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红楼梦》中,贾琏为何被人称为琏二爷?

贾琏是老大,却被称为“琏二爷”,这恐怕也是“红楼死结”之一,从无人解开。本回答将从一个新的角度,试解“琏二爷”之谜,以期抛砖引玉,与红学爱好者共同破解这道“红楼死结”谜题。

贾琏是荣国府长房长孙,却住在了叔叔家中

第二回书中,冷子兴十分详细地介绍了宁、荣二府的情况。从冷子兴的话语中,咱们可以了解到,贾家兄弟贾演、贾源是宁国府、荣国府的“始祖”,贾演是哥哥,贾源是弟弟。宁国府居东,荣国府在西街,应当是宁国府高于荣国府。后文书中也介绍,贾珍是贾家的族长,也就是说,贾家的宗庙祠堂应当在宁国府,宁国府才是贾家的正脉。

所以,冷子兴是先演说了宁国府,“再说荣府你听”。说到荣国府时,冷子兴说其中有一件“异事”,这件异事就是贾宝玉落生时,口里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上面有很多字。贾宝玉的这块玉,其实也隐藏着“琏二爷”之谜——这其中的玄机,下文再讲。

荣国府中,还远不止贾宝玉这一件“异事”。冷子兴说,荣国公贾源之子贾代善袭了官,娶了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下三个儿女,长子贾赦,次子贾政,还有一个女儿贾敏,是林黛玉的母亲。

贾赦是长子,因而袭了父亲贾代善的官。冷子兴说:“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毫无疑问,贾琏就是贾赦的长子,应当是荣国府的长房长孙。但是,冷子兴却又在贾琏的身上说了一件“异事”,这件“异事”就是:

这位琏爷身上现捐的是个同知,也是不肯读书,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所以如今只在乃叔政老爷家住着,帮着料理些家务。

贾赦是荣国府的老大,贾琏是荣国府的长房长孙,为何贾琏要住在叔叔贾政的家中呢?这件“异事”,恐怕才是贾琏被写成“琏二爷”的真相所在。

贾琏到底有几个兄弟,他真有一个哥哥吗

冷子兴说,长子是贾琏,却没有提到次子是谁。于是,有很多红学家从后文书中考证,说贾家玉字辈中的贾琮是贾琏的弟弟,也就是贾赦的第二个儿子。假如是这样,贾琏就应当是“琏大爷”,贾琮就是“琮二爷”。然而,书中并没有这样写,贾琮是不是贾赦的次子,依然是个谜。

还有好事者“考证”,说贾琏有一个哥哥名叫贾瑚,另外,贾赦还有一个庶出的儿子。如此,就解释了贾琏为何是“琏二爷”的谜题。这个说法,出自民国吴克岐的《犬窝谭红》。吴克岐说,《红楼梦》有一个“午厂本”,贾琏哥哥贾瑚,就出自这个本子。

但是,一如部分红学家所言,《犬窝谭红》甚至是午厂本都是陶洙伪造的。如此,就否定了贾琏哥哥贾瑚之说。

我倒是觉得,一味指责陶洙作伪,并以此作为否定前人红学观点的锐器,恐怕也不甚客观。《红楼梦》传世,肯定会有很多抄本,其中“午厂本”就疑似“端方本”。过录者觉得贾琏是老大,却叫“琏二爷”很不合理,也不好理解,给他增加一个哥哥,就说得通了。否则,别人就会说抄写错了。这种现象,在四大名著中普遍存在。

我手中有庚辰、甲戌两个本子的影印本,我不觉得是陶洙造假的。在这两个本子中,贾琏都是贾赦的长子,而且,大家都叫他“琏二爷”。这应当就是作者的原笔原意,谁也造假不来。

《红楼梦》中,宁国府为尊,但贾家的长者贾母却居住在荣国府,凭此,书中所表现出了的就是荣国府压倒了宁国府。《红楼梦》故事的主线,也是在荣国府。所以,冷子兴先说宁国府,再说荣国府,回目却只有荣国府。

而且,荣国府也是《红楼梦》中的一个谜,这座国公府到底在哪里呢?其实,“琏二爷”之谜,也隐藏在荣国府这个超级谜团之中。因此,下面的文章,我将初探荣国府之谜,以揭开“琏二爷”之谜。

荣国府就是靖江王府,原本是大爷却只能做二爷

上文讲到,荣国府的地位稍低于宁国府,贾琏是荣国府的长房长孙。但贾家的长者却居住在荣国府,故事的主线也是在荣国府,那么,荣国府究竟在哪里呢?

