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进、晁盖、宋江,都仗义疏财,为何大家都服宋江?
原因很简单,仗义疏财或许能够交到一些朋友,但很难笼到人心。而宋江交朋友的法宝可不是仗义疏财,而是以放低身段的方式,“折节”交朋友,走近人的内心。
柴进柴大官人自不必说了,他疏财是真的,却未必称得上真仗义。
而晁盖和宋江一样,广交天下豪杰,那可是真的仗义,又肯疏财。但晁盖与宋江的最大不同,就是他太有英雄气概了,太在乎英雄的气节,而不肯“折节”。而宋江就不一样,他为了交朋友,那可谓是可以将头低到地下,可以将自己卑微到尘埃里。这种差异,早就了两人不同的命运。
宋江心细如发,不仅会体贴人,更能根据不同的人的不同性格,投其所好,该软的时候软,该硬的时候则硬。
举两个例子,咱们看看宋江如何交朋友的。
宋江初遇武松话说宋江杀了阎婆惜后逃到了柴进的庄上,酒过三巡后去解手,在走廊下不小心打翻了一个大汉的锨火。锨火就是在铁锨上放上炭火,宋江不小心踩翻了锨火,将灰扬在了大汉的脸上。
那汉气将起来,把宋江劈胸揪住,大喝道:“你是甚么鸟人?敢来消遣我!”
柴进的庄客慌忙叫道:“不得无礼!这位是大官人最相待的客官。”
那汉道:“‘客官’,‘客官’!我初来时,也是‘客官’,也曾相待的厚。如今却听庄客搬口,便疏慢了我,正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却待要打宋江,那庄客撇了灯笼,便向前来劝。
这个大汉,其实就是武松。话说武松在清河县不小心杀了人,投奔到了柴进的庄上。后来打听到那个人没有死,又救活了。于是,武松就准备回乡去找哥哥,没想到染患疟疾,无法动身。
这里有这么一层意思,武松初来时,柴进还将他当客官相待,但时间久了就怠慢了,甚至他得了疟疾都没有人关怀。此时的武松很落魄。
正劝不开,只见两三碗灯笼飞也似来。柴大官人亲赶到说:“我接不着押司,如何却在这里闹?”
后来,经过柴进之口,武松才知道这押司正是他仰慕已久的及时雨宋公明。听罢,武松跪地便拜。
宋江见状马上将武松扶起来,问武松的姓名。
武松报了姓名之后,宋江也给足了武松的面子,说:“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会。多幸,多幸!”
你看,武松这时候还默默无闻,也没打虎,宋江又怎么会认识他呢?他这么说,无非是看到武松在庄上落魄,在柴进面前抬高武松。
柴大官人也很识趣,不失时机地说:“偶然豪杰相聚,实在难得,就请同做一席说话。”
宋江见武松仪表堂堂,越看越喜欢,说话很照顾到武松的感受。
然后,宋江还给武松钱,又是给他做衣裳。在柴进庄子上,宋江给柴进的庄客做衣裳,你想想吧,柴进这个主人颜面何在?宋江为了抬高武松,竟然不惜折损柴大官人的颜面。
果然,柴进坐不住了,赶紧取出一箱的缎匹缎绢,教做三人的称体衣裳。宋江这是用柴进的钱,笼络武松的心。
十几天,宋江每天带挈武松一处,饮酒相陪,武松的前病都不发了。宋江改变了武松的境遇,也就相当于治好了他的病。
当武松要回乡看哥哥时,柴进又治酒食送路。宋江和兄弟宋清两个也来送武松。
等到武松辞了柴大官人,宋江对柴进道:“大官人,暂别了便来。”
什么意思?大官人,你先回去,我再送武松一程。
武松是柴进的客人,怎么送应该由柴进决定。宋江这又是不寻常之举啊!
撇开了主人,单独送武松。柴进可能还会因此不高兴,但是宋江还是不在乎。
我们大家都知道,宋江上梁山后架空晁盖了晁盖。但他在架空晁盖之前,就在柴家庄架空了柴进。
有些人,注定是要来架空别人的。为什么呢?因为他就是比你想的多,想得细,棋高一着,谋高一等,怎么办呢?他就是眼界胸襟在你之上,又肯放低身段,怎么办呢?
