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跟了曹操会怎样?
在三国当中,诸葛亮可谓是刘备的大救星,隆中对策为刘备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从此刘备不再盲目的东奔西走,而是有了确定的战略方针,取荆州,占益州,再以此为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等待有利时机,荆州益州两路出兵,挺进中原,恢复汉室。
刘备有了诸葛亮的隆中战略后,才把作战方针由防守变为进攻,主动收取了荆州益州之地,成就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霸业。在刘备生前,诸葛亮的军事才华根本没有机会施展,刘备深深知道,诸葛亮长于治国,至于军事,刘备还是不放心的,所以每每作战,都是亲自挂帅,由庞统或者法正为军师,让诸葛亮治理后方,为前线提供支援。
诸葛亮的军事才华是在刘备死后才得以体现,南方平叛,北方伐魏,打了很多战争。从总体上说,军事上还是很不错的,对付南蛮孟获显得绰绰有余,但在对付曹魏的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几次战役下来,损兵折将,没有寸土之功。街亭与陈仓之败,暴露了诸葛亮在军事上的许多短板。
这就是真实的诸葛亮,客观的说,刘备没有诸葛亮,根本就不会成事,也就没有三分天下了,这就是隆中计划的重要性,也是诸葛亮一生最拿得出手的东西。至于谋略方面,不会比曹操方的贾诩,郭嘉强多少,但是治国方面,诸葛亮是三国之中顶尖的存在,他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
如果诸葛亮跟了曹操,天下早就统一了,根本没有以后几十年的战争。因为刘备没有诸葛亮,早被曹操灭掉了。而东吴的孙权,没有刘备的联盟,也抵挡不住曹操的大军,可以说三国统一的关键点还是诸葛亮的参与,他是关系整个三国战局的人物。
至于诸葛亮到曹操方是否能得到重用,答案是肯定的,以曹操之睿智,是不会埋没人才的。与刘备不同的是,曹操开始根本不会重用诸葛亮,诸葛亮只能靠自己的本事逐渐得到曹操的重视,最终成为曹操阵营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如果诸葛亮跟了曹操会怎样?
诸葛亮与曹操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可能走到一起。曹操自迁都许都就萌发了不臣之心,加上新投奔他的人都是为功名利禄而来,看到汉室朝廷暗弱,都想拥戴新主。为此,劝曹操迁汉室于许都,就是为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加强自己曹氏集团的势力。而诸葛亮虽蛰居山野,但天下大势了然于胸,等待的是择主而仕。当刘备三顾相见,一闻其志向,便死心塌地辅定了刘备。何也?志同道合,志趣相投,一见如故,相通相知,士为知己者死,一生何憾?假如诸葛亮辅佐了曹操,荀彧、孔融、崔琰、杨修就是他的下场,难道诸葛亮的眼光还不如这几个人吗?
如果诸葛亮跟了曹操会怎样?
假设如题主所问的事实成立了,那么诸葛亮的命运堪比荀彧。
不少读者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认为诸葛亮是无所不能的,然而并不完全是这样,诸葛亮之于刘备堪比荀彧之于曹操。
诸葛亮以治国见长,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战略家。但他在行军打仗方面并不是超一流的,计谋不比法正。诸葛亮也绝非三国唯一一位有《隆中对》战略的人,鲁肃就提过类似的战略。
晚年的诸葛事必躬亲,他虽然非常聪明,但也变相的压制了年轻文武。
刘备集团少了他是一个大损失,但也不一定至于灭顶,而他加入曹操也就是锦上添花,曹操能臣比较多,而且那时候人才也多出于中原。
诸葛亮是政治家,他有自己的政治理想,那就是维护大汉,这一点又是和荀彧很像,想必他去曹操集团不会大的改变历史走势,他则可能因理想而早亡。
如果诸葛亮跟了曹操会怎样?
说到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相信很多人会说是诸葛亮,的确,在小说《三国演义》的渲染下,诸葛亮神机妙算、习阴阳、懂八卦,被誉为“智绝”,在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也是十分杰出的人才,维持了蜀汉后期的发展。此外,曹操也是许多人心目中的一大智者,他抓住时机在汉末称雄,占据了北方,并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步步走上高位。
在历史上,诸葛亮被刘备多次拜访的诚意感动,不但为他谋划了著名的“三分天下之计”,还同意出山相助。此外,在曹操兴师南下之际,诸葛亮前往江东,说服了孙权与刘备联合,这才有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刘备在诸葛亮战略的指导下,成功据有了荆、益二州,拥有了和曹操较量的本钱。可以说,原本漂泊不定的刘备之所以能够和曹操、孙权相抗,诸葛亮功不可没。那么,如果诸葛亮跟了曹操会怎样呢?