这个疑问,其实隐藏在“荣禧堂”中。林黛玉刚进荣国府时,来到了荣禧堂,见到了很多摆设。书中是这样写的:

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

这一大段描写,解读起来很麻烦,我捡出三条重要信息,来解读荣国府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府邸,这座演绎《红楼梦》故事的府邸究竟在哪里。

“万几宸翰之宝”,意思是“荣禧堂”这块匾是皇帝亲笔所书。“螭”,就是没有角的龙,是明代亲王级别建筑中的雕饰。故此,荣国府其实是“荣王府”,不是国公府。那么,荣王府又是哪个亲王的王府呢?

“东安郡王穆莳”,对联中的“日月”是个“明”字,荣王府就是明代亲王的王府。荣禧堂、穆莳、东安郡王,其实暗藏着“荣穆王”。荣穆王就是明朝第十一代靖江王朱履祜,靖江王城在桂林。

靖江王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之后,洪武二年时,朱元璋封朱兴隆之孙、朱文正之子朱守谦为靖江王,并改静江府为桂林府,在独秀峰下以石头筑王城。这就是《红楼梦》中“桂”的隐喻,也是“石头记”所记载的真故事。贾宝玉口中衔的那块写满文字的玉石,记录的就是这座石头城、独秀峰下的真故事。

朱兴隆原本是朱家大哥,朱元璋是老四。但是,朱元璋做了皇帝,他就变成了朱家的老大。所以,在《朱氏世德碑》中,朱元璋称大哥是“孟兄”。古代兄弟排行,正室所出之长兄称之为“伯”,侧室所出之长兄则称之为“孟”。朱元璋做了皇帝,又追谥自己的父亲为仁宗,假如依然尊大哥为“伯”,那就违背了“嫡长子”的规制,做皇帝就差点正统意思了。

按照古代传统习俗,母亲是要随长子居住的,所以,尽管宁国府是朱元璋嫡派的宁王府。但,家长却是要住在长子家中的。其实,“贾政”这个名字中,也隐藏着这样的玄机。“政”是文正,文正就是第一代靖江王朱守谦的父亲,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

靖江王虽然不是亲王,但在规制礼仪上却享受着亲王的待遇,叔父对待侄子也是相当不错的。宁国府其实说的是宁王朱权这一家,他们才是朱元璋嫡派子孙,所以,宁国府的地位要高于荣国府。

贾琏是荣国府的长房长子,却要居住在贾政的家中,给叔叔打工,岂不就是靖江王做了叔叔赏赐的官?所以,即便贾琏是长房长孙,却只能做“琏二爷”了。

至于《红楼梦》为何写靖江王,那是另外的话题,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参阅本号其他解读。

请问《红楼梦》中,贾琏为何被人称为琏二爷?

《红楼梦》中贾琏为什么被称为琏二爷,书中确实没有明确交代。而琏二爷的称呼也确实存在着一个矛盾。因为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明明也说过贾琏是贾赦的长子。并且,书中也确实没有提到贾琏还有个哥哥。明明是琏大爷,为什么就成了琏二爷呢?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比如,在我之前的一个回答中就说,《红楼梦》其实是朱元璋家的故事。贾政贾赦兄弟影射的是朱元璋和他的哥哥朱兴隆(也就是朱文正的父亲)。本来,朱兴隆是家中的老大,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就成了朱家的老大。于是,荣府之中,母亲跟小儿子住在一起。小儿子反而成了当家人。这种解释,其实是毫无道理的。荣府中,也不能说贾政的地位高过贾赦。做为荣国公的继承人,一等将军贾赦的官阶其实是比贾政高的。但是,明清时代,文官的政治地位比武官高。而且是文官在管理社会,所以,文官的权力又比武官大,所以,贾政在荣国府中显得更有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林如海为贾雨村谋复职,求的是二内兄贾政,却不是大内兄贾赦。

