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都说的是谁?

这是《红楼梦》第七回“焦大醉骂”中所说的话。

在前八十回中,焦大仅出现这一次,差不多上千字的描写,却给所有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关于焦大骂的“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网上有许多对其解读的文章。对于“爬灰”指贾珍与秦可卿大家存在共识;至于“养小叔子”有人认为是秦可卿与贾蔷,有人认为是王熙凤与贾宝玉,各有各的理由。

然而,这都是在表面故事上进行的延伸与猜测,并没有太大意义。

“一笔两写”,“一喉二歌”,是《红楼梦》特有而又奇异的写作手法,它不但指书中用同样的文字写出了“表面和隐藏”两种故事,更奇妙的是对隐藏的故事仍然做到了一笔两写,一喉二歌。而“焦大醉骂”的这一小段,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原文是:

众人见他大撒野了,只得上来几人,掀翻捆倒,拖往马圈里去。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乱嚷乱叫说:“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生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这段描写让人感到突兀、诧异、震惊,因而也使读者对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却不在这精彩的表面故事下面,有着更加奇异得令人叫绝的两种故事的隐藏:

第一,在这段文字中,虽然只是“焦大越发连贾珍都说出来”,但是读者们从前后文的联系中,都能看出来其中被骂的有秦可卿。其实在行文中只有在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出现过秦可卿这个名字,“秦可卿死封龙禁尉”也仅是在十三回的回目中出现,而其它行文中写的都是“秦氏”。

重要的是“秦可卿”这个名字有没有什么意义?有说是”情可情”或“清可情”,显然这样的谐音,是表达不出什么含义的。《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有言“仪得见秦王,秦王说之,以为客卿。”著《资治通鉴音注》的南宋末年人胡三省于此处注曰:“秦有客卿之官,以待自诸侯来者,其位为卿以客礼待之也。”《史记》中多处亦有关于秦国客卿的记载,无论秦可卿的名字是否出于“秦有客卿之官”,但“秦可卿”的确来自于“秦客卿”的谐音。自秦穆公始,从各诸侯国来到秦国为“客卿”者人数众多,为我们熟知者如百里奚、公孙支、卫鞅、张仪、范睢、韩非、李斯等等。但是如果泛指所有的秦国客卿,那就失去了意义。

那么秦可卿到底隐指那位秦国客卿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竟然与焦大有关。在焦姓的几来源中,其中一个来自于战国末期的齐国人茅焦,而茅焦的后人在后来发展中形成了两姓,一支以茅为姓,一支以焦为姓。焦大之“大”含有“起始、初始”之意,因此上“焦大”这个名字正是在隐指焦姓之祖先“茅焦”。

在司马迁的《史记》与刘向的《说苑.正谏》中都记载了茅焦的一个故事:茅焦是位博学亢直之士,在他为秦国客卿之时,遇到了秦王嬴政平嫪毐之乱,同时将亲生母亲王太后赵姬赶到雍地的萯阳宫,永远不许再回咸阳,秦王政并因此杀了二十七位劝谏的大臣。茅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冒着被烹煮的危险,说服了秦王政把赵姬接回了咸阳,并把茅焦封为上卿。

因此上,焦大醉骂所起到的第一个作用,就是为了让读者知道“秦可卿”隐指茅焦提供最直接的暗示与线索。

但是,如果仅止于此的话,是没有意义的。在《红楼梦》里除了宝玉梦境中出现秦可卿这个名字,其他行文中写的全是秦氏,作者当然是有意为之;而关于秦国客卿茅焦的记载中,也仅有茅焦直谏秦王政这一件事。如果说茅焦于《红楼梦》没有意义的话,那么,作者的目的嬴政。这是因为,统一六国之后嬴政就变成了秦始皇,他命人用和氏璧镌刻制成了传国玉玺,并用李斯的笔迹在上面刻了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秦以后的王朝都以得到传国玉玺来证明自己皇权的正统合法性。即便是传国玉玺在五代十国期间丢失不见后,后面的王朝就自制传国玉玺来证明自己受命于天的正统性。

而作者欲表达的这种涵义,也就隐藏在焦大醉骂的背后。

第二. 作者是心向明朝的,在其心目之中,明朝才是正统合法的王朝。而取代明朝的满清,则是非法、非正统性的。因此,作者借焦大醉骂的“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以这种丧失人伦,来隐指满清取代明朝是非法的,非正统的。

而焦大之骂也实有所指,那就是被封为皇父摄政王的多尔衮。

多尔衮在害死侄儿豪格后,将豪格王妃占为己有,这不是焦大骂的“爬灰的爬灰”吗?传说,博尔济吉特氏(庄妃)为了使自己的儿子福临继承皇位,甘心委身于多尔衮,这不就是“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吗?

