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助手秦舞阳十二岁就当街杀人,为何见了秦王却吓得发抖?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12岁杀人和做刺客没有观念。

史书中说,“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视。”

貌似很牛逼,12岁的小孩子,放在今天就是小学六年级或者初中一年级,就杀人了。

但是,史书压根没说秦舞阳杀得是谁。

在那个乱世,杀人其实不稀奇,杀过人的家伙实在太多了。

比如秦灭六国,杀了至少上百万人,秦军士兵亲手杀过人的最少也有几十万人。

杀人本身在当时不算什么夸张的事情,关键在于你怎么杀人,杀的是谁。

你杀一个007这种高级特工,同杀一个3岁小孩或者80岁老头,当然是完全不同的。

史书中只是说秦舞阳杀过人,如果杀的人很牛逼的话,书中肯定写了。

然而,书中却压根没写,唯一可能就是被杀的即便不是老幼妇孺,也是不值得一提的乡民。

第二,古代12岁杀人和今天不同。

今天12岁还是未成年人,但古代人不是这样。

在很多朝代,女孩十三四岁,甚至十一二岁,只要来了月经就可以嫁人。

男人也是如此,十四五岁结婚的太多了。

以汉代三国结婚时间为例:曹丕十六,曹睿十五,曹芳十三,曹髦十五,陶谦十四,诸葛瞻十七,刘禅十五,孙亮八岁(!),孙休十五,孙皓十七。

可见,当时十四五岁男人已经算是成年了,所以十二三岁仅仅是比成年略小。

今天我国男性的法定结婚年龄为22周岁,比古代迟了六七岁。

而今天14岁以下未成年人杀人,不需要负法律责任,但14岁以上就有负担了。

按照古人的类推,恐怕古代12岁以上未成年人杀人,都需要血债血偿了。

所以,秦舞阳杀人年龄,在古代算不了什么。

第三,秦舞阳没有见过大场面。

荆轲不管怎么说,是经历过大场面的,对燕国太子丹也是不卑不亢,而且颇有政治头脑,能够提出用樊於期的首级让秦王丧失警惕。

但秦舞阳没经过什么大场面,没见过什么世面。

突然让他到了一个很恐怖的环境,秦舞阳非常恐惧也是人之常情。

要知道,行刺秦王无论成功与否,荆轲和秦舞阳都死定了。

因为即便秦王被杀,他们也不可能逃出去,会被残酷处死。

秦国酷刑很多,这两人不是死这么简单,恐怕还是不得好死,不是被活活煮死,恐怕就是活着大卸八块。

秦舞阳看到秦宫警卫森严,认为自己必死无疑,生命进入最后倒计时,万分恐惧是正常。

其实,说来说去,秦舞阳压根不是做刺客的料。

他应该就是一个欺软怕硬,曾经杀死弱者的家伙罢了。

遇到如虎狼一般凶恶的秦王,秦舞阳吓破胆也就是必然。

荆轲刺秦助手秦舞阳十二岁就当街杀人,为何见了秦王却吓得发抖?

向弱者举起屠刀算不得勇敢,无非是恃强凌弱罢了,秦舞阳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典型的欺软怕硬,遇到硬茬,恨不得下跪叫爷爷。

而真正的强者,面对弱小者则抱有仁慈之心,面对强暴者则敢于亮剑,以暴制暴。就像《夏洛特烦恼》中的王老师一样,面对夏洛的“欺凌”一点也不还手,当夏洛被众混混儿围攻时,王老师三拳两脚就把那些混混儿解决了。夏洛这才知道,原来当时并不是他揍王老师,而是王老师用师者仁心将他“揍”了,所以他感觉到很不好意思,王老师呢,则表现得十分大度,把扇子哗啦一展,一边扇着一边道:“I"m a teacher .”瞧瞧,这才是真正的强者。

说白了,秦武阳就一逞凶斗狠找存在感的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这种人,死了真是为民除害。只是,荆轲可惜了,当时燕太子丹就不该着急催他赶紧刺秦。荆轲之所以迟迟不出发,是为了等一个朋友,可是太子等不及了,所以荆轲为了证明自己,只好同秦武阳这个成事不足的家伙去了。面对这个计划,荆轲早已知道了结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何其壮哉!

