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62式机枪到底有多“烂”?
上图是日本的漫画《小铳少女》中对62式通机的吐槽,表示这破玩意的提把把手都能随随便便就被拉下来。虽然有点夸张,但也从一方面表示62真的很渣...
但客观的来说,62式的主要问题倒不是做工,而是设计上就出了问题。而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精度差、易过热
和性能不匹配的重量以及后坐力
松开扳机也不会停止射击的鬼畜操作
精度差、易过热的原因是62式通机为了执着减重,枪管和弹膛甚至比64式自动步枪还薄。
作为机枪,用那么薄的枪管壁肯定会导致过热快,而枪管过热之后其固有震动频率就会改变,导致子弹出膛的时候瞎JB飞
62式的弹膛外径甚至只有28mm,而64有34mm。过薄的弹膛会导致膛内升温很快,而膛内高温会加剧子弹的黏膛。换句话来说就是不容易抽壳,而日本人为了解决不容易抽壳的问题,就加大了导气量,试图让过量进气带来的巨大后冲力把子弹给硬拉出来。但这样就导致了巨大的后坐力。巨大的后坐力有需要让更厚的机匣来吸收,所以机匣得加厚...
结果就是减轻了枪管的重量,但换来了机匣的重量....
还有那个松开扳机也无法停止射击的问题,日本人认为这个原因主要是下图中的“摇底”(其实就是机框)到“逆钩”(扳机阻铁)的距离太长,有时候机框后坐不到位的时候会挂不住阻铁。这时候需要清理机框,涂油。
但我自己觉得,它既然进气量那么大,后坐不到位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可能是机框导轨的设计上有问题(后坐时,机框因撞击摇晃而没挂住阻铁),或者是这个阻铁本身就有问题,容易因机框的强后坐而迅速磨损。
不管怎么说,连日本人自己都称这把枪为“キング・オブ・バカ銃”(King of 八嘎枪,傻枪之王),所以说它烂没问题
日本62式机枪到底有多“烂”?
62式有多烂?在好面子又好国产货的日本人面前,62式机关铳都是个长期的被嘲讽对象,可想而知其已经烂穿了天际。
62式机关铳是战后日本首个开发的通用机枪(戦後初の国産機関銃),由日特金属(被住友重机合并)与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负责研制。
其实这枪颜值还可以,外表看上去挺精工细作,满满的一股深加工味道,但实际却并非如此,“工匠精神”的背后是满满的不靠谱。
日本人心情好的时候,会管62式机关铳叫“LOVEマシーン”(爱机),但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将其唾骂为“バカ銃”,也就是“八嘎枪”。
由于采用了冲压工艺,62式被日本人认为非常的“经济”,但实际上在昭和60年(1985年)的时候,一挺62机关铳也要200万日元,并不便宜。
日本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工匠精神”,为62式机关铳附加了内膛镀铬、枪管散热片,零件加工精细到“100支62拆散再拼装,也能再组装出100支能无毛病的出来”,因此日本人认为它比美国的M60通用机枪还要优秀。
因为零部件过多,真要把一挺62机关铳拆散的话,可以把维修的军械官逼疯,它的零件也做不到无毛病的组装。因为零件加工的间隙很大,所以零件脱落是常有发事儿,还会发生开枪时铆钉部位的炸铆问题。
设计这支枪的时候,因为突然要与美军的7.62x51NATO弹药标准契合,62式机关铳经历了一堆乱麻般的改造。而且它秉承了祖先“歪把子”的光荣传统,即便使用7.62NATO,也要使用专门的减装药子弹。
尽管名为“通用机枪”,而且厂家一再强调“适合日本人的体型”,但62机关铳的重量高达10.7公斤,比10.5公斤的M60机枪还重那么一点。
日本人的设计本意是通过减薄枪管来减重,结果一设计起来尽是拆东墙补西墙,为了增加供弹可靠性,机匣的重量又给增加了。而且枪管很容易发生震颤和弯曲,导致连射开火精度只能靠鞠躬糊弄过去,亦产生了“62式单发机关铳”(62式単発機関銃)的蔑称。
该枪的全自动可靠性极差,除了经常发生的枪管弯曲问题,还有“自然射击”问题,即便射手松开扳机,62式机关铳仍然会持续射击几下,完全不受操控。
为了消除因过热而导致的弹壳贴紧问题,日本人搞了个“加强导气力度,利用强气压使弹壳以高速度前后移动,提高弹壳的拔出力”的退壳机制,结果是这种强力拉壳行为反倒将弹壳不拉断,造成新的故障,设计者简直就是南部麒次郎再生。
令射手苦恼不已的还有抛壳问题,62机关铳采用了下抛壳方式,但又因为导气量大,抛壳动作打得极为“气势磅礴”,很容易造成硬地面情况下弹壳乱弹,甚至弹到射手脸上的情况。所幸靠弹壳收集袋能解决问题。
你一定会问,这么破的残废枪怎么会让“工匠精神”的日本人采用呢?