宋江带着兄弟宋清再送武松,一直送到十里开外,有一个小酒店,三人饮了几杯,看看红日平西,武松便道:“天色将晚。哥哥不弃武二时,就此受武二四拜,拜为义兄。”
看到了吗?
宋江一见武松,就视武松为小弟,对他的照顾,都照顾到了内心。武松面对这样的宋江,自然就觉得宋江是大哥。以后大哥有什么事情找小弟来帮忙,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宋江大喜。武松纳头拜了四拜,宋江叫宋清身边取出一锭十两银子,送与武松。武松那里肯受?说道:“哥哥客中自用盘费。”宋江道:“贤弟,不必多虑。你若推却,我便不认你做兄弟。”
你看宋江说的这句话,既有大哥的温暖,也有着大哥的威严。
有的人善于使用精神控制,和他人在一起,往往不用多长时间,马上就能自然地确立主导与顺从,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宋江就是精神控制方面的集大成者。
宋江之所以能够决定这种主导者身份,靠的是他原先的社会地位,名望,教养,年龄,最重要一点,是他身上的一种领袖气质。
宋江和李逵李逵初见宋江,当他得知眼前的这个黑汉子就是宋江的时候,李逵拍手叫道:“我那爷!你何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扑翻身躯便拜。
宋江答礼后,马上邀请李逵坐下吃酒。又问道:“却才大哥为何在楼下发怒?”
当宋江听到李逵说是为了向别人借十两银子,宋江便马上去身边取出十两银子,把与李逵。
拿银子买人心是宋江的专长啊。宋江专用银子笼络人,李逵偏偏此时又缺钱。就这样,宋江用十两银子买了一个铁牛。
李逵拿了银子之后,马上就去赌场输了。不仅输了钱,李逵输钱后还耍无赖,把打了人。
宋江和戴宗过来之后,李逵一下子惶恐满面,便道:“哥哥休怪。铁牛闲常只是赌直,今日不想输了哥哥的银子,又没得些钱来相请哥哥,喉急了,时下做出这些不直来。”
宋江听了,大笑道:“贤弟但要银子使用,只顾来问我讨。”
你看,宋江不仅不问是非对错,还哈哈大笑,不仅大笑,笑声还大,口气还大。笑声大,为什么?让周围的人听,显示自己。口气大,是要把自己说得很有身份。把自己说得很有身份,那就显得李逵很没有身份了。
所以,宋江的这句话明显已经显示出宋江在李逵面前的心理优势。而这个优势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仅仅是十两银子。
宋江对李逵说:“今日既是明明地输与他了,快把来还他。”
宋江的这口气,是命令,但是又像是在哄孩子。不知不觉中,双方的关系就这样出来了:我宋江是老大,你得听我的。
刚才还蛮横无理的李逵,一下子特别乖,从布衫兜里取出银子来,都递在宋江的手里。
这又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
按说,李逵应该把钱直接还给小张乙,可是,他却交给了宋江,再由宋江交给小张乙。这个小小的细节,恰恰说明,李逵在心理上已经完全臣服于宋江,把宋江看做是自己的主人了。
宋江叫过小张乙来,把银子给他。小张乙只拿了自己的,把原先李逵的十两原银不要了,他怕李逵来报复。
但是,宋江却坚持给了小张乙,说:“兄弟自不敢来了,我自着他去。”
这等于说是当众宣布:我是李逵的大哥,我可以支配李逵。有我在,他不敢。
如果一个人有自尊心,有平等意识,有独立意识,如此被人在别人面前埋汰挤兑,那一定很不高兴,至少很尴尬,很丢人。但是李逵却毫不知觉。甚至恰恰相反,宋江对他进行精神控制,李逵可能还会觉得很温暖:因为长相粗犷,性格又像未经驯化的野兽,做事任性而为,恃强凌弱。从未有人真心管过他,也从未有人敢管他。现在宋江出现了,终于有人管他了,终于有大哥罩着他了。
在宋江面前,黑旋风瞬间变成了一只温顺的小猫,宋江手下的一个没有自由意志的奴隶。
结语同样是仗义疏财,为什么宋江能够在自己身边聚集一众忠实簇拥,而晁盖不能?
