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虎王坦克在二战真的天下无敌吗?
“虎王”坦克是二战德国研发的最后一款重型坦克,其总重接近70吨,比虎式坦克还高了十余吨,这意味虎王坦克可以装备比虎式坦克更加厚重的装甲和强大的坦克炮,但是“虎王”坦克的发动机马力却和“虎式”坦克差不多,而虎式坦克在前期的超高机械故障率就已经让德军装甲兵头疼不已,更重的“虎王”坦克在这方面比虎式坦克更加严重,因此对后勤补给也更加依赖。虽然“虎王”坦克在各项技术指标上非常强大,但是它并非德军真正需要的坦克,尤其对于战争后期的德军而言。
“虎王”坦克正是装备德军时已经是1944年,此时的德军已经在各条战线全部转入了战略防御,对于那些装甲厚重的重型坦克已经基本没有需求,这种重型坦克主要用于正面突击坚固的地面防线,以及抵抗对方的重型坦克的反冲击,因为本质上坦克是用来进攻的,将坦克用于防御作战是很大得浪费,一般由更加廉价的突击炮和反坦克炮以及坦克歼击车来担负防御任务。不得不承认,像“虎王”坦克这样的重型坦克在阻止敌军的重型坦克进攻时具备更大的优势,可以从正面击退敌军的重型坦克,不过鉴于进攻中的重型坦克经常会使侧翼暴露出来,所以德军的突击炮以及其他反坦克炮也可以通过伏击的方式来摧毁敌军的重型坦克。
战争后期德军在数量上已经处于极大的劣势,德军装甲部队经常要和数倍于己的盟军坦克抗衡,这样就要求德军坦克必须具备持续的作战能力,而“虎王”坦克在这方面缺陷严重,首先过重的重量使“虎王”对燃料的消耗极大,经常需要进行燃料的补给,而1944年罗马尼亚的油田丢失加上盟军对德国本土合成油厂的空袭,德军已经无法得到正常的燃料供给了,缺油成为了德军装甲部队的常态,这极大的限制了虎王坦克的持续作战能力。另外频繁的机械故障也让虎王坦克遭受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尤其在后期德军一直在不断的撤退之中,“虎王”坦克一旦出现机械故障,往往不得不被迫自爆抛弃,超过一半的“虎王”坦克是由于缺油和机械故障而损失掉的。
德军装甲部队在后期基本充任德军步兵的预备队,来回在战线上奔波去封闭那些已经被盟军打开的缺口,尤其在东线这样的宽广的战场,德军装甲部队一直处于机动作战的状态下,部队在消除一个地方的危机后,往往要立刻赶往下一个危机区域,这样对坦克的越野能力就提出了很大的要求,“虎王”坦克不具备较长距离的越野能力,所以这种坦克完全不适合东线战场,在战线比较稳定的西线战场还较为适合。“虎王”坦克的数量很少,出勤率也不高,对战场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德军在后期倚仗的还是机动性较高的三号突击炮等中型装甲车辆以及步兵手中的“铁拳”反坦克火箭来执行繁重的反坦克任务。“虎王”坦克只有在保证充足的后勤补给和维护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但是这些条件在后期都不具备,所以“虎王”的无敌只是理论上的,它算得上是一件失败的作品,完全不适合当时德军的作战需求。
德国的虎王坦克在二战真的天下无敌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虎王坦克确实很牛逼,但综合性能还不如虎式坦克,也谈不上无敌。
我们一个个来看
KwK43 88毫米坦克炮
