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引进的战舰法制100毫米舰炮有什么缺陷?为什么被换成76毫米国产炮?
100mm紧凑型舰炮(Compact Naval Gun),是我国1980引进的一款法国舰炮。这款舰炮的原型是法国的T100C,为法国汤姆逊公司研制,由原有的68式舰炮改进而来。当时我国一共引进两门,一门装到053H1“四平”号护卫舰上测试,另一门被拆解用于仿制,后来先后定型了210和HP/J-87型舰炮,后来我们看到在054、051B、052B、051C、052C上的100mm主炮都是HP/J-87。
052C上的100mm紧凑舰炮
这种炮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重量轻,要不怎么叫紧凑呢。连炮带弹舱、输弹机一共才19吨,比68式舰炮减轻了35%。所以100mm紧凑型舰炮在重量上控制的的确很好,这是它最突出的优点,所以连053H1、054这种护卫舰都可以装上。
这种炮带有弹种选择功能,可以实现三种弹药的自由切换。在弹舱和火炮之间还设置了一个中间弹舱,中间弹舱内备有18发炮弹,仅需7-15秒就可以完成弹种进行快速切换。通过中间弹舱完成增程弹切换近炸引信炮弹的设置,可以实现所谓的“双重命中体制”(即正常射程外和射程内进行2轮射击),大大提高目标的毁伤概率。
法国的100mm紧凑型舰炮
100mm紧凑型舰炮的下层结构,可以看到供弹舱里有三种不同的弹药(弹头颜色红绿蓝)
100mm紧凑型舰炮的弹药
但是了解海军发展的朋友们都知道,自从052C停产后,我们就再也没有用过100mm炮装舰。本来054上都已经装上的100mm炮,怎么到054A都统统换成HP/J-26 76mm炮了呢?其实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
054型护卫舰上的100mm舰炮
第一个是法国这个100mm紧凑型舰炮,东西是好东西,但是在仿制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原因就是当时我国的工业基础和技术状态跟法国比差的太远了。由于是仿制,法国没有义务提供任何技术上的支持和零部件供应,我们只能是自己想办法。该舰炮内的电子零件全部是西方标准就不说了,我们花了好大力气去替代,而且部分部件由于达不到西方的标准,导致可靠性出现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仿制的HP/J-87可靠性不如原版。这个也怪不得法国,人家的设计是基于自己的工业基础,我们要仿制也必然要付出一定代价。这里面最难仿制的还是炮弹的自动化伺服机构。100mm紧凑舰炮有两个电动马达分别控制俯仰和水平角度的偏转,此外还有两套液压伺服系统,而液压系统对机械加工的精密要求非常高,这些东西在仿制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再一个是法国的这种炮,在我们引进的时候处于Mark I状态,本身也不是很完善,故障率频发,加上法国佬的在安全设计上几乎是达到了变态的程度,全系统有112个串联环节的安全制动,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问题火炮就不能发射,导致这种炮实际使用时经常“趴窝”。而且在炮弹的转运,输弹机构上存在着阻力大,接口过度位置卡弹、跳位等一系列故障。其实这个100mm炮和我国后来在054A上用的76炮,可靠性主要就是插在输弹,弹上了。后来汤姆逊和吉亚特合并后,针对这些缺陷推出了Mark II型,在操作上大大简化, 准备时间进一步缩短,可靠性也大大增强。但是奈何我们并没有引进MarkII型,所以不得不承担着Mark I设计不成熟带来的故障率问题。
第三个是,随着我国HP/J-26 76mm和HP/J-45A 130mm舰炮仿制成功,100mm舰炮的优势也变得不明显,有点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76mm舰炮的最大射程可达15.5km,而100mm炮是17km,几乎没啥差别,有效对空射程都是6km左右;这主要是因为76炮的初速更高,达到了980m/s,100mm炮只有870m/s,所以76炮弹丸轻存速不佳的劣势被高初速弥补了。76炮的射速更高,可达120发/分,比90发/分也高了不少。最致命的是,HP/J-87虽然纸面上有90发射速,弹实际使用时急射情况下不允许超过6发。这点比76炮差了太多了:
76炮这爆发射速都打了多少发了
那要说对海对陆射击呢?100mm炮的威力比76炮确实大了不少,弹丸重量可达13.5kg,几乎是76炮的两倍,但是对于054A这种护卫舰来说,舰炮防空才是主要考虑,对陆对海的场景不多;而驱逐舰上,100mm炮的威力和射程都无法满足要求。052D上的HP/J-45A 130mm舰炮发射无制导炮弹最大射程可达30km,100mm炮才17公里;而且130mm炮口径足够大,可以作为一个合适的平台发展增程制导炮弹,将射程拓展到上百公里,美国的MK45 127mm主炮上已经有先例;而这一点100mm炮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所以在HP/J-26和HP/J-45A面前,HP/J-87已经没有明显的定位和竞争力。
052D上的HP/J-45A舰炮
美国为MK45舰炮研发的ERGM增程制导炮弹
我们引进的战舰法制100毫米舰炮有什么缺陷?为什么被换成76毫米国产炮?
