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婆惜发现梁山晁盖给宋江的书信,为什么没有直接告发宋江?

谢头条君相邀

欲海难填

沟壑难填似海深,

花开墙外忘君恩。

及时雨落水泊处,

理智尽失命案兴。

阎婆惜不直接告发宋江的原因是“欲望无边”和“错估形势”。象阎婆惜这种“恩将仇报”的人,自然是死不足惜。看上小白脸,占尽便宜,还强要梁山好汉晁盖送的一百两黄金,偏偏这一百两黄金宋江又没有收,无法给她。阎婆惜错估形势以为宋江不敢杀她,继续得寸进尺地胡搅蛮缠,施耐庵先生对这种人也不怜香惜玉,借宋江之手砍下了她的头颅。

阎婆惜发现梁山晁盖给宋江的书信,为什么没有直接告发宋江?

吃瓜的,春戏的,我就不懂这些文人怎么那么厌恶女人?施耐庵杜撰宋江,阎婆惜等人物,心里怎么想的?女人,贪婪无度,孔子说,女人小人,近则不羁,远则怨。伟祖说得更不能听。旧社会,女人没地位,没人权,受尽欺压,当商品。而这些混蛋不为女人发声,还踏上一脚。本来没有的事,你老施写书写点正能量多好?天下女人一起骂老施,!

阎婆惜发现梁山晁盖给宋江的书信,为什么没有直接告发宋江?

阎婆惜发现梁山晁盖写给宋江的信,她见财起意,想从宋江手里要出信中写的一百两黄金。而如果直接去告发宋江,她就得不到那笔钱了。所以她不可能直接告发。

对比之下,阎婆惜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先生写的几个坏女人当中最坏的一个。

潘金莲是被张大户强迫嫁给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的。花容月貌的她觉得和武大过日子实在冤屈,因此才和西门庆偷情。

潘巧云是因为丈夫杨雄常年住衙门里,偶尔回来一次把家当成了旅店。她受不得冷落才与和尚裴如海私通。

卢俊义的夫人贾氏更加冤枉,他是被管家李固蒙骗,误以为卢俊义已经投靠梁山,她为了自保才和李固同居。

以上三个女人都是有条件的误入歧途。而阎婆惜恰恰相反。

1、阎婆惜实际就是宋江资助的一个难民。当初宋江如果不资助她们母女,她连给父亲出殡的棺材板都买不起。宋江本来是她们的救命恩人。

2、阎婆看到宋江奇货可居,死皮赖脸地非要把阎婆惜送给宋江做外宅。宋江在无奈之下才答应了她们,使她们母女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3、阎婆惜不仅不感谢宋江,反倒恩将仇报,与宋江的同事张文远勾搭一起。吃着宋江的,穿着宋江的,住着宋江的,却整天和别人花天酒地。

4、阎婆惜见到宋江不在乎她的丑事,她竟然变本加厉。当发现晁盖写给宋江的信中有一百两黄金时,便威胁宋江,如果不把这黄金给她,她就告发宋江私通梁山贼寇。

5、其实宋江只留下了一根黄金,其余都让送信的刘唐拿回了梁山。如果宋江留下了黄金,为了避免他与梁山的事发,说不定真能让阎婆惜的奢望得逞。可是,当他把留下的这条黄金也给了阎婆惜时,阎婆惜根本不相信,逼着索要其余的黄金。宋江被她逼得走头无路,才失手杀死了阎婆惜。

以上情节足以说明,阎婆惜是恩将仇报,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丧尽天良,最后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另外还有一个情节是:宋江当晚之所以留宿阎婆惜处,是阎婆把宋江生拉硬扯过来的。阎婆毕竟是过来人,她懂得如果想把这衣食无忧的日子过下去,毕竟还得依靠宋江。她看到女儿整天和张文远那个小白脸不干正事,长此下去岂能长久?所以才把宋江找回来想重归旧好。

阎婆想的倒是不错,无奈她这个不争气的女儿死不回头,当晚合衣而卧,让宋江睡了一晚冷板床。宋江当然不在乎这种事,天还没亮就匆匆爬起床去了衙门,致使把公文袋落在了床头被阎婆惜发现。等他赶回去索要时,阎婆惜正在看信。当时天还没亮,阎婆惜即便想告发宋江,也得等到天亮以后县衙上班。

因此,阎婆惜看到信,是不可能立即去告发宋江的。

阎婆惜发现梁山晁盖给宋江的书信,为什么没有直接告发宋江?

阎婆惜发现梁山晁盖给宋江的书信,直接告发宋江对她没任何好处,即使她告发了宋江,也会败诉。她自然不会去告发。

这个问题的题主必须明白几个问题:

一、阎婆惜发现梁山晁盖给宋江的书信,假如直接告发宋江,她能得到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没了,她当然不会那样做。

阎婆惜发现了宋江忘记带走的招文袋,招文袋里有一条黄金和晁盖写给宋江的书信。她便用书信要挟宋江,要宋江答应她三个条件,便把招文袋还给宋江。

一个条件是宋江写休书给她,任从她跟了张文远。二是宋江置办给她的房产和物件归她所有。三是晁盖给宋江的一百两黄金给她。

阎婆惜告发了宋江,对她自己有何好处?