贾政贾赦兄弟与母亲同住荣国府。关起门来,是一家人,但一家人之中又分了几个户头。这几个户头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分。联系是,一家人共同享受荣国公的爵产。这就是所谓的公中。区别是,各个房头,又有自己独立的财产。贾母是荣国公夫人,诰命夫人,朝廷有奉禄供养。贾赦是世袭将军,贾政是工部主事,各自都有自己的奉禄。是荣国府中的小户头。大房的儿子贾琏,已经结婚,他这儿,又顶了一个户头。李纨(贾珠)又是一个户头。

要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之下,大家族的内部事务是要女人掌管的。荣国府的内部事务。肯定是国公夫人掌管,也就是贾母掌管。管理一个大家族事务,肯定是要累的。所以,当年纪大了,儿子成家立业之后,家族内部事务的管理上,就会交给下一代。荣国府内部事务权利的交接是在什么时候?很显然,是在贾琏结婚之后王熙凤直接从贾母手里接过权利,成为荣国府的内当家。荣国府为什么会这样安排?原因很简单,因为上一代之间有些无法解决的矛盾。

荣国公死后,贾赦袭爵,成为继承人。贾赦结婚之后,贾母应该是可以把权力交给贾赦的夫人了。因为他是长子夫人。但是,贾母没交。因为贾代善去世前,上了遗本之后,二儿子也当了官。并且,二儿媳妇能力和门第都比大媳妇强。所以,权力就不好交接了。荆夫人因为续弦,可见贾赦的前妻身体并不好。否则的话,也不可能早早去世了。荆夫人嫁进荣国府后。继承荣国府的权利,肯定是心心念念的事。但是,荆家只是一般的仕宦人家。不像王夫人这样出自候伯之门。而且荆夫人处事的水平,确实很不行。这从鸳鸯抗婚一事上,能看得很清楚。所以,贾母并不喜欢她。但是,荣国府内部的权力真要交接的话,又不能越过大媳妇,直接交到二媳妇手上。于是,在贾琏结婚之后。贾母直接把权力交给了孙媳妇王熙凤。王熙凤虽说是大房的儿媳妇,但却是二房的亲侄女。虽然感情上侄女和姑姑比婆婆更亲。但是,王熙凤毕竟是大房的媳妇。这样,权力实际上是交到了大房手上。这样就不违背嫡长子继承的大原则了。

在大观园兴建之前,未婚的公子小姐不算,荣国府内有五个房头。贾琏和王熙凤是其中之一。因此,第二回中冷子兴说贾琏住在叔叔家中,只不过是外人的说法。不存在谁住谁家。因为他们都住在荣国府中。

说了一堆闲话之后,还是回到正题。贾琏为什么叫琏二爷?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贾赦还有一个比贾琏大的儿子没养活。家族保留了他的名份。于是,贾琏就成了琏二爷。这种情况,在以前是很多的。比如梁思成就是个例子。梁思成之前有个哥哥没养活。后来有了梁思成。以及后来的七八个弟弟妹妹。梁思成本来是大哥,后来因为身体不好,请你算卦说,因为老大要名份。所以闹的梁思成常常生病。于是,家里就给了老大名份。梁思成就从梁大哥变成梁二哥。但是,这梁家的大哥,没有任何人认识。贾琏的二哥名号,大约与梁思成一样。只有这样解释,才不至于落到“猜笨谜”的歧途中。

演说荣国府的冷子兴是周瑞的女婿。周瑞家的是王夫的陪房,随王夫人嫁到荣国府之后,配给周瑞。关于贾琏上面是否有个哥哥这事。周瑞家的应该是知道的。但是,当周瑞生了女儿,女儿长大之后,看到的只是贾琏,对于哥哥的事,她从没见过,也就没有印象了。冷子兴对演说荣国府的消息来源,肯定是她的媳妇周瑞的女儿。周瑞的女儿没见过贾琏的哥哥,自然也不会对冷子兴说起。所以,冷子兴和贾雨村介绍的时候,就把琏二爷说成是贾赦的长子了。

请问《红楼梦》中,贾琏为何被人称为琏二爷?

