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承郭襄下传灭绝的风陵师太是如何接掌峨眉派的?有什么故事吗?
【坚持原创,杜绝抄袭】 欢迎关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侠前后传系列第六十七期:《倚天屠龙记》前传之风陵师太的江湖往事。
前两期羽菱君扯了郭襄从襄阳城破到创建峨嵋派的一些往事,这一期继续这个话题再来扯扯郭襄弟子风陵师太是如何接掌峨嵋派,又是如何收下孤鸿和灭绝等弟子的。扯风陵师太前,还是要再说说郭襄,从她创建峨嵋派说起。
峨嵋开派,屠龙现身在成都不花帅府,为探屠龙刀,郭襄和风陵师徒俩中了蕃僧掌力迷毒,郭襄有九阳功护体,突围之后,虽毒气深入,尚能运功去毒,但为毒气攻心的风陵运功排毒却耗去了郭襄四成内力。元气大伤之后,师徒俩上了峨眉山,再次隐入山林潜修。
这期间又听闻蒙元天下已定,一批往大都解救文天祥的义士尽被围剿,文丞相慷慨就义,屠龙刀也下落不明,每日里听得峨眉山上寺庙道观钟声,想起自己年逾四十,势力单薄,谈何力抗强元,突感心灰意冷。一日调息之后,立于峨眉山金顶背向太阳而立,望着弥漫云雾,脑海里不断思索,这时她抬头望向前方的天幕之时,天幕中竟出现了一个外红内紫的彩色光环,中间显现出一个佛影,看到此峨嵋佛光,郭襄萌发了出家念头。不过她抗元之志始终不灭,又想起青灯古佛之下也能开宗立派,何不效仿当年外公创下桃花岛一派,自立门户,一来用出家之名以避蒙元锋芒,二来收徒授业,培养抗元后继之人,保留火种。如此也算是尽自己之力,延续了当年父母大义之志了。
就这样,决意已定,未再动摇,带发修行,非专佛亦非专于道,而是佛道双修,并以峨嵋山为名,创建了峨嵋派。抗元志向因之也成了峨嵋派的第一教规,代代传承。郭襄于峨嵋金顶时,看到云霞雾霭散之不尽,周而复始,突受启发,创出了一套剑法,郭襄以之作为峨嵋派传派外家武学,是为“金顶九式”,又以“九阳功”再行整理为册,为峨嵋派传派内功心法,是称“峨嵋九阳功”。
郭襄创派,徒弟风陵也自然而然成了峨嵋派第一代弟子,她跟随师傅出家,带发修行,开始修炼“峨嵋九阳功”。她天赋甚佳,再经十年修行,尽得郭襄真传,开始独立行走于江湖,此时屠龙刀重现,郭襄传她倚天剑,交代她下山,再探屠龙刀。
这屠龙刀当年在不花差人送往京师途中,为抗元势力的绿林所抢,起初这些绿林好汉并不识得是屠龙宝刀,但既然是献给他们蒙元皇帝的,自然是宝物,因而被作为镇寨之宝,镇放在山寨之中近达十年时间。后来这帮绿林势力被朝廷派兵围剿,屠龙刀被寨中一人突围时带走,他逃到江浙行省,欲献宝投入三河帮。这三河帮的二当家当年曾是襄阳的一名宋兵,黄蓉找工匠铸就屠龙刀和倚天剑时,他曾亲眼见过屠龙刀,因而识得宝刀,也知道屠龙刀乃是武林至尊,得之可以号令天下。但他一说出这是屠龙宝刀,却为三河帮引来灭帮之灾,风声一出,包括东鲨帮在内的太湖几大水盗帮派,纷纷来抢,就惹起了新一轮纷争,三河帮也随之被灭帮。
屠龙刀几经易手,前后落入几个帮派,引来官府的注意,最终在“东鲨帮”的手中被官兵围捕,宝刀被抢回嘉兴府衙。嘉兴府衙知府知道屠龙刀当年乃是不花献与皇帝之物,为表忠心,择日送往京师,再次献与皇帝。但他为了一举剿灭当地的抗元反动势力,却故意放出屠龙刀风声,以屠龙刀为诱设局引来武林人士夺刀,一网打尽。丐帮明教等获得信息,纷纷计议夺刀,风陵也是此时赶到到了嘉兴。
时丐帮帮主耶律渊如和师弟杨崖下、杨破天(阳顶天)三人夜探嘉兴府衙,碰到了桃花岛程英派来的弟子陆青竹,双方误会大打出手,杨崖下为陆青竹“弹指神通”所伤,待得解开误会却陷入了官兵的包围之中。就在他们几人被官兵围困之时,明教衣教主也在暗中藏身观察。这时受伤的杨崖下被陆青竹扶持,两人在耶律渊如与杨破天的掩护下,先行突围,但杨破天和耶律渊如却被官兵分割包围,两人边战边退,却越离越远。
(以上细节,有兴趣的可以详看羽菱君之前一期《阳顶天师承之谜》)
杨破天被逼至后堂花园,最终为衣教主所救。耶律渊如则退到前厅,他用“降龙掌”奋战突围,奈何官兵势众,逐步有些体力难支。这时官兵左右抛出绳索,套住了耶律渊如,耶律渊如被紧紧绑住,官兵知道他武功高强,意欲用缨枪直接刺杀耶律渊如,情势十分危急。就在官兵缨枪刺来时,一道寒光突起,官兵的缨枪齐齐断成两半,耶律渊如身上的绳索也断开掉了下来,一个道姑模样的师姑手执倚天剑从梁上飞身而下,正是风陵。
