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桥部队主要是负责什么的?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欢迎关注虎哥的头条号。我们都知道在军事上,如何能快速通过难以逾越的地形,是军事上的重要课题。曹操赤壁一战为何惨败,不就是长江天堑难以逾越,只好自作聪明搞了个铁索连环,结果被东吴一把火杀了个精光。而舟桥部队就是专门解决曹操所面临的这种难题,没有桥或者桥被故意损毁的情况下,如何能快速的让部队通过。他们是负担渡河工程保障任务的工程兵,基本任务是构筑浮桥渡场、门桥渡场,保障部队能够快速的通过江河障碍。
而解放军的舟桥部队创立也是由来已久。早在1951年,就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工兵司令部。到1967至1975年期间,根据任务的变化,我军将部分建筑团改变为舟桥团。此后,舟桥部队就成了重点建设对象。从2000年开始,解放军舟桥部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进行各类抢险救灾。2008年汶川地震,我舟桥旅携带的新型带式舟桥,在水网稻田和丘陵等复杂路况下搭桥修路,为支援灾区搭建了宝贵的生命通道。2016年武山湖太白湖告急,超过1999年最高水位0.5米,危难时刻,舟桥旅开赴抗灾前线,在武山湖连续抢险18个小时,不少战士手里的手里拿着矿泉水和馒头,却还没来得及吃就睡着了。
我军的研究人员,还在多种重点型号舟桥研制中,发明了铰位移传递法,解决了非规则铰接体系浮桥总体计算的难题。创造行的提出两种不同结构体系的浮桥有机地结合为一体,采取动力周与整体式桥跨刚性连接成为带式漕渡门桥的新技术,使装备的漕渡能力成倍增长。一旦战时发生,我军在进攻时,敌人炸毁了桥梁,我们就可以让舟桥部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搭建起能够快速通过的桥梁。战场上,时间甚至比生命还重要,横穿长江的887.5米长的钢铁巨龙只需要26分52秒,你想想世界上能有几条长江。其他的恐怕只需要花费更短的时间,就能搭好通道。到时,再也不会有什么强渡大渡河、千船百轲过大江的事情了。
舟桥部队主要是负责什么的?
介绍舟桥部队之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1950年11月长津湖战役,美军第十军一个师被我一个兵团包围。
为了切断敌军的退路,我军出动爆破小组,将敌人南逃的陆上唯一退路——黄草岭山口一座桥桥面炸塌。
没有料到,敌人一夜之间就将桥修好。
我军爆破小组再次赶到,用了数百公斤烈性炸药再次将桥墩炸掉,这次大桥完全垮塌,出现桥8米多长的缺口。
他们估计,没有十天八天这座桥难以修复,敌人插翅难逃。
于是我军战士放心地回去了。
可是仅仅过了24小时,这座桥就奇迹般通车了,被困美军得以脱险,煮熟的鸭子飞了。
原来,美军第314军事运输机联队8架C-119运输机从后方运来了便携桥组件,空投下去。
美海军陆战队的工兵们和美国陆军第58工兵舟桥连在极短的时间内组装成一座临时桥,让无数美军化险为夷。
因此,美军称它为救命桥。
这个工兵舟桥连,就是舟桥部队。
由此可见,舟桥部队多么重要。
舟桥部队不光是现代有,在古代就存在了。那些描述古代战争的文学作品,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句话:遇水架桥、逢山开路。
那些开路、架桥的部队,就是舟桥部队。
兵法有云,兵贵神速。
要想把握战机,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击,完成作战任务,必须要抄近道。
所以如果前进道路上没有桥梁,或者桥梁被冲垮的时候,不能绕道,那样会贻误战机。
兵法还说“兵者 诡道也”,要敢于不按常理出牌,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在战争中,要不走寻常路,以达到神兵天降的效果。
这样的路肯定是困难重重,就需要舟桥部队就地取材将天堑变通途。
因此,舟桥部队在战争中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中国古代兵书《六韬·虎韬》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军队就备有“渡大水”用的“飞江”“天潢”和“越沟堑”用的“飞桥”等器材,负责运输铺设这些器材的部队就是最原始的舟桥部队。
三国时期,在赤壁之战中,为了克服北方士兵不习惯水战的困难,曹操曾经将自己战船首尾以铁索连接到一起,使士兵在船上行军作战的时候跟在陆地上一样。
那些连在一起的船,跟浮桥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灭南唐之战中,赵匡胤曾经下令在长江上架设由竹子、龙舟制成的浮桥横渡长江,这大概是中国古代舟桥部队的大手笔。
到了近代,清末的湘军和淮军中已经有专门负责架桥的分队,他们已经是比较正规的舟桥部队。
由此可见,舟桥部队在我国的起步很早,发展也比较快。
中国如此,国外的舟桥部队也毫不逊色。
在欧洲,公元前五世纪之前,欧洲各国军队就出现了舟桥部队。
公元四世纪,马其顿在对波斯的战争中,就曾经用随军携带的气囊和可分解的木舟架设浮桥。
在十七世纪爆发的欧洲三十年战争期间,荷兰和法国等国的军队都有舟桥部队,他们出征的时候,都携带有舟桥器材。
现代战争中,舟桥部队更是必不可少,舟桥设备也与时俱进。因为随着炸药、炸弹和作战飞机的出现,战争中桥梁、道路被破坏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而且现代战争中,重型火炮、汽车、坦克等纷纷走上战场,军事装备重量越来越大,对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保证这些军事装备能顺利通行,原有的道路桥梁就不能指望。
