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希特勒、斯大林等二战大佬在干什么?

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是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人物,他们在二战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一个是发动二战的魔鬼,一个是结束二战的英雄。

他们都出生于19世纪末,斯大林出生于1878年;希特勒小斯大林11岁,出生于1889年。

一战(1914年)爆发的时候,希特勒25岁,正是一个毛头小伙;斯大林36岁,也风华正茂。

那么一战时候,二人在干什么,扮演了什么角色?

斯大林

斯大林在参加革命之前,就显露出自己的叛逆心理、过人的胆略,超人的才华。

1898年8月,21岁的斯大林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一年后被学校开除。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斯大林果断地加入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阵营。

不久斯大林以饱满的热情,来到高加索地区开展战革命活动者,那种工作威胁,他就自告奋勇参加。

比如组织罢工、发放传单,甚至为布尔什维克活动募集资金,去抢劫沙皇的银行、绑架那些贪得无厌的资本家、敲诈为富不仁的农场主。

斯大林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列宁对他的注意,就开始有意培养他。

一战爆发前,斯大林已经崭露头角,为革命做出巨大牺牲:他因参加革命活动被逮捕7次、流放6次,从流放地逃出5次。

1910年,斯大林在高加索的巴库被捕,不久被“流放”到沃洛格达,后来来到了图尔汉斯克,这个4000多人口的小镇。

这时候,一战爆发了。

沙皇穷兵黩武,到处抓壮丁。

可是斯大林运气出奇地好,被鉴定为左臂残疾,得以留了下来,但是被流放到阿钦斯克。

在被流放期间,组织上并没有把他遗忘,经常有人给斯大林打钱,他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

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俄罗斯最后一个王朝罗曼诺夫王朝 覆灭,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

沙皇退位后,俄罗斯进入新时代,斯大林终于恢复了自由身,在这年三月回到了彼得堡,这个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在彼得堡,斯大林文武双全的本领得到展现,握毛瑟枪的手拿起了笔杆子,当上了《真理报》的编辑,该报是布尔什维克的喉舌,1908年创办,办了73年,直到苏联解体。

可见斯大林不但是个军事家,还是个理论家。

沙皇被推翻后,新成立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仍然坚持顽固立场,主张继续参加一战,但是俄军被德奥联军打得落花流水。

在1917年11月(俄历10月),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党人趁机发动了武装起义,夺取了全国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史称“十月革命”。

夺取政权后,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正式宣布退出协约国阵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斯大林作为领导起义的人民委员会的一员,参加了推翻临时政府的起义,在起义成功后被任命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开始正式登上政治舞台。

希特勒

跟许多人一样,在童年时希特勒有很多梦想,喜欢唱歌、喜欢文学,喜欢画画,他的理想是长大当一名牧师,或者当一名画家。

而父亲却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当一名公务员,将来当个大官光宗耀祖。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希特勒先后转了6家学校,都没有找到感觉,干脆辍学回家。

到16岁时,在理想面前屡屡碰壁的希特勒开始关心政治,开始发奋读书,研究德国历史。

在此期间,希特勒什么苦都吃过,什么屈辱都受过,在街头卖过画,给人打过工。

那些年他没有什么稳定职业,住在又黑又脏的贫民窟里,生活穷困潦倒,甚至靠光顾施粥站打发饥饿难耐的日子,饿居家学手,还不惜去街头行乞。

希特勒虽然是德意志民族,但出生在奥地利籍人,一战前身在德国的希特勒被召回国当兵,但是对奥地利没有感情,不愿意为奥匈帝国当炮灰,于是就装病逃过了兵役,重新回到德国。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非德国籍的希特勒却毫不犹豫报名参军,成为德国巴伐利亚预备步兵团第16团一名战士。

整个一战时期,希特勒都在战场上度过。作为一名士兵,他参加了很多著名的战役。

如第一次伊普雷战役、索姆河战役、阿拉斯战役、巴斯青达战役,不说身经百战,也久经沙场。当时像希特勒这样没有文化,没有背景的人,在战场上很难有什么作为。

当兵三年后,希特勒才终于“熬出头”,从“传令兵”晋升为上等兵,而且因作战勇敢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

什么资格的士兵才能获得呢?