风陵到嘉兴后,探得一些风声,知道这次又定是官府所设之局,但她为了寻找屠龙刀下落,还是决定往嘉兴府衙一探究竟。她一到府衙,果然发现官兵围住府衙四周,里面传出打斗之声。紧接着就看到一男一女突围而出,便是先行突围的杨崖下和陆青竹,风陵知道这两人跟她应是同行,见他们逃出,后面又有官兵追捕而出,决定救援他们一把,她在杨崖下和陆青竹走后,帮他们挡住了从府衙出来的官兵,预测他们离去已远,官兵追上也难,方才作罢。刚想离去却又听到府衙内尚有打斗之声,当下明白还有被困之人,于是飞身入府,寻声迹来到前厅,就碰到了耶律渊如被困,眼看情势危急,因而出手相救。
耶律渊如看到风陵手上的倚天剑,大喜之下随口喊出“倚天剑”,风陵见他识得师傅宝剑,知道他跟师傅定有牵连,现在先行救他脱身,再行询问。于是手转剑锋,一招“落木无边”上下抖数,剑锋所向的官兵中了她的剑气随之倒下,围困的人墙瞬间就被划出一个缺口,风陵快速闯出,耶律渊如紧跟其后。倚天剑凌厉无比,寻常官兵哪里能是风陵的对手,强行就被他俩杀出府衙,脱离而去。
耶律渊如带着风陵回到丐帮分舵所在,他也等不及想问风陵是他姨母郭襄何人,风陵这才知道原来此人正是当年师傅护送突围的前丐帮帮主耶律齐之子,她也是大喜,毕竟师傅这么多年一直以为这小外甥当年已经罹难,于是跟耶律渊如说起了师傅这么多年的事情,并让耶律渊如找时间到峨嵋见师傅郭襄一面。而她知道屠龙刀已经被送往大都,为了夺回屠龙刀,决定北上而去,希望此次能夺回宝刀,献给师傅,圆了师傅的心愿,这次下山,她有深感师傅已然不久于世。
也是如此,风陵并未在丐帮分舵多做停留,交代耶律渊如一番之后,就离身北上而去。这一去就让她收得两徒。
郭襄离世,接掌峨嵋风陵沿着嘉兴府衙官差进京的路线一路向北,在河南开封城外的密林之中,终于跟上了官差。她刚想行动,却发现早已有人在她之前,为两个黑衣人,一人手执金瓜锤,一人手执乌铁棒。两人很快就将那八名押送屠龙刀进京的官差给杀了,并抢走了装在檀香木箱的屠龙刀,风陵见状为了一探究竟,免伤同行,尾随两个黑衣人而去。
两人到无人处换装之后,进了开封城,到得一处院落左顾右盼无人,闪了进去。风陵施展轻功,潜入院内,紧紧跟随,原来却是一家镖局所在。这劫刀的两人,手持金瓜锤的叫方志远,乃是这开封“志远镖局”的大当家,乌铁棒的是他师弟也是镖局二当家叫辜有望,皆是抗元义士。日前收到传书,或许嘉兴府衙知府差人押送屠龙刀进京,必经开封,传言这屠龙刀武林至尊,获得此刀即能号令天下,两人商议夺下宝刀,拉起义旗,在开封起事。
风陵翻上屋顶,听到两人的对话,也是进退两难,若是夺了宝刀,无疑打压了他们的抗元士气,但不夺刀,却又难复师命。就在迟疑之时,却发现又有一大伙人迅速包围了镖局。原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两人夺刀之事,早被镖局中叛徒出卖,来围的却是开封中听说已投靠了朝廷的一大恶帮“六联帮”,他们听闻宝刀已被夺,迅速来抢。
这志远镖局毕竟并非大帮大派,很快就被六联帮攻了进去,镖局门人难以招架,被屠杀多人。方志远和辜有望手执兵器从屋内闯出迎敌,但却很快陷入了六联帮帮主等带头高手的围困之中,两人力敌六联帮六大高手。其实他们两人仅是江湖中的三流高手,此次夺刀全凭抗元的一腔热血,双方武功虽然皆在不相上下,但毕竟六联帮人多,仅几十个回合,两人身上就多处负伤,倒在地上。风陵看到他俩从屋内出来之时,就先取屠龙刀,护住宝刀而去,待得她拿了刀箱出来之时,已经看到他们两人倒在地上,她也没想到这两人的武功境界如此之低,眼看他俩命不久矣,一跃飞赴进入六联帮包围,倚天剑一出鞘,就先杀了六联帮一人。不多时六联帮六人皆命丧倚天剑之下,那恶帮门人看到帮主等人已死,各自哄散而去,但是方志远和辜有望已然无救了。
这时两个小孩,一男一女从房中跑了出来,却是两人各自的孩子,男的叫辜鸿雁是辜有望的儿子,有八岁左右,女的叫方灵是方志远的女儿,七岁模样。两人见到各自父亲躺在地上,口吐鲜血,嚎啕大哭。方志远和辜有望皆托付风陵照看孩子,接着先后闭目。风陵看着这两个小孩,想起自己身世,甚为同情,在将方辜两人敛葬之后,就带着他们携带屠龙刀返回峨嵋山而去。
风陵为了不再惹出风波,与两小孩乔装成寻亲母子,一路上倒没再出风波,经两月路程,回到峨嵋山。禀告了师傅,郭襄听说屠龙刀已经寻回,也是大喜,也顾不得有恙在身,叫风陵打开刀箱,取出屠龙刀。然而风陵却没想到她这次取回却是一把假刀,当时她见方志远和辜有望将刀放进檀香刀箱,自己夺取后也没再经细看,这一路为了不惹风波,也不敢再开箱。郭襄一看刀,就知道不是屠龙刀,拿过之后,更是验证了正是赝品。其实屠龙刀在嘉兴府衙,就被府衙里的一位师爷掉包了,这位师爷后来更是惹出了一番大劫难,全家被杀。