这是虎王坦克的杀手锏。这种88毫米火炮非常厉害,不但可以击穿所有盟军坦克的装甲,还具有很高的命中率。
经过测试,虎王坦克主炮由优秀坦克车组操作,炮击静止的敌人坦克。在1000米距离的命中率超过95%,1500米外超过80%,2000米外则为60-76%,这个数字非常惊人,比今天的坦克也差不了多少。
而88坦克炮使用PzGr39型穿甲弹,1000米射穿200毫米倾斜装甲,2000米击穿130毫米装甲。
如果是用更先进的PzGr. 40/43,1000米射穿240毫米,2000米射穿155毫米。
而美军最厉害的M26潘兴中型坦克,正面装甲才114毫米,一炮就完。
虎王坦克的装甲防御很厉害。
正面为40度倾斜150毫米装甲,炮塔正面为80度倾斜180毫米装甲。
这两个装甲都大大强于虎式坦克。
苏联最强的122毫米46倍口径反坦克炮,1000米距离可以击穿145毫米垂直装甲。
大家注意是垂直装甲,而虎王是倾斜装甲,所以苏军火炮射不穿。
除此以外,虎王坦克就比较垃圾了。
它的机动性很烂。
接近70吨的重量,使得越野时速仅仅15到20公里。这个速度太低,比士兵行走速度高不到哪里去。
作为德军闪电战的坦克来说,虎王显然完全不合格。
而且虎王的可靠性很差。
501重装甲营的45辆虎王坦克经过行军赶到前线时,仅仅剩下8辆。而分配到装甲教导师的5辆,干脆全部抛锚,只能炸毁。
相比起来,虎式坦克的可靠性要高得多。
一说这是虎式坦克诞生的太迟,1943年以后德国军工质量在大轰炸下明显下降的结果。
不过,虎王坦克作为重型坦克歼击车,还是很吓人的。
SS102重装甲营的鲁道夫-维斯特军士长回忆柏林战役时,这么说“装甲板被打得哐哐直响……我们被三枚炮弹同时击中,前后被6发炮弹击中,但都没有击穿,虎王万岁!”
德国的虎王坦克在二战真的天下无敌吗?
虎王坦克,对于这型坦克我们只能说它很优秀,但不至于天下无敌,我们都知道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和它差不多体量差不多火力的坦克不是没有,比它大比它猛的坦克也有不少,我们只能说虎王坦克很优秀,但不至于天下无敌。起码虎王坦克名气在那摆着呢,知道它的人很多,战斗中表现的也很出色。试想一下,如果它真的天下无敌后面怎么会有九十吨的狮式坦克和一百八十八吨的鼠式坦克?别管这两种坦克有没有投入实战,起码德国抱着的是能造出比虎王更猛的坦克的心态。
同时代的著名坦克,像苏联T-34、日本九七式、美国的谢尔曼、英国的十字军,这些坦克要和虎王坦克一对一或者成集群地硬怼,多数都是必败无疑,少数能击毁虎王坦克,但是战场上毕竟不是靠小概率、靠侥幸来搞定问题。那时候坦克比较简单,不像现在还能靠电子设备占据优势,只能靠机械上的性能。对着轰,你打不穿我,我能击毁你,那就算赢了。
虎王坦克本身是有缺点的,和原先的坦克相比重量提升了,发动机没提升,使得它在战场上的机动能力受到限制。如果坦克跑的快,炮弹飞过来是可以靠速度闪开的,但是没速度只能靠装甲扛着,虎王坦克的数量本来就有限,如果遭遇成群的小坦克圈踢,装甲早晚被打残了。
那时候很多国家因为德国的虎式坦克和虎王坦克才开始设计高防御、强火力的坦克的,因为优秀才换来这种重视。但是仅仅是优秀,天下无敌就被否定了,一款坦克总有脆弱的地方,炮塔和底盘的缝隙、炮塔的后面、位于后方的发动机,这些都很脆弱。还有战场上毕竟不是一种坦克硬碰硬,坦克的上方如果遭遇大口径榴弹炮和火箭炮的打击,必死无疑。
德国的虎王坦克在二战真的天下无敌吗?