根据规定,在战场上有过三至五次的英勇作战行动的官兵,才有资格获得。

授勋人在获颁奖的同时亦收到获勋证书,证书上载明勋章等级、授勋人姓名、职务、所属部队、授勋日期及所属师级长官签名。

事实上,在战斗中只要参加过大型战役,幸存下来的士兵一般都有机会获得。

因为在二战中,一共有45万德军士兵获得过这样的勋章。

但不管怎么说,希特勒在战斗中肯定不是怕死鬼。

比如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时,大腿被炮弹炸伤,在1917年3月1日希特勒伤好之后就重返战场。

1918年10月14日,一战结束前一个月,希特勒在威尔维克村附近,遭芥子气攻击而短暂失明,不得不回去养伤,伤还没好,一战就结束了。

丘吉尔

丘吉尔出身于1874年,比斯大林大四岁。

跟斯大林和希特勒相比,丘吉尔仕途顺利,可以说是大器早成。

在一战时,丘吉尔就赫赫有名,成为大佬。

丘吉尔1899年还是一名默默无闻的随军记者,在南非进行战地采访时被俘,后来经过千难万险越狱逃回英国。这次传奇经历使他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丘吉尔因此产生了步入政坛的念头。

1900年10月,身为英国保守党党员的丘吉尔顺利当选议员。

1908年,阿斯奎斯首相上台,丘吉尔被任命为商务大臣。

1910年丘吉尔出任内政大臣。

911年10月25日,丘吉尔担任海军大臣。

1914年8月1日,丘吉尔在收到“德国已经对俄国宣战”的电讯后,丘吉尔自作主张,下达海军总动员令。

1915年,丘吉尔被免职,自告奋勇赶赴法国前线亲自参加战争

1917年7月,丘吉尔被任命为军需大臣。

1918年11月一战结束,英国举行一战后的首次大选,丘吉尔在内阁内身兼二职:陆军大臣和空军大臣。

一战时,希特勒、斯大林等二战大佬在干什么?

希特勒一战前一直在维也纳南德一带流浪,居无定所,直到一天,他老家奥匈帝国发出的征兵令被一个德国片警送到他住处他才得知自己被征兵了,不过他打死也不愿回大杂烩一样的奥匈军队里服役 最终选择就近在德军服役。一战中,希特勒堪称模范士兵,传令兵是当时死伤率最高的兵种,别的传令兵怕死不敢送的命令他抢着去,休息时其他人打牌喝酒抽烟,他一样不一沾只爱看书或和人讨论各种严肃问题。因为他的英勇表现,包括在开阔地救回了他们负伤的团长,一战中他多次获得铁十字勋章,两度入院,险些双目失明。鉴于希特勒的表现,因此战后他获得了德国国籍,还谋得了一份当便衣的差事。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以吃瓜群众的身份去参加一个右翼组织的集会 看看他们是否有暴动颠覆的企图,这个组织就是日后的纳粹党。

斯大林一战爆发时已经是老炮革命者了,当局强征他入伍,他却以受伤为由躲过了兵役。当局一看,想躲,没门,一纸调令把他发配西伯利亚修理地球去也。直到俄国革命前才偷偷返回。

当年与斯大林同志同样在改造俄国地球的还有一个奥匈战俘,1916年在加利西亚的一次作战中,中士铁托负伤被俘,随即押送到西伯利亚劳动,在这里他从沙俄流亡者那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后,他重返家园,开始为了新的理想而奋斗。