这是因为宋江能够洞察每个人的内心诉求,把事情做到还不行,还得体贴到每个人的心上。为了走近一个人的内心,宋江肯为朋友折节,所以人们发自内心的把他当大哥。而晁盖虽有一身的英雄气概,但也为这英雄的人设所拖累,跟普通人产生距离感。柴进自不必说了,他出身显贵,根本就不是江湖好汉们中的“同道中人”。
END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柴进、晁盖、宋江,都仗义疏财,为何大家都服宋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716条回答。
这就是三个人做人的差异。
电影《古惑仔6》里面,台湾第一大帮三联帮有两个元老,一个叫做忠勇伯,一个叫做金老师。忠勇伯本来是副帮主,金老师则是军师。说起来,金老师深谋远虑,办事能力强,同黑白两道关系都很好,应该比忠勇伯厉害。
而忠勇伯对金老师的评价是:这个人,很会做人。
金老师只是周旋于各势力之间,以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对三联帮并没有什么忠心,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但是金老师就活到了最后,即便山鸡上台恐怕也要重用他。
而忠勇伯对三联帮忠心耿耿,不惜一切维护帮派利益,最终竟然被新人帮主雷复轰派人暗杀。
道理也是一样。
要说仗义疏财,柴进、晁盖、宋江都是很厉害的。
第一首推柴进。
柴进其实最仗义疏财,且讲义气的。
武松怀疑自己打死了人,去投靠柴进。
柴进明知道武松是杀人嫌疑犯,窝藏他是重罪(宋朝是连坐制度),仍然留下武松,还养了整整一年。
关键是,武松脾气暴躁,期间不断殴打柴进安排来照顾他的仆人。
人家说,打狗也得看主人,武松此举等于毫不给柴进面子。
柴进虽不高兴,但是却忍了,并没有将武松赶走。
就给银子方面,柴进因林冲打赢了洪教头,出手就给了他50两银子,后来还写了推荐书帮助林冲在监狱安顿。
可以说,柴进是最讲义气,最舍得花钱的。
第二就是晁盖了。
大家注意,晁盖发现来投奔他的刘唐被抓,立即花费10两银子谎称是他外甥,将刘唐救走。
更厉害的是,明明是白胜受刑不过,揭发了晁盖他们。
然后,晁盖他们逃走以后,仍然花费重金行贿,将白胜夫妻救了出来。
这可以说是有情有义了。
而且江湖好汉听说生辰纲以后,从全国各地来找晁盖,说明知道他仗义疏财,也愿意进行组织。
第三就是宋江。
宋江其实相比上面两个要差远了。
他没有收留过武松这类犯人,其实他老家就有藏人的地窖,但他从没有受过这种人,就是怕被连累。
而宋江唯一的本事就是撒一些钱,而且会笼络人。
就以武松为例,柴进冒险养了他一年多,反而迎来了武松的仇恨。因为柴进开始对他很好,后来因武松殴打他的仆人,柴进恼怒之下对他冷淡了一些。
然而,宋江的本事可就大了:过了数日,宋江取出些银两与武松做衣裳。柴进知道,那里肯要他坏钱;自取出一箱段匹绸绢,门下自有针工,便教做三人的称体衣裳。武松告别回老家阳谷县,柴进取出些金银送与武松。武松和宋江离了柴进东庄,行了五七里路,武松作别道:“尊兄,远了,请回。柴大官人必然专望。”宋江道:“何妨再送几步。”路上说些闲话,不觉又过了三二里。武松挽住宋江手道:“尊兄不必远送。尝言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天色将晚;哥哥不弃武二时,就此受武二四拜,拜为义兄。”
宋江大喜。武松纳头拜了四拜。宋江叫宋清身边取出一锭十两银子送与武松。
看看,这就是宋江手段的厉害之处。
他其实只说了一些好话,给了最多十多两银子,就让武松对他心服口服,还结拜为义兄。
而柴进不但冒杀头充军风险窝藏了武松,花费在武松身上银子恐怕一百多两也不止,却没有什么好结果。
其实,宋江笼络人的手段是非常高明的,而且会看人下菜,投其所好。
遇到戴宗,宋江知道他是比较有主见、有能力的人,主要是平辈相交,大家做朋友,平时一起吃喝玩乐而已。
但遇到了粗鲁的李逵,宋江见面就直接给10两银子,来实际的。
李逵这种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一下子就被10两银子打动了:只说李逵得了这个银子,寻思道:“难得!宋江哥哥又不曾和我深交,便借我十两银子。果然仗义疏财,名不虚传!”