即使是和平时期,舟桥部队同样不可或缺。
因为在遇到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的时候,道路交通设施就可能被老天破坏。
没有舟桥部队,抗震救灾就是一句空话。
在救灾的时候,时间就是生命,只有舟桥部队才会争取宝贵的时间。
所以各国都会自力更生,携带高载重量装备以备不时之需。
如日本的百式舟桥器材、美国的铝质舟桥和苏联的“恩2波”舟桥、我国的63式/GZQ310型轻型舟桥等。
舟桥部队只是一个泛称,确切的叫法是工兵部队。
1967年第3次中东战争期间,埃及军队的舟桥部队(工兵部队)为了渡过170公里长的运河,假设了10多个浮桥,使埃及5个装甲师强在短时间内渡过苏伊士运河,突破了以色列修筑的“固若金汤”的巴列夫防线。
伊拉克战争期间,为了阻止美军前进的步伐,伊军炸掉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所有的桥梁。
为了保障美军快速向巴格达推进,美军舟桥部队(工程兵部队)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架起了一座座巨型浮桥,数万美军得以迅速通过,打了伊军一个措手不及。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舟桥部队也可以大显身手。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通往灾区的桥梁道路受损严重,救援工作无法及时展开。
紧要关头,舟桥部队出现了。
原成都军区某工兵团在极短时间内,架起了重型舟桥,让一批批救灾物资和机械设备得以顺利通过运到灾区,为抢险救灾作出了突出贡献。
进入21世纪,随着材料技术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舟桥装备不断更新换代。
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运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舟桥机电一体化作业。
可以这么说,现代战争和抢险救灾中,舟桥部队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舟桥部队主要是负责什么的?
舟桥部队主要是负责什么的?顾名思义,舟指的是船,桥就是桥。舟桥部队等同古代战争中的先锋部队,先锋部队的职责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保障大部队迅速顺利通过扫清路障和架设通道。现代的舟桥部队也是如此,不同的是现在的舟桥部队反应迅速,灵活多变架设浮桥速度以分秒计算,快到令人惊奇,更能适应现代战争舜实万变的特点。他的主要责任就是保障作战部队在最短时间内能迅速顺利的通过路障。
舟桥部队主要是负责什么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554条回答。
舟桥部队是工兵的一部分,工兵是军队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没有工兵是无法作战的。
工兵主要是任务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其中打的搭桥尤其重要。
军事作战中,有一个死穴,就是渡河。
这是因为军队有大量的辎重,需要通过车辆或者马匹运输。
而一旦遭遇河流,如果没有合适的桥梁,军队是难以通过的。有人说涉水过河,除非是轻装部队,而且河水非常浅。
如果是较深的水或者携带大量辎重部队,对不起,没有桥梁就死路一条了。
在著名的湘江战役中,红军和敌人就是围绕着浮桥作战,林彪和彭德怀的精锐红军部队,为了保护桥梁付出巨大代价。
而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黄百韬撤退时曾要求刘峙派徐州工兵部队,在撤退的必经之路大运河上修建浮桥。
但刘峙的能力较差,部署较慢,工兵部队迟迟没有出动,导致灾难性后果。
当黄百韬主力由新安镇西南之窑湾渡运河西撤,运河上只有一座铁路桥。
黄百韬10万大军,车辆和人员拥挤在桥上,还有随军撤退之地方行政和党务人员,一团混乱,被粟裕大军追击包围。
所以,解放军一直非常重视州桥部队的作用。
在50年代,解放军苏制化以后,就大量组建了州桥部队,包括团、营、连,分属统帅部、军区、陆军军和师。
需要说明的是,70年代开始解放军大大缩减了工兵的规模,由原来的50万人缩小了很多,但州桥部队反而有所扩大。
事实证明,这是睿智之举。
在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解放军进入越南北部作战。这里虽是山区,但河流众多。
解放军舟桥部队发挥巨大的作用,他们行军甚至在一线作战部队前面,冒着敌人枪林弹雨修建和修复桥梁,组织船只强渡、偷渡等等。
越南人也深知工兵的重要性,对于解放军工兵重点打击,并且频繁组织小股部队和游击队偷袭桥梁。为此,工兵也有不少的伤亡。
80年代开始,解放军认为台海存在激战的可能,开始编组了特种舟桥旅和工兵旅。
由此,舟桥部队有了旅一级的建制,完全不同了。
1982年,新组建特种舟桥部队。
萨沙因为机缘巧合,曾经去过驻扎在我们南京的舟桥旅。
这里的训练非常严格,甚至到了残酷的水平,个人认为强于普通陆军作战部队。
新兵来了以后,首先就要学游泳。这里可不是游泳池那样慢慢地上一二堂课,而是教一些要领以后立即让士兵下水。
这样自然要吃一肚子水,但很快就会学会游泳。毕竟州桥部队,不会游泳怎么行呢。
官兵的精气神也很强,工兵装备很先进,但普通步兵装备就落后了一点。萨沙多年前去的时候,他们还有装备部分56式冲锋枪,已经用了很多年。
官兵也认为:一旦打台湾,我们就在最前线,不好好练肯定不行。
舟桥部队主要是负责什么的?