(关于师爷调包屠龙刀之事,可详看羽菱君之前一期《王盘山扬刀大会之谜》)
寻回的乃是一把假刀,这不止是对风陵的打击,更是对郭襄的打击,这些年郭襄为了探得屠龙刀,呕心沥血,毫无成果,时时悲痛当年自己年少时罔顾父母,从没在父母身旁侍奉过双亲,如今连父母的遗志都不能继承,屠龙刀也是踪迹全无,怎能面对父母,压抑之下,即使身负九阳内功,竟慢慢也落出一身内疾,再受这番打击,已然命不久矣。所幸的是小外甥耶律渊如尚在人世,也算弥补了多少遗憾,几日之后,郭襄就郁郁而终了。
临终前,将掌门之位传与风陵,倚天剑作为掌门信物,也是传授与她,然后又跟她说起屠龙刀和倚天剑刀剑之中的秘密,让风陵紧记,此秘密只传日后峨嵋派掌门,又交代峨嵋派上下,必要以抗元大计为志。如此交代一番之后,郭襄闭目与世长辞,脑海里最后浮现的一幕,却仍然是当年风陵渡口的凝月冥冥。
风陵忍住悲痛,安葬了师傅,接掌了峨嵋派,自此成为峨嵋派第二代掌门人。带回的两个小孩拜入她的门下,风陵以辜鸿雁的名字,为他取道号为“孤鸿”,为方灵取道号为“苍灵”,传授两人峨嵋武学。这方灵尚有一个哥哥,当时家中受难时,哥哥被父亲送去书院读书,故而脱此大难。而她与辜鸿雁其实两人是对娃娃亲,带有婚约的师兄妹。
后来师兄孤鸿子被杨逍所败,气而身亡,哥哥也被谢逊所杀,方灵弃了自己道号“苍灵”,改名“灭绝”,誓要灭绝明教与蒙元,这就是后话了。期间故事如何,我们以后有机会再扯。欢迎关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侠前后传系列
前期回顾:
第六十六期《峨嵋立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羽菱君,专注于“天龙时代”前、“射雕时代”前、“倚天时代”前,金庸武侠“三前”空位期前传的解读,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上承郭襄下传灭绝的风陵师太是如何接掌峨眉派的?有什么故事吗?
风陵师太本为百草仙鹿子峰之女。郭襄被百损道人重伤而亡后,风陵师太接掌了峨眉派,但听信了朱子柳的谎言,以至命丧西域昆仑山。
襄阳城破,郭破虏随父母一起壮烈殉国,屠龙刀流落江湖不知所终,耶律齐夫妇也下落不明。郭襄前往临安苦求援兵未果后,因远赴川西请求义军联合抗元而躲过一劫。
郭襄听闻襄阳城破后,恸哭数日不绝。之后,郭襄游历江湖,踏遍中原三山五岳,寻找杨过,欲与之见面,却始终未果。
此期间,鞑子兵大举南下,中原武林高手为抗击外辱,纷纷加入到反抗蒙元暴政之中。
昔日于襄阳给郭襄祝寿的江湖能人异士百草仙鹿子峰,欲前往大都行刺蒙元皇帝忽必烈,临别之际将其女托付于郭襄,然后只身北上,不想刺杀失败,鹿子峰被吐蕃红教首领、国师八思巴的弟子杨琏真迦所杀。
鹿子峰之女稍长,郭襄不仅授其诗书兵法,并遂携其行走江湖一边寻找杨过,一边打探屠龙刀的下落。
这日,两人途径晋地三县交界的黄河风陵渡口,郭襄见那黄河雄浑壮美,想起昔日初次与杨过在此相遇,从此情窦初开,那时自己潇洒明慧,如今却已年近不惑,有感光阴似箭,于是给鹿子峰之女起名风陵,以此来忆昔日之美,纪往日之青春,风陵待郭襄也如其母。
此后,崖山海战,陆秀夫背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十万军民不愿投降蒙元跳海殉国,三百年的大宋正式终结。
居于峨眉的郭襄见复国无望,随后看破红尘,顿悟出家为尼,
于金顶创立峨嵋派成为创派祖师,心中终是不忍弃用父母所命之名,仍以郭襄自居。
其时,宋室新亡,天下武林豪杰不堪忍受异族欺辱,暗杀暴动此起彼伏,激烈异常。八思巴的弟子杨琏真迦得到忽必烈重用后,为了彻底扑灭汉人的反抗之心,公然挖掘钱塘、绍兴的多座宋室皇陵,不仅将皇帝的尸体倒挂于树上,还将头骨制作成骷髅碗,四处向人炫示,天下武林高手以杀杨琏真迦为生平之愿。
郭襄手持倚天剑,孤身一人闯入杨琏真迦居所,数招内便取了其性命,不想却中了西域妖僧百损道人的偷袭。郭襄虽将其重伤,但自己也伤得不轻。
回到峨眉后,风陵衣不解带,侍奉郭襄。郭襄手握倚天剑,默视良久,将倚天剑与屠龙刀的惊天秘密告知与她,然后把倚天剑与玄铁指环交予风陵后,溘然长逝。
后来风陵师太在江湖上走动数年,追查百损道人的下落,却也没有结果,心中料想百损道人多半也重伤而死。
此期间,风陵师太先在昆仑山收孤鸿子为首徒,后于河南开封收方湘君为次徒。