假如阎婆惜告发了宋江,她要离开宋江跟了张文远的目的,或许可以达到。

宋江给她置办的房产和物件,是否归她所有,那就不一定了。阎婆惜并非宋江的妻子或小老婆,连外宅也算不上,只是一个陪宋江睡觉的婊子。

假如宋江获刑,宋江给阎婆惜置办的的家产和物件应该全部充公。

宋江没有接受晁盖的一百两黄金,但他收了晁盖给他的“一条黄金”。不管这一条黄金是多少,总不至于只有一两。我们姑且假设它是十两吧。

宋代一两黄金相当于十二两白银,十两黄金就是一百二十两白银。

冯梦龙《三言》之《卖油郎独占花魁》里说,宋朝的卖油郎“起早歇晚挑油卖,一天积蓄银三分,一年积蓄银十两”,一百二十两白银,是一个卖油郎十二年的全部劳动收入。

这笔钱是必然充公的,阎婆惜也得不到。那么阎婆惜告发了宋江,充其量是把宋江送进了大牢,对她自己有何好处?

反之,假如阎婆惜不贪心,不去要宋江根本没有接受的那份黄金。宋江是会倾其所有,除了那封书信外,都会给了阎婆惜。

二、阎婆惜发现梁山晁盖给宋江的书信,假如直接告发宋江,说不定会被知县大老爷判定为诬告。

宋江在郓城县经营多年,与知县大老爷上下其手,做了许多心照不宣的事,是显而易见的。《水浒传》里宋江杀了阎婆惜逃跑后,知县也就是不了了之放跑了宋江。

县衙内除了一个与阎婆惜有肉体关系的张文远外,几乎所有人都得到过宋江的好处,不会与他作对。《水浒传》里,知县派朱仝、雷横去捉拿宋江,这二人就直截了当地私自放跑了宋江。

假如阎婆惜拿着那封书信,去县衙状告宋江。宋江死不认账,说他根本就没接到晁盖的什么书信和黄金。推脱不过去,就说是晁盖等人故意诬陷他,想拉他到梁山入伙。

朱仝、雷横等人肯定会帮宋江解说,就算张文远有害死宋江的想法,但众所周知,阎婆惜本就是阎婆送给宋江的婊子,张文远做贼心虚,宋江在场,他不可能公然帮阎婆惜说话。

再说,宋江收到晁盖的书信,怎么落到一个婊子的手上去了?如果说宋江遗失的,那么书信上写的一百两黄金哪里去了?阎婆惜本来就不相信宋江没有要晁盖送给他的一百两黄金。那么黄金呢?

至于阎婆惜去县衙状告宋江,招文袋内的那“一条黄金”,她肯定会自己留下来。那不不就证明剩下的黄金也是阎婆惜拿了?那么一来,阎婆惜岂不是百口莫辩了?

那一百两莫须有的黄金,反而会证明宋江根本没有与晁盖私通款曲。

知县肯定会同样不了了之地判宋江无罪!

民不与官斗,何况一个地位低下的婊子,她斗不过郓城县炙手可热的宋押司,她心里是明白的。

所以,阎婆惜不可能真的状告宋江。

三、《水浒传》里宋江杀阎婆惜,并不是害怕阎婆惜告发他。

李逵说宋江是个好色之徒,虽然有误解宋江的成份,但宋江并不像梁山泊武松、鲁智深等人一样不近女色。阎婆把女儿送给宋江,宋江接受了,而且他是非常在乎阎婆惜对他的态度的。

小说《水浒传》里,宋江杀惜那天晚上,他观察了阎婆惜大半夜,就是期盼阎婆惜主动与自己亲热。无奈阎婆惜正与小张三情浓之际,对宋江始终冷言冷语,不假辞色。

宋江早就听说了阎婆惜与张文远偷情,但他一直不相信。这个晚上他验证了这个事实,不禁怒火中烧。导致他借索要招文袋这件事,杀了阎婆惜。

不然,一个身怀武功,还能做梁山好汉孔明、孔亮师父的人,从一个弱女子手上夺回一个招文袋,用得着杀人么?

宋江杀惜,除了施耐庵要把女人写成淫妇外,就事论事客观分析,就是宋江吃醋了:自己的女人偷人,不杀她颜面何在?

