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梁山的主导权从来不是晁盖和宋江,而是吴用,你怎么看?
所谓梁山的主导权不在晁盖或宋江手里,而主导梁山的是吴用,说法是明显错误的。梁山的主导权从来都不在吴用手里。
一、宋江上梁山前,梁山的主导权在晁盖手里,而不在吴用手里。晁盖率人智取生辰纲,上了梁山后,林冲杀了王伦,推晁盖坐了第一把交椅。从此,晁盖一反王伦时期嫉贤妒能的做法,广招天下英才,以壮大梁山实力,为梁山的兴旺发达开拓了道路。
特别是晁盖严禁梁山泊人众危害百姓,滥杀无辜。梁山人马每次出征,只取富商大贾的财物,决不允许无故杀人。将士们出征归来,晁盖必亲自查询有无取人性命的情况发生。这个做法,与吴用毫不相干,是纯粹由晁盖制定的规矩。
二、宋江上山后,与晁盖分庭抗礼,一改梁山泊往日作风。主导权在宋江,吴用充其量做了帮凶而已。宋江上梁山的第一战是打祝家庄,擅自做主,杀人如麻。祝家庄庄主一家被尽数屠戮,扈家庄被宋江纵容李逵烧成白地。
宋江逼迫朱仝上山,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连四岁儿童都被李逵劈成两半,其残忍令人发指!
不管吴用参与没有参与指使李逵的恶行,主导权都在宋江手里。假如没有宋江,吴用在晁盖手下,胆敢如此作为?
三、晁盖死后,对梁山泊大政方针进行了彻底改变,主导权更是全在宋江手里,吴用的一切行动都是受命于宋江。晁盖一死,宋江立即改梁山泊“聚义厅”为“忠义堂”,反映了梁山泊大政方针全面倒向了谋求招安。
此后,梁山泊无论是两赢童貫,还是三败高俅,是燕青打擂还是宋江见李师师,核心目的都是为了招安。
而招安是宋江“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既定思想的终结目的。宋江上山前,吴用是连“招安”二字想也不敢想的。谈何主导权在吴用手里?
四、宋江死后,吴用没有了主心骨,只能自杀了事。更加清楚明白地说明,梁山泊之前的主导权,决不在吴用手里。吴用跟随晁盖上了梁山,只是唯晁盖之命是从,主动权在晁盖手里。吴用抛弃晁盖,投靠宋江后,吴用唯宋江之命是从,主动权在宋江手里。
吴用充其量只是在晁盖或宋江的大政方针范围内,在战略战术上出出主意而已。梁山的主动权不在他的手里。
宋江被朝廷赐死后,吴用失去了主心骨,他的一切谋略都无用武之地,只能自杀了事,明确地说明了梁山泊的主动权从来就没有在他的手里。他无非只是一个在晁盖或宋江划定的圈子内,出谋划策执行决策的军师而已。
结论:梁山泊的主动权从来就不在吴用手里。
有人说梁山的主导权从来不是晁盖和宋江,而是吴用,你怎么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 8861条回答。
其实吴用这个角色很重要。
很多人轻视军师,其实在很多时候军师才是很多事件的推动者。
军师和主帅的关系,要取决于谁强谁弱。
如果主帅同军师相差很大,尤其是谋略和远见上,主帅就很容易被军师操纵。
在晁盖时代,吴用是很多事件的推动人,实际对晁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操纵。
首先,这伙人去抢劫生辰纲,吴用就极为重要。
一来吴用制定了不动刀枪的抢劫方法;二来吴用一个人就招募了阮氏三雄的骨干,还帮助晁盖招募了刘唐。
没有吴用,晁盖是无法抢劫生辰纲的。
后来抢劫生辰纲的事情被朝廷知道,派兵来追捕。
当时晁盖没有办法,而吴用在一瞬间就想到去投奔梁山。其实以吴用的远见,在招募阮氏三雄的时候,也就留下了准备上梁山的路子。因为阮氏三雄就住在梁山泊,对这里非常熟悉,便于过去。
更厉害的是,吴用上山仅仅和王伦吃了一顿饭,就发现王伦不会收留他们,而林冲是王伦内部不稳定因素。
在晁盖还认为王伦会收留的时候,吴用就制定了利用林冲火拼王伦,独霸梁山的战略。
最终,王伦被杀,晁盖吴用一伙成为梁山之主。
在宋江入伙之前,晁盖一举一动几乎都是在吴用的献策下执行的。
甚至可以这么说,当时梁山可以没有晁盖,但是不能没有吴用。