坦克在一战就崭露头角;在二战时是时成为陆战之王。
准确地说,是德军让它一举成名的。无论是闪击波兰,还是臣服法国,德军装甲集群都表现非凡,让对手胆寒。
毫不夸张地说,二战中德军的坦克,性能绝对领先,包括德军的这款虎王坦克。
虎王坦克是纳粹的绝唱,是德军大规模装备的最后一款重型坦克。
关于虎王的性能,有褒有贬。
有人说它好,把它夸成一朵花,无可挑剔。
有人说它孬,把它贬为豆腐渣;一无是处。
那么,虎王坦克到底性能如何?虎王并非十全十美,也不是一无是处;但不管怎么说,它是一款综合性能不错的坦克,可以给它好评。
虎王从1943年正式开始设计,要求在1944年准备部队。
苏联的T34从研制到服役,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美军的谢尔曼中型坦克,从研制到准备部队,也用了两年半的时间。
在一年时间内研发一款新型坦克,时间显然过于仓促。
而当时德国已经在战场上陷入被动,资源短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材料无法获取。
这就是说,虎王坦克就像一个早产儿,有先天不足的地方。
缺陷一:动力不足虎王坦克有两种炮塔,装有保时捷炮塔的虎王自重68.5吨 ,而装亨舍尔的炮塔重69.8吨。
虎王采用的是黑豹中型坦克的迈巴赫HL230P30汽油发动机,动力只有700马力,妥妥的 小马拉大车。
这样一来,“虎王”坦克的行进速度只有30千米每小时,通过路况不好的地段时速更低。
由于动力不足,发动机必须高速运转才能保证坦克正常行驶,这必然大大缩短发动机寿命并降低其可靠性。
缺陷二:故障率高“虎王”坦克采用的是两种款式的履带,采用了交错负重轮设计。
这样的设计优点是可以能够极大降低坦克对地面的压力,有利于坦克通过任何复杂地段如松软、泥泞地区。
但是这样导致履带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维修困难。
悬挂系统、电力传动等等多种新技术,使得“虎王”坦克的故障率较高,进行维护保养的周期较短。
致命的是汽油发动机极易点燃着火。这一结果并非德国人无知,而是在于他们一直没有车用柴油发动机的成熟技术,也缺乏生产柴油发动机的金属原料。
重量大、油耗高。
重量大,机动性差,一般桥梁无法通过。
但是虎王有它的优势,即防护能力和进攻能力超强。
虎王的主炮为71倍径的88毫米长身管KwK 43 L/71坦克炮,比88毫米KwK 36 L/26炮管还长1.3米,达到4.96米。
它可发射39式被帽穿甲弹,40式碳化钨芯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其中穿甲弹初速600米/秒,破甲厚度90毫米,可以在1000米之内,轻松洞穿二战时期美军谢尔曼坦克和苏军的T34的主装甲。
相对于虎式坦克的直板,虎王坦克的车身和炮塔都采取了倾斜装甲设计,防御能力惊人。
虎王车体正面装甲厚达150mm,而炮塔正面也有180mm厚的装甲防护。
车体侧面装甲 80mm,炮塔侧面装甲80mm,车体正面装甲 150mm。
当时盟军坦克装备的火炮,大多是75毫米反坦克炮,在30米的距离都无法将其击穿。
因此说,二战战场上真正的陆上王者,能完全碾压对手;直至战争结束,盟军方面也没有找出对付它的办法。
那么虎王坦克在实战中的表现如何?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战役中,101SS重坦营的魏特曼指挥战友,在跟英军英第7装甲师的坦克大战中,击毁英军27辆坦克、14辆半履带车和 14辆布伦通用载具,他们只损失了6辆虎式坦克。
从那之后,英军看到虎王坦克就心惊胆战,不敢上前,都要呼叫空军。
1944年10月进行的德布勒森战役中,德军投入的坦克不足300辆,击毁了苏军500辆T34.85坦克,和1S坦克。
其中121辆是装备了虎王的503重坦营击毁的,他们只损失了25辆虎王,其中10辆是被苏军击毁,2辆除了故障、13辆因缺乏燃料被德军乘员自行炸毁。
1945年3月20日,德军虎王跟苏军坦克狭路相逢,在通往皇宫堡的道路上,一辆"虎王"击毁了15辆苏军坦克。
柏林战役中,仅仅是4月21日一天,8辆虎王打掉了18辆苏军坦克。
虽然虎王无敌,但只生产了不到500辆,再加上盟军有空中优势,这些坦克显得微不足道,无法挽救德军败局。
德国的虎王坦克在二战真的天下无敌吗?
