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为什么没有看到八仙过海里的“八仙”,如果有八仙,又能否制得住猴子?
《西游记》里的八仙,绝对是一笔糊涂账,谁算谁头昏。如果八仙对上孙悟空,没法打!太上老君的徒弟也不行!
《西游记》里的八仙《西游记》里的上、中、下八洞仙人,乃是一堆人,而不是确指某八人。
吴承恩老先生笔沾着烈酒如游龙一般又写下了“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的话,如果你以为是指《东游记》里的八仙,你只会更糊涂,因为《东游记》成书比《西游记》晚,那时成佛的孙悟空基本无敌了,一棍子下去十万天兵灰飞烟灭,吴承恩自然不可能知道《东游记》里的过海八仙。
神话等于瞎编?离奇点不算什么!但《西游记》又准确定位了过海八仙的地位,那就是中八洞神仙,这在清代才细分出来的仙班,吴承恩他又怎么知道呢?
真相只有一个,《西游记》八洞仙的划分成了清代的标准,找到标准也就解开了《西游记》有没有出现八仙的疑问。
八仙标准孙悟空被玉帝封为齐天大圣后守蟠桃园,可是王母在瑶池开蟠桃宴居然不请他吃桃子,没功劳也有苦劳,所以孙悟空有点不解了:凭啥做事的没桃吃,不干事的还管够?
心里有气,孙悟空冒充赤脚大仙溜进了主会场,酒照喝,菜照吃,最后醉醺醺地跑到了太上老君的兜率宫,把仙丹偷吃一空,等酒醒了一点,吓得一哆嗦:“这场祸,比天还大;若惊动玉帝,性命难存。走!走!走!”
兜率宫乃是太上老君的地盘,炼丹重地,平常也没人敢闯入,更别说打仙丹的主意,而孙悟空的确也是赶巧了,老君与燃灯古佛正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门下个个都跑去看热闹,混脸熟去了,谁也想不到孙悟空猴胆包天!
这上八洞居住的都是大神,谁也不会像孙悟空一样五行缺德啊,尽干些偷偷摸摸的事儿,这也怪不得孙悟空啊,他在菩提祖师开办的速学班成仙,连道心是个啥都不知道。再说了,菩提祖师本身就是神佛不分的存在,他压根儿没法教孙悟去稳道心还是固佛基,一切随缘做了甩手掌柜。自然了,涨了本事的孙悟空还是那只野性十足的猴子,因此将完全没有戒备的上八洞祸害得一塌糊涂。
那么划分八仙的标准是什么呢?
七仙女来蟠桃园摘桃时对孙悟空说得清楚,宴请的是“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
这里面的洞乃是指洞天福地,神仙按照己身所属境界分配到该处修炼,前提是在天庭授了仙录,给了官职俸禄,才能享受天庭提供的住房福利,所处洞天对应神仙的地位。为什么王母没邀请孙悟空?不管我们把猴哥地叫得多亲热,但孙悟空在大仙眼里就是不够看,一个太乙散仙而已!
太乙散仙与洞天福地太乙散仙是个什么东东?
真假美猴王闹到如来面前,如来曾说“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把仙分成了五类。
天仙,指天尊、四帝、大罗金仙、太乙金仙等,住上八洞天界,三清为首。
地仙,指以镇元子为代表的陆地闲游之仙,追求长生不老,住中八洞人间。
神仙,地仙厌居尘世后,悟得大道,登上大罗天,逍遥于天地之间,住中八洞天界、人间。
人仙,乃修道之人,以养身求长寿自在,少病寡情,住中八洞人间。
鬼仙,阴魂不灭,不坠轮回,却也难返三山,乃住下八洞地府,幽冥教主为首。
修炼三清道法成仙的称大罗,如大罗神仙、大罗天仙,修炼其他道术成仙的统称太乙,孙悟空学的是菩提祖师的法,佛道难名,因此位属太乙散仙,同为散仙的赤脚大仙却位列大罗金仙,显然修炼的是三清之法。闹蟠桃宴时孙悟空的境界最多是太乙神仙,所以对上赤脚大仙,赤脚大仙分分钟就能教会他做人。
再看五仙居住地,你就会发现最热闹的就是中八洞,神仙、地仙、人仙均住在此,包括天庭、人间两界,为首的当然是玉帝。
很多人有疑问,玉帝号称三界之尊,为什么只住了中八洞?太掉身份了!