实际上,日本人在2013年已经揭露过住友重工的不正当行为了,62式机关铳从一开始就在人为篡改测试数据,其后还持续的交付不符规格的产品。
这些62式机关铳被称为:“连速射测试都没能过关,只是擅自改修了一番”。
然后“改过来的部分耐久试验、命中率、发射测试都无法过关,因此进行数据窜改后就还是交付了”。
可以说,这种无可救药的态度才是62时成为“八嘎枪”的主要原因,而且除了62式,住友负责的74式轻机枪以及许可证生产的M2大口径机枪、M249班用机枪,统统被揭露了各种不符合加工规格和擅自窜改数据的问题。
同期被发现的,还有住友虚报制造机关枪的工人数量和工时信息,以获取更高的订单金额。
防卫厅所作出的解决方式,就是在2014年停了一下采购量(一年的采购只有几十挺),以及以违约金的形式罚款23亿日元。
住友重机在关于这件事的报告书中总结道:“关于防卫装备的交付处理不当的判明,对本案相关业绩的影响很轻”。连躬都不鞠!
对于“八嘎枪”、“粪枪”、“笨蛋之王枪”的尴尬事实,日本人也只能低头认烂,承认“国产机关枪不行”。
日本人关于住友丑闻的聊天也挺有趣的,摘抄几个:
1.住友の社員の頭にリンゴ乗せて打ち抜く試験を課せばいい
只要在住友的员工头上放上苹果进行试验就可以了
2.まるで戦中の日本だな。
简直就是战争中的日本啊!
3.国賊メーカーは永久追放しろ
国贼制造厂要永久的放逐!
4.これ責任者は死刑にされても文句言えないだろ。
国家転覆罪みたいなもんだ
这个责任人就算被判死刑也不会有怨言的吧。
简直是颠覆国家罪
5.韓国のことを笑えないね
不能嘲笑韩国啊
6.これは20年以上前から部隊では知られていたこと
M2機関銃のライセンス生産品(通称ジャパン)で対空射撃したことあるけど 5・6発撃ったら弾づまり 何回やっても弾づまり
武器隊の人曰く ジャパンはバネが欠陥品なのだと・・・
米軍から供与されていたM2は何の問題なく射撃していた
这是20多年前部队就知道的事情
用M2机关枪的许可证产品对空射击过,发射了5、6发的话,子弹就会停下来,无论做多少次都会停下来
武器队的人说日本的弹簧是缺陷品...