孤鸿子虽为师兄,但武学、气量却与方湘君差距甚大。两人整日相伴,由此暗生情谊,欲定终身。
这日,风陵师太得到南帝一灯大师的弟子朱子柳的曾孙朱长龄密报,屠龙刀出现于西域昆仑山。风陵师太为完师父遗命,于是带着方湘君不远万里来到昆仑山中的朱武连环庄。
朱长龄告知风陵师太,蒙古人将大理灭亡后,其父领着全家流亡到襄阳,襄阳沦陷后,其父不愿意向蒙古人屈膝投降,于是躲到了昆仑山中。
方湘君暗自思量,如今的元朝已经包围了整个昆仑山,山下便有官府,为何偏偏要躲到这又冷又荒凉的昆仑山上来?由于自己人言轻微,也就未敢多言。
朱长龄又继续告知风陵师太,昔日武学高手黄裳剿灭以方腊为首的明教后,致使部分明教残余流落到西域昆仑山光明顶,在年轻教主阳顶天的带领下,明教现在日益壮大。
近日,昆仑山南麓光明顶上调兵遣将,派往百里之外的萨卡寺,而萨卡寺的主持最近却由八思巴的侄子,杨琏真迦的师弟,臭名昭著的恶僧桑波贝接掌,那桑波贝手中好像持有屠龙刀。
风陵师太听闻后,认为明教也在贪慕屠龙刀。风陵师太唯恐明教抢了先手,心中也是甚为着急。
就在风陵师太着急之时,不知为何,比邻位居的昆仑派何太冲与班淑娴夫妇也得知了屠龙刀在萨卡寺主持桑波贝手中。
这几家为在夺刀的过程中,占得先手,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结果明教中默默无名的青年才俊杨逍巧计连施,令其他几家次次都落于下风。
在此过程中,方湘君竟然喜欢上了风流潇洒,孤傲自负,武艺超群,机智多谋的杨逍,而将孤鸿子置于脑后。
但是落花有情流水无意,就算是方湘君数次暗示以身相许,杨逍都置若罔闻,方湘君由此渐生恨意。
风陵师太自觉时机已成,于是与朱长龄率朱、武两家攻入萨卡寺中,哪料寺中番僧早有防备,几十名武功平平的僧人组成“曼陀罗阵”,结成阵势后变幻莫测,竟然威力大增,亏得风陵师太手持倚天剑,破了番僧的法阵。
当他们冲进后堂,不知怎么却触动了大堂中间机关,好多人掉下深坑,被坑中尖刀,当场活活扎死。
风陵师太见视不妙,带着方湘君逃离萨卡寺,此时朱长龄却早已不知所踪。师徒两人好不容易杀出重围,却在半路遇到了桑波贝。
桑波贝猛然出掌,击中师太腰胁,那掌竟是炉火纯青的玄冥神掌,风陵师太当场口吐鲜血,好在风陵师太临危不乱,倚天剑一挥,砍下了那桑波贝的脑袋。
此时敌人援兵已到,但风陵师太也受伤不轻,陷入重围,动弹不得。就在此时杨逍赶到,杨逍使出一套姿态美妙异常,招式虚实不定的剑法,风陵师太见状大为惊讶。
待到杨逍拼死救出风陵师太后,这才道出原委。原来杨逍竟然是桃花岛弟子程英的隔代传人。当初宋亡之后,程英避地东瀛,收了杨逍的师父为徒。杨逍的师父灭鞑兴汉而联络武林同道,由此加入了以抗元为宗旨的明教。
昔日杨琏真迦盗掘宋陵,不仅将尸骨弃于草莽之间,还窃取了陵中富可敌国的珍宝。郭襄将杨琏真迦击毙后,杨琏真迦的师弟桑波贝将这批珍宝据为己有后,近日才全部运送到萨卡寺。
桑波贝手中根本没有屠龙刀,那朱长龄根本就是贪慕这批珍宝,但自己又非桑波贝敌手,于是假言屠龙刀的信息,骗风陵师太出手。
风陵师太后悔莫及,以为朱子柳与师父郭襄素来交好,哪料到其后代朱长龄相貌堂堂、忠良之后,竟是这般奸诈异常之人。
风陵师太自知时日不多,希望杨逍能退出明教,加入峨眉继承自己的衣钵,风陵见杨逍面露难色,随后提议杨逍能与自己的弟子方湘君结为秦晋之好。
但杨逍以自己已有心上人为由直接拒绝。至于后来杨逍气死孤鸿子,喜欢上灭绝师太的徒弟纪晓芙,甚至有了骨肉杨不悔那都是后话了。
方湘君自认容貌甚美,小兔乱撞般的希望师父这个月下老人能玉成自己的好事,不料却被杨逍斩钉截铁地拒绝,由此因爱成恨,达到恨之入骨的地步。
风陵师太只得在圆寂之前,将峨眉掌门传与方湘君。方湘君随后改法号为灭绝师太,成为了峨眉派的第三代掌门,继续秉承祖师遗命,寻访屠龙宝刀,推翻蒙元朝廷。
上承郭襄下传灭绝的风陵师太是如何接掌峨眉派的?有什么故事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多人认为,风陵师太极有可能是郭襄的丫鬟,小棒头。
风陵师太的法号为郭襄所取,以纪念第一次在风陵渡口结识杨过。
峨嵋派的第二代掌门人,郭襄的徒弟,灭绝师太的师父。
而郭襄是40岁才出家的,不是一开始就是尼姑。
也就是说,风陵师太的法号,至少是郭襄40岁以后取得,也就是建立了峨眉派以后。
那么问题来了,郭襄在40岁之前,一直都在江湖上寻找杨过。
此时郭襄,根本没有建门派,也没有收徒。
怎么突然之间,就有了大弟子风陵师太,还有资格继承峨眉派呢?