其实玉帝本该住上八洞的,但玉帝要管理三界,陈谷子烂芝麻一堆事情,少不了跟大小神仙打交道,下界神仙跑到天庭来禀告、述职,谁还不想去上八洞观光,见见老祖师太上老君等人,再多几个孙悟空这样敢打敢闹敢偷的人,那上八洞还不得成了个菜市场?
玉帝最后选择了在中八洞的凌霄殿办公,一来方便下界神仙,二来避免影响到上八洞仙人修炼,三来是保证上八洞的权威性。
某种程度上,在八洞天拥有一处修炼福地代表着身份地位和影响力,如太上老君住的兜率宫,原始天尊住的紫云阁,王母住的瑶池,玉帝住的玉清宫等等。
孙悟空这个太乙散仙,有资格拥有天界的洞天福地吗?显然没有,也就没有进入受邀蟠桃宴的名单,不怪王母没眼色,实在是孙悟空修炼太短,没啥名声,谁把他当根葱啊!
说清楚了孙悟空的境界,与八仙一比,就知道两者的高下了。
孙悟空VS八仙明代吴元泰在神魔小说《东游记》中,第一次固定了八仙的姓名,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由于女仙何仙姑的加入,得到了很多女子的认同,八仙的形象也因而深入民心。
孙悟空与八仙交手,结果会如何?有几个小问题。
1、八仙在《东游记》里属于上八洞神仙,虽然大部分人师承太上老君之术修炼成仙,但显然不符合《西游记》的设定,八仙的境界只是神仙,而非天仙,只能住在中八洞。
2、《西游记》讲的时间段是唐太宗时期,而《东游记》描述起点是唐玄宗时期,取经路走完14年,而唐太宗到唐玄宗换代时已过63年,所以孙悟空成佛前没八仙什么事,更何况八仙中还有曹国舅这个宋代人的漏洞,所以取经路之间两者没有见面的机会。
3、孙悟空在镇海寺对僧人自夸”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中的八仙,乃是指从花果山修炼有成飘洋过海去三岛十洲的神仙,也不是指铁拐李等人。
双方显然没法交手,但真要张飞打岳飞一番,那么八仙能否拿下孙悟空呢?
答案是不能。
孙悟空在菩提门下开始修炼,进入人仙阶段,学会72变成为太乙散仙(地仙),受封弼马温后成为太乙神仙,大闹天宫后被太上老君用八卦炉将气体内药力融为一体成就金刚不坏之身进阶太乙金仙(天仙),取经路完成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成为佛道双修颠倒五行的第一人。
八仙成仙路是由太上老君开启,太上老君点化铁拐李,铁拐李点化钟离权,钟离权黄粱一梦度吕洞宾,吕洞宾引何仙姑修仙,何仙姑引蓝采和入门等等,八仙之间亦师亦徒亦友,由人仙各自修成地仙,在北宋时期石笋山八仙才得以齐聚,飞升为神仙,上蓬莱仙岛赏牡丹花会归来大闹东海。也就是说,八仙最高境界就是大罗神仙,实力等同于当弼马温时的孙悟空。
八仙对上成佛后的孙悟空会怎么样?
《东游记》已经给出了答案,当八仙火烧东海,四海来围,打作一团。龙王以“擅杀命子,焚烧龙宫,妄移泰山,筑塞东海”之罪将八仙告上天庭,玉帝大怒,派兵讨伐八仙。武财神赵公明率天兵与四海配合,合击八仙,不分胜负,于是赵公明再上天庭搬兵。玉帝派关羽、温琼统领天兵二十余万出征,再令马、赵二将统兵二十余万助阵,这阵仗,八仙几乎没有反抗之力。
这时,盖世英雄出现。
八仙身后闪出孙悟空,独斗马、赵二将,偷空一棍子下去,灭了十万天兵,再一棍,马、赵二将武器皆断。
忽八仙阵中突出一员大将,手执铁棒,势猛过人,英雄无敌,众视之乃齐天大圣也。更不打话,直取马、赵二将。马、赵迎敌,斗至数合,大圣手起,一棒打下,二十万天兵没其一半。众皆失色。马、赵欲退,大圣又起一棒,马、赵挺刀齐隔,二刀皆折。
孙悟空对上八仙,基本上就是一面倒的局面,八仙斗赵公明只能保持个不输之局,而孙悟空独斗马、赵二元帅,还有余力一棍子灭了十万天兵,早已进入天尊之下的天仙巅峰之境。如果孙悟空与八仙对战,以天仙巅峰对付大罗神仙,绝对是碾压的局面,人数和神通在如意金箍棒下都是浮云啊,不是八仙不给力,实在是孙悟空太强大。(图片均来自网络)
《西游记》里,为什么没有看到八仙过海里的“八仙”,如果有八仙,又能否制得住猴子?
