吏不避权贵,通令嘉奖。

朱元璋与马皇后剧照

结语:通过本文的梳理,可以发现驸马欧阳伦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他仗着妻子是马皇后嫡女,如此公然和皇帝老岳父的圣旨对抗,不杀他何以塞天下悠悠之口?至于本题中说到朱元璋不顾妻女哀求,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洪武三十年的时候,马皇后已经去世整整十五年了,没有可能再从孝陵地宫爬出来求情。

至于公主本人,相信肯定是求情了,而且其结局恐怕也并不太好。无论是《明史》还是《明实录》都没有记载安庆公主何时去世,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笔者倒不觉得朱元璋会一并赐死女儿,只是公主有没有可能求情不成,一怒自尽呢?日后朱棣在编纂《太祖实录》时只怕也是考虑到妹妹的名声,这才将其去世的时间和真相隐而不写。而《明史》则由于没有资料可以参考,故而也只能做留白处理。

欧阳伦作为朱元璋比较看重的女婿,在掌握权力之后迅速腐化,从而为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老朱在做出赐死女婿的决定之时,内心恐怕也是悲凉无比的,天下虽大,但真正值得信任的人又有几个呢?

朱元璋不顾妻女哀求,为何执意杀了自己的女婿?

明太祖朱元璋杀的这个女婿叫欧阳伦,他是安庆公主的驸马。

朱元璋一生有16个女儿,安庆公主排第四。

由于安庆公主是朱元璋和马皇后所生的幺女,因此很得朱元璋夫妇疼爱。再加上她嫡出的身份,在众公主中,她的地位也最尊贵。

(安庆公主剧照)

转眼,安庆公主到了待嫁之年。

疼爱安庆公主的朱元璋在选驸马这件事上非常认真,他挑来挑去,最后选中了进士出身的欧阳伦。

欧阳伦家世平平,但他生得仪表堂堂,能文能武,论综合资质,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

很快,安庆公主在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操办下,下嫁给了欧阳伦。

明朝一旦做了驸马,就等于在仕途上没有了未来,只能像个富贵王爷一样,每年靠朝廷供养起来。

开始,欧阳伦还觉得不错,身为驸马都尉,走到哪里,别人都礼让三分。可是时间久了,欧阳伦觉得这样的生活太无趣了,又不能做官。于是欧阳仑就想,干脆想办法发家致富吧。

欧阳伦想到自己好歹是皇亲国戚,娶的又是朱元璋最宠爱的安庆公主,于是他大着胆子干起了别人不敢干的生意——贩卖茶叶。

(欧阳伦剧照)

搁现在,卖个茶叶啥的真不是事,还是个风雅事。但在明朝,由于茶叶只生长在中原,所以朱元璋为了控制西蕃属国,能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好的战马。所以他规定,茶叶要由国家独家经营。如果有人敢背着朝廷私卖茶叶给西蕃属国,就会被判处死刑。

欧阳伦让家奴走私茶叶。沿途过境,这些家奴亦狗仗人势,经常动用地方上的车马,给他们运送茶叶。不光如此,欧阳伦还从不纳税,对他的家奴说,若有人胆敢拦阻,尽管拿拳头好好招呼。

欧阳伦从中牟取暴利,又不纳税,很快就阔了起来。

遇到官员提出疑议,阔了的欧阳伦免不了指使家奴将其暴打一顿。

一些边塞官员受尽了欧阳伦的折磨,忍无可忍之下,把欧阳伦的所作所为一五一十地告知了朱元璋。

朱元璋勃然大怒,下令把欧阳伦抓捕归案,准备处死。

(朱元璋剧照)

朱元璋要杀女婿,这事大家半信半疑。一些拍马溜须的官员,猜到朱元璋断不会让安庆公主做寡妇,于是纷纷上疏,请求朱元璋放了欧阳伦。

可是这些官员的行为却惹恼了朱元璋。因为在他看来,欧阳伦犯了走私罪,按明律应该被处死。这些官员却徇私枉法,庇护为非作歹的欧阳伦,于是愈发坚持要处死欧阳伦。

安庆公主见此,也哭哭啼啼找到朱元璋,恳请他放过欧阳伦。

朱元璋虽然不愿意看到安庆公主做寡妇,但他深知只要放了欧阳伦,以后,大明的律法也就对官员形同虚设了,所以他最终还是下令将欧阳伦斩首。

欧阳伦被斩后,朱元璋开始整顿吏治。再加上朱元璋又制定了一系列的酷刑,官员人人自危,生怕触犯了大明律法,于是谁也不敢贪污腐败,徇私枉法。如此一来,朱元璋的政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参考史料:《明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