但是,自从宋江入伙以后,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晁盖只是个武林好汉,走江湖的黑社会大哥而已,除了名气较大、有些武功、讲义气、待人宽厚以后,其实才能比较平庸,同吴用相差很大。
相反,宋江则是一个政治家,也有远见,而且心狠手辣,并不讲义气。
宋江上山以后,立即开始扶持自己的党羽、收买人心,已经有了明确鸠占鹊巢的意图。
此时的吴用,就体现了实用主义的嘴脸。他本来只是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私塾先生,乡下底层人士,自幼结识了晁盖,在后者提拔下才能够有了一定财富。
但吴用判断局势,认为晁盖根本不是宋江的对手,自己必须选边站。
如果站在晁盖这边,吴用作为晁盖的智囊可能第一个就被除掉,消除晁盖的左膀右臂。
从此以后,吴用其实逐步靠拢宋江,反而和好友晁盖保持距离。
大家注意,吴用、宋江以“山寨之主不可擅动”的接口,把晁盖留在山上,自己则下马打仗,招兵买马,扩充嫡系力量。
这段时间,吴用帮助宋江壮大了自己的嫡系力量:梁山三打祝家庄时曾多次失败,吴用双掌连环计,让孙立等人深入祝家庄,里应外合攻破庄院。宋江闹华州时,他又出计用宿太尉金铃吊挂,救出了史进和鲁智深。呼延灼用连环马攻打梁山时,又派时迁等人计诱徐宁上山,打败呼延灼。
其实在晁盖被暗算之前,梁山上绝大部分好汉已经是宋江等人。
对晁盖忠心耿耿的只剩下刘唐、阮氏三雄等区区几个人。
林冲虽对晁盖颇为感激,但却不敢公然和宋江作对,是墙头草。
在实际成熟以后,晁盖突然被冷箭射死,这十有八九是宋江下的手。
而这段时间,吴用其实就成为宋江等人,助纣为虐了。
不过,吴用也没有太多的选择。他只是一个军师,并不会打打杀杀,一旦跟错大哥肯定死路一条。
吴用其实非常会看人,比如他认为戴宗可靠,就介绍给宋江,让戴宗照顾他。事实证明,宋江写反诗被抓后要处死,戴宗明明是江州地位不低的公务员干部,也讲义气不顾一切去就宋江,结果自己也犯了死罪,差点完蛋。
再说,吴用一看高俅,就知道这是一个流氓,说话如同放屁,根本不能信任,不主张通过高俅来接受招安。相反,吴用认为不相干的宿太尉比较可靠,宁可委托这个毫无矫情的官员去联络宋徽宗。
类似的还有很多。
吴用之所以倒戈投靠宋江,主要还是知道宋江的厉害。
大家注意,晁盖上了梁山以后,强调不得滥杀无辜,连抢劫普通商人也不能伤人性命。
在江州劫法场,自己随时可能被官兵剿灭的时候,晁盖还制止李逵去乱杀围观群众。
而宋江刚刚入伙没多久,为了招纳霹雳火秦明,就使用反间计,杀死了青州城外无数无辜老百姓,还放火烧成平地。
为了区区一个秦明就杀人无数,可见宋江的凶狠残忍。
这样一个人,晁盖哪里是他的对手。
不过,晁盖死后,吴用跟随宋江就完全不同了。
大家注意,虽然吴用刻意迎合宋江,但可以看出宋江是非常有主见的,并不为吴用所左右。
从此,吴用无法操纵大哥,成为一个单纯的谋士。
在很多时候,吴用明知道这么做没好处,却无法阻止。
比如吴用一眼就看出,宋江是利用弟兄们的性命,为自己洗白身份,能够顺利上岸。
在当时,既然宋徽宗将梁山列为四大寇,又怎么可能任由他们被招安后存在。
朝廷必然会利用梁山攻打方腊等人,借刀杀人,让他们同归于尽。
自然,宋江作为主帅自己未必会死,但手下大部分弟兄都会死。
换句话说,如果这些兄弟没有死伤大半,朝廷还会让他们一次次作战,直到基本死光为止。
吴用虽明知道宋江用心险恶,而且这种选择未必会有什么好下场,包括宋江本人也可能被除掉,却无力阻止,甚至不敢明说。
吴用能做的,只是尽一切力量挽回损失,降低风险。
比如接受招安后,吴用只能劝告宋江:“兄长未可,且留众宝脊在此山寨。待我等朝觐面君之后,承恩已定,那时发遣各家老小还乡未迟。”
最终,宋江被害死后,吴用自知也难逃一死,干脆上吊自杀。
其实,吴用这辈子过得很惨。相比一起上吊的花荣至少有妻有儿,吴用根本没成家,没有一个亲人。
其实,这也是吴用的聪明之处,他知道自己一伙人绝对不会有好下场,不想成家连累家人。
那么,吴用为什么如此高瞻远瞩、计谋百出,却不能自己做大哥呢?