美军提供的M2射击起来没有任何问题
7.住友系列は、経団連会長など親中派の国賊が多い。
住友系列中,经团联会长等亲中派的国贼很多。
8.この前発覚した川崎重工の不祥事のときもそうだったな
上次发现川崎重工丑闻的时候也是这样啊
9.その豊和の89式も作動不良が多いと聞く
那个丰和的89式也有很多运行不良的传闻
日本62式机枪到底有多“烂”?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748条回答。
住友62式7.62毫米机枪,这枪挺搞笑的。
住友62式诞生于50年代,在这之前日本自卫队都是使用美制M1919轻机枪。
此次日本人自己重新设计轻机枪,主要采用了二战时期最好的日本轻机枪,99式轻机枪作为模板。
但是,99式轻机枪的口径是7.7毫米,而住友62式是7.62毫米,虽似乎相差不大,实际上却有很大不同。
在研发期间,北约将子弹更换为7.62×51毫米,住友62式只能重新设计。
最终50年代定型后,修改到1962年才正式装备日军。
住友62式是一种通用机枪,可以作为轻机枪,也可以作为重机枪,采用大量冲压零件,成本不高,可以大量制造。
该枪测试时性能不错,精度较高,可以快速更换枪管,连续射击比较稳定等等。
没想到,实际服役以后,住友62式却遭到士兵的厌恶。
军事专家认为,住友62式的枪管外径较小,比较脆弱,在测试时没有什么问题,实战中就吓人了。
日本自卫队认为,住友62式的结构非常复杂,零件很多,士兵维护起来非常困难。
同时,零件之间距离较大,使用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质量增强和脱落问题。
由于这些问题,导致住友62式新枪不错,但使用一段时间后故障百出:连发发射时命中率低、卡弹、扳机故障等。
这种机枪哪里能用呢?简直是大笑话!
日本自卫队对此极为恼怒,对其有“62式不听使唤枪”、“62式单发机枪”、“笨枪之王”、“让人无可奈何的机枪”等蔑称。
该枪在90年代被日本特许生产的的FN Minimi轻机枪所取代。
日本62式机枪到底有多“烂”?
日本历来不重视连发速射式轻武器的装备研发,由于受其传统战术思想的影响,日本军工企业在机枪、冲锋枪方面技术落后的现状由来已久。从二战时期的“歪把子”轻机枪、百式冲锋枪、九二式重机枪,到自卫队时期的62式通用机枪、66式冲锋枪,日本在速射式轻武器方面,至今没有一款可以拿得出手的过硬产品。
具体说到62式通用机枪,这是一款由日本陆上自卫队于1962年定型并列装的自主研发型产品,用于取代战后美军淘汰的勃朗宁M1919A1式机枪。
62式机枪使用7.62×51mm北约制式全装药弹或减装药弹,供弹方式采用美军M13式可散装金属弹链,射击时即可搭配两脚架(用作轻机枪),也可搭配三脚架(用作重机枪)。枪身重10.7kg,枪身长1200mm,理论射速600发/分钟。
从设计思路上看,该枪设计师河村正弥试图通过降低枪身重量,以便使武器适应日本士兵的体型特点。然而,当时相对落后低端的制作工艺限制了设计思路的达成,实践证明,河村正弥的想法事与愿违。
该枪的最大缺陷,是枪管及枪膛内壁过薄。为了使枪身变得更加轻便,符合河村正弥的设计思路,兵工厂只能努力降低枪管及枪膛的内壁厚度。由于加工技术不过关,降低厚度的直接后果是枪管发热过快,弹壳与枪膛易发生粘连。
对此,河村正弥的解决办法可谓简单粗暴:加大导气孔,提高降温效率。这个办法虽然实现了快速降温,却随之带来另一个严重问题,过大的导气孔致使导入枪膛的火药燃气量成倍增加,过分加大了自动机的复进力度,导致枪身剧烈抖动,严重影响连发射击时的射击精度。
为了降低抖动幅度,河村采纳了丰和工业公司提出的提高机匣强度的办法,于是,在枪管等部位通过降低厚度而减下的重量,又被移植到机匣,枪身重量不降反升,河村正弥的设计思路最终落空。
与同时期世界各国机枪相比,日本62式机枪在枪身重量这一项劣势明显。比如,美国M60式通用机枪重量8.8kg,苏联PK系列通用机枪10.5kg,中国56式班用轻机枪7kg。日本62式机枪以其10.7kg的枪身重量,不仅超越了当时世界上大多数主流机枪,而且也背离了枪身轻便化的设计思路。
枪身过于笨重,加之连续射击精度差、零件间隙大易脱落、卡壳故障频发等问题,62式机枪的确是把烂枪,难怪日本自卫队士兵称之为“62式不听使唤枪”!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敬请批评指正!