也就是说,宋江杀死阎婆惜与害怕阎婆惜告发他无关。他知道阎婆惜告发他根本无用。

这也说明了阎婆惜为何不会告发宋江。

阎婆惜发现梁山晁盖给宋江的书信,为什么没有直接告发宋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014条回答。

这是因为阎婆惜告发宋江,对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

当时阎婆惜看不上宋江,希望不做宋江的女人,改嫁张三。

但是,阎婆惜属于妾,不属于平等的婚姻。

她这个妾属于半个仆人,同之前的金翠莲一样,是有卖身契的。

也就是,阎婆惜给宋江做妾,宋江要给她母亲阎婆一笔巨款,也就是卖身钱。

另外,宋江还得养着阎婆惜。阎婆惜母女的衣食住行,都由宋江来负责。

而阎婆惜过得不错,不但整天打扮的花枝招展、有酒有肉,还非常悠闲,甚至闲得无聊去勾搭男人。

阎婆惜如果看到书信以后,就去举报宋江,对她来说其实乜有什么好处。

一来,宋江在县衙门很有势力,此举未必能够将宋江弄死。

而宋江有那么多黑白两道的关系,加上又有钱行贿,阎婆惜一个小女孩,肯定是斗不过他。

后来阎婆惜被宋江杀了,此事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宋江只是流放而已。

而且宋江的黑道朋友很多,将阎婆惜暗算杀死也是可能的,举报有很大危险。

二来,宋江倒霉了,不代表阎婆惜能够解放。

阎婆惜虽很想离开宋江嫁给张三,但她是有卖身契的。

宋江倒霉了,不代表卖身契失效了,阎婆惜一样属于宋家的半个奴仆,宋太公可以处置她。

而阎婆惜既然玩死了宋江,宋家必然要报复。而阎婆惜身份又是半个女仆,被人折腾死了,也没有人会管,也无法追究宋家责任,更别说改嫁张三了。

三来,退一万步说,宋江倒霉以后,阎婆惜能够侥幸拿回卖身契,改嫁张三。

要知道,现在阎婆惜身边的一切,都是宋江购置的,宋家完全有权收回。

那么,阎婆惜恐怕只剩下身上一套衣服。

而张三自己只是个小吏,又没有宋江的地主家财富,不可能给阎婆惜什么优越的生活。

而且,张三也是个色鬼,身边情人众多,未必靠得住。

阎婆惜当时才16岁,上面还有个老娘要养,开销不敌,她当然希望从宋江那里搞到一笔钱。

这样就算是张三将来变心,靠着宋江给的这笔钱,也能坚持很多年。

所以,阎婆惜没有直接去向官府汇报,而是敲诈宋江:阎婆道:“第一件,你可从今日便将原典我的文书来还我,再写一纸任从我改嫁张三,并不敢再来争执的文书。”宋江道:“这个依得。”婆惜道:“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宋江道:“这件也依得。”阎婆惜又道:“只怕你第三件依不得。”宋江道:“我已两件都依你,缘何这件依不得?”婆惜道:“有那梁山泊晁盖送与你的一百两金子快把来与我,我便饶你这一场“天字第一号”官司,还你这招文袋里的款状!”看看,阎婆惜其实很贪心的。

宋江买了阎婆惜做妾,最起码花费了七八百两银子。

另外,宋江置办金屋藏娇,前后花费也至少几百两,连房子也置办了。

这两项加在一起,已经最起码一千多两银子,在当时已经是巨款了。

宋江给武松、李逵10两银子,后者都很高兴了。而吴用请阮家三兄弟吃了一大桌酒菜,还打包拿走了很多,也就花费了1两银子。

而宋江同意了这些都不要了,都送给阎婆惜,她还是不知足,索要100两金子。

无论汇率如何,这100两金子至少相当于500两银子。

等于是阎婆惜向宋江敲诈了至少1500两银子,甚至更多。

关键的是,如果宋江将这1500两银子给了阎婆惜,后者就能算了?

我看不会。

阎婆惜就是一个狂妄无知又贪婪的小妓女,看看她母亲阎婆的德行,就知道她是什么东西。

只要宋江给了钱,母亲阎婆又知道这件事,恐怕会反复的敲诈宋江,直到宋江山穷水尽为止。

只可惜,阎婆惜到底年轻,才十几岁,社会经验不足。她如果告诉母亲阎婆,母女两人合作,或许能够敲诈宋江一笔巨款占个大便宜。

但阎婆惜一直瞧不起性无能的宋江,认为他是懦弱的男人,戴了绿帽子也不敢怎么样,才敢自己就随意拿捏他。

其实看看后来为了得到秦明,宋江不惜派人杀了青州城外无数老百姓来嫁祸他,可见宋江是个大奸大恶之人,骨子里凶残无比,只是表面上装作老实人。

阎婆惜敲诈宋江,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宋江就算给了钱,也有很大概率会找人杀死她们灭口。

真是个傻鸡啊。

阎婆惜发现梁山晁盖给宋江的书信,为什么没有直接告发宋江?

多谢邀请!

古人的事,不必操心。

不过,看了《水浒》此段文,给人有所提醒。

别人的事情(隐私)莫打听,即使无意知道了,也不要起歪心,装聋作哑自然好,免得惹火烧身。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敬业守本份,不贪为宝,安享太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