我们大胆假设,将诸葛亮被刘备招揽的历史删除,改为他投奔了北方豪强曹操,这样一来,历史会怎样进展呢?一开始,刘备是以宾客的身份前往荆州依附刘表,并被安排到新野驻扎,这一时期,刘备漂泊半生,但始终没有对未来的清晰规划。后来,在荆州享有盛名的徐庶前来投奔,为刘备的谋士阵营增加了分量。
历史上,徐庶为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这才有了三顾茅庐、隆中对等历史事件,而如果诸葛亮投奔曹操,这些故事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于是,笔者推测,因为诸葛亮没有给刘备三分天下的建议以及具体的实施办法,刘备不会第一时间想到结好孙权、西取巴蜀。所以,当曹操举兵南下时,刘备会做的先是南逃,而后不一定会寻求孙权的帮助。
另一边,刚刚失去郭嘉的曹操急需一个顶级谋士,而按照他对人才的辨别能力、用人不疑的态度,诸葛亮的建议会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在诸葛亮《隆中对》的谋划中,“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所以进攻荆州,掌握交通要地是当务之急,随后,“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的益州便是接下来的目标。
至于江东,因为“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所以留到最后攻取。于是曹操的进军路线便是先取荆州,再取益州,最后攻下江东。而刘备这边,因为曹操南下而随之南逃,到荆南地区,随后因为无人联系东吴而难以求援,或许会选择依附于占据益州的族亲刘璋。于是,刘备先是西逃,而曹操趁机占据荆州,和东吴对峙而不开战。
凭借刘备的雄才大略,区区益州还是不在话下的,从刘璋手中夺取益州后,刘备便占据了西南的险要之地,而曹操这时也将目光对准益州,二者的战争不可避免。笔者猜测,即使曹、刘、孙对峙的局面还是会形成,但刘备终会因为实力的差距而被更快消灭,取得西凉、益州后,曹操顺势南下攻吴,经历一番拉锯后应该也是能够将东吴消灭的。
如果诸葛亮跟了曹操会怎样?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对于曹操来说,手下武将、谋士众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自然,诸葛亮才能堪比司马懿。
如果诸葛亮活得足够长,曹魏可能会让诸葛亮掌权以牵制司马懿。
这样司马懿难以夺取曹魏大权。
可惜,诸葛亮234年就死了,而司马懿活到251年,整整多活了17年。
而司马懿掌握曹魏大权,是249年高平陵之变以后的事情。此时诸葛亮已经死了10多年,也是无能为力了。
那么,刘备会怎么样?
其实刘备集团中,也不是诸葛亮一个厉害角色,比如庞统也是很厉害的智囊,在四川意外死亡。
而赤壁之战,刘备起到的作用很有限,主要是打酱油,更别说诸葛亮。
攻打四川,诸葛亮也就是其中一路军马。
直到夷陵之战刘备惨败,刘备御驾亲征也不带上诸葛亮。
诸葛亮真正牛逼,是刘备死后掌握大权,尤其是多次北伐。
但退一步说,就算不北伐,让魏延哪怕王平那样攻势防御守住汉中一线,曹魏也未必攻得过来。
至少维持到诸葛亮死的234年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历史上任何一个人物,其实都不是完全无法取代的。
人才多的是,没有这个还有那个。
如果诸葛亮跟了曹操会怎样?
如果诸葛亮跟了曹操。
刘备更加麻烦,当然,或许还能占据一些小的城池,但是搞不大的。
因为,荆州是诸葛亮定计得的。益州也是。汉中也是诸葛亮打下来的。
刘备得天下,靠的就是诸葛亮。当然刘备得的是三分之一天下,不是整个天下。
刘备依靠诸葛亮过多,如果没有,实在不行。你看没有得诸葛亮的时候,一路败仗,被曹操追着打。有了诸葛亮才稳定了。
如果没有没有诸葛亮,刘备肯定做不大。这是必然的。
诸葛亮跟了曹操,肯定如虎添翼了。
曹操可能加速统一天下的速度。因为曹操底下武将多,又得诸葛亮等谋士,那还得了?气吞万里如虎。恐怕就是如此了。
诸葛亮在三国里智谋超群,绝非等闲之辈,他未出茅庐,三分天下,七出祈山,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不是一般的人。
所以他不论去投曹操,还是孙权,都会给予对方极大的帮助。
但是依据诸葛亮的性格和政治抱负,他是不会归入曹操阵营的,因为他认为曹操是盗取汉室江山的贼,
汉贼曹操,是他对曹操的评价。他认为刘备的名义比曹操要正,毕竟人家是汉室皇亲,虽然不是那么亲,但是也算是血脉一只吧。
(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