丘吉尔比较有戏剧性 一战爆发时他是英国海军部部长,因为耍鸡贼,他扣下了原本卖给土耳其的两艘军舰,结果导致土耳其倒向德奥同盟,封锁了进出俄国的达达尼尔海峡,为了打通海峡,丘吉尔又想出个登陆海峡征服土耳其打通俄国交通线的主意,结果五十万大军派过去,却损失惨重,损失二十多万人,十几艘主力舰,作为英国殖民地的澳新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二的人口全死在了这片鸟不拉屎的沙滩上,差点和宗主国掀了桌子。战后,丘吉尔引咎辞职,作为一个营长带领部队在法国二线地区晒着太阳把战争熬完了。

蒙哥马利和隆美尔都参加了1916年的索母河战役。蒙哥马利因为和母亲关系不好,他上前线原本是一心求死的,结果一天能造成几万人死亡的索母河战役居然奈何不了他,整场战役他打完全场,居然毫发未损!

离他不远的地方 ,隆美尔也在和命运搏斗,他带着俩仨人居然遭遇到了半个排的英军,奇迹般的是,一番狗斗,他们这一小股人全歼了这波敌人,自己方面居然也是毫无损失。

一战时,希特勒、斯大林等二战大佬在干什么?

二战,希特勒作为元首,带领德国,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战绩。但是,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是,一战,作为大头兵的希特勒,同样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战绩。希特勒在一战的成就,是被很多人刻意忽视了的。

希特勒25岁参加一战。他本身是奥地利人,是自愿加入德国军队。一战1914年7月28日爆发,希特勒8月就已经参战了。而且他所在的部队是学生军。由此也能看出,元首对战争的热情程度。

他作战的细节咱也不用过于追究,只看结果:他获得了一级铁十字勋章1枚,二级铁十字勋章1枚。这是什么概念呢?

1级铁十字勋章,是士兵的最高荣誉,是一个士兵能取得的最高成就。

而且希特勒的这枚勋章是德皇亲自授予的。

再而且,希特勒的这枚勋章是第一批获得的。

实际上希特勒在一战时属于把一个战士的成就拿到满级了,没有再高的级别。

士兵的最高级别勋章,皇帝亲手授予的士兵最高级别勋章,皇帝第一批亲手授予的士兵最高级别勋章......狂,那是有狂的资本。皇帝给元帅颁发勋章,给将军颁发勋章,这也不太难。但能给一个普通士兵颁发勋章,这难度可太大了。

希特勒的一级铁十字勋章的含金量是杠杠滴,是军人的最高荣誉。跟关羽的汉寿亭侯差不多,到死都挂在胸前。还得重复一下,他的勋章是步兵在战壕里获得的,跟什么伯爵、什么大使获得勋章,不是一个概念。

像后来他的副手戈林也在一战中获得过勋章。问题是戈林是空军,是空战英雄,获得勋章还是比趴在战壕里步兵希特勒方便很多。所以希特勒这个功勋绝对是实打实干出来的。他家境贫寒,没有后台靠山,没资历,以德国的环境,也不可能走个后门,即便只依靠这两枚勋章,我们也能推测出希特勒在一战时的表现。

敌人炮火覆盖阵地,炮弹四处爆炸,周围的人和土不断的被抛到空中,有一个战友被炮弹炸伤,躺在战壕旁边。这时候掩体里冲出来一个瘦小的身影,钻进了炮火,冲到伤兵的身边,把他扛起来,往掩体里跑......大家脑补一下,黑夜,背后火光冲天,一个瘦削的脸庞,沾满泥土,但目光坚毅,露着眼白,扛着战友......这是保准的德国队长形象。而这个人就是希特勒,他也是因为这次勇敢行动受到了表彰。希特勒也曾经孤身俘虏了14个法国兵。

如果不是他后来败了,元首在一战的表现,绝对是可以拍主旋律电影的。

很多人也忽略了希特勒就是一个老兵的出身。二战,所谓元首、作为政治家、作为军事统帅的希特勒有很大的争议,但一战,作为普通士兵的希特勒,他的表现称得上:完美。

同时期的斯大林走的却是不同的一条路。

斯大林也容易被大家忽视的一点:他本身有残疾。斯大林左臂残疾,当不了兵。即便是一战,沙俄极度缺乏兵员的情况下,斯大林依旧被刷了下来。不能当兵,导致斯大林走上了:仕途。政治路线。

