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严颜投奔刘备后,为什么基本再没有什么作为了?
三国演义中,严颜投奔刘备后,之所以没啥大作为了,原因很简单!
演义中的严颜
在三国演义中,严颜虽然武功算不上是多么的厉害,但是他的气节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令众人颇为钦佩!面对超级猛将张飞,严颜没有丝毫惧怕,坚决反抗,即便城池被张飞攻破,他也不愿意直接投降,而是据理力争,这一表现,足以碾压大多数人。
原文:群刀手把严颜推至。飞坐于厅上,严颜不肯下跪。飞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将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严颜喝曰:“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
最终,张飞也被严颜这悍不畏死的气节所打动,选择了释放严颜,并将严颜引为宾客!士可杀不可辱,张飞既然放下身段,如此看重严颜,严颜自然也不能不识趣,最终选择了投降张飞,帮助张飞进攻西川。由于严颜在益州当官多年,拥有许多的门生故吏,而这些门生故吏又在通往西川的要道上任职,所以严颜一出马,这些人立马就放弃了抵抗,投降了张飞,这为张飞节省下了许多的时间。最终张飞得以快速通过各个关口,比走水路的赵云还要先赶到战场!
幸亏有了严颜相助,若不是他帮张飞劝降沿路守将,张飞怎么可能这么快赶到战场?而张飞若不是快速地赶到战场,那么刘备很可能死于张任之手!当时的刘备已经是走投无路了,差点被张任给活捉了,幸好张飞及时出现,才帮助刘备化险为夷。为了答谢严颜的救援之功,刘备甚至还把自己身穿的黄金锁子甲赠送给了严颜!可以说,从这方面来看,严颜还有救援刘备之功,若无严颜,刘备很可能遇险!
在众将的奋勇进攻下,刘备最终成功的拿下了益州,成为益州之主,自封益州牧,而严颜也因功被封为前将军!再后来,张郃率军进攻进攻葭萌关,严颜又跟随黄忠去对战张郃,虽然严颜和黄忠被称为老将,不少人怀疑他俩的实力,不过这二人战斗经验非常丰富,最终成功的击败了张郃,解了葭萌关之围。
击败张郃以后,严颜又向黄忠献计,去夺取曹军屯积粮草的天荡山。黄忠率军从正面进攻,严颜埋伏于天荡山附近,当曹军出兵进攻黄忠时,严颜直接率军杀进了天荡山曹军大营,将曹军粮草焚毁殆尽。见腹背受敌,曹军大乱,主将夏侯德战死,张郃等其他将领纷纷溃退,此战严颜和黄忠取得大胜!
天荡山之后,严颜奉命替代张飞、魏延驻守阆中,张飞魏延则被调去了打汉中,因此严颜并没有参与到汉中之战。
演义中,写到严颜驻守阆中后,就再也没有关于严颜的描述了,以至于大家非常好奇,严颜的最终结局如何?为何没有再参加战斗了?
严颜在刘璋手下时,就是一方太守,手握大权,然而投靠刘备后,他长期跟着张飞、黄忠打下手,总是做一些辅助工作,从来没有单独领军,所以虽然严颜也有不小的战功,但总是会让人产生误解,感觉严颜这个人,似乎并没有多大的能耐,投降刘备后没有什么大作为,最终也是突然消失,让人感到非常奇怪!
事实上,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严颜还算是比较好了,给严颜安排了许多的戏份,要是按照正史中的记载,严颜其实更加不堪!
正史中的严颜
首先,演义中说严颜是巴郡太守,包括陈寿编纂的三国志,也认为严颜是巴郡太守,可是根据《华阳国志》来看,当时的严颜,地位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高!