我是七十年代的舟桥兵,对这个问题有着深刻认知。简单的来说舟桥兵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我国红军时期有飞夺泸定桥,突破乌江之战,都是红军为了摔掉国军的围追堵截,使红军胜利过江,才保存了红军的实力。
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朝之隔的鸭绿江桥就是志愿军的后勤保障线,美军利用飞机几次炸断,都是我军涉水重新架起,确保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往前线。
建国后我军特别重视舟桥兵的建制,师以上的部队建制舟桥连,军区建制舟桥团。在一九七九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舟桥兵又大显身手,越南境内多处是丘岭河沟,每当遇到河流,都是舟桥兵首当其冲,使河道变通途,帮助我军顺利跨河作战。
进入新时代,我军成立了集团军,对舟桥兵更加重视,各个集团军建制了独立的舟桥旅,半个小时就能架成黄河舟桥,使坦克、战车、部队短时间内能够顺利通过,这样能帮助我军做到迅速反应、及时应战。
舟桥部队主要是负责什么的?
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中,黄百韬自言自语:“为什么我这么愚蠢,在新安镇等了足足3天,竟然没想到在运河上架上几道浮桥”。
带来的结果是黄百韬兵团十几万人,仅靠一座陇海铁路桥,拥挤混乱地从运河撤退过去,导致贻误战机,华东野战军13个纵队趁机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黄兵团在碾庄全军覆没,身经百战的黄百韬兵败身死。
如果黄百韬从新安镇向西转进的时候,能够尽早在运河上架上三道浮桥,那么可以肯定黄兵团即便不能全身而退,决不会那么快的被包围。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就像生命不会重来一样。
几座浮桥,竟然决定十几万人的生死,你说,舟桥部队是干啥的?
高远摄于河南
1947年6月底,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一举渡过黄河天堑,发动鲁西南战役,拉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从此刘邓大军的名号开始叫响。
组织渡运刘邓大军的是冀鲁豫军区黄河河防指挥部。
1949年4月,黄河指挥部组织人力物力,在当年刘邓大军渡黄河的地方架起了浮桥,7天7夜,渡运了林、聂首长率领的四野百万大军南下。
这也算是人民解放军里面最早的地方舟桥部队了吧?
这支部队,解放后转交地方,1959年成立了山东省交通厅黄河航运局。
1969年黄河航运局实行军管,1970年归属山东省交通邮电局直接领导,下属单位按照海军的建制进行管理。
1989年,黄河航运局利用自行设计建造的双体承压舟,搭建起来黄河山东段第一座不间断通行的黄河公路浮桥,1990年济南泺口浮桥黄河正式通车运行。项目也作为军地两用战备舟桥科技成果,进京展览并获奖。
1995年,采用新型双体承压舟搭建的黄河浮公路桥,是当时全黄河唯一双向通行最大规模公路浮桥,并圆满完成济南黄河公路大桥封闭维修交通分流任务。
黄河航运局资料
200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济南军区、山东省交通厅战备办公室、黄河航运局等单位联合在济南举行“军交2000”战备军事演习,演练科目是在黄河上迅速架设公路浮桥,并通过车辆和坦克进行模拟通行。
现在解放军的舟桥部队已经发展成了全机械化、全天候的保障部队,战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保障军队及时顺利通行。
抗战救灾、抗洪救灾,在地震塌方、洪水阻断、桥梁崩塌的时候,人民解放军的舟桥部队大显身手,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架设军地两用的桥梁,保障人车通行,保障物资供应,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及时保护。
黄河航运局资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