544号“四平舰”上的原装法国“紧凑型”100毫米舰炮,我军称为“法100炮”,当时引进了两门,一门就在“四平舰”作为实舰测试,另一门在713所做研究之用。
“法100炮”在1980年代初还是很不错的装备,要比我军当时的61型“单100”舰炮先进多了,不但射速高(最大90发/分钟,炮管水冷)而且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也高,设计也很紧凑,全系统重量只有19吨,很适合排水量2000吨的战舰使用,同时100毫米炮弹的威力比76毫米炮弹大很多,打击敌方导弹艇/鱼雷艇很适合,有了这么多好处当时我国主要开工建造大批的053系列护卫舰,确实对“法100炮”有很高的期望值。
61型100毫米舰炮(苏联B43型,人民海军的功勋装备!被安装在65型护卫舰上,前一后二布置,第三艘502号“南充舰”1988年3月14日在南沙群岛“赤瓜礁”海域,使用该型炮消灭了越南海军武装船两艘、大型登陆舰一艘,但61型舰炮只能人工操纵不具备自动化能力,最大射速12发/分钟,技术水平比之“法100”落后了40年,所以根据海军发展的需要必须要提高舰炮的水平。
“沈阳舰”正在进行100毫米舰炮对海是目标射击训练。
“法100”引进之后,我国科技人员对其进行“汉化处理”,一些不必要的设备弃用,并且对计算机设备管理系统和火控系统进行了升级,炮塔进行了适当隐身化处理,国产化了的“法100炮”叫做H/PJ-87型100毫米高平两用舰炮,最大有效射程13公里、最大有效射高7800米,弹种配备也很齐全,除高爆榴弹、穿甲燃烧弹…等常规弹种外,还可能配备了“炮口可编程”弹,使其具备更好的防空能力全系统重量也减轻了2吨。
052C型153号“西安舰”也装备了H/PJ-87型炮,两艘051B驱逐舰和054型“马鞍山舰”和“温州舰”也装备了该炮,前后有10多艘战舰装备该炮,总体来说“法100炮”引进后我国在其基础上研制的新型100毫米舰炮提高了我军舰炮的技术等级。
H/PJ-87舰炮的研制和装备处于人民海军大发展的前夜,到了2010年代随着海军战舰的舰种的增加和舰型的层次细化,100毫米舰炮的地位变得尴尬了,因为海军大型驱逐舰安装了口径更大的130毫米主炮,护卫舰安装76毫米主炮,舰型之间有差异,武器装备配备当然也要更加合理,而100毫米舰炮显得不上不下,射程和威力比不上130毫米,射速则赶不上76毫米。
这也导致该口径舰炮总体性能变得很中庸,可以理解为什么任务都能用,但在使用过程中表现的都是太不好。
就能射速来说100炮与76炮最高射速对比为90:120/分钟,虽然100毫米弹威力大,但用76毫米打击小艇和低强度任务也足够用,而且76炮射速高防空能力会更好,甚至使用高性能炮弹可以构成中小型战舰的第二道防空的主装备,而且它的系统总重量只有11吨,比100炮轻了6吨,更适宜安装在2000吨一些的舰艇上,所以现在海军的战舰已经形成了130毫米和76毫米两型炮了,100毫米舰炮则逐渐淡出。
法国人对100毫米舰炮情有独钟,图片上是“克莱蒙梭号”航母上安装的68型100毫米舰炮,它是紧凑型的基础。
但法国最近10年新建的战舰,比如“地平线级”驱逐舰和“阿基坦级”护卫舰都装上了意大利奥托76毫米隐身炮,也是绝对100毫米炮不上不下,战术效能低的原因。
我们引进的战舰法制100毫米舰炮有什么缺陷?为什么被换成76毫米国产炮?