我认为,《红楼梦》里有个大排行和小排行的问题。即从荣国府“玉字辈”来说,老大贾珠,老二贾琏……,故称贾琏为“琏二爷”。而在贾政那个小家里,老大贾珠,老二贾宝玉,所以,贾宝玉被称为“宝二爷”。

请问《红楼梦》中,贾琏为何被人称为琏二爷?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这没什么难解的。

比如荣国府贾赦那边还有个贾琮,也是贾赦的儿子,却只是一闪而过。

二十四回宝玉去探望感冒的贾赦:一钟茶未吃完,只见那贾琮来问宝玉好。邢夫人道:“那里找活猴子去!你那奶妈子死绝了,也不收拾收拾你,弄得黑眉乌嘴,哪里像大家子念书的孩子!”

五十三回贾府祭宗祠: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

由此可以推断,贾琮年龄比贾宝玉要小,还是个顽童,是贾赦的儿子。

不过,贾琮地位也不高,大体同贾环差不多,也是庶出。

贾府大部分场合都没有这个人,可有可无。

同样,关于贾琏为什么叫做琏二爷,作者也一笔带过。

在《红楼梦》的一些版本中,明确提到:在贾琏之上有“长子贾瑚,早夭”,在贾琏之下“还有庶出一子”,共计三子。

这么一来,就说的过去。

大家都知道,贾宝玉叫做二爷,因为上面还有个病死的哥哥贾珠。同样道理,贾环虽然是庶出,也被称为三爷。

那么,贾琏这个琏二爷最有可能的就是,上面还有个哥哥。

但我们今天看的《红楼梦》版本中,不但没有提到贾瑚,也没有明确贾琏还有弟弟,就是那个贾琮。

为什么呢?

后来编《红楼梦》的人认为这两个人都不重要,把没出场的贾瑚直接省略,贾琮则是一笔带过,不愿意多写这些不相干的人。

请问《红楼梦》中,贾琏为何被人称为琏二爷?

贾琏在小说《红楼梦》中被称之为“琏二爷”,读者不解。贾琏怎么能叫“琏二爷”呢?在他父亲贾赦那边他是嫡长子,在荣国府贾政这边他也是老大,这个“琏二爷”之名又是怎么来的呢?这个问题很蹊跷。其实,并不难解答。查看一下贾家族谱就一目了然了

贾家祖上第一代是兄弟两人。哥哥贾演,弟弟贾源。两人都是开国元勋,为表彰两人,被皇帝封为宁国公、荣国公。皇室又下诏令建造了贾府,一个宁国府,一个荣国府。哥哥贾演住在宁国府、弟弟贾源住在荣国府。从此,贾家就在京城落户扎根了。

哥哥贾演有了独子贾代化。弟弟贾源也有了独子贾代善。贾代化和贾代善就是贾家的第二代。

贾代化婚后,有了两个儿子,贾敷、贾敬。贾敷幼年夭折,后来由贾敬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贾代善婚后也有了二子一女,儿子贾赦、贾政,女儿贾敏。贾敬、贾赦、贾政就是贾家第三代了。

第三代贾敬婚后有了一子一女:贾珍和惜春。贾赦有了二子一女:贾琏、贾琮、迎春。贾政有了二子一女,儿子贾珠、贾宝玉,女儿贾元春,同妾还有了女儿贾探春,儿子贾环。第四代时贾家家族开始兴旺了,有了儿子贾珍、贾琏、贾琮、贾珠、贾宝玉和贾环,女儿惜春、迎春、元春和探春。