后来在战争中的表现,希特勒的军事指挥水平远超斯大林,根源就在这。希特勒是基层老兵出身,而斯大林是政治干部出身。打仗,斯大林不行,玩政治,希特勒还是差一些。

一战,希特勒蹲战壕的时候,斯大林在搞布尔什维克。斯大林的崛起,到现在对我们走仕途的人依旧有着绝对的指导价值:靠近权利中央。斯大林就是靠着坚决跟着列宁走,做列宁的亲密战友,这才一步步的走上了巅峰。蒋委员长走的也是这个路子,紧紧跟着孙中山,最后当了领袖。所以这二位都是玩政治手腕行,打仗贼菜。出身决定的。

一战,斯大林虽然没上战场,但作为一个性格强硬、坚决的人,他也有着比较狠的表现:抢劫!当然这是为了筹集活动经费,不是为了他自己。希特勒在前线为德皇效命的时候,斯大林在研究咋推翻俄皇。

希特勒在冲锋的时候,斯大林在研究颠覆政权。

希特勒在抓俘虏的时候,斯大林在被捕。

希特勒在授勋的时候,斯大林在流放的路上。

当然,在一战结束二战爆发前的这一段时间里,斯大林已经走上了权利的巅峰。而且这段时间里战事不断,斯大林也指挥过战斗、战役。但由于他是走仕途过来的,不是军人出身,所以军事才能实在是很一般。

斯大林也有过比较辉煌的战绩,但略有遗憾的是,他这些战绩都是内战,在苏联内战时期取得的。察里津战役的时候,斯大林带领红军在伏尔加格勒击败了白军,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伏尔加格勒才改名为斯大林格勒。外战斯大林就不灵了。后来苏波战争,号称红色拿破仑的图哈切夫斯基在华沙城外被打的惨败,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一支苏军主力部队没能按计划跟图哈切夫斯基的部队汇合,而是擅自去打了别的地方,最后导致苏军兵力不足。带领这支部队的长官就是斯大林。

希特勒和斯大林这两个人比较起来很有意思,在他俩还是少年的时候,他俩的母亲对他俩的期望都是:当神父。如果这二位都能听老娘的话......

一战时,希特勒、斯大林等二战大佬在干什么?

简单来说,一战时期希特勒在参军打仗,斯大林在闹革命。

斯大林

斯大林于1878年12月18日出生于格鲁吉亚的一个名为哥里的小镇,原名朱加什维利,斯大林这个名字是他成年后给自己改的,意为“钢铁一样的人”。他的父亲是个皮鞋匠,在当地做些小生意,家境较好。他的母亲在生斯大林之前生了三个孩子,但都早夭了,所以对活下来的斯大林格外宠爱。

斯大林9岁的时候被父母送进了神学院学习神学,在他们当地来说神父属于高级职业,相当于如今的公务员,旱涝保收,如果能顺利从神学院毕业,也算是斯大林家的荣耀了。不过斯大林进了神学院后,他的父亲就跟许多俄罗斯人一样开始酗酒,也不好好赚钱养家,他的母亲为了补贴家用,进了神学院当了名清洁工。

斯大林一开始只会说格鲁吉亚语,他的母亲比较有远见一直督促小斯大林学习俄语,这就为将来斯大林从事革命、成为国家领导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母亲在学校期间为斯大林申请了每个月3卢布的助学金,再加上自己做清洁工一个月有10卢布的收入,娘俩就靠着这些微薄的收入在学校待了5年。

可以说小斯大林还是很争气的,在学校的时候刻苦用功,再加上记忆力非凡,脑子也特别好使,学习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因为优异的成绩,1894年在他16岁的时候被保送到了第比利斯神学院学习。在斯大林进入第比利斯神学院之前,这所学院就成为了当地的一个革命中心,发生过学生刺杀校长的事件。当斯大林来到这所神学院的时候,学院的院长是俄国人,学监是格鲁吉亚人,这两人都非常忠于沙俄当局,害怕学生们造反,所以对学生严加管制,时时刻刻盯着学生,并制定了非常苛刻的校规。这套校规就激起了斯大林强烈的反感,再加上这段时期斯大林也阅读了许多书籍,如《物种起源》,就使斯大林意识到人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进化来的,这些因素都使斯大林成为了一位无神论者。