其实法制100mm紧凑型舰炮也没那么不堪,在当时看来算是大口径舰炮的顶尖技术代表作之一,正像引进时考虑的那样,该炮结合了76mm舰炮射速快、体积重量小和127mm舰炮威力大、火力足的优点,只不过随着军用技术的发展,当年考虑的优点反倒变成了缺点,在射速上被奥托·梅莱拉76mm超快速型赶超,火力上又与127/130mm舰炮有较大差距,成为了“高不成、低不就”的鸡肋产品。此外,法制武器一贯的“反人类”设计,结构复杂、操作简便性差、可靠性不足都成为法国T100C紧凑型舰炮(如下图)及其仿制品“寿终正寝”的推手。
大口径舰炮引进之路要知道在中西方”蜜月期“刚刚开启的那个年月,中国海军在遇见西方先进武器技术时,已经被苏联和西方封锁了近二十年,突然可以近距离接触西方先进武器装备,难免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装备中”挑花眼“,而舰炮的引进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我军装备各种舰炮基本上都还属于二战时代的技术,与世界主流水平存在不小的技术差距,因此引进西方舰炮技术就成为快速形成战斗力的有效途径。八十年代可供我们选择的西方产品包括美国Mk 45型127mm舰炮(如上图),但是其性能并不算突出,而且总体体积和重量过大,对于当时我国海军舰船吨位普遍较小的窘境来说,适装性不好,意大利奥托·梅莱拉127mm舰炮虽说技术性能突出,但也存在体积过大的不利条件,只有法国T100C 100mm紧凑型舰炮在技术性能和适装性上同时满足我军需求(那个年代,我们缺乏中大型型水面战舰,127mm舰炮着实没办法上舰)。
法制100mm紧凑型舰炮的特点法国100mm紧凑型舰炮是在1968式100mm速射炮的基础上改进发展来的,68式舰炮曾经是二战以后法国、比利时、德国等诸多西欧国家海军的主力舰炮。到了七十年代以后,法国开始对68炮进行改进:
1、保留68式100mm炮的火炮身管、俯仰机构和配用弹药,其他部件全部重新设计。
2、重新设计火炮自动机循环过程,火炮结构大量采用轻质合金降低重量。
3、选用炮身短后坐式自动机构。
为提升火炮射速,开发了全新的机电混合式全自动供弹系统,能够双向可逆转动,并且可以自动识别弹药种类和弹药清点,全自动快速更换弹药种类。
法国100mm紧凑型舰炮的自动供弹机结构与俄罗斯的AK-176舰炮比较相似,整个供弹系统由链式扬弹机、固定供弹槽导引器、双向可逆中间弹舱、活动供弹槽等机构组成,其中间弹舱可以传递来自固定供弹槽的普通弹药,也能容纳12发特种弹药,因此该机构能够在6秒内迅速自动更换弹种。整座舰炮的主弹舱容纳42发普通弹药、两个辅助弹舱共容纳48发特种弹药,中间弹舱还有12发特种弹药,总共备弹102发,可以有效弥补舰炮高射速带来的高消耗。
其实法国100mm舰炮的纸面性能参数还是挺漂亮的,可以在90发/分、40发/分和10发/分三种射速间切换,全炮的自动化程度很高,能够利用计算机控制中间弹舱逆转,将不用的弹药按照不同弹种送回主弹舱或辅助弹舱。同时,该炮采用了光电火控系统,液压驱动扬弹、输弹、供弹等动作,电气随动控制俯仰和方向运动。炮口初速870米.秒,对海最大射程17.5公里,对空最大射程8公里,360°方向调整,-15~80°高低射界,能够同时满足对海、对空作战,全炮重量17吨,外形尺寸和重量都比较适合我军当时舰艇安装。
法国100mm舰炮的选择和仿制当时,我国也接触了意大利奥托·梅莱拉76mm舰炮,但是那个时候76mm紧凑型奥托炮的射速还没有法国100mm炮高(后来意大利76mm超快速型的射速才大幅超越100mm炮),口径也没有法国舰炮大,最终落选也是”情理“之中。最终我国决定从法国引进两门100mm紧凑型舰炮,一门用于安装到053H导弹护卫舰”四平“号(544)上,另一门交付七一三所进行测绘仿制。
