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地广人稀、沃野千里,为何粮食经常不够吃?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809条回答。
苏联的粮食确实存在问题,但主要还是饥荒,以及吃肉数量不够。
很多人不知道,苏联之前的沙俄,是欧洲数一数二的农业强国。
早在1913年,沙俄的粮食产量就高达8600万吨,当时沙俄人口大概是1亿7000万。
这么来算,平均每个俄罗斯人每年有500多公斤口粮,也就是一天差不多2公斤粮食。
2公斤也就是2000克,而朝鲜人民军主食供应是很高的,一天不过800克粮食。
也就是说,沙俄的粮食是绝对够吃的。
我们看看之后的数据,苏联的粮食产量确实不高,直到1940年才超过沙俄的1913年,而当时人口已经增加到1亿8000万人。
这主要是苏联搞农业集体化,摧毁了传统的农业体制,消灭了中农和富农。
而在沙俄这个国家,农村产量的主力就是中农和富农,因为他们实力比较雄厚,有很多的农具、牲畜和劳动力,也可以使用更好的种子和肥料。
农业集体化以后,农民干好干坏一个样,缺少干活的动力,劳动生产率不高。
所以,虽然三四十年代苏联使用了大量新式机械化农业机器,产量提高仍然有限。
这里要说说沙俄的土地。俄国的领土面积辽阔,但纬度太靠北,国内大部分地区不适合农业种植,甚至干脆是冻土带。
今天的俄罗斯实际可开垦面积达250万平方公里左右,比美国、中国、印度都要少。
好在俄罗斯的人口很少,比中美印都少得多,土地还不是什么问题。
二战爆发以后,由于战争的影响,苏联粮食产量急剧减少,到了1945年仅有4700万吨,出现大面积的饥荒。
二战结束以后,苏联饥荒就逐步停止,但粮食产量仍然不高,始终在10000多万吨打转。
要知道,苏联和我们过去一样,存在地方谎报粮食产量的情况。
也就是说,这些纸面上的产量,很多都是虚的,实际粮食根本没有那么多。
苏联从1963年以后,开始大规模从西方进口粮食,甚至不惜用珍贵的石油甚至黄金去换。
而我们也要看到,1963年以后,苏联粮食产量大体是在15000万吨以上,是沙俄时期一倍,为什么还要进口呢?
这主要是人的需求不同了。
在沙俄时期,全世界还很穷,沙俄老百姓满足于用面包填饱肚子,偶尔吃一些肉、蛋就可以了。
但是,二战以后随着经济发展,苏联老百姓对生活的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吃肉多了。
而当时苏联人吃肉是比较少的,比西欧差远了。
一个故事:1962年5月,赫鲁晓夫访问保加利亚时,苏联使馆特意举办了接风宴,宴会菜单包括:鲟鱼、沙拉、水果,主菜则是烤乳猪。大使本以为会得到赞扬,甚至有可能获得一枚勋章,没想到赫鲁晓夫大发雷霆:
“你认为我们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了?谁让你弄这些的(烤乳猪)?”
可见,当时即便是高级领导,也是不常吃烤乳猪这些东西的。
由于老百姓想吃肉,苏联就必须解决,这样就出现了粮食问题。
因为饲料用粮食和吃饭用粮食,区别是很大的。
目前我国一头猪280斤出栏,需要饲料粮食840斤,这个数字很不少了。
大家可以算算看,苏联随便养几百万头猪,每年需要多少粮食,只能依赖进口了。
总体来说,苏联时期农业是比较烂的。
苏联地广人稀、沃野千里,为何粮食经常不够吃?
接触过去俄罗斯包承包土地的人,他讲了一些中国人到俄罗斯去承包土地,即便是没有得罪过俄罗斯的农民,也没有招惹过当地人,也会无缘无故的遭到当地人反对和偷袭打击的。
不论怎么打击,时间久了总要混上两三个说得来交得好的当地人的。从而就可以向他们问为什么没得罪他们也没惹他们,还要被他们排斥和偷袭呢。
他们就告诉说,当地的村长乡长镇长县长,在开大会的时候会骂当地人,个个都是懒蛋的。
骂的当地人个个不敢抬头,不敢吭声。
因为,骂的时候所举的例子就是中国人种的地,横看成行,竖看成行的,地里面除了庄稼以外没有杂草,生长茂盛,郁郁葱葱的。
可是当地农民种的田地,一眼看去全是杂草,看不到庄稼的。也就是草比庄稼长得又肥壮.高大,庄稼都被草遮住,看不见了。
两相对比,当地农民能吭气儿吗,能不低头吗?