▲年轻时期的斯大林

也就在那段时间,斯大林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在神学院里成立了马克思学习小组,他成为了小组的领导骨干。那段时期,他还阅览了大量关于时局的文章,尤其对列宁的文章推崇备至,成为了列宁的忠实粉丝。在学校期间,斯大林加入了列宁所在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由于他经常发动工人和学生运动,到了1899年的时候学院就开除了斯大林,此后斯大林便全心全意地投身了革命,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

参加革命后,斯大林主要从事地下工作,按照我们的话来说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劫沙俄政府的火车,筹集党的经费等,主要在梯弗里斯、南高加索和彼得堡一带活动。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他选择了以列宁为被首的布尔什维克。1904年12月他领导了巴库地区的石油工人大罢工,1905年12月在布尔什维克第一次会议上与列宁第一次见面。

此后,斯大林长期在巴库地区活动,到1913年3月,斯大林先后7次被逮捕、6次被流放,并5次从流放地逃出。1912年,他按照列宁的指示来到圣彼得堡,创办了《真理报》。1913年3月,他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并首次使用了"斯大林”为笔名,不久之后他最后一次遭到逮捕。1916年,他被沙俄政府强征入伍参加一战,却被查出左臂有伤,于是他免于参与动员,被流放到了阿钦斯克。

1917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沙俄政府被推翻,他也得到了释放,于3月25日返回圣彼得堡,继续从事《真理报》的编辑工作。4月份,列宁提出要发动武装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府,刚开始的时候斯大林对此是反对的,后来在列宁的劝说下才同意了列宁的主张,并在会议上成为了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成员。同年七月,爆发了七月流血事件,列宁被俄国当局通缉,斯大林协助列宁逃往了芬兰。到了当年十月,斯大林参与了十月革命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帮助布尔什维克获得了革命的成功,事后他被任命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

十月革命后不久,苏俄内战爆发,为了全力对付白军,苏俄政府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正式退出了一战,此时的斯大林也成为了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18年5月他被派往了察里津征粮,在伏罗希洛夫、布琼尼等人的支持下,他领导红军获得了察里津战役的胜利,此战也加强了他在军队中的影响力。

苏俄内战期间,斯大林先后在南方战线、西方战线、西南战线军事委员等职,获得红旗勋章,凭借着革命期间出色的表现,此后斯大林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希特勒

希特勒于1889年出生于奥匈帝国的布劳瑙,他的父亲是一名海关职员,因工作调动频繁,希特勒全家也因此经常搬家。小时候的希特勒因父亲工作的关系在德国待过一段时间,他也在这段时间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德语,他小时候的玩伴都是德国人,这就让希特勒对德国有了特殊的感情。

▲小时候的希特勒

小时候的希特勒是个乖宝宝,学习一直名列前茅,直到他的父亲要他前往林茨上中学,以后争取跟自己一样做个公务员,希特勒才开始叛逆了起来,因为希特勒一直想当个画家,于是希特勒就不再好好学习,最终也没能在林茨拿到毕业证书,只能转学。

小希特勒与他的父亲关系非常紧张,所以在他13岁父亲去世的时候希特勒也没怎么伤心,在学校里他遇到了与他一样热爱艺术的朋友库比席克,库比席克热爱钢琴,梦想成为一名音乐家,两人经常一起谈论艺术,一起观看话剧,一起向往艺术之都维也纳。

到了1907年的时候,17岁的希特勒想去维也纳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便极力说服了母亲同意他去维也纳的艺术学院就读,可就在他要去追逐梦想的时候,他的母亲却突然疾病缠身,离开了这个世界,希特勒在料理完了母亲的后事后便踏上了前往维也纳的路途。