主要是吴用不能服众!
吴用的人品不加,只是个明哲保身、自私自利者。在为了结拜兄弟,可以不顾一切的梁山好汉里,他站不住脚。
另外,吴用很多计策颇为狠毒,下手毫不留情。比如让李逵杀死儿童小衙内,逼迫朱仝入伙;还有陷害卢俊义,搞得他家破人亡,差点送命:攻打大名府,纵容手下滥杀百姓等等。
这种行为让人不齿,吴用的名声很差。
有人说梁山的主导权从来不是晁盖和宋江,而是吴用,你怎么看?
吴用不是梁山的主导者,但却做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寨主。而晁盖则千真万确没有主导过梁山,他一出场就被吴用“架空”了。
吴用暗通“天机”,架空晁盖梁山完成大聚义,揭晓天降石碣,吴用上应“天机星”,排在了第三名的位置上。这是梁山大排名“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决定排名”总规则的结果,吴用足智多谋,得绰号智多星,智多星便对应上了天机星,天机星就是排在三十六天罡的第三位。
虽然吴用上应天机星是大聚义时才知道的天机,但是,吴用一出场似乎就暗通天机。也就是说,吴用是按照天机行事,由他开启了梁山大聚义。
当晁盖得道家王灵官托梦,要找吴用商议时,吴学究便参透其中天机,立即前往石碣村说三阮撞筹。实际上,吴用去说服三阮入伙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他在“天机”的引导下,专程去了石碣村。
石碣村,暗通梁山好汉逃出来的伏魔大殿,那里就有一块天书石碣。而梁山好汉上应天星,也是因为一块石碣。所以,吴用与石碣有天然的缘分,这块石碣就藏着《水浒传》的“天机”。
这个“天机”,吴用没有告诉晁盖,因为,吴用知道了晁盖就是七星之梦中,那颗在北斗斗柄上化作白光飞去的小星。晁盖不是道家七星之一,他是佛家的护法天王,也就是托塔天王。
晁盖为什么是佛家的护法天王,我在很多文章中早就交代清楚了,此处不再重复。正因为晁盖是佛门中人,他就不能管道家的事,智取生辰纲不过是道家王灵官请出了这尊财神,帮助道家星煞为梁山大聚义提取第一笔“经费”。
道家的大事,当然得由道家自己做主,晁盖不过是帮忙而已。吴用知道其中的天机,便“架空”晁盖,成为智取生辰纲的实际领导者,指挥道家星煞的打劫行为。然后,带着大家按照“石碣天机”的指引,上梁山聚义。
吴用主导梁山,经营大聚义晁盖得了宋江报信,情知生辰纲大案告破,官府立即要来捉人,便不知所措。而吴用早就策划妥当,要从石碣村上梁山,并且,还设计了击杀官军的计谋。
到了这个时候,吴用才对晁盖摊牌:兄长,你好不精细!石碣村那里一步步近去,便是梁山泊。
不是晁盖不精细,而是吴用暗知天机。所以,托塔天王也只能按照吴用的计划,跟随道家星煞们上梁山。到了梁山,还是吴用与林冲暗通款曲,策划了杀王伦夺寨主的大火并。大家都是道家中人,自然是心照不宣,晁盖此时便显得有点呆头呆脑的。
吴用的目的就是按照“引首”中所说的,聚众造反,在梁山完成大聚义。“引首”故事中说,三十六员天罡,七十二座地煞下界,最终将“宛子城中藏虎豹,蓼儿洼内聚神蛟”,就是要“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
吴用为头,吹响了梁山大聚义的“集结号”,他当然要仔细地按照天机,完成一百单八将的集结了。
但是,晁天王却是不愿意造反的,他早就期待着招安了。
书中写道,因为山寨里没金帛了,晁盖被迫派刘唐、三阮等人下山抢劫。行动开始前,晁盖就交代:只可善取金帛财物,切不可伤害客商性命。
打劫完成,晁盖便叫过一个喽啰问“不曾杀人么”,小喽啰说没有杀人。晁盖于是大喜,赏了小喽啰一锭银子,再次强调:“我等初到山寨,不可伤害于人。”