所以,郭襄的丫鬟小棒头,就很有可能是风陵师太。
因为郭襄大概20多岁的时候,襄阳就被攻破,年迈的郭靖、黄蓉夫妻自杀,南宋随后灭亡。
此时,在襄阳的小棒头很可能逃了出来,找到救旧郭襄,一主一仆行走江湖。
小棒头应该比郭襄略小几岁,因为长期在郭靖、黄蓉身边做丫鬟,应该也是懂一些武功。
随后,小棒头可能跟随郭襄走江湖长达10年以上,又跟随郭襄一起出家,法号风陵师太,两人一起建立峨眉派。
那么,小棒头毫无疑问就是大弟子。
不过,算算年龄也大体符合。
灭绝师太出场的时候,张三丰大概是一百零几岁。
而灭绝师天当时是40多岁,我们就算是50岁。
灭绝师太最早也要20多岁担任掌门,也就是张三丰80岁的时候。
而灭绝师太是师傅风陵师太圆寂时,才将掌门位子交给她。
而风陵师太如果是小棒头,岁数应该同张三丰差不多或者略小。
那么,风陵师太七八十岁圆寂,也是寻常事,年龄算得上。
至于郭襄,他的年龄比张三丰和小棒头都要大,而且长期处于抑郁状态,未必能够长寿。郭襄可能50多岁就病死了,当时风陵师太和张三丰都是40多岁,张三丰也创建了武当派。
风陵师太接任掌门以后,做了20多年,才将位子传给弟子灭绝师太。其实就武功来说,师兄孤鸿子比灭绝师太要高,但孤鸿子是男人,领导一群女尼和年轻女孩不太合适,才让性格孤僻的灭绝师太继任。
有人说,郭襄创建峨眉派以后,风陵师太充其量只跟她学了10多年,就能继任掌门?
其实,风陵师太或者说小棒头,在之前已经跟随郭襄10多年了,等于向郭襄学武长达30年,当然是有资格的,基本学会了峨眉武术的精华。
有人认为风陵师太武功很烂。
其实,风陵师太武功应该很强。
大家要知道,灭绝师太的武功在六大门派中,已经是很强的。书中说,灭绝师太的功力深厚在宋远桥、俞莲舟之上。而宋远桥等人武功不亚于少林三大神僧,强于昆仑派掌门何足道,而华山派和崆峒派就更别说了。
六大门派中,可以单挑激战打赢灭绝师太,恐怕只有张三丰和空见。
但张三丰比灭绝师太高了两辈,胜之不武。
而空见是少林武术奇才,武功远强于另外三大神僧,甚至强于少林三渡,是特例。
灭绝师太如此厉害,师傅风陵师太当然也很强,绝对不是弱鸡。
上承郭襄下传灭绝的风陵师太是如何接掌峨眉派的?有什么故事吗?