挨了骂的人就要找,为什么要挨骂呀?一找就找到中国种的庄稼上了。如果中国人不来这儿,怎么能挨骂呢?所以当地人就排斥中国人和偷袭中国人的。
俄罗斯的土地太多太多了,人口又太少太少了。种粮食只需要在地里面撒几把种子,不再管了。秋后随便收一点就够吃了。
所以绝对不会象中国人一样,一亩地要望500斤,600斤1000斤,甚至一吨产量上发展的。
每亩地有这么多的产量,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没必要。
把用在精耕细作农田上的力气,用在下河捕鱼,上山打猎上能获得更多的肉呢。所以俄罗斯人吃肉比吃粮食多。草原草地也多养些奶牛就可以喝奶了。因为俄罗斯可以每个人占有一平方公里土地的。所以叫做地广人稀呀。
而中国人则是一个人平均能三分田地就不得了了,不向五六百斤一吨粮上发展就要挨饿了。
特别是俄罗斯人愿意喝烈性酒,伏特加一抱住就是一天。几乎天天都是迷瞪的。这是人家不愁吃促成的。因为个人可以上山打猎,下河捉鱼有肉吃的。但是如果要讲贸易挣钱就不行了。
要知道俄罗斯的地面,只有4或5个月的高温期,剩下都是寒冷期的。也就是夏季特别短,冬季特别长。不适用于农作物生产的。
再加上前苏联注重军工和重工业,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所以武器装备非常发达,其它方面就有一些差了。
实际上俄罗斯人生活再怎么差,在吃穿上不比中国人差多少的。如果用肉蛋奶来衡量的话,还比中国强不少呢。
因为俄罗斯的土地就适应于牧业,加上地广人稀,所养的牲畜可以不必人去放的,随便牲口自己去溜达找食吃,到屠宰的季节抓回来屠宰就是了。
实际上牲畜自己去寻食觅食,不必人跟着去放牧的牧业方法,在中国西藏和新疆也有很多人采用这种方法的。也就是人口极少的地区,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不怕丢的。因为人口少了,家家都有牲口,是不必去偷别人家牲口的。
这就是俄罗斯的贸易,是以军工产品为主和石油天然气为主,进口是棉花布料蔬菜水果。这是由天气气候造成的,并不完全是因为人懒造成的。甚至粮食,有时还可出口的。
中国中原地区经常遭受北方游牧民族袭击侵扰,甚至动不动就入主中原,做了皇帝。
究其原因就是中原人太得瑟了,动不动就闭关锁国,不与北方牧民交易贸易了。也就是不给人家粮食蔬果和茶与布匹,惹得北方游牧民族必须用武力解决这个问题了。
而俄罗斯地处于中国北方游牧民民族,更北的地方呢。从而农业稍微落后一点是很正常的。
中国只是现在发展的快一些。如果按照人均最低生活标准来比的话,中国可能还不如现在的俄罗斯呢。
因此俄罗斯是处于发达国家的行列内。中国仍然处在发展中国家行列内呢。这就是中国只是发展速度快。相比于中国来说,俄罗斯发展的就太慢了。仅差这么一点点而已。
悟空问答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苏联地广人稀、沃野千里,为何粮食经常不够吃?