不伤害人,又如何造反呢?所以,在后来的故事中,晁天王借彭玘之口,说出了招安愿望。
吴用是坚决要造反的,因而,他暗中捣鬼,故意在伪造的蔡京家书中留下破绽,逼晁天王下山大闹江州,救宋江上梁山。
这个时期的吴用,是梁山的实际寨主。道家星煞大聚义,当然得由道家自己说了算,当时的梁山,吴用是最高级别的天罡星煞。
宋江差点入歧途,吴用及时纠错宋江上山之后,他便是“呼群保义,把寨为头”的天魁星,一切便都由宋江说了算,晁盖进一步被“架空”。
但是,宋江却差点跑偏,幸亏吴用及时出手,再一次把梁山带到了大聚义、闹遍赵家社稷的正道。
要把宋江带偏的不是别人,就是九天玄女。按照书中的细节解读,九天玄女殿其实就是皇宫,九天玄女隐藏了好几个皇帝。最明显的皇帝,就是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书中以“二龙戏水”暗喻了这对父子皇帝将坐井观天。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原本就是要造赵家的反,而赵家的皇帝们却要宋江“辅国安民”,替天子行道。于是,宋江接受了三卷天书。
九天玄女还特别交代宋江,要与天机星同观天书。这句话,大概是续书作者的伪造,所以,又伪造了宋江回到梁山,便与吴用研读天书的情节。此时,宋江根本就不知道谁是天机星,如何与吴用一同观看天书?
吴用绝对不会去看天书,而且,吴学究的智慧远远高于天书。宋江按照天书打祝家庄,遭到两次惨败,吴用出山双掌连环计,这才打破了这座堡寨。
宋江遭遇高廉妖术,吴用告诉他以“回风返火法”破解。宋江临时翻看天书,果然在第三卷中找到了这个法术。然而,却败得更惨。于是,吴用便派戴宗、李逵去请公孙胜。
公孙胜带着罗真人的指令,以五雷天罡正法破解了高廉的妖术,梁山好汉便回到了“保国安民”的道路上,不再“替天子行道”。
吴学究及时纠正宋江的差错,但却没有自作主张,梁山的主导权还在宋江的手中。
宋江决定大局,吴用尽心辅佐吴用先上梁山,等于是去打前站,宋江也没有闲着,以“及时雨”这道江湖令召聚英雄。一百单八将全部到齐,除了林冲、杜迁、宋万、朱贵之外,几乎所有的好汉,都是因为宋江而投奔的梁山。
宋江初上梁山,便带着梁山好汉杀了出去,打破了朝廷堡寨祝家庄。这一仗,宋江并没有启请吴用下山。这就证明,宋江不知道吴用是“天机星”,所以,就没有与他同观天书,也没有带吴用下山。说吴用也观看了天书,是续书作者窜入原著瞎写的。
吴用没有下山,宋江就肯定得打败仗了。宋江之败,其实是九天玄女之败,这个九天玄女就是个山寨版的。
遭遇两次失败,吴用这才带着孙立等登州人马前来助阵,双掌连环计,一举打破了祝家庄。从此,宋江如刘备对待诸葛亮那样,与吴用携手造反,完成梁山大聚义。
梁山聚齐一百单八将,排定座次,宋江便提出了“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主张。此时,宋江不仅反了九天玄女,也反了罗真人。
宋江决定了梁山大局,把一百单八将带上了抗击金兵,保境安民的终极之路。吴用虽然一心造反,但他只是辅佐宋江,并没有为梁山规划前途和未来。
晁盖做寨主时,吴用才是梁山的主导者。宋江上山后,吴用就认真地做了军师,即便是打仗,打与不打,都是宋江说了算。宋江要把卢俊义弄上梁山,吴用早就用心设计了计谋,直到玉麒麟入伙。
宋江、卢俊义分兵去打东平府、东昌府,吴用被分拨到卢俊义阵中。但是,吴用却不为卢俊义出主意,而是跑到东平府战场,设计捉了双枪将董平,为宋江拔得头筹。
吴用能做晁盖的主,却不能做宋江的主,宋江才是梁山真正的“呼群保义,把寨为头”的主导者。
有人说梁山的主导权从来不是晁盖和宋江,而是吴用,你怎么看?