图注:今天保存在博物馆中的虎王坦克
虎王坦克的研制始于1941年德国发现重型坦克计划,但是由于虎式坦克服役后表现优异,因此后续坦克的研制工作变得缓慢下来。1943年初,新型重型坦克的研制工作开始,参与竞标的两家公司分别是亨舍尔和保时捷公司。两家公司很快推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亨舍尔公司的设计与豹式坦克相似,而波舍尔公司的设计更加前卫,一个炮塔前置、一个炮塔后置。经过审核,最终亨舍尔公司的设计被选中,其木质模型于10月20日向希特勒展示。1943年12月,位于卡塞尔的亨舍尔工厂开始生产新型重型坦克,编号“Panzerkampfwagen Tiger Ausf. B”,俗称“虎II”或“虎王”。
图注:博物馆中的虎王坦克,其车体采用了明显倾斜装甲设计
图注:虎王坦克使用的800毫米交错全钢负重轮
图注:虎王坦克安装的亨舍尔型炮塔,其特点就是前面的“猪头”防盾
图注:博物馆中安装了波舍尔型炮塔的虎王坦克
尽然从名字上看,虎王坦克是虎式坦克的发展型号,但是从设计上看,两种坦克是截然不同的。虎王坦克的车体采用了豹式坦克的倾斜装甲设计,其车体前装甲厚达150毫米,侧面装甲为80毫米。虎王坦克也采用了交错负重轮设计,其安装了18个通用性很高的800毫米全钢路轮,履带为800毫米宽的战斗履带。虎王坦克的炮塔巨大,外形设计却非常巧妙,分为两种:波尔舍型炮塔,外形流线,火炮防盾弯曲,火炮双节;亨舍尔型炮塔,棱角分明,火炮防盾壮硕,呈“猪头形”,火炮单节。在虎王坦克巨大炮塔中安装了一门88毫米KwK 43 L/71坦克炮,备弹84发。除了火炮,虎王坦克还安装有两挺7.92毫米机枪。虎式坦克由5名成员操作,其中车长、炮长和装填手在炮塔内,而驾驶员和通讯兵一左一右在车体前方。
图注:保存至今的猎虎坦克歼击车,其火炮口径达到128毫米
虎王坦克由亨舍尔公司负责生产,其量产工作从1943年12月开始,到1945年3月停产时产量为489辆,远远没有达到1500辆的量产计划。1943年,虎王坦克的产量为3辆,整个1944年产量为377辆,1945年前三个月的产量为107辆。最早生产的50辆虎王坦克安装了波舍尔公司生产的炮塔,后面的虎王坦克全部安装原装的亨舍尔型炮塔。虎王坦克仅有一种变型车,那就是安装了128毫米PaK 44 L/55火炮,这种战斗室正面装甲厚达250毫米的武器兼职就是一辆超级装甲炮塔。
图注:大量装备部队的虎王坦克,它们正在公路上前进
图注:布达佩斯街头的虎王坦克
图注:阿登战役中的虎王坦克,其搭载着几名德国伞兵
图注:城市战斗中的一辆虎王坦克
虎王坦克于1944年初开始正式服役,与虎式坦克一样,大部分虎王坦克也是装备独立重型坦克营的,它们被集中分配和使用。第一支装备虎王坦克的部队是第503重型坦克营,该营后来在法国诺曼底地区作战,有资料显示至少有一辆虎王坦克在战斗中被击毁。8月,装备虎王坦克的第501重型坦克营在东线第一次参战,在战斗中有一辆虎王坦克被苏军缴获。1944年末至1945年初,虎王坦克随德军在东西两线作战,它们先后参加了包括阿登战役、布达佩斯战役在内的多次重大战役,在最后的柏林战役中,仍有一些虎王坦克在市中心抵御苏军的攻击。由于装备时间晚,生产数量少,虎王坦克在战场上的表现没有虎式坦克那么抢眼。
图注:博物馆中的虎王坦克,前面是其使用的88毫米炮弹
图注:这种照片可以清楚的看到虎王坦克厚重的炮塔防盾和前装甲
