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武大结婚那么久为什么没留下一儿半女呢?

武大郎父母双亡,他一个人撑起了家,还养大了武松。武松长大后,爱喝酒打架,每次都连累武大郎,害得武大郎要到衙门里挨板子。老话说“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这话放在武大郎身上倒是很合适。

娶了潘金莲之后,武大郎没能幸福,反而因为潘金莲经常跟小混混勾搭,他只能搬到阳谷县。在这里,潘金莲又和西门庆鬼混,最终在王婆的建议下,害死了武大郎。可怜武大郎一辈子没做过恶,竟然落得如此下场!

很多人看完武大郎的故事,会好奇:为什么武大郎结婚那么久,没和潘金莲生个一儿半女呢?作者这么写有什么深意吗?

这个问题,如果非要回答,可以这么解释。

其一,可能是潘金莲的问题

潘金莲本是个婢女,在大户人家讨生活。大户垂涎潘金莲美貌,多次轻薄,潘金莲不肯,告诉主母。大户一生气,抱着“得不到就毁掉的心态”,就倒贴钱把潘金莲嫁给了又矮又丑的武大郎。

武大郎高兴了,潘金莲不高兴。潘金莲不高兴,开始本性暴露。

就因为这样,所以武大郎在清河县都住不下去了,只能搬到阳谷县去。潘金莲如此行径,岂能和武大郎生儿育女?显然不可能。

其二,可能是时间的问题

武大郎和潘金莲结婚后,到他被害死,这段时间有多久?我们可以从原著来分析。当然得分两段来说,一段是武松武大郎相认之前,一段是相认之后。

从景阳冈打虎后,武松在阳谷县做了都头。没几天,他就和武大郎相认了,这时候,武大郎已经娶了潘金莲。从娶潘金莲,到遇到武松,这段时间多久呢?书中没说,但可以推测,没多久,因为武松离家才一年多,他走时武大郎还没娶潘金莲呢。作者对武大郎娶潘金莲,介绍也言简意赅。

而武松遇到武大郎之后,到武大郎被害死,时间也很短。

武松搬到武大郎家里后,潘金莲撩拨他,武松一怒之下搬出去了。又过了十几天,武松给知县送礼到东京,来回时间将近两个月。等武松回来时,武大郎已经被害死了。所以,这段时间最多也就两三个月。

两段时间加起来,就是武大郎从娶潘金莲到被害死的时间。可以发现,时间很短,往少了说就三四个月,往多了说顶多也就一年。

这么点时间,武大郎和潘金莲怎么可能有孩子呢?

其三,可能是作者的问题

之所以说是作者的问题,因为一切都是作者安排。对于武大郎,作者当然可以让他有个孩子,可为何不这么写呢?我觉得没有深意,就是作者为了不必要的麻烦而已。

试想一下,在作者的设定中,武大郎是要被潘金莲、西门庆、王婆害死的,如果让他留下个一儿半女,那以后怎么写呢?武松还能不能报仇?当着侄子(女)的面杀了他妈妈?肯定不行。背着侄子(女)杀了他妈妈也不好!

而且,杀了潘金莲之后,武松难不成还得带着大侄子?从时间来看,即便武大郎有孩子,那么孩子也不会超过一岁,还没戒奶呢,这样武松杀潘金莲恐怕就更不合适了。

再换个角度,如果潘金莲有了孩子,恐怕也不会跟西门庆勾搭一起了。这么写的话,水浒故事恐怕就没法继续了。

事实上,通过水浒会发现,梁山凡是有子女者,要么一笔带过(比如花荣、朱仝、阮小二、李应),要么最后才提(张清、宋清);其他好汉都是光棍或者没有子女,否则处理角色很麻烦。

林冲和娘子如果有孩子,孩子总不能跟着林冲发配到沧州;卢俊义和贾氏如果有孩子,杨雄和潘巧云如果有孩子,就会削弱贾氏和潘巧云的恶,影响剧情发展。所以,作者干脆不写他们有孩子。这样夫妻决裂时,也不会因为孩子犹豫、矛盾。

若都是有孩子,那水浒就成了家庭伦理故事了。

最后说一点个人感悟:名著很多故事、文字都精妙,要反复品读,但也不必咬文嚼字、甚至去钻牛角尖。否则,那跟农村喜欢嚼舌头的老太太没区别。

为什么林冲、卢俊义结婚多年没有孩子?为什么宋江不好色?为什么李逵不结婚?为什么晁盖家庭这么好不找对象?没有那么多为什么,谁说结婚一定要生孩子?谁说男人一定要好色?一切都是作者为了行文方便,仅此而已。

不信你看三国演义,那么多武将,作者把他们老婆孩子都说出来了吗?没有。为何?因为没必要。

《水浒传》武大结婚那么久为什么没留下一儿半女呢?