沙皇俄国、苏联、俄罗斯,3个国家具有传承关系,相当于爷爷、父亲、儿子。蹊跷的是爷爷、儿子都有大量的粮食可供出口,就这个父亲不给力,粮食不足到产生重大危机。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北方大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耕地,直到20世纪初,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稳居粮食出口第1位。据统计,当时俄国的粮食出口惊人,占据世界粮食出口重量的45%。
列宁建立苏联之后,尽管国内战乱频繁,并夹带着外国干涉,但是粮食生产受到的不良影响还是有限。苏联真正出现粮食问题,始于斯大林执政期间,当时苏联领导层重视工业化,而忽视农业的地位。
斯大林要让苏联强大起来,不推动工业化,那就是一句空话。但有些政策在后世看来就做得有些极端,比如斯大林推行“强制性的集体农庄”“强制性的国营农场”,把土地公有化、把农具公有化、把牲畜公有化……
老百姓可不是圣人,也不是个个觉悟高,他们宁可宰杀牲畜,也不愿无偿交给公家管理。在1928年到1933年期间,苏联大力推行集体农庄,但效果却不是很好。反映在牲畜数量上,耕牛从3070万头下降到1960万头,羊从上亿只剧减到5000万只,马从3350万匹下降到1660万匹。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不仅仅体现在牲畜的大幅度较少,还表现在对种地的不感兴趣。眼看着粮食产量逐年下降,苏联当局也是心急如焚,尽管在上世纪60年代加大农业投资,但是产量就是搞不起来。于是,粮食成为苏联的软肋,被迫从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进口大量的粮食。
“赫鲁晓夫同志表演了一个小魔术,他在哈萨克斯坦种小麦,而在加拿大收割。”诸如这样的小段子,苏联人编写出不少,生动诠释苏联存在的粮食危机。
当时正处于美苏争霸时期,苏联人因为粮食短缺,有时不得不像美国低头。比如1963年,苏联从美国进口1200万吨粮食,而美国则迫使苏联向其出口低价石油。对手毕竟是对手,美国人瞧准苏联的短处,后来对粮食出口做出种种限制,有钱赚也不给苏联粮食。
进入1970年代,苏联领导人被迫公开承认“粮食危机”,采取开荒等多项措施,但是粮食增产不明显。幸好当年国际油价高攀,苏联靠着源源不断的石油出口,赚进大笔大笔的外汇,可以去全球采购粮食。但是,粮食进口的巨大规模,已经严重威胁到苏联政治经济的稳定。
长期以来,苏联重视以国防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要大炮不要黄油”造成农业发展严重滞后。1989年至1990年发生全球农业歉收,粮食价格上扬让负债高达670亿美元的苏联,开始无法如期付款给粮食进口商。
轻视农业的结果是严重的,粮食危机最终激化各种社会矛盾,比如商品短缺、特权丛生、贸易失衡以及经济崩溃等。一系列事件的演化,苏联没有扛住,1991年正式解体。接下来,轮到俄罗斯上场,吸取粮食危机的教训,慢慢又回到粮食出口大国的位置。
目前,俄罗斯国内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对于农业的扶持力度却没有减少,不仅出台各种刺激农业发展的举措,而且加大农业领域“进口替代”政策的实施,让俄罗斯农业在未来会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苏联地广人稀、沃野千里,为何粮食经常不够吃?
因为苏联当时实行集体农庄,没人好好干活,因此产不出粮食,导致农民吃不饱饭,吃不饱饭更不好好干活,如此产生一种恶性循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粮食自己吃不完还大量出口换汇,这充分说明做法不一样,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苏联地广人稀、沃野千里,为何粮食经常不够吃?
这个说法,肯定是假的。
我所在的珲春,和俄罗斯是比邻,如果不是疫情,珲春满街都是俄罗斯人。
珲春有对俄陆路口岸,每年都从俄罗斯进口大批物资,包括粮食。我们的超市里,摆着俄罗斯进口的白面和豆油等各种产品,珲春老百姓几乎家家都经常吃俄罗斯进口的白面,因为俄罗斯的粮食化肥很少,口感好,大家都爱吃。
我在珲春住了一辈子,从来没听说过俄罗斯缺粮食。
苏联地广人稀、沃野千里,为何粮食经常不够吃?
不论苏联时期,还是解体后的俄罗斯都不缺粮食。他们走的是集体农庄式的模式,土地轮作。虽然生产化肥,但都出口,自己国家从不用化肥!粮食产量虽然低,但也有一部分出口,我国也进它们的小麦,如,伊古道面粉就是来源俄罗斯,还芥花油也对华出口。俄罗斯不缺粮食,但品种单一。这跟他们的饮食结构有关,主要是小麦面粉产品,赫列巴!偶而吃面条!俄罗斯牧业较发达,都是集体农庄养的,牛奶,牛羊肉及猪肉。人均占有量相当大!而且都是安全的,禽类,水产也很丰富,而且非常便宜。短板是,蔬菜品种不多,主要是,土豆,西红柿,元葱,甘蓝等。水果较少,大部分靠进口,而且价格高!要说俄罗斯缺粮食,天方夜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