通过以上看出,贾家家族宁国府贾演这一支子一直是单传:他的儿子贾代化虽有二个儿子,但那一个儿子贾敷幼年夭折,只剩下贾敬了,实际是单传。贾代化的儿子贾敬,只有一个儿子,虽有一女,但不属于传宗接代范畴之内的,早晚是要出嫁为婆婆家去传宗接代了,因此,也属单传,到了贾敬儿子贾珍这里时,又是单传,叫贾蓉(贾家第五代了)。这说明贾家宁国府这支子人丁不旺。

贾家家族贾源荣国府这支子不是单传,而是人丁兴旺了。贾源儿子贾代善有二子一女。贾代善嫡长子贾赦有了二子一女,次子贾政有了三子(其中一个庶子)两女(其中一个庶女)。可以说,贾家家族荣国府这支子人丁兴旺。

贾家家族一直是团结和谐的。从贾家居住的情况来看,虽然贾家分有宁国府和荣国府,但是,荣国府的贾赦却住进宁国府,好像是因为贾赦是贾家整个大家族的长子长孙,世袭了宁国府爵位而入住的。可见贾家家族在封建礼教方面是走在前面的,具体为什么由贾赦世袭宁国府爵位?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贾赦住进宁国府,他的儿女留在了荣国府,跟着祖母贾母一起生活了。从这点来看,贾家家族很重视封建社会那套礼教的,家族兄弟之间是根据年龄排大小的,俗语叫家族大排行。我们经常会在小说《红楼梦》中看到贾家家族第三代排座次是贾敬、贾赦、贾政。这说明,贾家家族在这方面是很讲究的。

根据这个情况,我们从贾家家族第四代男人大小排序中就能够看出,为什么贾琏人称“琏二爷”了。贾家家族第四代在世的男人有贾珍、贾琏、贾宝玉、贾环。贾珍年龄最大,其次是贾琏排第二。从这点看,贾府的人称贾琏“琏二爷”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琏二爷”这个称呼,是根据贾家家族大排行产生的。也许,与贾琏住在荣国府有关,使读者产生的误解。

贾琏本来就是荣国府的人,他父亲贾赦住在宁国府是另一回事。按封建社会那一套,父母在哪儿,儿女就应该跟着在哪儿。但是贾赦是一个很不负责任的父亲。他生性好逸恶劳,荒淫无度,孩子在他身边成了自己的累赘,因此全都推给了母亲贾母。

贾琏住在荣国府,读者很容易与贾政这边的子女联系起来,例如说贾琏的岁数大小,很明显贾琏年龄最大,比宝玉要大十几岁。因此,小说中称贾琏为“琏二爷”,读者感觉与事实不符。在贾赦本家贾琏是老大,在荣国府贾琏叔叔贾政这边,贾琏还是老大,怎么能出来个“琏二爷”呢?的确是让读者不解。但是,我们抛开贾琏亲弟兄和荣国府这边的堂兄弟,把视野放到贾家家族中,与贾演那支子第四代的男人们联系起来看大小排序,他们堂兄堂弟谁大谁小,就很清楚了,贾珍排在第一,贾琏排在第二。

综上所述,贾琏在《红楼梦》中之所以被人称为“琏二爷”,是因贾琏在贾家家族他这一代男人中排行第二,同时,使人既能分清指的是谁,又能感到亲切

请问《红楼梦》中,贾琏为何被人称为琏二爷?

很简单,赦和政是亲兄弟,他们各自的儿子会有一个不分家的总排行。所以,死了的贾珠老大,琏就是老二。琏作为赦子,在政家帮忙管家。政家人就按大排行称琏为二爷。在政家内,贾宝玉是珠弟,也是老二,他们家人不会在家内按大排行称贾宝玉为三。所以,就有了两个二爷了。

修改一下,更大的可能,琏的二,是从贾珍为大排行下来的。也就是贾家荣宁二府的玉字辈总排行。而贾宝玉的二,是按贾政一家的排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