潘金莲是人中之凤,是天生的尤物。

什么是天生的尤物呢?

一、双眸传情,顾盼有神,瞟你一眼,百媚千娇,让你魂不守舍,身体像雪狮子走向火炉,顿时酥了半边。

二、身体柔若无骨,肌肤光滑如玉,体内天生芳香,张弛不管年轮,完全收放自如。脸上皱纹紧致时针插不进,放松时温暖如春,景色一样宜人。

三、情深意切、无尽温存,无休无止,空前绝后。

这样的女人可以说是万中挑一,百里难寻。而武大呢?

古树皮,三寸钉,平日里见到夫人唯唯诺诺,结结巴巴。正式场合见到绝代佳人,惊得目瞪口呆,紧张得身体发抖,不会、不能、不敢去欣赏,或者会亮瞎了眼睛,乱了方寸,怎么还会尽丈夫之责,行雨水之欢?

似潘金莲这样的天生尤物,必然是心高气傲,决不肯明珠暗投、随波逐流的。她原来委身的那家主人想方设法勾引她,换了一般女子,自然是求之不得,马上投怀送抱,傍上老虎大腿了。一旦上了土豪的炕头,自然是万爱千宠,穿金戴银,转正有望。

可是小潘硬是敢拒绝了老头子的垂爱,还举报到了正房那里。可见小潘是个有追求、有品位、有情操的女子,绝不是人尽可夫的坏女人。

也可以这样说,潘金莲对感情如饥似渴,但人家有自己的价值观,心里有杆标尺。如果遇不到自己心仪的男人,完全可以封心锁爱,把感情深埋,让炽热的岩浆熄灭。

后来土豪见自己吃不到小潘这块肥肉,一生气,由爱生恨,索性赔钱嫁给了武大郎。我得不到的,我就会毁了她。

土豪心里明白,心高气傲的潘金莲到了武大那里,同样是不会屈就的。这样等于是给潘金莲判处了无期徒刑,让她生不如死。

因此,潘金莲结婚后,到了武大那里,他们之间是不会有什么故事发生的。至于孩子,更别想了。

土地有,但没有播种的过程,哪里来的爱情果实?

话又说回来,武大的三寸钉,到底有没有能力,还真得要打个问号。

从另一个角度讲,一个奇女子奇到什么程度,外人是无法想象的。除了上面说的针都插不进的精致额头皱纹,还有每月只有两天生理周期的女子,还有的则完全可以意念控制不让它来报到的,老祖宗留下的奇技淫巧,奥妙不可描述。

据说,杨贵妃就是这样的女子,所以才会赢得了父子二人的欢心,能够万千宠爱在一身。

说白了,这样的情种,老天是不会让她怀孕的。

就像我们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如果也像常人那样大腹便便去怀孕,叫人情何以堪?有些事,是无法用常识去解释的,所以也不用解释。

这也就是为什么潘金莲跟武大在一起过了好一段日子,没有怀孕。

而潘金莲跟风流帅哥西门庆在一起,也一定不会怀孕。

有人说了,西门庆跟潘金莲两人相好的时间并不长,还没有播种也属正常,少有耕耘,焉得收获?再说了,也许西门庆跟潘金莲已经有了,甚至怀胎几个月了,只是因为奸情败露,双双被武松杀掉,婴儿也胎死腹中,也未可知啊。

但问题来了。书中说了,潘金莲嫁过去后,见武大生的猥琐,又是三寸钉,心里厌恶不已,自然是看到就没有了兴致,宁可孤独也不愿意让武大染指。

如果小潘是饥不择食的人,那个土豪怎么也比武大要说的过去。小潘不要土豪,并非是自己的思想觉悟多高,而是瞧不起。因此,到了武大这里,武大连看都甭想,更别说吃了。

但书中也交代过了,说潘金莲"爱偷汉子",有"浮浪子弟"招呼。

浮浪子弟,一定是风度翩翩的,长相帅气的,才华横溢的,游手好闲的,会撩妹、会撩拨人的。

潘金莲喜欢的、追求的,不就是这号人吗?所以说,在武松没有出现之前,潘金莲的感情世界不会是白纸一张。

潘金莲扪心自问,可以这样说:"我可以抵挡住一切,除了诱惑。"

所以说,潘金莲不可能跟若干个浮浪子弟都有感情交集,但个别的,还是会有的。哪怕只有一个,也会一发不可收,不会戒掉的。但愣是没有怀孕。你说,如何解释?