一共就买了两门,仅四平舰一艘军舰安装了该炮,如果非要说该炮有一大堆毛病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不过该型舰炮在四平舰上测试时,确实也有故障率偏高的毛病,但是其自动化程度、紧凑的体型、轻量化的系统、较高的射速还是有不小诱惑的。于是在1987年引进的两门法制100mm炮完成全部测试和合同约定后,我国正式开始仿制该炮,这也就是后来H/PJ-87型100mm国产舰炮。
其实对于我国八十年代末的军工水平来说,仿制100mm舰炮这样的高自动化装备依旧困难重重,其高精密自动供弹系统中的计算机控制和精密液压部件就不是很好解决的问题。需要试制的15种专用油缸、13种阀块和5种专用阀门也很难达标,各种补弹和引信测合用电液马达、装弹步进马达、供弹马达也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测绘仿制,各种测绘部件的加工精度控制和部件间的配合误差都有很高的要求,比如在90发/分射速时,各种油缸和马达的机械动作节拍误差要控制到20毫秒以内,这对于我们当时的工业技术水平来说也很难胜任。此外,计算机控制水平和关于供弹、选弹、可逆操作和故障处理的海量代码,在当时想要完全吃透也是非常吃力。随着军工人的不断努力,最终H/PJ-87型单管100mm舰炮成功问世,在054/051C/052B等水面舰艇上相继服役,但是耗费的时间过长,已经决定了这款舰炮”命不久矣“。
为何放弃100mm舰炮上文我们已经讲明,法国100mm紧凑型舰炮本身就存在故障率偏高的问题,而仿制过程中又遇到很大技术难题,虽然最终仿制成功,但其稳定性比原版法制T100C还要不如。此外,随着意大利奥托·梅莱拉超快速型76mm舰炮和俄罗斯AK-176M型76.2mm舰炮等射速达到120发/分的高速舰炮问世,法制100mm原来压制76mm舰炮的90发/分射速就够看了,而且把100mm炮射速提升到120发/分,在技术上和经济成本上均不可取。在射程和威力上,又与新型的127/130mm舰炮没有可比性。所以,除了可靠性较差以外,法制100mm炮及其仿制版技战术性能均不能满足我国海军新时代的需求,最后被放弃也就不难接受了?因此,在054A型护卫舰这种吨位较小的水面战舰上,100mm炮的位置被”口径更小、射速更高的H/PJ-26型76.2mm炮取代,在052D以后的中大型驱逐舰上,其又被新款130mm舰炮替代。
我们引进的战舰法制100毫米舰炮有什么缺陷?为什么被换成76毫米国产炮?
一.小甜甜,法国100mm舰炮。
在1987年,中国进口了两门法国100mm舰炮。该炮一门装于053H型导弹护舰544四平号上进行测试、另一门送713所进行测绘仿制。
这之前中国自用双管79式100mm舰炮数据如下:最大射程22.5公里,射高15公里,双管射速为50-60发/分。高低射界-5-85度,方向射界左右各225。
由于工业水平的影响,自动化可靠性不高,故障不断。赤瓜礁海战中,装备该炮的鹰潭舰后主炮在半小时内发生了17次故障。
法国紧凑炮纸面性能相当出色,初速870米/秒,身管长5500毫米,射速10~90发/分,对海上目标,最大射程17500米,有效射程12000米;对空目标,最大射程8000米,有效射程6000米;炮重17000公斤。
高强度铝合金炮塔,重量只有79式的三分之一。全自动操作,射速达80-90发/分。重量轻,当时我军军舰吨位普遍偏小。一下子节约了大约40吨,可以用作他用!射速快,比79式快了接近50%。还带着选弹功能,两种弹药之间可以进行快速的切换,六秒就给你换一种。中间给你整个增程弹,够不着,转头就能换!
但是随后中国发现了法国舰炮问题,如果按照最高速度开炮故障率直线上升,特别是这时候换弹,这是因为法国炮弹传输系统有先天缺陷。要用就不能用最高速度。
但是毕竟是比中国先进一个时代的产物。中国在吸收了法国舰炮经验以后,分两步走。
一改进79式,这就是79A和79B。79A装备了9门,有法国味道的79B式(H/PJ33B)合计装备了25门。是海军舰炮主力!
