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白波军是怎样崛起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632条回答。

白波军是著名的三国黄巾起义的农民军一部。

东汉到了三国,已经到了王朝末期,各方面都已经崩溃,民不聊生,人心思变。

当时社会矛盾尖锐,外地咄咄逼人,中央政权互相倾轧,到处都是一片混乱。

这种情况下,巨鹿人张角带着弟弟张宝、张梁在民间传教,建立了半秘密的宗教太平道。

由于朝廷腐败混乱至极,太平道很快受到人民支持。

于是黄巾起义在一夜间爆发,黄巾贼有近百万规模。

不过东汉政权还是有一定军事实力的,加上允许地方募兵,仅仅半年多就打垮了张角一伙,但是黄巾起义并没有被彻底平叛。

因为张角当年建立了36方的宗教组织,遍布全国各地。

张角虽然死了,黄巾贼还有几十万余部,盘踞四方,又持续了长达20多年才彻底消亡。仅仅曹操打垮和收编的就有30万人,这就是曹操起家的青州兵。

而黄巾余部中有一股实力很强,就是白波贼。

白波贼是黄巾余贼郭泰的部队,最早起兵于西河白波(今山西襄汾县永固镇),随后在山西、河北等地转战,有十多万规模。

白波贼的将领很多,比较有名的是杨奉、韩暹、胡才、李乐等人。

他们盘踞一方,拥兵十万以上,有很强的实力。

其实著名的官渡之战,袁绍出兵不过10万,曹操才二三万人。

而白波贼高达十多万,即便战斗力较差,也是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而白波贼的战斗力也相对较强,

189年,董卓派袭击的女婿女婿中郎将牛辅,带领西凉军精锐去进攻,却不能打败白波贼。

190年,关东诸侯联合攻打董卓盘踞的洛阳,而白波贼又在侧翼威胁,董卓才被迫火烧洛阳迁都长安。即便如此,为了避免白波军南下渡河切断其通往关西的去路,董卓还是派出大将李傕等人继续和白波军作战。

随后的作战中,白波贼领袖郭泰战死,但主力尚存。

当时董卓已经死了,白波贼将领杨奉首先投靠李傕,随后杨奉出面陆续收编了白波贼其他将领。

但这些将领包括杨奉在内并不交出兵权,还是一个个军阀。

而李傕和郭汜混战,杀死了大将樊稠,西凉军也乱成一团。

这种情况下,杨奉有了政治野心,试图杀死李傕自立为王。

但李傕也不杀,很快发现部将杨奉有问题,双方开战。

后在张济调解下,李傕郭汜停战,杨奉也跟着停火。

当时汉献帝已经被李傕郭汜挟持,只能寄希望由杨奉牵制他们,任命他为兴义将军。

有了皇上的扶持以后,杨奉陆续收编了白波贼余部韩暹、李乐、胡才等人,形成自己的势力。

李傕、郭汜也不是傻子,很快同杨奉翻脸,双方激烈开战。

而汉献帝一度投靠杨奉,但双方互有胜负,杨奉损失巨大,但还是带着汉献帝回到洛阳。

而此时杨奉内部却窝里反,白波贼大将韩暹居功自傲,同大将董承发生混战,杨奉暗中支持韩暹。

在董承的支持下,汉献帝走投无路,被迫要求兖州牧曹操赶来救援。

曹操派兵赶来首先击溃杨奉和韩暹大军,后者站不住脚,被迫投靠袁术。

至此,白波贼已经不成气候。

后袁术派遣杨奉、韩暹做炮灰,去攻打吕布。杨奉、韩暹不愿意做这种傻事,反而联合吕布偷袭袁术,导致袁术大败,随后在徐州、扬州一带盘踞,四处抢掠。

这就损害了,徐州牧刘备的利益!

刘备轻松诱杀了杨奉,韩暹吓得丢下军队逃亡,途中被人杀死。

李乐、胡才也是白波贼,但实力弱小,后来一直在河东驻扎,在197年前后病死,至此白波贼势力瓦解。

即便如此,白波贼也曾短期控制中央政权,至少做过百日权臣,也算是黄巾余部中的顶峰了。

历史上的白波军是怎样崛起的?