如果他真的等来了他那个朋友,我想,秦始皇很有可能得挂。

荆轲刺秦助手秦舞阳十二岁就当街杀人,为何见了秦王却吓得发抖?

秦舞阳这个助手并不是荆轲自己选的,而是燕太子丹强塞给他的,因为荆轲自己等待的助手一直没有出现,才无奈的带上了秦舞阳一起出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里的壮士只有荆轲,至于秦舞阳就在人们记忆里的只有那个战栗的少年。

秦舞阳十二岁就当街杀人,并不说明他有勇气,只能说明他有靠山,因此杀了人也不用承担责任,因此他才会有恃无恐,这和勇气无关,说他是亡命徒也不合适,他不是混混而是燕国名将秦开的孙子,也算是将门之后,因此他才能有恃无恐。我有人有靠山,别说杀一个人,就是杀更多的人也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但是这种事只在燕国境内有效。燕国人知道秦舞阳的背景,因此没有人回去触这个霉头,但是到了秦国就不一样了,这里可没人买秦舞阳的账,更何况他这次的任务是和荆轲一起刺杀秦王嬴政,这个事没人能摆平,他们本身就是有死无生。

因此秦舞阳见到了秦王后,吓得走路都走不好了,这个将门之后并不想成就什么威名,他不过想舒舒服服的活着,但燕太子丹对于他给予了太大的希望,而这些恰恰是他不能承受之重。荆轲是义士,我秦舞阳可不是,我是秦开的孙子,燕国著名的武士,他荆轲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我可是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去照顾呀!因此秦舞阳选择了退却,但是他退无可退,没有了助手的配合,荆轲的失败更加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荆轲被杀后,秦舞阳也被千刀万剐,想逃出生天,不过是自欺欺人。与其做个懦夫被后人耻笑,还不如做个义士让后人敬仰。

义士荆轲落寞的身影,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与他相对应的秦舞阳,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战栗的印迹。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荆轲刺秦助手秦舞阳十二岁就当街杀人,为何见了秦王却吓得发抖?

有一种东西,叫做气场!

有一种恐惧,叫基因压制!

荆轲,是春秋战国那个著名的乱世时期,四大刺客之一!其人,正是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代表,剑术高超,机智果断,扶弱济贫,打抱不平,义薄云天,是名副其实的游侠!

大秦朝,在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文功武略治理之下,日益强大,吞灭六国,一统天下,指日可待!燕国,已经感到火烧眉毛了。于是,燕太子丹,筑黄金台,召集天下勇士,抵御秦国。

于是,各路英雄豪杰,接踵而来。高渐离,荆轲,樊於期,田光,,一时云集。

众人拾柴火焰高,谋划以督亢地图和秦国仇人樊於期的脑袋,作为礼物,以鱼肠宝剑,卷入画轴,由荆轲献给秦王,借机刺杀秦王嬴政。

于是,荆轲要等待天下第一剑客盖聂,要两人同行,完成惊天动地的壮举。

可惜,燕太子丹等不及了,天天催促赶紧动身。等不来剑客盖聂,只好找人凑数。听说少年秦舞阳,十二岁杀人,不是凡人,于是,顶替盖聂同行。

易水河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众人易水送行,高渐离击筑,太子丹敬酒,荆轲引亢高歌,于是仗剑驱车,义无反顾,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尘滚滚,直奔秦国而去。

秦国嬴政大帝的殿堂,蟠龙雕凤,香气缭绕,钟鼎肃穆庄严,文武分列两旁,千古大帝当中端坐,不怒自威,目光如炬,召见来自燕国的使臣。

那荆轲,昂首挺胸,气宇轩昂,不卑不亢,玉树临风,后面跟着狠角色秦舞阳,拿着地图和木匣。

经过戈戟森严杀气腾腾的金甲卫队,迈入宽阔壮观的帝国中央大厅,荆轲神态自如。可怜了背后,那没念过书没见过世面的秦舞阳,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汗如雨下。

秦王嬴政大帝,一看来的两个人,一个八十公斤,一个九十公斤,一个训练有素,有备而来;一个惊慌失措,好不自在!