但在维也纳,希特勒的艺术之路并不好过,1907年到1908年,希特勒两次向维也纳艺术学院递交了自己的作品,但都被维也纳艺术学院拒之门外,如果当年希特勒能被艺术学院录取,或许世界上就会少了个战争狂魔,或许二战就不会爆发了吧。

▲希特勒的画作

PS:我曾经看过一些希特勒的画作,感觉画的非常不错,不过是作为一个外行来看的。后来我也问过一些内行人士,他们都认为希特勒实际上善于画静态的事物,但是画不好动态的事物,这就是他没被维也纳艺术学院录取的原因。

在维也纳的两年期间,希特勒花光了身上的钱,只能从政府领取父母死后给孤儿发放的一点补贴。刚开始的时候希特勒还能在维也纳租的起房子,本想着到了艺术学院就能过上好一些的生活,但他却落榜了。从此以后他的生活变得困顿了起来,最终只能流落街头,成为了维也纳的一名流浪汉。为了生活下去,希特勒向奥地利政府申请了兵役,但希特勒的申请没有得到奥地利政府的回复,无奈之下希特勒一度住进了维也纳的收容所。

在收容所希特勒认识了一个叫汉尼西的人,与其成为了好朋友,在汉尼西的建议下,希特勒开始以卖画为生,希特勒负责作画,汉尼西负责营销希特勒的画。在汉尼西的运作下,他们的生意很快就有了点起色,希特勒也得以从收容所搬到了一所单身宿舍。刚开始的时候,希特勒只画明星片,后来在汉尼西的建议下,用水彩画画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德国建筑。1912年起,希特勒靠着卖画摆脱了流浪汉的生活,在此期间希特勒也逐渐对政治产生了兴趣,因为在单身公寓里聚集了很多知识分子,耳濡目染间希特勒也逐渐了解了政治。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希特勒产生了强烈的日耳曼民族情绪,对所有日耳曼民族的事物都充满了热情,而对所有非日耳曼民族的事物都充满了恨意,成为了一个狂热的日耳曼民族主义者。

到了1913年,希特勒离开了维也纳,准备前往慕尼黑学习绘画和建筑,回顾在维也纳的日子,希特勒总是感慨地说道“维也纳是我生活里最艰苦最磨灭的学校”。1914年,希特勒在慕尼黑居住了一年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次战争也让希特勒彻底地进入了政治领域,他的日耳曼情节被点燃并申请入伍,成为了德军中的一员。

▲一战结束后希特勒以上等兵的身份从军队退伍

德法宣战后,希特勒跟随部队来到了前线,他在部队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找到了从所未有的归属感,他在战斗中非常卖力,也表现得十分英勇,甚至获得了铁十字勋章,被晋升为上等兵。

当然,他在战斗中也多次负伤,尤其是有一次敌军释放毒气,导致希特勒双目暂时性失明,被送进了后方的医院。在他双目失明期间,时间就到了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战败投降,还在医院的希特勒愤怒不已,虽然他的眼睛被治好了,但他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局,也下定了要进入政治领域的决心。

一战时,希特勒、斯大林等二战大佬在干什么?

二战中,希特勒领导法西斯德国向外侵略扩张,最强大时控制欧洲十四国。二战中,斯大林领导苏联英勇抵抗法西斯德国的进攻,扭转了二战的战局。并指挥苏联红军解放了东欧,直至攻入柏林,与盟军一道迫使法西斯德国投降。

这些二战中的风云人物,在一战时再做些什么呢?

1914年8月,一战爆发,希特勒在德国巴伐利亚预备步兵团第16团当兵。1917年,他晋升为上等兵,且因作战勇敢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和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1918年10月14日,在威尔维克村附近,希特勒遭芥子气攻击而短暂失明,在此养伤期间,德国向协约国宣布投降。

上图中,留着大胡子的小伙就是希特勒了。

一战中,斯大林正追随列宁积极进行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斗争,曾多次被捕入狱。1916年,沙俄政府将他强征入伍参加一战,却被医生检查出左臂有伤,于是他免于参与动员,被流放到阿钦斯克。后来,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苏维埃俄国退出一次世界大战。

上图是沙俄的警察掌握的斯大林档案材料。

一战时,希特勒、斯大林等二战大佬在干什么?