"八仙”分为“上八仙”,“中八仙"和"下八仙","上八仙”是指福、禄、寿三星,张仙、东方朔、陈抟、彭祖、骊山老母。“中八仙"是指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下八仙”是指王乔、陈戚子、徐神翁(徐神通)、刘伶、陈抟、毕卓、任风子、刘海蟾。
"八仙过海"里的"八仙"是指"中八仙”,而"中八仙"的人,除铁拐李的故事是出现在隋末,在唐僧取经故事之前,其他的则都是在唐僧取经故事的后面。而《西游记》虽是小说,自行演义的地方比比皆是,却有些历史的影子,如唐玄奘印度取经故事这个主线等,因而,《西游记》中没有"中八仙”的位置。
如果真要将铁拐李,吕洞宾等人安排到《西游记》中,让他们与孙猴子来一场大战,怕是这有神通的八个人会倒血霉。因为这八个人虽然在过海时各有神通,但这些神通在孙大圣眼里却只是小菜一叠,別说孙大圣,怕是猪八戒,沙和尚都未必放在眼中,毕竟,那八位都不过是有点慧根,被人点化而做了神仙,而大圣等人,本身就是神通广大,不但出身不凡,而且有名师指点,身经百战,最终要成佛的,是铁拐李人等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不过,八仙与悟空都是向善者,他们的三观相似,行事作风虽然不同,但出发点却相近,因而他们几位只会互相帮助,却很难打起来。
《西游记》里,为什么没有看到八仙过海里的“八仙”,如果有八仙,又能否制得住猴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对不起,西游记时代,八仙还不全呢。
八仙是八个仙人,他们成仙的时代不同。
西游记发生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时代,但八仙中很多人成仙要在太宗时代之后。
八仙之首铁拐李成仙最早,是在战国时期。
铁拐李本来是普通人,有家有业。他修行很有成果,距离成仙一步之遥。
一次他要练习灵魂出窍的法术,让妻子守住他的肉身,七天后如果不能还阳才允许安葬火化。
铁拐李的妻子不贤惠,巴不得丈夫早死,才到第六天就忍不住将尸体火化。
铁拐李灵魂回家以后,找不到肉身,眼见就要魂魄消散,只能附体屋外树林中一个刚刚饿死的瘸腿乞丐身上。
由此,铁拐李从一个魁梧的中年人,变成了一个蓬首垢面,坦腹跛足,并撑一根铁杖。
铁拐李以这个肉身继续修行,最后成仙。
除了铁拐李以外,汉钟离成仙较早,他是东汉大将,曾经率领大军逃犯羌人。因被奸臣陷害,让汉钟离带着一队老弱残兵孤军深入,最终全军覆没。汉钟离心灰意冷,逃入崆峒山修行,遇到了华阳真人,由此成仙。
其余六人成仙都比较迟。
张果老直到唐代唐玄宗时期才有记载,可能是武则天时代出生,晚于唐太宗时代。
蓝采和同张果老时代差不多,也是唐玄宗时代的人,本来是个云游四海的巫师:他经常手持花篮,另一手持大响板,穿着破烂的衣服,一只脚穿着靴子,另一只则打赤脚,于长安市上乞讨,乞讨得来的银钱有时赠与穷人,有时花在酒肆中,醉了就唱歌,歌词多充满神仙之意。
吕洞宾生于唐德宗时代,是唐朝中晚期,大大晚于唐朝初期的唐太宗时代。
何仙姑是吕洞宾的女弟子,自然时代更晚。
韩湘子同何仙姑的时代差不多,也是晚唐的唐德宗时代,可能是韩愈的侄孙:在他成仙之时,“看仙桃红熟,上树摘取,忽然树枝断了,因此摔落地上而死,身死而尸解。”因此,他实际上是尸解仙。
最迟的是曹国舅,他是宋代宋哲宗的小舅子。家族虽富贵荣华至极,却因参加政治而朝不保夕。曹国舅认为政治斗争不是他想要的,选择进山修行,最终成仙。
也就是说,孙猴子取经时代,八仙呈现的只有铁拐李和汉钟离两人,其余六人还不存在。
《西游记》里,为什么没有看到八仙过海里的“八仙”,如果有八仙,又能否制得住猴子?