有的朋友说,潘金莲是被旧礼教旧观念害了的女人,已经被平反了,你还在这里这样说人家。

其实,偷汉是原著里说的,不是咱强加的。

而且偷汉无损潘金莲的形象,因为潘金莲不是荡妇,不是人尽可夫,这是小说的基本人设。

人家也是有血有肉有欲望的正当年的少妇,我们谈论的只是人家为什么没有怀孕,并不涉及品德问题。

再说,原著里说,潘金莲是个比较本分的人,老公外出后,她按时收帘子关上窗户,并没有坐在门口招摇过市,招蜂引蝶。正是因为收帘子,不小心掉落撑杆,才偶遇西门大官人的。

而且一开始,潘金莲并没有做出什么太出格的事,如果有的话,武松第一次回家,武大早就告状了。

大胆假设,正是因为武松为人太过鲁莽,不懂得惜香怜玉不说,拒绝潘金莲的求爱方式过于简单粗暴,以至于伤了潘金莲的心。潘金莲为了报复武松,才爱上西门大官人的。

《水浒传》武大结婚那么久为什么没留下一儿半女呢?

《水浒传》武大结婚那么久为什么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其实原因很简单。

《水浒传》是一部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虚构的。即使有现实社会中的原型,也是要经过艺术加工的。

小说中的人物都是要为故事情节服务的。具体到《水浒传》中的武大和潘金莲这两个人物的出现,他们是为了突出武松的光辉形象而存在的。

武大的身材矮小,胆小怕事反衬出武松的高大威猛,嫉恶如仇。潘金莲与西门庆出轨,还要谋害武大,这为武松杀嫂提供了正义的理由!替天行道,被逼上梁山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试想一下,假如武大和潘金莲有了小孩,哪怕是一儿半女的话,武松还能忍心杀嫂吗?杀嫂以后小孩谁养?你总不能让一个大男人还没结婚自己带个小孩去坐牢或者上梁山造反吧!更不可能让武松连嫂子带侄儿一起杀掉啊!那就毫无正义可言了,反而成了万恶不赦的了。

所以说我们读小说,一定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不能简单的拿小说中的人物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对号入座。

小说中人物的一切因果报应都是为整个故事情节服务的,生老病死都在作者的方寸之间!

以上就是武大和潘金莲没有小孩的原因之我见,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

谢谢大家阅读,祝大家生活愉快。

《水浒传》武大结婚那么久为什么没留下一儿半女呢?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细观《水浒传》还真发现了问题,不单是武大结婚那么久不生孩子,梁山好汉们除了光棍,娶妻不育者也多了去了。

不妨把书中名确有妻室的好汉查录如下;

梁山一把手宋江与阎婆惜,芦俊义与贾氏,林冲与林娘子,杨雄与潘巧云,白胜与妻子,张清与孙二娘,孙新与顾大嫂,王英与扈三娘。

高俅无子认了个干儿子称高衙内,

本题中心人物武大郎与潘金莲。

说来这就奇了怪了,如果说武大郎生理不足,尚能说得过去,难道梁山那些爷们也都不中用?然而,非也。

这所有一切尽在编者施老先生撑控之中。《水浒传》主要是描写男人的书,上列这些好汉每个家庭大都因老婆引起了一段故事。书中由不得他们拖儿带女的,把梁山好汉们要做的故事情节带歪了,才显得好汉不那么儿女情长,杀起女人来才毫不手软。

设想武大郎若有了一双儿女,潘金莲早己为人母,西门庆绝不会趋之若骛。既使潘金莲出了格,有了过节,武松看在一双侄女份上,如何对潘金莲下得了手?

所以,武大郎不生育,没有留下一男半女是《水浒传》特有的安排,多思无义。

《水浒传》武大结婚那么久为什么没留下一儿半女呢?

(原创)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一,潘金莲是大户人家侍女,对于男女之事肯定是熟知的,同房时女人什么时候能怀孕和什么时候不易怀孕她都拿捏的很准,所以怀孕与否由她掌控。二,武大是个懦弱之人,和潘金莲的同房机会肯定是少之又少,没有留下儿女也在情理之中。三,武大在性功能方面有可能不大正常,有阳痿等性障碍,导致不育也是可能的。

终上三点,虽然武大和潘金莲结婚几年,没有留下一儿半女也就顺理成章了。

《水浒传》武大结婚那么久为什么没留下一儿半女呢?

《水浒传》是小说,武大郎与潘金莲有不有后,是写小说的施大侠在安排。

如果他俩有后,你叫武二郎杀嫂子怎么下得了手!?杀有顾虑,不杀难解气,会让英雄武二郎陷于两难境地。于心何忍!

所以,武大郎与潘金莲结婚那么久为什么没有后,就不要去想了[呲牙][呲牙][呲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