柴进、晁盖、宋江,都仗义疏财,为何大家都服宋江?
首先宋江是官场上混的人,在江湖社会上的人,都懂得江湖社会混的规矩,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
虽然官江在官场上的职位级别很低,但由于宋江是江湖社会黑白二道都在混,比宋江级别高的白道官场上的人,也得给宋江的面子,为什么呢?因为除了惹不起宋江混黑社会的朋友圈,另外主要是与宋江合作捞人,大家可以一起发财。
而在江湖社会混黑社会的人,由于宋江在官场上混,这些混黑道的人由于经常犯事,会经常落在了刑警队的手中,也就经常需要拿钱请宋江帮忙活动捞人,所以混黑道的人也很给宋江的面子。
宋江之所以在江湖上称呼为及时雨,正因为宋江是个生意人因,为什么呢?因为他将江湖与官场融合在一起了,说白了宋江靠江湖人养活他,羊毛出在羊身上,不但挣到了拥金,还挣得到了个好名声,及时雨宋江。而宋江又靠为捞这些江湖社会的人士,与上级官员合作,说白了就是开了家中介公司,吃点中介费,不但帮顾客完结了单,还与上级官员大家都发财了。所以江湖人土,官场官员与宋江合作愉快,皆大欢喜。
柴进、晁盖、宋江,都仗义疏财,为何大家都服宋江?
这要分三个问题来看:一,柴进和晁盖哪里差了,二,大家凭什么服宋江,三、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服宋江
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如果从整体来看,服宋江的确实占了大多数。就算晁天王没死,这梁山之主的位置迟早是宋江的。
得人心者得天下,历来如此。问题在于:大家为什么服宋江?
一、柴进最先出局柴进确实是个仗义疏财的好人,可惜做不到有始有终。例如武松流落江湖,最早投奔的就是柴进。柴进收留了武松,并且好吃好喝侍候着,还有银子可拿。
可武松这个人脾气不好,喝醉了酒喜欢闹事,又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经常跟庄客打架,大家能说他好吗?时间长了,柴进就冷落了他,竟然落到在廊道窝着烤火的地步。
结果,柴进虽然在武松最落魄的时候收留了他,却也没落个好,反而是与武松才见面的宋江,和武松一见如故,又是结拜兄弟、又是送银子,两个人的关系能不好吗?
柴进这个人胸无大志,从来没有想到要笼络人心、收买英雄好汉,更没有识人之明,没有发现武松有一身恐怖的武功!
就算是“豹子头”林冲这样闻名江湖的猛人,柴进在与他交往时,也始终放不下身段,还让人家跟洪教头比武,这是把林冲当啥了?鬼知道洪教头挑衅林冲是不是柴进纵容的?
堂堂禁军教头,居然要沦落到和乡间土霸比武的境地,林冲又不傻,他心里能爽吗?这柴进,就是小家子气!钱花了不少,真心朋友没交到几个!
二、晁盖的短板是过于“柔弱”,缺乏手腕晁盖并不是个好人,作为东溪村的保正,原本应该守卫一方、与民安靖,可他利用职务之便,勾结盗贼,为非作歹。后来更是亲自下场,劫了生辰纲!被迫上了梁山。
晁盖确实够意思,也同样仗义疏财,可他同样是胸无大志。身为山寨之主,既不考虑招兵买马、壮大自己、攻城掠地,又不收买人心、为兄弟们找一条出路。
晁盖当寨主期间,可谓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他主政期间,梁山的实力基本上没有发展壮大,来投奔梁山的,例如时迁、杨雄、石秀等等好汉,都是冲着宋江的名头来的,他堂堂寨主,脸面何在?
