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寒窗苦读”这句话?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看过一段视频,里面是一个投资人介绍自己的过去。
这个投资人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你通过自己的财富进行稳定投资赚上100万,同你上班打工赚100万,其实是有本质的不同。
当时还不太了解这句话,后来就逐步懂了,确实是有本质的不同。
现在做生意投资是比较困难的,尤其重要的是需要较大的资金。
一般生意能够年回报率稳定到百分之十,就算是不错的。
那么,如果你是一年赚100万,你至少能够拿出1000万进行投资。
也就是说,最低程度你有1000万资金。
那么退一步说,就算你什么都不敢,将这1000万搞个5年定期,存到地方性银行去,也有4%的利息,也就是40万,相当于每个月3万多。
就普通家庭来说,每月3万多用于开销是足够了,而且是旱涝保收,非常稳定。
但是,你如果一年打工赚40万,其实就很牛逼了,等于月薪3万多。
在职场,这就属于地地道道的高薪。通常这个岗位的人,竞争都是比较激烈的,压力大,负担重,拿这笔钱并不容易。一旦你在竞争中失败,就需要重新再找工作,折腾来折腾去,非常辛苦。而且职场是有年龄的,一旦上了岁数,超过了35岁就开始逐步编制,到45岁以上再求职难度已经较大。
很多很牛逼的职场高手,45岁以后只能半退休状态,甚至干一份以前根本看不上的工作,就是这个原因了。
说通俗点,就是这40万靠打工的话,要拼死拼活赚来。
而如果你爹妈留给你1000万,你存银行什么都不做,也可以每年吃40万利息。
但是,想要有1000万的资本,谈何容易。
以一年赚40万为例,不吃不喝也要25年才能达到。
所以说,寒窗苦读虽然可以提高个人能力,能够提供你改善自己生活的一些条件,但只是提供一些条件而已。到最后能够改善生活,甚至改善所处阶层,完全还要看能力、机遇以及国家的经济形势。
不是说,你寒窗苦读了以后,就一定很牛逼了,一定是社会经营,并不是这样。
最近国家发布公告,说是大学毕生生失业率高达16%以上,而实际数据可能超过20%甚至25%。
也就是说,由于现在经济不景气,就业市场饱和,大学生毕业就有五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人失业。
工作尚且难找,改善生活也就不用提了。
所以,真正牛逼的父母,除了督促孩子读书、掌握学习的技能、学习一定的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为孩子积累财富。
很多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话是没错,但在今天已经过时了。
当年刚刚改革开放,普通老百姓哪怕干部们,其实也没有什么个人财富,只能培养孩子好好学习。
但今天这种话就已经过时,让孩子好好学习固然重要,给他积累较多的财富,帮助他减少生命中的艰辛,也是很重要的。
其实不怕大家骂我,萨沙在国外看过不少中国富豪阶层和官员阶层。
他们的孩子很多都是不学无术,吃喝玩乐,甚至吃喝嫖赌的人物。但人家有的是钱,是扛着一包包美钞下飞机的,别墅、超跑、美女对他们都是小意思。
人家有资本这么做,也吃不穷。
你一个月苦苦赚的那点钱,人家纨绔子弟根本不放在眼里,当然也不会把你这些靠工资生活的人放在眼里。你的寒窗苦读,在他看来就是笑话。
如何看待“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寒窗苦读”这句话?
谢谢邀请。命运的事,我也说不清楚。我相信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到最好的他人,人品好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谢信任,关注我们,一起成长。
如何看待“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寒窗苦读”这句话?
这句话是把个体和他人的关系弄混了,是有逻辑问题的。“几代人的努力”和“寒窗苦读”并没有“输赢”的可比性。
我也看到了这句话,我明白说这句话的人的意思,他是想说,富二代们,也并不是天生的富二代,而是因为他爸爸、他爷爷努力打下来的财富,才能留给他享用。他们家族也是努力过的,也曾“寒窗苦读”几十年过,所以说他觉得不应该“输”给你的“寒窗苦读”。
从财富资源上来相比,“寒窗苦读”想要战胜“富二代”是相当困难的,也越来越难,机会越来越少。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可能就会觉得不公平了,于是悲叹命运不公,这才引来了富二代这句反击。
可是这种反击是没有意义的。这好像就是在说,我读五年级会加减乘除,而你只读二年级才学到加减法一样。
可是,富二代们,寒窗学子们并不是要拿“寒窗苦读”来跟你们几代人的努力去比啊!
如今社会,无论你承不承认,阶级壁垒都是越来越高。有钱的人,靠着资本的原始积累,就能变得越来越有钱。而没钱的人,无论怎么努力,都还是只能任劳任怨的工作,不仅被剥夺了时间、劳动力,更被剥夺了非常多的自由。
当富二代们享受着他们几代人努力的“成果”之时,我们寒窗苦读的人们,却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去为自己的后代积累这样的成果了。
另外,当富二代们堂而皇之地坐在几代人努力的成果之上的时候,以如此的眼光来看待寒窗苦读,却不免也有觉得羞愧的时候吗?你可以享受成果,但也没必要嘲讽寒窗苦读。
比不过几代的努力,也并不能否定寒窗苦读的价值。
这样的句子,也的确不必去深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前行。寒窗苦读,并不一定要跟别人比财富的积累。
当他们说出这样的话,而你不会去计较的时候,寒窗苦读其实就已经胜了。
如何看待“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寒窗苦读”这句话?