二改进法国100mm舰炮。这就是87式舰炮,编号“HPJ87型100mm舰炮”。装备了051C、052B、052C、054四型舰,合计12门。这儿我没有妄自菲薄也没有夸大的意思,说一下这个改型的事!因为军工保密,这些事都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法国在中国这个甲方提出意见以后,也派人来了解了中国实际情况,并且也改进了自己的100mm舰炮的入弹方式。加上其他各方面的改进,最终把故障率大大降低。这就是MK2型号,中国进口的是MK1。双方是否进行了沟通与合作,至今没有确切答案。
二.新小甜甜,国产130mm舰炮和76mm舰炮。
100mm舰炮凭借90发每分钟的高射速,具备了双重优点。对陆地,炮弹比76mm重,加上速度,可以对地攻击。对空炮弹比130mm直,加上速度,也可以反飞机或者对舰导弹。对于一个比较拮据的国家来说,一炮两用非常适合,特别是这个国家本身工业薄弱。
但是硬币的另一面呢?在对陆地火力射程不如130mm火炮。在对空火力不如76mm火炮。
到了21世纪,有钱的中国军方不在需要万金油火炮。对于火炮专项能力要求提高!于是国产130mm舰炮和76mm舰炮诞生了。
H/PJ-45A型单管130毫米舰炮。火力极为凶猛,全自动装填弹药,射速40发/分钟,单管双链供弹,水套冷却,70倍口径长身管,能发射杀伤榴弹,半穿甲爆破弹,制导炮弹等多种弹药。发射火箭助推式滑翔增程弹,其射程可超过100公里。而法国舰炮呢!射程不超过20公里。如果在算火力密度呢?密度=炮弹重量×射速,130mm火炮速度慢一点,但重量强太多了,密度远远超过了100mm火炮。中国军方对其非常满意。所以这款火炮迅速装备了中国的大中型驱逐舰055,052D。
2021年珠海航展上。中国公布了出口76mm舰炮部分数据。炮弹初速达到980米/秒,最大射程超过15千米,最大射高大于11千米;射速为1-80发/分,极限射速可以达到120发/分。重量只有9吨。
论重量只有法国100mm舰炮的一半。论射程少了不到2千米。但是射高和射速都远远超过100mm炮。
对地能力没有减弱,对空能力明显比100mm炮更强。而吨位小,适装能力更强。而且这数据还是出口火炮数据,自用型号只会更加厉害。我就这么说吧!某“丧心病狂”的军工企业,把这玩意搬到陆地上,射速达到了300发每分钟。要知道陆地炮因为反作用力等原因,一般比舰炮射速要差一大截!
所以国产PJ26型76mm单管舰炮(16.5吨版本)迅速取代了100mm舰炮。主要装备在054A型护卫舰、056/056A轻型护卫舰、071型船坞登陆舰上。此外,中国海上执法力量新型海警船只,也装备了76mm单管舰炮。改进型76mm舰炮(9吨版本)主要用于出口,可以装备200吨——1000吨小艇或军舰上。
总结一下:曾经的100mm舰炮因为确实比老炮好!加上可以“对地对空”双向攻击。最终被中国批量生产,当上了“小甜甜”。但随着中国军工发展,“对地对空”双不足的100mm舰炮被中国抛弃,成为了“牛夫人”。这算是幸福的喜悦吧!