更要命的是,晁盖没有什么心计,当寨主那么长时间,手底下却没有一个过硬的班底。他们这不是过家家,是盘踞水泊、对抗朝廷造反啊,是靠刀枪在搏命啊,身边没有几个狠人,怎么站得住脚?
而和晃盖走得近的几个人,无论是智谋、武力、心计,在梁山都是排名靠后的。就算晁盖没有死在史文恭的毒箭下,万一将来宋江集团与他火并,他凭什么对抗?
一句话:跟着晁盖,没前途!就连他出生入死的战友、老乡吴用,都转向投向了宋江!
三、宋江凭什么稳坐一哥宝座首先,与柴进和晁盖相比,宋江有在体制内工作过的优势。不要因为宋江只是个小小的郓城押司就小看了他,这种长期在基层衙门工作的基层干部,其手腕心计、老辣圆滑,不是江湖上那些草莽人物所能比的。
宋江极善于收买人心,而且要让人家看到好。更难得的是,宋江能够拉得下面子、俯得下身子,就算象武松这样不名一文的流浪汉,他都肯与人家结交为兄弟。
宋江从来不曾轻看了任何一个好汉,面子上的事情做得滴水不漏。一传十、十传百,“及时雨”的名声就这样传遍了江湖。在舆论造势和形象营造上,宋江绝对是一流的,柴进和晁盖怎么能跟他比!
与此同时,宋江极善于拉拢人心,他用招安的名目,把梁山中秦明、花荣、关胜、杨志这样的原朝廷降将、体制中人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对于武松、鲁智深、林冲这样不求招安偏偏武力又强悍无比的,他用一个“义”字紧紧地捆住了他们为自己效力,偏偏大家又特别认这个“义”字,连带着张青、孙二娘、施恩等,也一并笼络住了。
而剩余的如时迁、段景住这样的小角色,他们服不服宋江又有什么关系?
结语:梁山好汉,确实有很多人服宋江,但并不是全部。一部分好汉是被捆绑的,例如卢俊义、燕青、朱仝等,他们被宋江断了后路,实在是无处可去,尽管人在梁山,可他们能服宋江吗?
一部分好汉是超然于梁山的,例如公孙胜、樊瑞、朱武等,如果愿意,他们随时能拍屁股走人,宋江对他们又没有什么恩情,他们凭什么服宋江?
还有一部分好汉纯粹是看在钱的份上,或是犯了大罪只能呆在梁山的,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早就离开了。
所以别看梁山108条好汉取义,声势威猛,其实内部也是矛盾重重。而宋江偏偏有本事把大家聚拢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打得朝廷无计可施。
我们总说宋江这不行,那不行,其实99.9%的跟宋江没法比。
柴进、晁盖、宋江,都仗义疏财,为何大家都服宋江?
这是作者高明之处。 几个人,都没有宋江高,服宋江。
柴进、晁盖、宋江,都仗义疏财,为何大家都服宋江?
《水浒传》作为中华四大名著之一,更是其中人物最多的一部经典了。对于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故事结局,我想很多人都会有着很多的遗憾,甚至是气愤。凭借着一腔热血聚集起来的众多梁山好汉,仅仅因为宋江的招安意愿。
最终都葬送在了朝廷的勾心斗角之中,方腊一战,108将损失殆尽,极少数的幸存者,也是在进入朝廷之后唯唯诺诺,彻底的失去了英雄的本色,而宋江等几人也最终最小人的迫害中抑郁而终。
不可说,梁山好汉的结局着实有点太过于悲惨了,然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很大程度上和宋江的决策方向有着很大的关系,倘若,不是招安,我想以梁山的实力,不说一统天下,但像方腊那样占据一方,“替天行道”还是办得到的。
那么,如此一个一意孤行,不听从众兄弟意愿的宋江,究竟是何德何能当上梁山之首的呢?