表面来看,没什么可比性,但从这句话中,看出了比较深层的意思,大概想问的是:“虽然他不如你用功,但他家里给他传下的家业是你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的层次。”
这句话,大多数情况下,是没错的。
举个例子,小王和小明是同班同学,小王成天调皮打闹不爱学习,小明努力用功名列前茅,看似小明的前途要比小王好,殊不知小王家里从爷爷辈就是有权有势的大富翁,传到他这一代,仅需要继承的财产就上亿,还不算叔叔辈官商界的人脉关系。
而小明家中祖上三代都是工薪阶层,就算他学习再好,考上最好的大学,毕业之后,进名企获得高新,经过一辈子的努力拼搏除了买套好房子,娶妻生子,最大可能也知是个中产阶级,再往上走就很艰难了。
当然世事无常,也有例外,如果有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恰好你又抓住了,那就乌鸡变凤凰成为人人敬仰的大人物。你就可以追平或者超越别人几代人积累的财富和人脉,成为人上人。
但这种几率可能是千万分之一或者一万分之一,还必须是你本身具有大智慧和大气运才能成功,一般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作为普通百姓,就不要好高骛远了,也不要互相比较,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享受生活就可以了,知足常乐应该是很好的座右铭。
如何看待“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寒窗苦读”这句话?
个人认为,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所谓你的寒窗苦读,指的只是一个人在一定人生阶段的努力,具体包括十二年基础教育阶段的勤奋苦读,考上大学,有的还读硕读博。
其实,这一切不一定就能彻底改变了自身的人生命运,只是让人生走向明晰了很多,毕竟一个人的未来之路还长着呢。
但几代人的努力就不同了,一是时间上的持久,既包括青少年时期的求学,即寒窗苦读,又包括成年后的成家,立业,顽强拼搏,艰苦奋斗。
二是参予人数更多,几代人,包括年轻人,壮年人,甚至老年人,无不砺精图治,奋发图强,致使家族命运彻底改观。
几代人的努力就是一场接力赛,一种长久的磨砥,积淀,一场由外到里,深入骨髓,灵魂的人生构架,既艰辛,又长久。
如何看待“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寒窗苦读”这句话?
谢邀~
寒窗苦读有多苦?头悬梁锥刺骨,凿壁偷光,囊萤夜读……
收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火过的一个话题#创业失败父母帮买1800万的房子#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某视频网站游戏阿婆主,一直以来,都特别扎实地,特别认真地做游戏类视频,内容也很扎实。但可能由于太认真,干货太多,内容过于硬核,播放量一直就5W左右,始终上不去。
(我也看了一下他的其它游戏视频,因为不太玩游戏,看不出个所以然,所以只能评价为,内容挺硬核)
做得不顺,他家里也不同意他这么干了,于是他只能无奈地发布最后一个告别视频,up主生涯就此结束。
一个内容过关更新勤奋态度认真的作者,就这样因为家庭压力告别了理想,自媒体行业,就是这样的残酷。
但这个故事的残酷之处在于,告别视频《家里人给我买了套1800万的房子是什么样的体验》中,他表示,‘摊牌了,其实我是亿万富翁富二代,要回去继承家里公司。’
在这个视频里,他带着大家去参观房子,为了防止各位观众迷路,还贴心地在左下角放上了房子的平面图。买得起1800万豪宅的人,在家中自然也会有佣人房。
这个晒富的视频,拿到了上百万的播放量,涨粉几十万,这是认真做视频从来没有过的成绩。
当视频大获成功后,他又开始更新起自己热爱的游戏视频,然而,最残酷的事来了,最新一期的视频播放量,又回到了从前的水平。
这套豪宅就是几代人的努力给他创造的家庭条件,他就是那种自己创业不成,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回家不情愿地继承公司的人。(看起来好心酸的样子)
这个阿婆主家里的财富,是父母一代人努力的结果吗?有可能是,也极有可能并不是。
这个阿婆主没有寒窗苦读吗?并不是,别人从大洋彼岸留学回来,也努力地去过影视公司工作,也想自己像父母那样创造财富。
所以说,这句“我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寒窗苦读”,让许多人听起来别扭,扎心,但在大多数残酷现实的情况下,是没有什么错的。
阶层的差距几代人的努力,拼下来的不仅仅是财富,在家庭内,有潜移默化的思维方式与做事方法,在家庭外,还有各种资源、人脉关系。靠着这些从小耳濡目染的方式方法,资源与人脉,就算外人眼看着这一代似乎楼要塌了,可重头再来,相比起几代人都是普通平民百姓的人,相对就容易许多。
工薪阶层,努力读书,考上最好的大学,拼下让人羡慕的工作,大城市里扎根立足,不可避免地绑着一身贷。
如果有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且正好自身能力足够,跻身到更高的阶层,也未必没这个可能。只是这样的机会,实在太少,几千万分之一?
苦读在阶层面前,还有没有意义?富裕人家的孩子,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难道他们读书就不苦了吗?当然苦,只不过他们比普通人更加清楚,读书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有多么的重要,因此他们会更愿意吃了这份读书的苦。
读书与不读书,对于富裕人家的孩子,是选哪个或干脆不选的问题。
然而,那些放弃苦读的平常人家的孩子,就算有一天,他们明知前面就有各种机会存在,但却苦于手中没有敲门砖,从而没有选择的机会。
读书与不读书,对于平常人家的孩子,是将来有选择与没有选择的差距。
所以,这样看来,还会有什么别扭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