我们引进的战舰法制100毫米舰炮有什么缺陷?为什么被换成76毫米国产炮?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简单,H/PJ-87型单管100毫米舰炮已经过时了。
该炮原型是法国T100C紧凑型单管100毫米舰炮。
这种炮在七八十年代算是比较先进的。
该炮原型是法国68型100毫米速射舰炮,是法国70年代的最新改进型,采用了很多先进技术。
该炮有诸如高射速、自动供弹、自动选择弹药等等。
68型100毫米速射舰炮最大特点是,在保证一定精度下,射速高达每分钟90发。
以这种射速来看,100毫米舰炮不但对海对地轰击,具有极强的威力也压制性,对空炮击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而当时我军装备的老旧主炮,同68型100毫米速射舰炮根本无法相比。
所以,在80年代中国和西方蜜月期,解放军海军购买了至少两座法国T100C紧凑型单管100毫米高平两用舰炮的样炮(68型的改进型号,主要减轻了重量)。
其中1门被用于仿制,从1987年开始正式立项。
没想到,看起来没什么了不起的T100C紧凑型,防治难度竟然极大。
法国人提供了实物和资料,还到中国进行直接的指导。
然而,T100C紧凑型需要一套非常高精尖的自动化供弹系统,其中包括很多精密度很高的液压部件,以及计算机综合控制系统。
在80年代,中国根本就没有这些技术。
更倒霉的是,1989年西方对中国军事封锁,法国人也不敢继续指导了。
剩下的技术难题,全部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相关人员苦不堪言。
资料这么写:光是供弹系统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有39个基本程序,每个程序要对付24个基本状态,有多达85种故障代码,需要能够识别和处理机电联锁29种故障,这在当时,意味着惊人的软件设计难度和代码编写量。
中国完全吃透T100C紧凑型,前后花费了长达16年,这就是H/PJ-87型单管100毫米舰炮。
然而,H/PJ-87型仿造的也不是很成功,稳定性同法国原产炮有一定差距。
况且,在80年代该炮属于先进火炮,但2000年以后显然落后了。
80年代,H/PJ-87型的90发每分钟的射速,以及100毫米的口径,可以毫不费力压制意大利76毫米舰炮的每分钟80发。
但是,解放军2003年完成研究的H/PJ-26型单管76毫米舰炮(仿制俄罗斯AK-176型单管76毫米舰炮),射速提高到每分钟130发。
虽然76毫米炮弹威力较小,但现代化作战军舰开炮轰击敌人军舰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是对地轰击和对空。
那么,76毫米舰炮也满足需要。
更重要的是,76毫米舰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比经常出现故障的100毫米舰炮更实用。
况且,H/PJ-87型重量高达17吨到20吨,一般装在较大的军舰上,比如驱逐舰。
而H/PJ-26型76毫米舰炮只有11吨,500吨以上军舰都可以安装。
而即便是大型军舰,需要更强有力的火炮。中国在2005年,仿造苏联AK-130型舰炮,生产了H/PJ38型单管130毫米舰炮。
该炮的射速为每分钟70发,射速也是比较快的,而炮弹则高达130毫米口径,最大射程为30公里。
而H/PJ-87型100毫米,最大射程才17公里,差距还是明显的。
自然,H/PJ38型单管130毫米舰炮也有缺点,就是重达50吨,只能装在大型驱逐舰上。
但即便如此,轻型军舰或者重型军舰,似乎都没有必要装备H/PJ-87型单管100毫米舰炮了。
我们引进的战舰法制100毫米舰炮有什么缺陷?为什么被换成76毫米国产炮?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一句话这哥们有点高不成低不就,不符合咱的要求了,而且他缺点还贼啦多,算是一款比较坑的武器。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既然有缺点,当初咱为嘛还要进这玩意呢?”
咋说呢?那会咱和西方欧美他们进入蜜月期,这种机会难能可贵啊!不抓紧点时间给咱自己捞点好东西,能成吗?咱可不傻!
所以咱就有点眼馋人家那点子技术吗?心说趁着这个机会,咱把他拿回来,再来个逆推仿制一下,这不就齐活了吗?结果咱八十年代的工业底子太薄了,没兜住。
有兴趣的小伙伴听俺给您唠叨唠叨这事。他是这么回事。首先俺问大家伙一声,炮的威力大小一般看什么?
这问题一出口,估计小伙伴们都得乐后槽牙都得掉出来了:“这不废话吗?看炮管子,那炮管子越粗,整出去的东西他就越来劲。别说炸了,砸出的坑也来劲啊!”
你看,法国这一百毫米,管子够粗吧,至少比题主说的七十六毫米要粗多了!买炮,咱就得买点来劲的不是?
要知道咱就遗传火力不足恐惧症,这玩意不仅咱陆军有,海军他也不逞多让,有炮管子大的,你还选个小的回家吗?这不有毛病吗?