因为八仙的级别太低,孙悟空大闹灵霄宝殿的大神肯定是碰不到的。
我们先说下八仙的来历,最初在《淮南子》里面提到过“八公”,这是八仙最初的称呼,后来经过几度传说,从汉八仙到唐代八仙再到宋代八仙,直至明朝确定了八仙的人选,分别是
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非子、蓝采和、何仙姑。我们先看下《八仙过海》里面八仙的来历,本来是太上老君为了加强人间的统治,宣传道教思想,向玉皇大帝推荐了八仙,并让八仙在人间历练,既感悟道行,有做好事宣扬道教思想。本来按照太上老君的意思,八仙修炼完后,直接上天庭,能够讨个一官半职的,也算是太上老君在天庭的势力,结果玉皇大帝以他们对抗天兵为借口,又重新贬下人间,重新修炼,让太上老君吃了个暗亏。
我们在看下他们八个人的战斗力。里面最强的应该是吕洞宾,纯阳真人,具有纯阳之体,因触犯天条,贬下人间,重新修炼,这也是太上老君重点培养的,甚至也可以说为了给他一个恢复神仙的名分,才设置的八仙。但是在实际中,吕洞宾的战斗力并不是很高,在被汉钟离、铁拐李点化之后,对付龙太子和龙表弟还是依靠身上的纯阳纱巾才保住了性命。蓝采和、韩湘子更是被龙太子和龙表弟击败过。
八仙过海里面有一个最坏的人物,就是天道祖师,他是修炼的邪门道法,让人记忆最为深刻的还是他的笑声,太具有特性了。他一直是八仙要消灭的人物,也是八仙成仙的最后一道障碍,结果,天道祖师需要特定时辰的孩童九十九名,结果差了一名,八仙这才勉强将天道祖师消灭。看电视剧里面,八仙的实力是连龙王也打不过的,个人战斗力与龙太子、龙表弟的战斗力相差不多,所以他们虽然位列仙班,但是并未到高级神仙的级别之中,甚至连托塔李天王手下的四大天王的地位也比不上。
孙悟空是什么样的存在,要知道龙王都要亲自送上宝贝,龙太子只是沦为了唐僧的坐骑。孙悟空在天庭的时候,灵霄宝殿内估计像八仙这样的级别是上不去的,更别提到见到孙悟空。八仙也是属于太上老君的人,玉皇大帝征缴花果山的时候,八仙也不可能在李天王的手下当差。在孙悟空的取经途中,凡是有背景的妖怪,都是天上大神派下界来进行历练的或者增加资历的,向八仙这样的人物估计还到大不了派遣的级别。
所以说,八仙幸亏没有碰上孙悟空,如果碰上了孙悟空,以八仙的战斗力,只能被孙悟空虐杀。八仙是肉胎成仙,而孙悟空是天地灵猴孕育而出,起点都不一样。虽然八仙是太上老君的推荐,但是太上老君却没有教导过他们。孙悟空可是和太上老君同样存在的菩提老祖一手教出来的。
所以说,八仙在天资上、后天培养上都远远不及孙悟空,想强出头,只能说自找没趣。
《西游记》里,为什么没有看到八仙过海里的“八仙”,如果有八仙,又能否制得住猴子?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在中国的历史上,在民间,流传着无数的神话传说,老百姓们口口相传,神乎其神也者。
神话传说加工成文字,就是神话小说,《西游记》,写的不错,它是众多神话小说中的佼佼者,当选四大名著之一。
神话传说中有八仙,八仙有多种说法,其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中说的,一般是指张果老、汉钟离、铁拐李、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蓝采和、曹国舅这八位。
且说这过海的八位神仙,互为挚友,结伴游天下,他们还不是一个朝代的。也许有人会质疑,但是,神话故事本都是虚的,何必那么较真呢?
有人问,《西游记》里,为什么没有看到八仙过海里的“八仙”?