南明著名学者、民族英雄张苍水对此有诗云: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虽然多尔衮与庄妃的淫乱存在争议,但通过焦大醉骂,可以证明作者与张苍水的思想立场是一致的。

而以上所述,也就是焦大醉骂所隐藏的故事和意义。

《红楼梦》中“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都说的是谁?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593条回答。

这句话其实并不好懂。

焦大是宁国府的老仆人,已经在这里效力了4代人。虽然焦大不得宠,但对于宁国府的一切都是很清楚的。

所以,他骂的都是宁国府的一些隐秘。

至于爬灰的爬灰,当然说的是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通奸乱伦的事情。

为什么叫做爬灰?

古代寺庙里面,香客烧纸中很多是锡纸。久而久之,锡就在香炉里面沉淀下来,留在最底下,埋在纸灰的下面。

当年锡是很值钱的,一些小偷就趁着僧人不注意,偷偷将纸灰扒(爬)开,将锡偷走。

所以,爬灰的目的就是偷锡(媳),爬灰就是公公和儿媳妇通奸乱伦的隐晦称呼。

而贾珍和秦可卿的奸情,其实整个宁国府都知道,这也不是什么秘密。

应该王熙凤也知道,所以她听到的时候没有震怒,只是装作没听见而已。

至于养小叔子就不容易理解了。

有人说,焦大是骂王熙凤和贾蓉关系不正常。

确实,似乎两人交往比较密切,还有些暧昧。

书上写:这凤姐忽又想起一件事来,便向窗外叫:“蓉儿回来!”外面几个人接声说:“请蓉大爷快回来。”贾蓉忙转回来,满脸笑容的瞅着凤姐,听何指示。那凤姐只管慢慢的吃茶,出了半日神,忽然把脸一红,笑道:“罢了,你且去罢。晚饭后你再来说罢。这会子有人,我也没精神了。”贾蓉答应个是,抿着嘴儿一笑,方慢慢退去。

但其实王熙凤的作风是很正派的,并没有任何淫荡行为,不然也不会弄死贾瑞了。

而且,王熙凤和贾蓉的说笑都是当着众多仆人,甚至刘姥姥面的。

如果说两人真的有奸情,就算仆人不避讳,还能当着刘姥姥面胡来吗?

这恰恰说明,王熙凤和贾蓉是清白的。

况且,从王熙凤和贾琏的夫妻生活来看,王熙凤可能因长期有妇科疾病,对于这种事并不热情,甚至抗拒。

贾琏要换个姿势,王熙凤就扭手扭脚,不愿意配合,这还是两人感情最好的时候。

所以,这种说法是没道理的,况且贾蓉也不是小叔子,是王熙凤的侄儿。

只有贾宝玉才是王熙凤的小叔子,而两人也是干干净净的。

所以,养小叔子并不是骂王熙凤。

其实,真正疑似养小叔子的,还是秦可卿,对象则是贾蔷。

贾蔷父母早亡,从小跟贾珍过活,比贾蓉生得还风流俊俏。

由于仆人议论纷纷,贾珍就让16岁的贾蔷搬出宁国府,单独居住。

很多人认为,仆人是议论贾珍、贾蓉和贾蔷搞基,现在看来显然不是这样。

贾蔷是标准的异性恋,看看他苦苦追龄官就知道。

全书中,贾蔷出现的地方均看不出他有什么性取向的问题,非常正常。

退一步说,就算有搞基的嫌疑,这在当年贵族家庭也不算个事,同嫖妓、和仆人老婆通奸没啥区别。即便是外人知道了,最多笑着说几句闲话,没什么了不起。

那么,为什么明明贾蓉和贾蔷关系那么亲戚,贾珍却要赶走贾蔷?