首先谢谢悟空邀请。

一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战争,一战从1914年开始到1918年11月11日结束,历时四年多。一战无义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分赃大会。而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巨头在当时又是以何种身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当年呢?而其他诸位大佬又是如何的呢?

不得不说,在一战期间地位最高的的丘吉尔。他直接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丘吉尔贵族出身,与英王有远亲关系。毕业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校。因此上说最基本的军事素养丘吉尔还是具有的。26岁就当选为保守党议员,从就此开始了长达60余年的政治生涯。期间二度拜相。在1914年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丘吉尔当时担任阿斯奎斯内阁海军大臣,属于位高权重。但由于丘吉尔主持英国海军对德作战不利。尤其是在攻占达达尼尔海峡的作战行动、最终结果却是得不偿失,丘吉尔饱受议会抨击。丘吉尔一怒之下在1915年辞职,自己则是走向前线,在前线担任1年多的团长,丘吉尔担任海军大臣正好四年。在1916年再度竞选议员成功。在1917年丘吉尔出任劳合·乔治政府军需大臣。从此以后,始终处于英国核心权力阶层,在二战前,丘吉尔二度出任张伯伦内阁海军大臣。在1940年,张伯伦首相绥靖政策失败以后,丘吉尔临危受命出任英国首相,开始了他最辉煌的时代。

斯大林本人没有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的俄罗斯还是沙皇时代,斯大林属于被抓捕的逃犯,是流窜犯。值得一提是在1912年,首次使用了斯大林这个名字,在1916年被沙皇政府应征入伍,但由于身体不合格被免征。这个时期,在列宁的提议下,斯大林开始办报纸。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以后,斯大林被选为中央委员。苏联成立初始,经列宁的提议,斯大林出任苏联首届政府民族事务人民委员。一战结束以后。欧洲联合武装准备进攻苏联。斯大林转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在察里津(伏尔加格勒)战役中一战成名,从而进入苏联核心领导阶层。在1924年列宁去世以后。斯大林经过“搏斗”出任苏联最高领导人。待二战开始以后,斯大林已经是苏联领袖,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成为超级大国。

三大元凶里面无疑希特勒是地位最低的,但他却是唯一一个亲临一线的,而且作战勇敢。获得铁十字勋章,这枚勋章希特勒钟爱异常始终佩戴。应该说,希特勒出身比较贫困身世十分坎坷,早年追求艺术不成,在1914年8月,25岁的希特勒参加了德国巴伐利亚步兵团第16团,先后参加了伊普雷战役、索姆河战役、阿拉斯战役、巴斯青达战役。26岁由普通一兵晋升为上等兵,因作战勇敢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和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1918年中的索姆河战役时负伤退出战场,在此养伤期间,德国向协约国宣布投降。希特勒对此痛哭流涕。战争结束以后,希特勒加入一个只有50几个人的小党德国工人党,而且担任了这个党的主席团的第7名委员。随后这个党逐步壮大,最终成为纳粹党、希特勒也成为二战元凶。人类的文明的最大伤害。

东条英机当时是日本第三师团的担任军官,战争爆发第二年31岁的东条英机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随即出任日本驻德国大使馆武官。直到21年回国。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一战期间担任纽约州参议员,一年以后,31岁的罗斯福被威尔逊总统任命他为海军助理部长。名声不显,而到了战争结束以后,罗斯福已经辞职。担任律师。在此期间最大不幸就是罗斯福在扑灭了林中大火后,受到海水侵蚀,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39岁的罗斯福就此做上了轮椅。在1933年出任美国总统,连任四届成为任期最长的美国总统。在此期间领导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将美国推向了超级大国的地位。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