荆轲对秦王的问话,对答如流,身后的秦舞阳,一直在哆嗦,度日如年。

看见失态的秦舞阳,就问荆轲老师,这是咋回事?荆轲一看,就回答说,乡下小人,没见过世面,看见大秦帝国如此壮观,因此失态。秦始皇于是吩咐叫秦舞阳下去了。

结果,荆轲失去了一个帮手。等到图穷匕首见,荆轲一击不中,秦王嬴政立马走脱,有药师拿药包投荆轲,秦王拔剑不出,有人大喊背肩上可拔。于是,气质非凡武功高强的嬴政大帝,看见年轻人不讲武德,长剑在手,反杀荆轲!历史上最著名的刺客,败在千古一帝手上!

这最著名的刺客,是春秋战国四大刺客里面,唯一失败的。确实,名气最响的!

失败的原因,一是,荆轲名不副实,有为国为民的大侠情怀,却疏于剑术,他自己也知道,等待盖聂不来,也是天数!二是,秦舞阳有名无实,少年有胆气,确实市井小儿心态,没见过大场面,根本排不上用场!三是,秦灭六国,历史大势所趋,天数使然,太子丹、荆轲、高渐离等,再怎么厉害,也阻挡不了历史发展大趋势。

当然,保家卫国,热血壮士,视死如归,这些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因此,千古一帝秦始皇是好样的,同样,勇于救国的燕太子丹、荆轲、高渐离等,也是真正的大丈夫男子汉!

而秦舞阳那样的,外强中干,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市井小儿,平时咋咋呼呼,欺软怕硬,垃圾小混混,则是看似厉害,其实不中用的废物!

因此,能识人用人,是一个领导干部的关键所在!必须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事半功倍,取得事业的成功!!!

荆轲刺秦助手秦舞阳十二岁就当街杀人,为何见了秦王却吓得发抖?

我是炒米,我来回答。

秦舞阳12岁当街杀人,人不敢忤视。在那个年代,12岁不算是小孩子,到了战国末期,两国交战,动辄几十万人上阵,因而基本上14岁以上60岁以下的都是要上战场的,都是要拿性命去跟人拼的,这就由不得自己害不害怕了。

虽然秦舞阳杀的对象史料没有交代,但我们可以猜测。

秦舞阳还没有到服兵役的年纪,所以当街他面对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弱妇孺,或者是比他更小的孩子。

因为真正年富力强的这波人,不是在官府当差,就是在军中服役,正在战场上厮杀或者正在备战。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中国民间最早的不成文法。而秦舞阳当街杀人不犯法,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秦舞阳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可能是燕国某些贵族的孩子,反正也没拿人命当命,当街杀人,家里人能替他摆平,所以有恃无恐。

这就颇有点像现在很多少年罪犯钻《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漏洞,敢做很多出格的事情,反正不会判死刑。而那个时候没有《未成年保护法》,所以能帮他摆平的通常是自己家里面有势力,“背景有点硬,路子有点野”。

第二种,秦舞阳可能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道杀人的后果是什么,自己会不会有性命之虞?回过头来还不知道有后怕的时候,燕太子丹就帮他摆平了所有的事情。