恐怕就是养小叔子了。

秦可卿的小叔子就是贾蔷,而贾蔷英俊潇洒,比贾蓉还要俊俏,更重要是风流。

当时宁国府其实只有两个女主子,尤氏和秦可卿。

尤氏是个很正经的人,况且年龄也大了,不可能和贾蔷搞到一起去。

其实仆人议论纷纷的,就是秦可卿和小叔子贾蔷关系不正常。

其实我们可以看出来,秦可卿是个非常淫荡的女人,这也许同她出生有关系。

因为秦可卿是从养生堂抱回来的弃婴,当年弃婴除了家里养不活或者不愿意养的,也有一些风流的产物,比如妇女的私生子。

秦可卿可能就是妇女的私生子,母亲本来就比较风流。

虽然书里面说的很隐晦,但贾宝玉和秦可卿是不干净的,即便两人没有发生过直接的关系,也发生过类似的关系,当时贾宝玉还是处男。

所以,秦可卿养小叔子也没什么稀奇,这就是大丑闻了,所以贾珍要赶快避嫌,将贾蔷赶走。

焦大这几句话是很毒的,不但骂了贾珍、秦可卿、贾蔷,还连带羞辱了贾蓉和尤氏。

等于两句话,把宁国府所有主子都得罪了。

所以其他仆人吓得半死,急忙将他嘴里塞满了马粪。

《红楼梦》中“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都说的是谁?

《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中,写到了焦大喝醉了酒,在宁国府骂人的事。焦大骂了很长时间,骂得十分难听。其中有一句,骂的就是“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书中交代,贾宝玉听不懂焦大所骂的话,就问王熙凤:“‘爬灰的爬灰’,什么是‘爬灰’?”

这一处写得有点奇怪,明明焦大骂的是两句话,也是两个意思,为何贾宝玉只问了“爬灰”,而没问“养小叔子”?

爬灰是贾珍,养小叔子的是谁呢

这一设问,其实就是贾宝玉只问“爬灰”而没问“养小叔子”的原因。很明显,爬灰的人指的就是贾珍,说的是贾珍与儿媳妇秦可卿之间的暧昧关系。而养小叔子的人,却很难在书中找到具体对象,焦大到底骂的是谁,谁是《红楼梦》中养小叔子的人,恐怕只有焦大心里明白。

贾宝玉只问道“爬灰”,是作者明确告诉读者,《红楼梦》中实有其人。贾宝玉没问到“养小叔子”,便是《红楼梦》中找不到这个人,留下了一个悬念,让读者去猜想了。

王熙凤其实早就听到了焦大所骂的“爬灰”与“养小叔子”,只是装着没听见。于是,便有读者猜测,王熙凤之所以装聋作哑,大概是焦大戳到了王熙凤的痛处。而当贾宝玉问道一半时,又被凤姐立眉嗔目“”打断了。凤姐还警告贾宝玉:

少胡说!那是醉汉嘴里混唚。你是什么样的人,不说没听见,还倒细问!等我回去回了太太,仔细捶你不捶你!

凤姐是真的发怒了,把贾宝玉唬得直央告。

显然,王熙凤听不得“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的这句话,这就似乎有点欲盖弥彰了。难道,养小叔子的人是王熙凤?

其实,王熙凤根本就不是那个“养小叔子”的人。这回书写了好几个故事,其中,贾琏与王熙凤的白昼鱼水之欢,就回应了凤姐养小叔子的猜疑。后来,还有毒设相思局,害死贾天祥的故事来为凤姐洗白。说凤姐养小叔子,书中并没有这样一个小叔子,贾宝玉与凤姐肯定是清白的。

那么,到底谁是《红楼梦》中养小叔子的人呢?王熙凤为何十分担心贾宝玉搞明白这件事情呢?