好的领导的领导艺术在于会用人才,能发现人才。能留住人才。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决策咨询能力,要有一定的威信和号召力。吴用出出骚主意还行,还得是有人采纳,无人采纳他什么都不是。世所谓用之则如虎,不用则如鼠。这是我的看法。只是参与。谢谢。
有人说梁山的主导权从来不是晁盖和宋江,而是吴用,你怎么看?
有道理,几乎所有事,都是宋江和吴用作主,晁盖成了摆设。
有人说梁山的主导权从来不是晁盖和宋江,而是吴用,你怎么看?
梁山的主导权主要在宋江手里,晁盖曾经拥有过主导权,但是他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都不行,所以维持不了太久。而吴用呢,尽管他有着不错的辅助功能,但是吴用从来没有拥有过梁山的主导权。
吴用这个人,他虽然可以跻身管理层核心,但是他是做不了老大的。从出场的时候,吴用就是一个辅助系的存在。当时刘唐找到晁盖,说要给他一场富贵,去劫持生辰纲,这时候吴用才加入进来,并且去邀请了阮家三兄弟。随后,吴用出了一个不算高明的主意,靠药酒迷倒了杨志等押送生辰纲的公差,成功完成了任务。
表面上看,吴用在这次行动中出力最多,功劳最大,但是实际上,没有晁盖,吴用根本就没有参与这次活动的机会。实际上,当时来找晁盖的不止刘唐一人,公孙胜本事那么大,武艺高强,又是大法师,他想劫持生辰纲,照样还是去找晁盖出头。
也就是说,晁盖这种人,具有天生的领导力,在一群人中间,很容易成为领袖。尽管到后面证实了,晁盖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但是表面威望这一块,还没有什么人可以比得上晁盖。没有晁盖这种人存在,一个团体很难选出一个让人信服的领袖来,也就不会团结起来去做事。吴用是个读书人,在一堆大老粗里面确实显得有谋略有手段,但是吴用总体来说是搞阴谋诡计的,上不了台面,他这样的人,是永远不会成为一群好汉的领袖的。
其实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吴用在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的情况下,他是没有什么主导能力的。晁盖他们一伙人劫持生辰纲以后,很快就被官府发现了,最后辗转来到了梁山。到了梁山以后,梁山原来的头领王伦不待见他们,吴用玩了点手段,激怒了原本就对王伦不满的林冲,林冲干掉了王伦,晁盖成为新的梁山老大。
这个时候,梁山可以说是上下一心了,基本上都是晁盖的人,如果晁盖有能力的话,梁山应该可以快速的发展壮大,但是实际上呢,梁山在晁盖领导期间,头领一个也没有增加,势力没有丝毫扩张。后来是宋江上梁山,一口气带来了二三十个头领,梁山这才算是真正初具规模。
而在这段时间内,吴用是一直在晁盖身边的。如果吴用真的有主导权的话,吴用应该帮助晁盖发展壮大梁山啊,可惜并没有。因为晁盖这个老大没有扩张发展梁山的意愿和能力,吴用这个军师在一旁就没有丝毫作为。吴用其实是一个纯辅助存在,老大厉害他就可以发挥一些作用,老大不厉害他就只能萎在一边,无所事事。
当然了,吴用这个人也是有野心和辨识力的。当宋江来到梁山以后,吴用一看这个宋江不是一般人物,他一上山,梁山实力就扩大了一倍不止,这可比晁盖强多了。关键一点,这个宋江也确实拥有当老大的威望和能力,当时江湖上谁不晓得大名鼎鼎的及时雨宋公明,就连柴进那种前代皇室的贵族,对宋江也是极尽礼遇。而且宋江上了梁山以后,晁盖就和宋江上演了一出互相推让老大的好戏,也就是说,哪怕是晁盖,也得承认宋江有当老大的实力。
吴用于是很快就选择了站队,快速的靠拢宋江。宋江带来的好汉虽然多,但是却没有一个是出主意的,他也很需要吴用这样的人才,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很快就勾搭到了一处。这时候晁盖虽然还是名义上的老大,但是有什么事情他根本就找不到吴用商量了,吴用一直都是在宋江身边伺候着。