《华阳国志》:十九年,关羽统荆州事,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溯江,降下巴东,巴郡太守赵莋拒守,飞攻破之,获将军严颜。
按照华阳国志的说法,当时的巴郡太守其实是赵莋,而严颜,只不过是巴郡太守手下的一个将军!由于《三国志》和《华阳国志》的记载并不相同,所以大家关于严颜的真实身份地位一直争论不休,不过本文更加倾向于认为,严颜当时就只是个将军,而不是巴郡太守!因为在严颜投降后,张飞干了这么一件事!
《三国志》: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飞怒,令左右牵去斫头,颜色不变,曰:“斫头便斫头,何为怒邪?”飞壮而释之,引为宾客。
这段记载和三国演义中的说法类似,说的是当时张飞问严颜为啥不投降,严颜说张飞等人无故进攻,他宁死不降。张飞大怒,准备斩杀严颜,结果严颜根本不怕。张飞见吓唬不到严颜,最终选择了来软的,释放了严颜并且将他引为宾客。而此事的重点便是“引为宾客”这四个字!
如果按照《三国志》的说法,严颜是巴郡太守,那么他的地位很明显是非常高的,是一方大员,张飞的级别最多和严颜平起平坐,他凭啥把严颜收为宾客?要收也得是刘备收啊,不然张飞这就是乱了规矩!你张飞自己当时还只是个太守,凭啥直接把另一个太守收为门客,按照规矩这事儿得先汇报给刘备,让刘备决定!即便是路途遥远,来不及,那最多是暂时先释放严颜,但绝不能把严颜收为手下,因为这是逾越规矩的行为!是在挑衅刘备的权威!
所以说,真正历史中的严颜,很可能并不是巴郡太守,而是巴郡太守手下的一个猛将。当张飞打过来时,严颜率军抵抗张飞,最终不敌,被张飞擒获。最终严颜投降了张飞,被张飞引为宾客,三国时期宾客的意思和我们现在有点不同,那个时候的宾客,指的是门客,也就是说,严颜最终成为了张飞的门客,帮助张飞出谋划策或者跟随张飞外出作战!史书中,关于严颜的记载到此结束,不过我们其实也可以对之后的故事进行合理推测!
严颜成为了张飞的门客,肯定是要跟随张飞南征北战的,而在之后的作战中,其实张飞大显身手的时间也并不多!张飞收降严颜后,主要打了三场打仗,一是平定益州的巴郡和巴西两郡,二是大败张郃,三是武都之战。这第一场作战基本没什么悬念,所以严颜在这一场作战中,根本不可能留下姓名。而大败张郃这一战,其实张飞赢得也非常轻松,把张郃打了个全军覆没,既然赢得轻松,严颜很可能也不会留下姓名。
《三国志》: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问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
至于第三战武都之战,原本严颜是很有可能借此扬名立万的,不过此战张飞并没有打赢,连主帅的战绩都没有记录下来,严颜这个门客更加是不配史书留名了。
《三国志》:备遣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众议狐疑,休曰:“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则飞自走矣。”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张飞与马超奉命攻打武都,结果他们的计谋被曹休识破,最终被曹洪、曹休、曹真、张既等人联手出兵,大败蜀军,吴兰、雷铜、任夔等蜀军将领先后战死,张飞撤退。可以说此战张飞和马超是被打败了,严颜扬名立万的机会也被打没了。而在此之后,张飞基本没有再参与大战,严颜很可能跟着张飞驻守后方去了。不久之后,张飞遭到了属下的杀害,刘备也遭到了夷陵大败,所以说严颜最终的结局,很可能是战死于夷陵之战!
看完了正史中的严颜,再对比三国演义中的严颜,我们可以发现,罗贯中对严颜其实还是不错了,给了他这么多笔墨,算是非常看重严颜了。至于大家奇怪,为啥严颜投奔刘备后,没啥大作为了,其实原因很简单!
一、严颜的地位不够高
正史中的严颜,地位很可能并不是太守,而是一个武将,地位并不是非常高。也正是因为他的地位不够高,所以他投降刘备后,地位不可能大幅度跃升,不可能成为比肩黄忠马超般的存在,不可能独领一军,所以他只能作为别人的副将存在,建立下的功劳,主要也是在主将身上,所以大家才会觉得严颜加入刘备后,并没有多大的作为!