焦大骂人有前提,秦可卿秘授云雨事有暗示

此前,贾宝玉在秦可卿卧室里梦游太虚幻境,得可儿秘授云雨之事。那么,养小叔子的人是不是秦可卿呢?更加不是。贾宝玉是玉字辈的,秦可卿的丈夫贾蓉是草字辈的,贾宝玉是秦可卿的叔叔,不是小叔子。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这回书是《红楼梦》的总纲,所有的密码都隐藏于此。

《红楼梦》中到过太虚幻境的人只有甄士隐、贾宝玉、秦可卿,而甄士隐则是在一僧一道的指引下,到了太虚幻境的大门外而没有进去。所以,真正进入太虚幻境的人就只有贾宝玉、秦可卿两个人了。

太虚幻境其实写的就是皇宫,只有皇宫才有如此之多的女子,才得耳聆如同仙境的“红楼”梦曲。

甄士隐没有进去,他原本就是最接近皇宫而无法进门的人,从而,隐去了真事。贾宝玉则是梦游而已,本来,《红楼梦》就是贾宝玉在大观园中做的“红楼”之梦。红楼在哪里?北京紫禁城!

秦可卿秘授云雨,暗示的是贾宝玉由此知道了自己的皇室血统,他就是被隐掉真事的皇室成员。所以,在幻境中得秦可卿教授,回到现实中,便与“龙衣人”初试。——这个话题暂且搁下,后文再讲。

那么,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又与焦大所骂之事有何关联呢?书中说,焦大是贾府太爷的救命恩人,是从死人堆里把贾家太爷背出来的。从贾珍这辈算起,贾府的太爷就是曹玺的父亲曹振彦。

曹振彦曾任旗鼓佐领,追随多尔衮转战疆场,屡立战功。而且,与多尔衮关系十分亲密,是多尔衮的亲军。由此,《红楼梦》的故事与清廷皇宫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或者说,这部书隐写的就是皇宫的事。

焦大以贾府太爷救命恩人的身份,大骂贾府,竟然能够没有受到严厉的责罚,王熙凤竟然也装聋作哑。原来,焦大骂的并不一定是贾府的人养小叔子,而是另有所指。这个养小叔子的人令王熙凤噤若寒蝉,提都不许贾宝玉提。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养小叔子”的人有可能揭开《红楼梦》的作者之谜

谁是《红楼梦》的作者,这是《红楼梦》的一大死结。我比较赞同《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頫,也就是现在所讲的曹雪芹的父亲。《红楼梦》的开篇故事中,就讲到了“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曹雪芹”大约就是个增删批阅者,最多也只是二次创作。

那么,这个曹頫又是谁呢?

顺治入关后,曹家继续追随多尔衮。多尔衮死后,又并入皇家,成为皇室包衣。到了康熙朝,曹家更是备受皇恩。曹寅死后,其子曹颙袭了江宁织造。没想到,曹颙也短命,曹寅这一支的断了。康熙十分怜惜曹寅,便让曹寅兄弟曹宣的儿子过继,继续做江宁织造。曹宣的儿子,就是曹頫。

书中,贾宝玉也是过继的,他不是王夫人的亲生。所以,贾宝玉从来就没叫过王夫人为娘。王夫人似乎也不喜欢贾宝玉,说他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

贾宝玉果然就是“混世魔王”,给贾家带来灭顶之灾的孽根祸胎。书说简短,太虚幻境这回书,秦可卿按照警幻仙子的指示,秘授云雨事,说的就是告知贾宝玉的皇室血统。

据相关考证,曹寅的兄弟曹宣,极有可能是顺治皇帝的第四子和硕荣亲王。因为孝庄、多尔衮与顺治关系十分紧张,干预册立皇太子,便把顺治与董鄂妃所生的“朕之第一子”秘密送出皇宫。玄烨的教引保母孙氏在和硕荣亲王被宣布死亡前后,下嫁曹玺,有人说,这个时候,曹宣便神秘的来到了曹家。

“二十年来辨是谁”,其实,曹寅在他的《楝亭诗集》及续集中,反复辨认身边的这个兄弟。

家庭中隐藏着这样的一个成员,是绝对的高度的皇家机密,谁也不敢说出了。所以,一提到“养小叔子”这件事,王熙凤立即喝断贾宝玉。

曹頫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皇室身份是被孝庄、多尔衮剥夺的。于是,在书中借焦大之口,大骂孝庄“养小叔子”。

试想,若《红楼梦》的作者就是曹家的人,难道会如此揭家丑而博得看官的喝彩吗?同样,爬灰之人只是“假珍”,贾宝玉才是正宗的皇室血统,这才有了以性启蒙的方式,表述血缘提示。