欢迎关注慕什塔戈,共同领略军事百科!
日本62式机枪到底有多“烂”?
62式通用机枪有那么烂吗?轻机枪状态下的62式机枪。在枪管上开散热槽这种办法,在实践中被证明效果不大,但是费工费时,还是直接更换枪管比较方便,而62式枪管上也开槽,枪管也可以更换。
62式通用机枪从1956年开始研制,到1962年正式定型,在研制的过程中,62式哈奇开斯、布仑、路易斯等机枪的很多特点,也保留了很多早期机枪的特点,比如在枪管上开散热槽等。而且由于机框比较重,缓冲器的缓冲效果好,所以62式机枪的射击精度比较好,使用7.62nato减装弹的时候,精度更好。
62式机枪使用7.62北约弹,全枪重10.7公斤,全长1200毫米,枪管重2公斤,枪管长635毫米,瞄准基线长590毫米。使用标准7.62北约弹的时候,初速855米/秒,理论射速650发/分,使用7.62减装弹的时候,初速775米/秒,理论射速600发/分。有效射程使用两脚架600米,三脚架1100米。在车辆上使用的62式机枪。重机枪状态的62式机枪。
图片来自网络。
日本62式机枪到底有多“烂”?
日本62式机枪,是日本1962年正式定型并列装日本自卫队的一款通用机枪,由日特金属工业枪械工学设计师河村正弥博士负责研制;该枪口径7.62毫米(发射7.62×51毫米北约口径步枪子弹)、枪长1200毫米、枪重10.7千克;理论最大射速600发/分钟、战斗射速 275 发 /分钟;有效射程,配两脚架为600米,配三脚架为1100米。具备缓冲效果好,射击精度高,枪管更换迅速,火力持续性好等特点。
62式通用机枪,在研制过程中吸取了法国“霍奇基斯”、英国“布仑”和美国“刘易斯”机枪的优点。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偏转式闭锁机构。活塞筒置于枪管下方。枪机上没有通常所见的带弹簧的拉壳钩,因此没有预备抽壳的过程,而是在枪机后坐的同时抽出弹壳。供弹方式为可散弹链。供弹机构采用双程输弹、单程进弹。并可加配有光学瞄具。
62式通用机枪装备不久便暴露出各种弊病,给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使用造成了不少的困扰,很多问题至今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62式通用机枪,主要问题有三点:
1,62式的导气孔过大,自动机对机匣冲击猛烈,导致62式通用机枪后坐力很大,难以保持射击稳定性,连发发射时命中率低。
2,零件过多,致使维护性较差,导致62式机枪可靠性差,卡壳事故频发。
3,阻铁容易失效,射手松开扳机,枪械仍会继续发射。而一旦发生了击发失控的情况,士兵就只能采用拉住弹链阻止供弹,或者打光整条弹链再转移阵地的方式来应对。
至于各种小毛病更是数不胜数。
由于不良记录实在太多,自卫队对其有“62式不听使唤枪”、“62式单发机枪”、“笨枪之王”、“让人无可奈何的机枪”等蔑称。甚至据说,有些陆上自卫队的队员都拒绝携带62式。
而62式机枪的设计者河村正弥,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逃避责任,后来离开了枪械制造领域,去搞拖拉机了。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