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说核弹发射后就不能拦截?在真实战场,核武器用得上吗?
为什么说核弹发射后就不能拦截?在真实战场,核武器用得上吗?
核武器自从出现在世上,就美国为了迫使日本天皇无条件投降,才不得已的用了一次,那就是一九四五年美国给日本境内的长崎和广岛两地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造成了三、四十万多人的伤亡。
核武器的杀伤力那是不言而喻的,威力巨大。因此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对使用核武器那是特别慎重,不到不得已时,绝对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现在中美的导弹拦截技术,非常先进,都成功试验了中段拦截技术。那么对于一些不具备中段拦截技术的国家,或者是只有末端拦截技术的国家,就难以拦截核导弹,因为核导弹已经进入本国上空,再拦截就没有意义,还不如立即起动核反击。
真实的战场,世界历来没有那个国家把核武器用于局部战争,因为核武器的杀伤面积几百公里,一旦用核武器打击对方,还会辐射伤害自己,所以在历来的战场上,从未见过那个国家用核武器攻击对方的军队。
为什么会说核弹发射后就不能拦截?在真实战场,核武器用得上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因为谁也不知道最新科技对于核弹安全到了什么地步。
我们只能用以往的数据来说。
原则上,核弹发射以后是可以拦截的。
其实是否拦截,关键在于拦截时会不会引爆核弹,或者导致核泄漏事件有严重污染。
目前看来,这些都不可能。
历史上,有过很多携带核弹的战略轰炸机坠毁,核导弹坠毁的事情,但没有爆炸的。
其实很简单,绝大部分核弹都有非常严密的安全措施。
无论是枪式还是内爆式核弹,引起核爆都要是钝感炸药轰击铀235或者钚239。
然后引起一系列链式核裂变反应,最终实现核爆炸。
所以,钝感炸药同核装药之间有着一系列复杂的保险装置。
直到核弹发射以后,导弹下降到一定高度,这些保险才会全部解除。
这会保证核弹不会在自己国境爆炸,也不会在中途爆炸,而是落入目标附近才会爆炸。
那么,只要在你核弹设定高度以上拦截,是非常安全的。
关键在于,核弹究竟设为什么高度,对不起,没人知道。
现代化的核弹,还有更先进的保全措施,将引起核爆的物质分为几个部分,直到导弹到目标附近,满足了起爆条件,才会混合起来爆炸。
这个就更为安全,即便在这之前导弹被拦截炸成四分五裂,它也不可能爆炸,因为没有起爆的足够条件。
所以说,如果不是在导弹飞行末端拦截,核弹是不会爆炸的,这就是美国萨德系统的优势所在。
不过,核弹被拦截以后会不会造成核泄漏,当然是会的。
那么核泄漏究竟有多严重,对不起,没人能够回答。
总之,核弹只要一发射,必然造成严重后果,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为什么会说核弹发射后就不能拦截?在真实战场,核武器用得上吗?
核弹与发谢是两个的概念。核弹是一种爆炸物,本身不能飞行,要想达到催毁敌目标有两种方式,一是用轰炸机投放。二战时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就是用战略轰炸机的。第二种方式是运载火箭或叫导弹。火箭与导弹的命名区别是头部,头部运载的是卫星或太空飞船叫火箭,如果是武器叫导弹。导弹与炮弹的区别是,导弹的飞行规迹不是惯性的自由落体的抛物线,而炮弹却是。导弹发射后是可控制的,能自动寻找、跟踪目标,而炮弹却不能。
导弹如果携带的核弹,叫核导弹是战略武器,如果携带的是一般性的爆炸物叫战术导弹。随着科技的发展,导弹的种类繁多,根据发射方式、飞行方式、射程距离、战斗部功用、制导方式等不同命名也不同,如地对空、空对空、空对地、海对地、舰对空、舰对地、舰对舰、地对地、寻航导弹、弹道导弹、战术导弹、战略导弹、近程、中程、远程、洲际导弹等等。
核弹的爆炸方式通常有三种:空爆、地爆和地下爆炸。
导弹是可以拦截的,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就多次被美国的爱国者防空导弹拦截。目前俄罗斯的s400是最先进的防空导弹。但是由矛就有盾。因为高超音速导弹飞行速度太快,飞行规迹变化大,防电磁(隐身)性能好,突防性强等特点,很难做到有效拦截。一般讲,导弹在刚起飞阶段和飞行未段拦截的可能性较大。因为起飞段飞行速度慢,变规不大,未段没有了外加动力,是靠惯性的自由落体运动,飞行规迹容易测到。但是,别忘了,导弹发射是在千万公里之外进行的,如何击毁起飞段的导弹?当弹头飞行至未段时已在自已的头顶上了,即使拦截了又有多大用处?充其是丢车保帅!