二、不符合历史发展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其实也是需要遵守历史发展的,哪些人物干了哪些事,他可以适当发挥,但不能完全脱离历史编造,也正是因为他遵守了这个规矩,所以三国演义的流传度才会这么高!正史中的严颜,投降张飞后便没有了记载,这就意味着华严颜加入刘备后本身并没有立下大功,所以演义中的严颜,自然也是不能有太大作为的!说白了,这不好编!毕竟正史中的严颜,确实没啥值得吹嘘的!
结语
综合来看,三国演义中,严颜投奔刘备后,之所以没啥大作为了,主要还是因为正史中的严颜,本身就没啥大作为!三国演义虽然是小说,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遵从了史实的,严颜在正史中地位不高,且投降张飞后销声匿迹了,没有立下大功,这让罗贯中也不好编啊!事实上,让严颜作为其他名将的辅助,打打助攻,这已经算是罗贯中非常看重他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三国志》《华阳国志》)
《三国演义》中严颜投奔刘备后,为什么基本再没有什么作为了?
从《三国演义》里可以看到,严颜投奔刘备后是有所作为的,他在刘备取西川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扫平了益州很大一块地盘。在刘备征吴时,他和老将黄忠也是奋勇有为的,制造了“老将不老”的神话。
《三国演义》中严颜投奔刘备后,为什么基本再没有什么作为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真实历史的严颜,根本就没有主动投靠刘备。
在《三国志》中,记录了张飞经过激战,攻破江州,击败严颜,将其生擒的历史。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记载: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
但是,真实历史并没有记载张飞主动释放严颜,给与优待,严颜感动之下也主动效力,导致刘璋部下将军纷纷投降。
实际上,驻守江州的严颜并没有什么实力,他本来也不是刘璋的重臣,只是一个有些名气的将领“巴郡太守”,镇守江州一代地盘(今重庆市渝中区附近),没什么了不起。
而张飞攻占江州,也没有来回拉锯,而是一次进攻就成功了。
就是因为严颜只是被俘,并没有主动投靠张飞一说,当然也没有帮助招降巴蜀将领,所以他随后就从历史中消失了。
除了誓死抵抗,被攻破城池才被生擒外,严颜也不是刘备重用的集团。
当时巴蜀分为东川派和西川派,其中东川派主要是从中原流亡过来的人才,西川派则是四川原住民。
刘璋父亲时代,扶持东川派大肆打击西川派。同时,刘焉打击西川派本都豪强家族的同时,有扶持了严颜这种小家族的人才,以作为政治制衡。
于是,老西川派垮了大半,严颜这种就是新西川派,代表人物包括死守城池1年之久,射死庞统的张任。
刘璋上台以后,严颜也是嫡系将领之一,虽地位并不算很高。
就算严颜主动归降还有战功,刘备也当然不可能重用刘璋的嫡系。
《三国演义》中严颜投奔刘备后,为什么基本再没有什么作为了?