而吴用跟了宋江以后,作为军师,他行军作战能力其实十分一般,但是他有个本事却很厉害,那就是帮宋江赚取好汉上梁山。宋江虽然对谁都十分客气,见人就跪拜,但实际上,他更加喜欢那些本身就在朝廷做事或者本身拥有强大背景实力的好汉。而这些人呢,有身份有家庭有地位,生活富足,他们不会像那些草根好汉一样轻易上梁山的。既然这样,怎么才能让这些人上梁山呢,不是放不下身份地位吗,那就先让你名誉地位受损,诱导你犯罪,破坏你家庭,最后被逼得走投无路,甚至还不如那些草根好汉,这时候也就只能无奈上梁山了。而这些损招,基本上都是吴用出的坏主意。
比如说为了逼朱仝上梁山,吴用直接安排李逵杀了几岁大的小衙内,逼得朱仝无法交代。还有那卢俊义,本来是大名府有名的富商,结果愣是被吴用害得家破人亡。吴用这些手段,十分阴损毒辣,但是说不上多么高明,别人看几次也就都学会了。甚至吴用这一招,其他梁山好汉也学了不少,比如说汤隆坑害他的表哥金枪手徐宁,张顺坑害神医安道全,基本上是差不多的路数。其实最后算下来,真正被其他人逼上梁山的好汉不算多,自己作恶或者被宋江吴用坑害的好汉可不在少数。
可以说,吴用最大的作用就是帮着宋江坑害好汉上梁山,而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吴用往往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甚至连宋江都被吴用坑害过。当时宋江还没有上梁山,在浔阳楼写了反诗,被黄文炳抓住了把柄,通报了蔡九知府,愣是要害他一个死罪。而这个蔡九知府是京城蔡太师的儿子,黄文炳为了邀功,故意让蔡九写信给自己父亲,来定夺宋江的死活。写好信后,这事就让神行太保戴宗去办。
神行太保戴宗脚程很快,但是在路上却被梁山好汉朱贵迷晕了,看了信件以后,马上禀报了晁盖和吴用,这时候吴用就出了一个主意,让人模仿蔡京笔迹回信,内容就说把宋江押往宋江法办,不要就地处罚。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安排在路上营救宋江了。
这个主意说起来不赖,但是吴用却没有考虑周全,虽然找来了专门擅长书法的萧让和专门会刻章的金大坚,但是却忽略了几个细节。原来蔡京不仅是大官,还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大家,平时书法作品广为流传,那个刻章刻的是“翰林蔡京”,这是市面上常见的蔡京书法的刻章,但是他跟蔡九是父子关系,回信怎么会回复一个有自己名讳的刻章在上面呢。再说了,那时候蔡京已经是太师了,怎么还会用“翰林蔡京”的印章呢。
因为这些细节吴用一开始没想到,最后回信伪造好了,却被蔡九身边的黄文炳识破,戴宗和宋江都受到了很大的牵连,直接就地砍头。后来好汉们又跑去劫法场,这才救下了宋江。
也就是说,吴用这个人算计人陷害人是可以的,真正需要他救人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出现状况。后来梁山真正发展起来,吴用作为首席军师,在排兵布阵,指挥战争方面,并没有多么出彩的地方,还经常出现失误。开始靠着绝对的实力优势,梁山好汉确实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遇到比较强悍的方腊阵营的时候,梁山好汉就开始大规模损兵折将。
虽然都是军师,但吴用不是诸葛亮,实力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他玩阴的可以,正大光明的对战他是没什么实力的。这样的人,永远也成为不了主心骨,也不会有什么主导权,他只能跟在一个老大身边,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罢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