白波军为东汉末年黄巾农民起义军余部之一支,黄巾军起义失败三年后,白波军再度于188年春兴起于晋南白波谷。

东汉中平元年(184)二月,太平道首领张角利用宗教组织形式发动农民大起义,因起义军头裹黄巾为标志,故名黄巾军。

当年冬,黄巾起义在朝廷的强力镇压下,归于失败。

黄巾军主力虽然失败,但其余部仍在坚持斗争,队伍林立,大者二三万,小者六七千人,声势亦不小,活跃于河北一带。

黄巾军余部首领郭大(一作郭太)率领一支黄巾军队伍隐伏于晋南山区,在白波谷(在今山西省襄汾县西南永固镇)筑白波垒以为根据地,蓄势而发。

经过三年的养精蓄锐,郭大实力大增。汉灵帝中平五年(188)二月,郭大再度起事于白波谷,故其军号为“白波军”。

郭大率领白波黄巾军攻打太原(治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原镇)、河东(治今山西夏县西北)等郡,部队发展至十余万。白波军活跃于河东(战国、秦、汉时指今山西省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而得名)一带,气势甚盛,成为黄巾军余部一支重要力量。

兴平二年(195)七月,汉献帝率领百官起驾自长安东归,欲返回故都洛阳,董承(汉灵帝母董太后侄)、杨奉(原白波军将领)等扈从。

当年冬,銮舆东行至弘农郡(治今河南省灵宝市北)东涧时,董卓旧将李傕、郭汜率军赶来围追,欲劫皇驾。董承、杨奉率护驾军迎战失败,形势万分危急。

董承、杨奉遂遣使密招河东白波军将领李乐、韩暹、胡才率军前来护驾。自此李乐、韩暹、胡才率领白波军投归朝廷,后参加军阀混战。

(汉献帝)

图片皆选自网络。

历史上的白波军是怎样崛起的?

东汉末年,黄巾军覆灭后,但并未完全肃清残部。几乎同时出现了三支著名的叛军,黑山军、青州兵和白波军。

白波军是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军的一支。汉灵帝中平五年(188)二月,黄巾军余部郭太等人在西河白波谷(今山西襄汾县永固镇)重新起义,号为白波军,也称西河白波。

《三国志•张燕传》,《九州春秋》中提到:“张角之反也,黑山、白波、黄龙、左校、牛角、五鹿、羝根、苦蝤、刘石、平汉、大洪、司隶、缘城、罗市、雷公、浮云、飞燕、白爵、杨凤、于毒等各起兵,大者二三万,小者不减数千。”

《元和郡县图志》:“白波垒,在县东南十二里。后汉末黄巾贼于西河白波谷寇太原,于此筑垒。”从这些记载看,白波军因为源自西河白波谷。

白波军创始人郭太。在郭太的领导下,白波军不断壮大,鼎盛时期达到十余万人,称为与并州起义军中与张燕所领导的黑山军齐名的武装。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随便拿出一个来,就是欧洲的大兵团战役。

兴平二年(195),李傕郭汜混战,杨奉等白波帅投靠汉献帝,迎汉献帝到河东。

第二年(建安元年,196),杨奉、韩暹护送献帝回到洛阳,曹操遣曹洪将兵西迎天子,于是曹操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条件。

曹操进入洛阳之后弹劾韩暹居功乱政,韩暹感到畏惧,于是逃出洛阳,投奔在梁国的杨奉。

谁都想把天子掌握在自己手中,曹操把汉天子转移到鲁阳的途中,白波军又不甘心,于是途中抢劫天子座驾。

杨奉和韩暹抢劫汉天子车驾没有成功,又在颍川定陵进行抢劫活动,曹操趁机攻打梁县。杨奉、韩暹失去根据地,投奔占据淮南的袁术。而后杨奉、韩暹又投奔了吕布。吕布让二人去抢劫刘备的资源,抢劫不成,杨奉被刘备设计杀死,韩暹想逃回并州,但在路上被人所杀。至于白波军就这样在历史上消失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