风陵师太就是郭襄的丫鬟小棒头。
首先说一下风陵两字的出处。山西省芮城县有个渡口,名叫风陵渡。风陵渡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跨华北、西北、华中三大地区之界。金人赵子贞《题风陵渡》写到:“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落日黄尘起,晴沙白鸥眠,晚输今正急,忙煞渡头船。”风陵渡之名来源有二。一说,上古时期黄帝和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黄帝东西不辨,恰在此时,黄帝老婆赶来,作风吹散大雾,黄帝因此得胜。后来黄帝就把老婆埋在这里,人称风后陵,也叫风陵。唐代于风陵设置关隘,称为风陵津,津即渡口,因此又称风陵渡。也有说风陵就是女娲娘娘的陵墓,女娲风姓,故称风陵。不管怎么说,风陵就是纪念有作为有贤德女子的陵墓。
郭襄于十六岁在风陵渡首遇杨过,结果被杨过搞得五迷三道,从此眼中无男子。其实杨过就是一渣,一见杨过误终身,凡是跟杨过有瓜葛的女子没一个好下场,因此金庸让郭芙把杨过胳膊砍了。郭襄十六岁生日,杨过送了三份大礼:第一份灭了蒙古前锋,削掉两千只耳朵;第二份烧毁蒙古军粮草,烟花漫天;第三份揭穿霍都阴谋,为丐帮寻回打狗棒。三件大礼闪瞎了世人的狗眼,也定格了郭襄的一生。郭襄以后的人生就是找杨过,但是直到四十岁也没找到,终于心灰意冷,出家当了尼姑,开创了峨眉一派。
可惜郭襄并不是个看破红尘的出家人,她的心中一直装着杨过放不下,因此给徒弟起名风陵师太,就是纪念自己十六岁风陵渡遇杨过。那么风陵师太又是谁呢,这还得从年代推算。郭襄比张三丰大四岁,张三丰百岁高龄时灭绝师太五十岁,于万安寺一纵亡身。就是说张三丰五十岁时灭绝出生,灭绝在张三丰六十五岁时接任掌门之位,时年十五岁。就是说风陵师太于张三丰六十五岁时去世。风陵师太是郭襄的徒弟,郭襄仅比张三丰大四岁,张三丰六十五岁时郭襄照理只有六十九岁,但是此时她的弟子风陵师太已经圆寂了。因此结论如下:第一郭襄没有活到六十九岁,第二风陵师太和她年纪差不多,两人是前后脚死的,相隔时间不长。
据新垣平先生《倚天屠龙史年表》考证,郭襄死于1310 年,也就是六十七岁,圆寂后把掌门之位传给了风陵师太,风陵师太当了掌门后第三年圆寂,把掌门之位传给了年仅十五岁的灭绝师太。根据书中记载,风陵师太是正常死亡,并非练功走火入魔或者被人杀死,所以她和郭襄其实是同龄人。换言之,她是郭襄和杨过爱情的见证者,知道郭襄杨过风陵渡的事,所以她出家后起名风陵师太。那么风陵师太是谁呢,就是郭襄的丫鬟小棒头。郭襄人称小东邪,所以给自己丫鬟取的名字也是大大的与众不同。郭襄时年十六岁,按照《红楼梦》中丫鬟和小姐的年龄对照,小棒头最少也有十三四岁,因为再小就干不了丫鬟这活,只能先培养着等长大。襄阳城破,郭靖黄蓉郭破虏以身殉国,郭襄手持倚天剑带着小棒头冲了出来,两人情同姐妹,后来郭襄开宗立派,小棒头就跟着郭襄出家为尼,法号风陵。
欢迎拍砖,贵手点赞。
上承郭襄下传灭绝的风陵师太是如何接掌峨眉派的?有什么故事吗?
风陵师太原名雷冰,父亲雷万钧擅制火药暗器,曾以此帮助襄阳军民守城。宋亡后,雷万钧被族人出卖,无奈之下引爆火药库,携全家与敌人同归于尽。
五岁的雷冰事先被父亲安置在地道之中,躲过一劫,后被郭襄救出,收为弟子,取名风陵。成年后,风陵凭记忆破解了“霹雳雷火弹”的配方,为峨眉增添一秘密武器。
风陵作为郭襄的首徒,学到了郭襄的七成本事,其德行亦足以服众,再加上她与蒙元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被郭襄立为峨眉第二代掌门。
忠烈遗孤1279年秋,一日傍晚,郭襄来到崖山,默默凭吊投海自尽的十万军民。她站在海边,只见海风猎猎,浪急潮涌,似有无数不平的声音,在纷纷控诉着蒙元的残暴不仁,并激励后来人将侵略者赶出中原。
郭襄正沉浸其中,忽然听到身后方向传来数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循声望去,只见西南方向四五里处火光冲天,像是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
郭襄忽然想起,泉州这里有一户姓雷的人家,从大食国学了一身制造火药暗器的本事,并多次将火药赠予襄阳军民,在守城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念及于此,郭襄便施展轻功,向爆炸处奔去。
片刻后,郭襄来到一处小山头,正是雷家山庄的所在。只见偌大的山庄已成了一片废墟,大火熊熊,热浪袭人,里面的人怕是已遭不幸。所幸这山庄远离村落,才没有波及到其他村民。
废墟外,有六七个人灰头土脸,只是受了些轻伤,嘴中骂骂咧咧。郭襄见状也不走近,而是躲在一处凝神细听他们说话。其中一中年男子身着官服,大骂雷万钧丧心病狂,差点儿把他这个朝廷命官炸死。剩余的几人纷纷附和,表示要上报朝廷,诛雷家三族,才肯甘心。
郭襄听到这里,便已知道这爆炸与这几个人脱不了干系,于是纵身跃起三丈,在空中已拔出了倚天剑,落地之前便已刺中了其中三人的心脏。双足一触地,倚天剑旋了半圈,又掠过了三个人的咽喉。等她收剑入鞘,这六个人才一一倒下。