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多了去了,《西游记》里,只写了一部分,如果全写,既使有十个《西游记》的篇幅,也不够写,就象漏写了其他许多别的神仙一样,《西游记》漏写了过海的八仙。
其实,《西游记》第八十一回中,孙悟空说话,其中带了一句: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如此,这也算是《西游记》中,提到过海的八仙了,不过只是一笔带过而已。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朝人,他是讲神话故事的高手,吴承恩在书中提了一句过海八仙,说明八仙,也是有名的神仙。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是常人常说的普通话,这话借悟空口里说出来,神仙也说俗话呢。
八十一回中,孙悟空还念了一首诗,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话虽说是悟空说的,其实是作者说的,讲故事说俗语,大众易懂呢。
说一千道一万,《西游记》中有八仙,或者是无八仙,都不影响它是一部伟大的名著。
题主又好奇的问,八仙能打的过孙悟空吗?
神话故事,都是人编的,既然你很想知道,来,我给你编一个。我所编大意是:孙悟空西天取经,中途师徒们饥渴,悟空驾云外出,前去化斋,千里没有人家,便找到一棵大果树,上去摘果子,中间内急,向树下撒尿,八仙正好,从树下经过,猴尿撒到了曹国舅身上,国舅感到奇怪,哎!怎么大晴天下雨了?闻一闻,有騒味,上看,见一猴,骂,猴还骂,八仙都骂,一猴骂不过八仙八张口,猴生气,弹果核打驴屁股,驴惊,摔了张果老,八仙各亮兵器,猴不怕,下来打架,斗到天黑,不分胜负,悟空担心师父唐僧,跳出圈外,双方约定,十八年后,相约此地再斗,各自离开。。。小编同志,我讲你满意吗?
西游记里无八仙,
好事多余添一点,
硬扯八仙猴王战,
主要想把热闹观!
(本人洛阳一农民,高中毕业学写文,过路君子行行好,关注点赞不忘恩。)
《西游记》里,为什么没有看到八仙过海里的“八仙”,如果有八仙,又能否制得住猴子?
我们通常所说的八仙,是因《东游记》而传扬天下的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等八仙。八仙最有名的故事就是八仙过海。
作为中国最经典的神话巨作《西游记》,里面有无数神仙巨擘登场,为何赫赫有名的八仙没有现身呢?如果八仙出手,打得过孙悟空吗?
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西游记》中为何没有八仙。
在《西游记》原著中其实提到过“八仙”。在老鼠精故事中,孙悟空曾道:
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众和尚,我拿这妖精与你看看,你才认得我老孙!
既然作者能借孙悟空之口,提及八仙过海,可见在他写作的时候八仙过海的故事已经开始流传,但是,作者却没有将八仙真正写入西游故事中。
这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西游的主干故事是唐僧取经,唐僧取经发生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八仙的故事发生在盛唐、中晚唐时期。
比如说八仙中著名的张果老,曾经在唐玄宗时受到皇帝召见。
比如说,八仙中的韩湘子,就是中唐大文豪韩愈的侄孙。韩愈曾经有一首诗歌十分有名,流传深远,叫做《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其中有云: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因为唐宪宗迎接佛骨,韩愈上书劝阻,被贬斥潮州,侄孙韩湘前去送行,韩愈写下此诗。韩湘好道,后来不顾韩愈劝阻出家当了道士,再后来就成了八仙中的韩湘子。
换言之,八仙故事有着自己显著的时间线,他们都是在盛唐,乃至中晚唐时期方才被点化成仙,最后八仙同游东海。在唐僧取经的时候,八仙有的都没有生出来!
第二个原因,吴承恩改订《西游记》的时候,八仙的故事有流传,但是影响力有限。是在《西游记》出版后数十年,余象斗先生方才将其编撰成《东游记》。因为《东游记》这本书,八仙过海的故事才真正广泛流传。
第二个问题,如果八仙出现在西游世界中,其实力比孙悟空如何呢?
应该说,八仙都是后辈小仙,他们与东海龙王斗法,都能斗个旗鼓相当,最得意的事情就是大败东海老龙王,横渡东海,这点功绩,对于孙悟空来说根本不算事!
东海龙王在西游记中就是孙悟空的仆从,孙悟空是看在邻居的面子上,才和东海龙王兄弟相称。东海龙王的真正实力就和十殿阎王一样,在孙悟空手上也就能走个三五招,十来招。四海龙王一起上,也分分钟被孙悟空打残!
同理,八仙即便一起上,也都是孙悟空手下败将!
喜欢本文的朋友期待点个赞,关注一下吧,更多精彩好文推送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