核武器的破坏性谁都知道,谁都害怕。所以谁也不会轻易地冒大天下之大不韪。你打别人,别人就不会善罢甘休。核武器只能用来吓唬那些弱小的国家。大国间谁也玩不起。但是,作为一个大国谁也不会愿意受人欺辱,任人宰割的。我们爱如和平,但为了国家的安全、领土的完整,我们必须做好一切准备,随时消灭敢于来犯之敌。你有的,我们都有,中国已不再是任人宰割的旧中国了,我们不惧怕任何威吓,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实力保家卫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为什么会说核弹发射后就不能拦截?在真实战场,核武器用得上吗?
核武器能不能用上,关键要看战争的规模,和战场形势,比如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受到小胖孩毁灭性打击后,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现代战争中,如果有核国家受到重创甚至濒临毁灭,那么就可能鱼死网破,祭出核武器。当然中国除外,因为我们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为什么会说核弹发射后就不能拦截?在真实战场,核武器用得上吗?
核弹是不会发射,更不会有所谓的能否被拦截,核弹头要拥有实际的作战能力,必须有相应配套的载具,诸如:可以搭载核弹头的战略轰炸机、可以搭载核弹头的火箭、又或是火炮或者鱼雷等。
按照目前的技术来看,所有的可以搭载核弹头的载具,都有被拦截的可能,而不是无法被拦截,只不过是拦截成功率有多高而已。
洲际核弹道导弹,一般的是采用运载火箭将搭载的核弹头按照预定的轨道发射至高空,这个高度一般的都是高出大气层,然后按照预定的攻击计划,以自由落体的方式向目标攻击,中末端会采用机动或者降速装备,辅助核弹更精准嗯攻击目标,或者躲避拦截和速度过快导致的自身燃烧。
第一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萨达姆政府就在联军攻击时,用飞毛腿弹道导弹向沙特、以色列和美国等国位于中东的军事目标,绝大多数飞毛腿导弹未被拦截,但也有一部分还是被成功拦截,这也说明弹道导弹火箭有被成功拦截概率。
真实的战场上,核弹当然有非常大的作用,例如:二战末期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的核弹,就以极为该人的破坏能力,震慑了抱有负隅顽抗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对日本无条件投降和二战结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为威慑性武器,核弹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使用,但是在冷战最激烈的阶段,美苏两国早就开始模糊核弹的战略威慑武器的意义。战术核武器蹦出不穷,例如:苏联将核弹用于鱼雷,成为核弹头鱼雷。美国将核弹与大口径炮弹结合,成为炮射核弹!美国还将核废物材料与合金制成穿甲弹弹头和装甲,已经严重的模糊了核弹的范畴!
本文插图来源于网络!
个人拙见多有疏漏欢迎指正点评!
为什么会说核弹发射后就不能拦截?在真实战场,核武器用得上吗?
真正核弹一旦发射,对方拦截有可能不一定命中目标,但一定会引发爆炸,冲击波,核幅射及核污染肯定会产生,当然不一定在目的地,也可能在其运行途中。实战中损害肯定避免不了,但目的地的危害性就难说了。故实战中战略核武器只起威攝作用,真正实用的可能仅限于小当量的战术核武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