这时,只剩下那个身穿官服的男子,他不用郭襄说话,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自称是本地的县尉,家中上有老小有小,还请女侠饶命。郭襄把头向爆炸方向一动,那县尉便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的原委说了。
原来,雷万钧最近研制出了一种暗器,称为“霹雳雷火弹”,这种暗器只有普通的念珠大小,但发射出去,爆炸的威力足以炸死一头成年的水牛。族中有人见这暗器如此厉害,便劝雷万钧将其献给朝廷,换一场富贵,被雷万钧严词拒绝。
那族人贼心不死,竟将“霹雳雷火弹”的秘密告知了官府,于是县尉便带着数十名士兵来到雷家,以家眷的性命威胁雷万钧交出配方。结果雷夫人刚烈无比,为不让丈夫为难,竟握住士兵的刀刺入了自己的胸口,当场身亡。
雷万钧见状睚眦俱裂,他表面装作为了父母的性命而屈服,要带来人去拿配方,却趁机点燃了火药库,引起巨大的爆炸,几乎将来敌全部炸死。县尉等六人,因为要去迎接急着赶来分功的县令,一直等在雷家门外,这才逃过一劫。
郭襄问清了县令会带多少人来,便一剑将县尉杀了,然后便去废墟中搜救,希望会救到一两个雷家人,不让忠义之人绝后。她搜了小半个时辰,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活人,正在她准备放弃之际,忽然从木材燃烧的“噼噼啪啪”声中,听到一阵极为微弱的哭声。
郭襄急忙来到哭声处,运足“九阳功”,用倚天剑将覆盖的瓦砾等杂物一一挑飞,终于发现一个藏在地板上的暗门。拉开暗门,十几级台阶绵延而下。台阶尽头的角落里,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正双手抱膝,嘤嘤哭泣。郭襄急忙将小女孩抱在怀中,走出了这个简陋的密室。
郭襄抱着小女孩来到门外,发现前方三里处,有三四十名元兵列队赶来。郭襄心想若是只自己一人,自然不惧,但此刻她身边多了一个小女孩,极有可能是雷家的遗孤,一旦打起来难免会出意外,便带着她向前方奔去。
峨眉首徒此后几日,小女孩心神渐渐恢复。从她断断续续的描述中,郭襄得知她叫雷冰,是雷万钧的独女,今年才五岁。事发前,雷万钧似乎已经知道事情不妙,悄悄把她安置在了密室之中,让她无论听到什么都不要出来。同时,雷万钧还交给雷冰一个木匣,让她好好保管,不可有失。
郭襄告诉雷冰,自己是受他父亲之托,来收她为徒,并给她取了个名字叫作“风陵”。日后她学武有成,就可以帮助父亲一起打坏人。雷冰抑或者风陵,对郭襄的话似懂非懂,但直觉告诉她,郭襄是可以信任的人,便点头答应。
此后三年,风陵便跟着郭襄学习武功。她天资聪颖,武学天分虽然比不上郭襄,但也是上上之选。虽然两人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但风陵还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283年,郭襄在峨眉落发出家,开宗立派,风陵便是峨眉的第一代大弟子。此后十年,郭襄又陆续收下数十名弟子。郭襄一人难以兼顾这么多的弟子,便将其中一部分由风陵传授武功。风陵胸襟宽广,传授武功时不但尽心尽力,还把自己修炼过程中的心得尽数相传,毫不藏私,令郭襄非常满意。而弟子无论大小,也都对这个大师姐非常尊敬。
风陵天资既高,又可能刻苦修炼,因此她的武功在众多弟子中一直稳居第一,且是压倒性的优势。
风陵十八岁时,郭襄告诉了她雷万钧之事。风陵听完师父所说,神色凝重,表示自己一定会继承父亲的遗志,以反抗蒙元为己任。同时,她告诉郭襄,父亲留给她的木匣中,有一本《唐诗集》和《礼部韵略》,其中应该藏着“霹雳雷火弹”的秘密。
她拿出这两本书,发现《礼部韵略》没有什么异样,但在《唐诗集》中,有很多诗的题目被用墨迹标注。这么多年来,她发现被标注的这些诗,其中都有大量的数字。比如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张祜的《宫词二首其二》:古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等等等等,无一例外。
郭襄听风陵说完,略一沉吟,便说她当年在襄阳曾经参与军务,知道军中斥候传递军情时,常常使用密语。而这密语需要一本密码本翻译对照,才能得出正确的内容。这样一来,就算情报被敌人得去,也不会有泄密的危险。如今看来,你的这本《唐诗集》中标注的诗应该就是密语,而《礼部韵略》应该就是密码本。
风陵一听恍然大悟,大喜道,那么这些带着数字的诗句,表示的应该就是《礼部韵略》的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了。她随意翻出一首诗,然后按照上面的规则去查《礼部韵略》,得出了四个字,连起来正好是“硫磺一钱”。硫磺是制造火药的常用之物,这里说了它的重量,显然是“霹雳雷火弹”的配方无疑了。
此后数日,风陵不眠不休的破解秘方,终于成功。又过二十日,她按照秘方制作了“霹雳雷火弹”,并试爆成功。
峨眉派庭院之内,郭襄看着风陵发出一枚“霹雳雷火弹”,正中五十步外的箭靶。只听“轰”的一声,火花四溅,黑烟弥漫。等黑烟散去,两人发现二指厚的箭靶,已被炸得四分五裂。心想若是炸到人,这还了得?