这个问题不确,严颜归降刘备以后也是立下了不少战功。
严颜是蜀中名将,刘备和刘璋开战时,他担任巴郡太守一职。虽然此时严颜年事已高,不过还能开硬弓使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从后来他在中计心慌意乱的情况下,还能和张飞战了十合才被生擒看,严颜这个万夫不当之勇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
而且严颜也很有骨气,被张飞所擒以后,他不肯下跪,还说“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后来张飞“亲解其缚,取衣衣之”,严颜深受感动,才同意归降。而此后严颜也是屡建战功:
一、协助张飞入川严颜归顺以后,张飞就问他入川之计。严颜说从巴郡到雒城各处关隘,都是由他管辖,守关之将也是由他任命,所以请缨为前锋,前去招降守军。
有了严颜带路,此后所过之关隘果然无不望风归顺,不再厮杀一场,张飞得以顺利入川,赶在诸葛亮之前抵达了雒城。
二、救刘备张飞和严颜率军抵达雒城时,恰逢刘备被张任击败,而黄忠、魏延被吴兰、雷铜拖住,来不及相救,刘备只能一个人逃命,张任在后紧追。张飞见状立刻上去敌住张任,严颜指挥大军跟进,张任见势不妙急忙撤退,就此救下了刘备。
这一次刘备遇险,如果不是严颜帮忙,让张飞提早赶到,那么就很危险了。所以严颜功不可没。
三、破川军张飞、严颜救了刘备回寨以后,哨马又报黄忠、魏延和川将吴兰、雷铜交战时,吴懿、刘璝带着川军出城夹攻,黄忠、魏延不敌败走。
刘备得报以后,连忙和张飞、严颜带兵去救,切断了吴兰、雷铜的退路,逼降了二军,川军大败而走。
四、配合张飞招抚巴西、德阳夺取雒城之后,诸葛亮又命严颜辅佐张飞去招抚巴西、德阳等地。有严颜帮忙,张飞这次出征也是非常顺利,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五、配合黄忠击败张郃张郃在巴西被张飞击败以后,曹洪命他戴罪立功去攻打葭萌关。葭萌关守将孟达、霍峻忙向刘备求援。
黄忠主动请命出战,诸葛亮为了激将,就说他年老恐非张郃对手。黄忠自然不服,于是当堂取架上大刀,轮动如飞,又连拽折两张硬弓,诸葛亮才同意他去,并问他选谁为副将。
黄忠此时正被激得一肚子火,于是说要带同样也是一把年纪的严颜同去。两位老将到了葭萌关以后,果然将张郃杀得大败,解了葭萌关之危。
六、夺取天荡山击败张郃以后,严颜又向黄忠献计去夺取曹军屯粮积草的天荡山。黄忠听从了他的计策,命黄忠先率军去天荡山附近埋伏起来,自己则从大路进军。
天荡山守将夏侯德果然中计,见黄忠来了就引兵下山厮杀。严颜趁机冲上山去放火,曹军因此大乱。夏侯德前来救火时,被严颜一刀斩杀。
张郃等人败走,黄忠乘势夺了天荡山。
七、守阆中天荡山之战以后,严颜又奉命接替张飞、魏延驻守阆中。张飞、魏延则去汉中协助刘备作战。所以汉中之战时,严颜并没有直接立功,只捞了一个留守之功。
此后严颜再未出场,估计是年纪大了不适合再上战场。不过总体来说,归顺刘备以后他所立功劳也不算少了,可以说颇有作为。
《三国演义》中严颜投奔刘备后,为什么基本再没有什么作为了?
在刘备夺取益州的战役中,张飞率领荆州的军队入川,去援助刘备。在巴郡之战中,张飞生擒了守将严颜。严颜面对张飞杀头的威胁,毫不畏惧。张飞见此情景却心生敬佩,反而放了严颜,对其赔礼致歉,严颜也因此投降了张飞。可是在此之后,在历史上严颜就不再露面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义释严颜完美地体现了张飞的性格。严颜在历史上并不出名,我们没有看到他有什么出色的作为。他之所以被后人记住,主要是因为他和张飞的交集。在益州之战中,严颜担任巴郡太守,和张飞在江州进行了交战。江州是连接荆州和益州的战略要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历史上对这场战斗并没有过多记载,张飞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就取得了胜利,并且生擒了严颜。严颜在战场上的表现不出色,但是在被俘后的表现却十分亮眼。当张飞严厉呵斥严颜,说大军到来之后,你为什么不投降还胆敢拒战?