再加上,八十年代咱家的小船,真小,您要是装他个大的炮管子,咱家的舰艇撑不住的,小船拉大炮有点危险。
所以一般的一百毫米舰炮装上去,比较吃力,而法国这一百毫米舰炮,他属于一款紧凑型的。
一听这名字,您就明白了,这法国一百毫米炮脑袋是大,但身子骨轻,咱家舰艇能凑活着装进去。事实上也是如此,这家伙连弹仓外还加个输弹机,才十九吨,同一级别的舰炮他能轻上三分之一。
这也就算了,他还带着选弹功能,两种弹药之间可以进行快速的切换,六秒就给你换一种,牛叉吧!
中间给你整个增程弹,够不着,转头就能打你个鼻青脸肿,很不错吗?
所以纸面数据很不错的,咱一瞅,那没得说了,进吧!钱啪啪的往过一打,于是咱打法国人哪里整了两门回来。
瞧您那个样子,这有啥可乐的。军购这块,咱历来就是这么抠门,就两门,不服气吗?
(呵呵!憋不住了!)
好吧,咱正经点说。
一门咱搁到了053H导弹护卫舰上头,用来瞅瞅他的实际效果是不是如同他说的那么牛叉,另一门咱直接给拆了,瞅瞅他的内部结构。
说是瞅,其实就是想看看咱能仿制出来吗?咋说呢?首先第一个,法国人他们是按照人家自己的工业底子弄的,所以这东西比咱的工业底子要高一截。
这第二个嘛?法国人那帮子军工的性格,也特别的浪漫,随法国人的性格了。他们在设计的时候,压根就不会考虑以后维修方便啦,保养方便啦,思路就不会在这上面丢哪怕那么一点心思,有那么点随心所欲的感觉。
所以给咱的仿制工作也带来了很多麻烦。
你也别不信,就他们家的幻影,还有拉菲特护卫舰,很牛叉的东西,小弯弯们整了不少,如今全趴窝了,都不带动的,原因就是这些个法国人整出来的东西,维修养护起来简直就是地狱,你喊救命这都不过分。
设计的何止是无脑啊,咱别的不说,他们里面的系统有一百一十二个节点套在一起,一个接着一个,跟那串联一样,有一个有毛病,你就别想了,这玩意连炮弹都打不出去。
什么卡壳,什么跳位等等全跑出来和你作对,怕了吧!
哎呀!无所谓,咱可以一个个的慢慢啃。
但有一节您的注意,咱过去啊,走的是苏系的路子,法国这货那是欧美路子,这俩不对标。
您想要把他们摸透了,无疑于重新来过。
别的不说欧美的液压系统不错,苏联的机械应用的相当给力。
所以咱对液压这块就有点吃力,而这炮他一来就俩液压系统,咱还得让他们搭配得当了。
而且最最要命的是,法国的这炮,他的状态也是不稳定的,所以他本身就有问题。也是因为这事,后来他们依据这套系统,又开发出来第二套系统,什么操作,什么准备时间,还有各个环节进行了简化。
你就说吧,咱本身就拿一个有问题,有毛病的东西进行仿制,不出毛病才怪呢?
而且哪门咱搁军舰上进行实际操作的100毫米舰炮,他确实是问题多多。
这也不赖咱,所以咱引进的这玩意,本身的故障率就不低。
那么在这种困难重重的仿制过程中,咱另一组已经成功的弄出了HP/J-26 76mm和HP/J-45A 130mm舰炮。
看见没,你成熟的东西搁哪里不用,和一个破烂这么死磕,这不有毛病吗?
尤其是这76毫米舰炮,各种性能和法国这100毫米也差不多。就是这射程欠缺那么一点,七十六毫米十五公里,一百毫米这哥们也就是十七公里,差两公里,这不是个事啊!
对空射击俩人一样,都是六公里。
在射速上,七十六毫米舰炮是一分打一百二十发,一百毫米这哥们打九十发,这已经差上了吧!更加有意思的是,因为这九十发只是他的理论射击,您要是加上他的故障率带来的惊吓,您就会发现,在快速射击的情况下,是个位数,吓到了吧!
这已经不是坑了,而是巨坑。这么个货,您感觉咋样?
所以虽然一百毫米这哥们口径够大,拉到战场上溜达溜达,这就不是个事,吓唬人还成,打仗?喵了个咪的别想了。
太反人类了。
幸亏咱就买了两门,多了的话,这亏大发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