郭襄抚掌笑道,女子天生气力不如男子,我峨眉又以女弟子为主,一旦与男子有了纷争,打起来不免吃亏。如今有了这“雷火霹雳弹”,便可大大弥补这一不足。风陵,你今日可算为峨眉立下大功了。但又略略皱眉,说这“雷火霹雳弹”威力太大,动辄伤人性命,日后若无必要,千万不可轻易使用。
舍情取义前面说了,郭襄对风陵非常满意,峨眉弟子对这位大师姐也是心服口服,于是郭襄便把风陵当做接班人来培养,经常安排她出外历练。有一次,郭襄派风陵前往昆仑采撷雪莲,以作炼制“九花玉露丸”之用。不曾想,风陵这一去,竟成就了一段奇缘。
当风陵来到昆仑脚下,恰好遇到一位恶道和一青年男子大战。风陵听二人对话,知道是那道人是臭名昭著的百损道人,便暗中以郭襄传授的“弹指神通”手法射出“霹雳雷火弹”,帮青年男子解了围。后男子同样施展“弹指神通”,引风陵现身相见。风陵这才知道,他就是明教副教主阳顶天。
此后,阳顶天和风陵大闹金刚门,取得雪莲。阳顶天一路护送风陵到峨眉脚下,风陵上到半山,终忍不住又下山与阳顶天相会,两人在山脚下的客栈缠绵数日,才依依惜别。而风陵也因此珠胎暗结,不久后诞下一子,并交予苏州一户人家收养。孩子五岁时,阳顶天将其接回光明顶,就是后来的明教光明左使杨逍。
再说风陵,她虽一时情动,和阳顶天有了夫妻之实,但最后还是因为无法放弃振兴峨眉、驱除鞑虏的重任,而不得不舍情取义,从郭襄手中接过了峨眉掌门之位。
欲知风陵和阳顶天之事,还请移步评论区,点击链接阅读。
上承郭襄下传灭绝的风陵师太是如何接掌峨眉派的?有什么故事吗?
风陵师太是《倚天屠龙记》里仅仅提了一笔,对于她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是郭襄的大弟子,是灭绝师太的师傅,并在其十五岁的时候 被确定为第三代峨眉派掌门人。而风陵二字却别有隐情,郭襄一生苦恋杨过而不成,在四十岁遁入空门创立峨眉派,成为开山鼻祖,收了弟子,其中大弟子取名风陵以此怀念与杨过初次相识。这些就是有关风陵师太的全部经历,余下就要依靠我们的无限遐想了。
这里首先要确定的是一件事,风陵是谁?以郭襄的精明强干是不能收来历不明的大弟子的,她的传人只能出自武林世家,让峨嵋派能获得很高的武林资源。但这种可能性也不大,毕竟中原武林经襄阳战役以后,进入衰退期。很难找到什么世家了。那么大弟子只能在至亲中人来找。所以最大可能性就是,风陵师太应该是大姐郭芙和耶律齐的女儿,虽然郭芙夫妇愿意为国捐躯。但必然要把子女保留下来,而郭靖夫妇也必然不会让郭靖一脉绝后,一定会有所安排,所以才有屠龙刀和倚天剑的安排,郭破虏得屠龙刀,而郭襄得倚天剑。而其中的秘密也只有他们知道。二人应该在襄阳城破之前离开的咸阳。郭破虏就是日后的空见神僧,但屠龙刀无意中遗失。郭襄带着姐姐郭芙唯一的女儿一路辗转,继续寻找杨过,但数年寻找不果,这才在四十岁出家。创立峨眉派。给自己姐姐的孩子起了一个法号“风陵”。峨眉派的创立应该还是江湖人给面子,张三丰给了不少帮扶。毕竟郭大侠之女,忠良之后。郭襄武功平平,虽有峨眉九阳功,也就三分之一,家学渊源却杂而不纯,博而不精。
但不得不说的是,郭襄寿数不长,想必也是郁郁而终。当掌门时间不长。所以来说,风陵在年纪不大时候就接任掌门,郭襄也大概就这一个徒弟,我们如果推导一下,风陵师太作为峨嵋派第二代掌门人的年龄大概也就二十多岁,然后当了三十年多年掌门人后圆寂,也就是所峨嵋派第二代弟子很可能只有风陵师太一个人。这也是为何灭绝当掌门的时候没有长一辈的师姑的原因。从后来的经历来看,峨眉最重视的就是掌门人选在,因为她掌控屠龙刀的秘密。有复兴汉室灭蒙古的大计。所以风陵在灭绝师太十五岁的时候就确定了掌门人选,灭绝在临终前也对周芷若说过:“只因峨嵋派以女流为主,掌门人必须武功卓绝,始能自立于武林群雄之间”可见峨嵋派历代掌门人都重视武功。峨嵋掌门人特殊性就在于传承秘密,而且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个秘密又绝对不能外泄。这一点峨眉派做到了。
可以肯定是风陵的武功绝对不弱,应该是江湖一流高手,在《倚天屠龙记》里,谢逊曾经赞过峨嵋派掌门“身负绝学”,这里的这个掌门应该就是风陵了,在风陵时代,峨嵋派在武林中声誉很高,仅次于少林、武当、明教。这些都说明风陵的能力很高。峨眉派虽然以女性为主,但也不是不收男徒,灭绝师太转述当年大师兄孤鸿子就应该是风陵的徒弟(肯定不止这一个),后来孤鸿子是“名震天下”的高手。但最后因为败给杨逍则被活活气死。从此以后峨眉派再也不收男徒弟了(应该是从灭绝开始)。但由于先天条件限制,峨嵋派先天不足,人丁稀少。逐渐消亡也是必然的。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