仗义疏财、积民意不同于其他的梁山好汉,宋江可以说是108将中为数不多的非战斗派,甚至是说,没有什么明显的过人本领,但即使如此,宋江在梁山上的人气,也不是他人可以比拟的,甚至是在上梁山之前,宋江的大名就早已“名震江湖”。
放在武侠的世界中,这的确并不是非常好理解,但如果是放在现实世界之中,这显然就不足为奇了。有的人凭借过硬的本领而闻名,有的凭借高超的专业技能而受人推崇,但也有些人,仅仅凭借自身的修养、学识、人品也同样可以受人尊敬。
很显然,宋江就是这样的一类人。众所周知,在《水浒传》中,每个人除了有自己的本名之外,每一个人物都会根据自身的特性,而另起一个“花名”,或者说是混迹江湖的艺名。豹子头——林冲,玉麒麟——卢俊义,入云龙——公孙胜,智多星——吴用等等都是如此。
而宋江的艺名则有几个版本,有人称呼他“呼保义——宋江”、也有人尊他为“及时雨——宋江”、当然熟悉他的人也喊他“孝义黑三郎——宋江”。之所以有这样多的称呼,最大的原因是在于宋江的为人。
在当小吏的时候,宋江就抱有一颗为国效力的心态,只不过在宋朝,有一种规定:“一日为吏,终生不得为官”。郁郁不得志的宋江可没有自暴自弃,如同愤青一般写一些抒情的诗句,而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将更多的精力投向于为民服务、结识江湖好汉。
柴进柴大官人可以说是水浒中非常豪气的人物了,救助过非常多的落魄好汉,其中还包括了豹子头林冲,疏财自然是毫无疑问的,但要说仗义,柴进还真不一定,毕竟作为皇亲国戚,身份悬殊,更多的像是一种政治生活习惯,丹书铁劵可是护身的法宝。
而宋江则不同,卑微的身份,平民的家境,家底不富裕,却也看淡金钱,“挥金如土”竭力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对于一些江湖好汉,宋江也是非常仗义,很多时候,甚至甘心冒着一定的风险来提供自己的助力。
正是因为这样的一种为人方式,让宋江赢得了好的名声,备受江湖人士的敬仰。这也为他后来统领梁山好汉积累下了极大的威望。
肝胆相照、见真情我们时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患难见真情!”
人的一生当中,会遇到无数的人,也会结识其中的很多人,成为“朋友”的也会不少,但要说知己、或者是患难之交的,却是寥寥无几!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要想找到一个知己,一个患难之交还是非常困难的,而在水浒中,能够为了兄弟而舍家企业的人,可并不多,其中宋江应该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人物了。
在晁盖等人截取生辰纲的剧情中,宋江作为当地的官吏,有着抓捕之职责,然而呢,宋江一方面也觉得生辰纲是荼毒百姓的民脂民膏,另一方面,为了保护晁盖等众英雄的安危,便是放了一次的水。
之后也有很多的这样类似的情况,也正因为宋江这样的仗义,采访他收获到了很多人尊敬,毕竟在危难时候的帮助,可是莫大的恩情,对于注重情义的江湖英雄来说,是最重要的一条行走江湖的准则。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从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小李广花荣,智多星吴用等人的身上都能够看出,对于宋江,他们是从心底来遵从的。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威严以及人气,就是如此而来的,少数人的追捧,势必引起更多人的关注,适当的引导,这个人的优点和长处遍就会被逐渐的放大,最终成为一个较为“完美”的人。
而宋江在管理上也是非常有一把刷子的,没有太多过硬的手段,也没有强大的武力,有的就是真情,用真情来感化,108将无一不对宋江感恩戴德!我想这应该就是人格的魅力所在了吧!
顺势而为、应天意不同于晁盖,宋江掌管大旗,他并不刚愎自用,也不小鸡肚肠,善于容他人之短,在很多决策的时候,不说是完全集思广益,但至少是善于会借势。
无论是招安也好,还是攻打哪个城池也罢,宋江都是讲究“师出有名”!
在一些特殊的情形之下,才会提出自己的想法,然而借助趋势来帮助大家决议,然后听从自己的决策安排。在整个《水浒传》中,108将排位的时候,天罡36,地煞72不正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吗?
一群身怀绝技的江湖好汉,如果没有一定的手段,要想好好的把排名地位决定下来,似乎并不那么容易。
反正总而言之,宋江在驭人这方面还是非常有一套的,有点类似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除了露个面,剩下的都是交给小弟完成。或许这也是一种能力吧!
文:雨打屁屁痒
图:源自于网络(侵权请联删)
均属原创、抄袭必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