严颜则针锋相对地回答说,你们不讲规则,侵夺我们的州郡,我们益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听了严颜的回答,张飞大怒,让左右把严颜拉出去砍头。严颜却面不改色,对张飞说,砍头就砍头,有什么可生气的。张飞见此情形,十分敬佩严颜的举止,便释放了严颜,严颜也因此被张飞的诚意所感动,向张飞投降了。
在《三国志张飞传》里专门记载了这个故事,并不是为了显示张飞的武功,而是为了诠释张飞的性格。在传记中,作者对张飞的性格评价为,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而张飞义释严颜的故事,正好完美地体现了张飞爱敬君子的性格。
张飞在活捉严颜的时候,本意是想杀鸡儆猴,用威压来逼迫严颜投降。但是铁骨铮铮的严颜则根本不吃这一套,他决心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自己的信念。在走向刑场的时候,严颜还不忘用嘲笑的口吻来讥讽张飞,对他的气愤表示好笑。
如果是其他的人肯定会忍耐不住内心的气愤,把严颜一杀了之。而张飞的做法却出人意表,他不但没有受到严颜态度的影响,还从严颜身上看到了令人敬佩的一面。严颜之所以年事已高依然能够领兵打仗,德高望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这一点让他能够得到大家的信任。
这种品质正是张飞敬佩的品质,因此张飞才放弃了杀死严颜的念头。他转而有了收降严颜的念头,为此他不惜释放严颜,对他赔礼道歉。在张飞的诚意感召下,严颜最终投降了张飞。我们从此可以看出,张飞收服严颜并不是看中他的才能,而是看中了他的品格。
二、严颜的身份不允许他个人有所作为。在严颜投降张飞之后,在历史上就没有再看到他的身影。这主要是因为他投降之后的身份造成的。我们看历史上的记载,严颜在投降张飞后,被张飞“引为宾客”。这说明严颜在投降之后,并没有再担任刘备集团的军职,而是以门客的身份留在了张飞的门下。
严颜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还是因为他心中的执念。严颜本是忠于刘璋的将领,他对刘璋引刘备入川就十分抵触。他对刘璋的这个举动评价是“独守空山,放虎自卫”。在刘备发动益州之战后,他对于刘备的举动十分不满,这也是他对张飞拼死抵抗的原因。
但是由于强弱不敌,严颜成为了张飞的俘虏。严颜本意是想要杀身成仁,但是在张飞的诚意劝降下,最终还是放弃了最初的念头,选择了投降。不过严颜并没有选择向刘备投降,而是成为张飞的宾客。这是严颜用自己的行动表明,自己投降张飞是因为他爱敬君子的行为所感动,而不是赞同刘备的举动而屈膝。
这就使得严颜成为了一个没有任何职务的门客。这种身份让严颜能够生存下来,同时还让他拥有一份自己的坚持。刘备对此当然心知肚明,但是有张飞的庇护,再加上刘备在夺取益州后尽量减少对立面,尽快建立自己的统治,对此就不加追究了。
不过,严颜的身份虽然是宾客,但是他对于张飞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严颜虽然不亲自上阵,带兵打仗,可是他在张飞的帐下,起到了作战参谋的作用。严颜作为蜀中的老将,对蜀中的各种人文地理情况了如指掌,大大减轻了张飞的作战难度。
在张飞进军益州的途中,一路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里面就有严颜的功劳。严颜是蜀中老将,他的部下遍布蜀中。在张飞的进军途中,那些阻拦的蜀军听到严颜投降的消息,自然就减弱了斗志。这也是张飞能够顺利完成作战任务,神速赶到前线与刘备会合的原因。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看,严颜对张飞的战功出力甚大。