这就好比现在法律认定的的那种“激情杀人”,没想到自己还没从那个情境里出来,太子丹竟然说"英雄"啊,执法人员不要为难他,这小伙以后跟我混了。

但是从后来秦舞阳跟着荆轲去了秦国咸阳,到了宫殿后,两腿开始筛糠,吓得不敢走路来看。可以确切的认为,秦舞阳之前有燕太子丹给他撑腰,是蓟城一霸而已,出了蓟城,自己毛都不是。到了咸阳,见了秦王嬴政,才知道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才知道什么叫世面,才知道什么叫害怕。

大家还记得“长沙一姐”吗?一个15岁的女孩,混迹于长沙市天心区解放西路一条街。某日喝醉,在朋友圈大放阙辞,引来公安。

该女被带回派出所后,情绪非常激动,不断辱骂、踢打民警。民警好言相劝,她竟然吐之以口水。

民警果断地给其戴上了头卡,脸被蒙上了,却更加嚣张了,冲着民警破口大骂。

“你们XX把上把我放了,整个长沙我是老大,我手底下有2000个兄弟,来一个砍‘死’一个,你们让我名誉受辱了!你们这样搞,我的名声呢?”

第2天酒醒之后,立马变成了乖乖女,老老实实认错,说话是连大气都不敢吭一个。

其实秦舞阳的本质和“长沙一姐”一样,年轻困囿于小环境,没见过大世面,不知道自己行为的责任和后果。当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会产生什么必然后果时,他才会害怕。

荆轲刺秦助手秦舞阳十二岁就当街杀人,为何见了秦王却吓得发抖?

秦舞阳的出身其实并不简单,他的爷爷秦开,曾经帮助燕国击退东胡大军,为燕国开疆拓土三千余里。没有秦开,也就没有了后来燕长城。

秦舞阳作为他的孙子,自然是自幼习武,作为刺客,业务能力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他跟随荆轲去秦国的时候,估计是年纪太小,所以心理素质不达标。

反观荆轲,业务能力这一块,显然是不合格的。不过这哥们的心理素质很强,一看就知道是在社会上混迹过的老油条,这是秦舞阳所不能比的。

因此,在荆轲刺秦王的过程中,12岁杀人的秦舞阳,到了秦国以后,才会瑟瑟发抖,差点提前把荆轲给交代在了秦国。

一、秦舞阳12岁杀人,心理素质未必就达标。

那是个什么时代?本就是战国时代,法家思想还在传播过程中,并不是所有地方的百姓都守法,杀个把人真的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况且秦舞阳是什么家世出身?人家是将门之后,本来就是个富三代公子哥,再没有法律作为约束,可以说他想要杀一个普通人,简直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这种人往往有一种特点,那就是吃软怕硬。总是会凭借自身的地位和权势欺负那些弱小的人,但是遇到了比自己实力强大的人,他们就会变得很怂很怂。

很显然秦舞阳就是这么个货色,他12岁杀人以后,似乎也没有接受法律的制裁。反倒是在地方上横行乡里。老百姓们都不敢正眼去看秦舞阳,为啥?担心随时有杀身之祸呗!

所以说这也就养成了秦舞阳欺软怕硬的性格,在遇到弱小的时候,他胆子就会变得很大。可是一旦看到比自己强的人,他的胆子就立刻变小了。

再加上秦舞阳被燕太子丹找到的时候,可能岁数还不够大,所以他的心智尚未成熟,心理素质自然也就不咋地了。在看到秦王宫如此恢弘大气的规模后,不自然地就会发抖了。

二、秦舞阳的紧张,差点提前报销了荆轲。

部分学者认为,当时秦舞阳不过才13岁,可以说还是个愣头青,没见过什么世面。而荆轲已经是个江湖老油条了。

因此当燕太子丹逃回燕国以后,首先就找到了荆轲。他拿出全部家产,让荆轲好吃好喝,结果荆轲一直享受着,却丝毫没有出发刺秦王的迹象。

燕太子丹有些生气了,以为养了个吃白食的,所以把事情给挑明了。荆轲气愤之余,便打算匆忙上路。为了保证事情能够顺利进行,燕太子丹还给荆轲配了秦舞阳这个助手。

别看秦舞阳年纪不大,这凶神恶煞的样子,和健硕的身体,的确让人看着有些瘆得慌。荆轲本就觉得不妥,毕竟秦舞阳往那儿一站,就觉得这哥们不是个善茬,谁还愿意接见他呢?