《红楼梦》中的秦可卿是“甄士隐”的总符码,这个与贾珍爬灰的人,虽然行为不齿,却是荣宁二府地位最高的。“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实际上,秦可卿—贾宝玉就是一对影子,以秦可卿总喻贾府藏匿皇室遗枝这一《红楼梦》最高隐秘。秦可卿暴露,贾府就将大祸临头。

《红楼梦》出处藏着机密,而隐写皇室宫廷,则是这部书最迷人的解读。“养小叔子”的人是一个谜团,这个谜团同样是其中的一个玄机,其真相直接与《红楼梦》的作者有关。

《红楼梦》中“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都说的是谁?

红楼梦中焦大骂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至于扒灰,读者都有共识,就是贾珍和秦可卿,这事原著也有描写,只是后来脂砚斋让作者删去了。关于养小叔子一事无处考证,大都是读者瞎猜。我认为纵观贾家的一些行为和人事关系,这个事也有存在的可能,或许事发生在前一代,也未可知。不过,也有可能是焦大喝醉了胡㓎,是为了接上一句扒灰……,就如他说的不好咱就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那能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呢?这就是一个醉汉顺嘴胡说罢了。所以,我认为焦大所说的养小叔子也不一定有此事,他只是要发泄他的怨恨什么难听说什么罢了。所以我认为没必要绞尽脑汁的去搜索养小叔子的人。

《红楼梦》中“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都说的是谁?

都是说的秦氏。

爬灰比较简单,就不讨论了。

养小叔子的意思,普天下的定义基本都是一样,是说女人与丈夫的弟弟有暧昧关系。请注意:不是小叔叔,也不是小叔。

过去,女人称呼丈夫的弟弟是叔叔(借自己儿女的名义)但不会称小叔叔。而小叔则是称呼丈夫或自己的叔父。二者都与小叔子这个称呼有显著的区别。

回到焦大骂人的场合:整个贾家中比较重要的主子又与情节相关的在场人物,有贾蓉,贾宝玉,王熙凤三个。

先说王熙凤

她平时的表现比较特殊,尤其贾宝玉也是小叔子啊,当时还在一起坐车。可我们知道王熙凤内心比较保守,贾瑞虽然企图被养小叔子但没有成功,贾宝玉则没有相关情节。所以基本可忽略王熙凤与玉辈男子的关系(即便王熙凤与贾蓉真有什么,那也不是养小叔子)。

贾宝玉是重点可疑人物

他本身就是王熙凤、李纨、尤氏等玉辈男子媳妇的小叔子。但李纨可以首先排除,尤氏也没有特殊的情节介绍(后面很长时间才有贾宝玉与尤氏的往来)。至于娄氏等人,更与贾宝玉没什么交往。

最后当然就是贾蓉

贾蓉妻秦可卿的小叔子是艹辈男子,贾芹、贾芸等不会入秦可卿眼,贾菌贾兰太小,最可能的是贾蔷。

特别是贾蔷因避讳流言出宁国府,在学校暗中维护秦可卿弟弟,秦可卿死后睡樯木棺材,都在影射秦可卿与贾蔷。

所以,个人认为,所谓爬灰与养小叔子都应该指的是秦可卿。

《红楼梦》中“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都说的是谁?

贾珍和秦可卿之间发生的不正当性行为称之为扒灰,亦称爬灰。而在贾府养小叔子又是谁呢?

贾啬和贾蓉都对凤姐有过爱昧,但他们俱是风姐的侄子,宝玉虽是凤姐的小叔子,可也是他亲表姐,这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凤姐久患下血之症,性冷淡,和贾琏之间正常的夫妻性生活都不愿做,怎会勾引别人。宝玉虽然暗恋可卿,但宝玉是可卿的小叔公公。

只有贾啬是秦可卿的小叔子,贾珍为什么把贾啬赶走另立门户,是不是秦可卿养了贾啬这个小叔子呢?

焦大是贾府的功臣,也是老员工了,伺候贾家几代主子了,对贾家事耳听目睹,贾珍为何将贾啬抚养成人,是不是贾珍与贾啬母亲有染,贾啬是不是贾珍与贾啬母私生,也许焦大明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