在蜀中的作战中,严颜也对张飞帮助很大。在汉中之战时,敌对双方都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进行山地作战的问题。在巴西之战的时候,张飞率领精卒万余人对阵张郃的主力。双方都是各自阵营的主力军队,战斗力不相上下。
但是在这场战斗中,张郃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张飞采取的战术十分精彩,堪称山地防御战的经典之战。他先采取对峙防守的战术,消耗张郃军队的物资、士气。在经过五十多天的对峙后,张飞又采取侧后迂回,前后夹击的战术,把疲惫的张郃军打得大败。一代名将张郃被打得只剩下十几个部下,落得个丢弃马匹爬山逃命的下场。
在这场战斗中,毫无山地作战经验的张飞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肯定与严颜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正是在严颜的战术指导下,张飞才能指挥得如此出神入化。我们如果研究蜀汉的作战历史,就可以看出,后来蜀军一直按照这个战斗的思路来进行战斗,只是统帅的能力比不上张飞,参谋的能力比不上严颜,这才败多胜少。
不过,虽然严颜对张飞的作用很大,但我们在张飞的嘉奖中并没有看到严颜的名字。这与严颜只愿意担任张飞的门客,不担任刘备的官职,不接受刘备的封赏有关。也正是由于严颜的这种磊落的行为,才使得他得到了张飞的敬重。
结语:张飞义释严颜是《三国志张飞传》中记载的真实故事。但是在此后,严颜就再也没有在历史记载中出现过。这是因为《三国志》中记载这个故事,是为了诠释张飞礼敬君子的性格,是对严颜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品格的首肯。
严颜的投降,是向张飞投降,而不是向刘备投降。他对张飞的诚意感动,甘愿做他的门客。但是他对刘备夺取益州的行为感到不满,不愿意担任刘备的官职。因此,严颜作为张飞的作战参谋为张飞效力。由于他不担任刘备的官职,也不接受刘备的封赏,所以在历史上也就不会留下他的事迹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三国演义》中严颜投奔刘备后,为什么基本再没有什么作为了?
严颜投奔刘备后亦曾建有功勋,只是此时刘备帐下不乏人才,所以才使得这位老将被边缘化了。
《三国演义》里,严颜曾经配合另一位老将黄忠帮助刘备夺取了天荡山。
且说曹操与刘备在汉中展开激烈争夺。派猛将张郃攻打葭萌关,守将孟达打不过张郃,连忙向刘备和诸葛亮求援。
老将黄忠愿斗张郃。但诸葛亮却担心黄忠年老误事,便故意用“非三将军张飞恐无人能敌张郃”激发黄忠的斗志。
黄忠果然不服老,便请求刘备和诸葛亮派严颜相助。
刘备和诸葛亮答应了。
于是,两个白头老翁便率兵前去支援葭萌关了。
老将黄忠有智有勇,又有严颜相助,二人便定下了“以正合,以奇胜”之计。先由黄忠正面诱敌,再由严颜寻找机会偷袭曹军。
曹军猛将张郃果然中计吃了败仗。黄忠和严颜知道曹军不会善罢甘休,必定卷土重来,便决心因势利导再击败曹军一次,然后再相机夺取天荡山,以便端掉曹军的粮草基地,从而有利于帮助刘备赢得汉中争夺战。
曹军主将曹洪果然不甘心,必派夏侯尚率兵攻打黄忠、严颜,而大将张郃则被“冷冻”了。黄忠、严颜诱敌深入,接连“丟”了几座大营!
张郃提醒夏侯尚小心中计,但夏侯尚却不以为然。
黄忠、严颜的骄兵之计见效,曹军将骄兵惰!
黄忠、严颜趁势发动反击,果然又一次袭败曹军。
夏侯尚率领败军逃往天荡山,天荡山守将是夏侯德。
夏侯德更是狂得没边儿,哪会把黄忠、严颜放在眼里?黄忠故技重施,还是由他正面迎战曹军,而让严颜率兵偷袭!
天荡山的曹军刚刚与黄忠交上手,在僻静处埋伏着的严颜便率兵放起火来!
天荡山忽然起了火,一下子便把曹军搞懵了,顿时军心大乱!
黄忠趁机抖起威风杀了曹军将领韩浩,严颜也挥刀斩了天荡山守将夏侯德。
二老将配合得当,一战便夺取了天荡山!
此战虽是黄忠首功,但是却也多亏了老将严颜相助之力。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