结果秦舞阳到了秦王宫以后,看到如此庞大有气势的地方,不由得紧张了起来。看到他瑟瑟发抖的样子,秦国的大臣们也有些怀疑了。

这个时候荆轲立刻解释道:这哥们是乡下来的,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秦始皇就有些不相信了。

不过荆轲带来了两样让秦始皇无法拒绝的东西,一样是樊於期的脑袋,还有一样是督亢的地图,这都是秦始皇非常想看到的东西。

所以秦始皇让秦舞阳站住,只让荆轲一个人上前。估摸着荆轲的身材要比秦舞阳单薄许多,做事又比较得体,表面危险程度应该没有秦舞阳高。

要是荆轲心理素质不够高,可能就直接被秦舞阳的紧张给害死了。那荆轲刺秦王可就真的成为一出闹剧了。

三、荆轲的业务能力是真的很差吗?

荆轲把樊於期的脑袋和督亢的地图送上来以后,秦始皇那叫一个高兴,果断让荆轲打开地图看看。结果荆轲慢慢翻开地图,在地图的末端,抽出了一把喂过毒的匕首。

这和当年吴王阖闾的鱼肠剑有的一比,荆轲抽出匕首,就要把秦始皇给剁了。可惜秦始皇也是练武之人,这反应速度是相当快的,立刻抽身,荆轲只刺中了秦始皇的衣袖而已。

秦始皇一路小跑,荆轲就一路小追,两个人居然在这偌大的秦王宫,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而这一切,在场的所有人都无法制止。为啥?因为大臣们不允许带任何兵器上殿,而殿外的护卫,没有秦始皇的召唤,绝对不能进殿,这就给了荆轲表演的机会。

荆轲表演的过程中,我真的不能理解,秦舞阳是把自己当成观众了吗?他就不能上来摁住秦始皇,让荆轲狠狠地扎几个透明窟窿?

秦始皇反应过来,一剑就砍断了荆轲的左腿。没想到荆轲居然学过飞刀,索性将手中的匕首朝着秦始皇扔了出去,可惜没能射中。秦始皇逮着机会,把荆轲打成了只能打嘴炮的刺客。

当时的荆轲只有嘴巴还能动了,于是他说出了事情的真相:你以为是你命大?要不是我想挟持你,让你归还各国的土地,你以为你能活到现在?

打完最后一个嘴炮,荆轲就被秦王宫的护卫们给宰掉了,至于秦舞阳,估计当时正坐在旁边嗑瓜子,忘记了自己也是个刺客。历史上没有给出他的结局,不过应该也是被宰掉了。

总结:荆轲刺秦王选角就不对。

大家都觉得对秦始皇威胁最大的是赵国和楚国,其实我觉得威胁最大的是燕国。因为荆轲刺秦王,绝对是弄死秦始皇最快的方式。

而且这次刺杀,差一丁点就能成功了。那么失败在什么地方呢?主要就失败在选角上。秦舞阳这个配角首先就没挑对,毕竟没有临危不乱的心智。

荆轲这哥们心智是达到了,可他居然有自己的考虑。本来燕太子丹就是为了让荆轲杀掉秦始皇,没希望荆轲能活着回来。

可荆轲想要把事情做得更加完美一些,他希望挟持秦始皇,这样自己也能活,燕太子丹的目的也能达到。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想法,使得这场刺秦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一个心智不成熟,一个想法太多,这两位都是比较失败的刺客。真正的刺客就应该是收钱办事,别无其他想法才对,显然他们浪费了这一次绝佳的机会。

参考资料:《史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