作为虎式坦克的升级加强版,虎王坦克在火力和防护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火力上,虎王坦克安装了一门超长的88毫米KwK 43 L/71坦克炮,该炮在发射穿甲弹时能够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153毫米的垂直装甲,可以说没有那种坦克能够经得住它的攻击;在防护上,虎王坦克车体正面的150毫米装甲呈50度,而炮塔正面装甲更是厚达180毫米,当时绝大部分坦克都无法从正面击穿虎王坦克。
图注:两名美军士兵正在检查一辆被德军遗弃的虎王坦克
图注:一群快乐的英军士兵正在与一辆虎王坦克合影
火力和防护超强的虎王坦克在机动性和可靠性上却存在着极大的缺陷,这严重的影响了其作战。由于设计仓促,虎王坦克安装了虎式坦克的发动机,但是其重量却增加了13吨,这极大增加了发动机及传统行动系统的压力,导致其噩梦般的机械故障。超标的车重不但增加了耗油量,而且在虎王坦克的运输和修理回收中也带来了麻烦。经过统计,德军损失的大部分虎王坦克都是因为机械故障而被乘员主动放弃的,“腿瘸”的毛病极大地制约了其战斗力的发挥。
图注:阿登战役中,两名来自82空降师的士兵站在一辆被德军遗弃的虎王坦克上
作为二战德国研制装备的最后一种重型坦克,虎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虎王坦克外形高大,霸气十足,但是其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在拥有了强大的攻击力和防御力的同时其机动性和可靠性却成为弊病。平心而言,虎王坦克是一种并不成功的设计,尤其是在德军处于劣势的战争末期,它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时间,但是却没有得到与之平衡的战斗力。
虎王重型坦克性能数据:车长(米) 10.29
车宽(米) 3.76
车高(米) 3.09
车重 (吨) 70
速度 40千米/小时
搭载武器 88毫米炮×1,7.92毫米机枪×2
成员(人) 5
德国的虎王坦克在二战真的天下无敌吗?
二战时的虎王坦克(德军称虎B型重型坦克),虎王坦克整车重70吨,最高时速40公里每小时,正面装甲150一180毫米,后面和侧面装甲80毫米。装备有88毫米口经坦克炮,2挺7.9亳米口径机枪。虎王坦克只所以名声鹊起,被称之为二战最厉害的坦克,缘于它在战场上几次突出的表现。最著名的一次是"特霍夫村歼灭战",此役苏军近卫第9机械化军,24辆坦克在德国一个小村庄,"特霍夫村"休息时遭到3辆虎王坦克的伏击。最终德军三辆坦克在火炮掩护的情况下,歼灭了苏军的一个坦克营。二战时飞机与坦克算是战场上的大杀器,虎王坦克几次战场上优异的表现,及超强的火力,让其名扬世界。但也并不是说就天下无敌,就是最强的坦克了。英国人在美国制造的谢尔曼坦克的底盘上,安装了反坦克炮,改其名曰荧火虫坦克,又叫荧火虫谢尔曼坦克。其火力威猛到1000米以内,足可以穿透150毫米的装甲,并曾创下击爆6辆虎王坦克的事例。虎王坦克虽然火力很强,战场表现也很优异,但由于问世较晚,且生产数量较小,并没有对二战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