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理由是什么?你怎么看?
1900年,发生了世界瞩目的八国联军进攻大清朝的事件。这是一群强盗,攻入北京城后,杀伤抢掠,无恶不作。中国人对其行为恨之入骨,恨不得吃其肉,喝其血。
但,话说回来,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件发生,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事情的源头来自于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大搞侵略,如果要追溯原因,则可以追溯到鸦片战争。
大家都知道,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清朝无法抵挡英国人的坚船利炮,于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赔钱、割地,允许五口通商,允许大英帝国的鸦片在中国区大肆销售。
从此,英国人在华夏大地的地位直接高人一头,传教士们可以在清朝大地放开传教。
过了十多年,又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来了英法的联军,又是一顿抢掠,大清继续赔钱,给政策。到了中法战争爆发后,大清朝又低了头,又签订了不平等协定。
英法俄等国在华夏大地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其公民在大清区域内的地位相当高,这些都是不能惹的存在。
戊戌变法时,西方等国支持光绪变法,因为光绪掌控朝廷更符合他们的利益。变法失败后,慈禧对西方各国的好感几乎没有了。
这时候,华夏大地上的英法俄等外国人,地位很超然,无论是在生意当中,还是在传教过程当中,都享受着更多的优待和照顾。
是外国人超高的地位和待遇,为其后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直接原因是:义和团运动1899年,大清各地,多处教民和百姓发生了冲突,清政府派人来了后,非常袒护外国人。这些让百姓深感不公平,开始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是义和团运动的直接原因。
很快义和团发展成了一股浪潮,慈禧从蓬勃发展的义和团运动里,仿佛发现了什么,开始私下授意支持义和团了。
得到慈禧的支持,义和团更是猖狂,开始大杀外国人、外国教士,并且杀了不少中国那些信教的“二鬼子”。事实说明,死在义和团手里的,二鬼子要比外国人和外国传教士多太多。
不管如何,义和团的行为激起了那些侵略国家的愤怒,于是,打着“保护在大清的国民”,打着“给死去的国民和那些信基督教的中国二鬼子伸张正义”,八国联军浩浩荡荡杀了过来。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深层原因是:利益使然说一千到一百,八国联军侵略中华大地,核心还是“利益”,绝不仅仅是报仇。
面对一个虚弱但又资源丰富的国家,在世界各国眼中那是绝对的肥肉一块,不趁机美美地分一杯羹,怎么可以?特别是沙俄和日本更是如此。
八国联军侵略大清,目的就是两个,一是恢复原有的利益,二是英法等八国重新获得利益,比如金银,比如政策。
大清就是八国联军的提款机,这台“提款机”还得配合八国,还没有理由拒绝,到哪说理去?
总之,国与国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多来自于利益的争夺。所以,八国联军侵华的核心就是为了“利益”。
综合来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起初的源头在鸦片战争,直接原因是“义和团运动”,深层的原因是“争夺利益”。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理由是什么?你怎么看?
八国联军侵华又叫庚子之变,如果客观评价这场战争,那就是12个字:慈禧欠揍、列强混账、人民无辜。
列强组团武力入侵一个国家,有多少理由也不成立;所以我们不能为侵略者辩护,不能忘记耻辱和伤痛。但是我们又要仔细分析那场战争的爆发原因,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启发。
庚子之变始于义和团排外,义和团杀洋人和传教士理由是什么?
义和团高举“扶清灭洋”大旗,对洋人、洋教、洋货、洋机器等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
为什么这样做,因为列强欺负中国,让大清割地赔款。传教士打着传教旗号,搜集情报,充当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而且洋人“霸占田产、包揽词讼、逞凶残杀、勒索赔款”。
但是不是所有的洋人和传教士都是这样的?显然不是。
那么传教士在中国都干了些什么?传教士在中国各地办学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十三所教会大学其中有燕京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华中大学、湘雅医学院;有培养了林语堂、张爱玲、邹韬奋、顾维钧、宋子文、荣毅仁、刘鸿生、贝聿铭、施肇基等一大批影响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的圣约翰大学;有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前身之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的前身岭南大学等。
其中的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最早由美国、英国传教士和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06年开始资建,至今它仍然是中国最好的医学院之一。
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梅理士在登州(今蓬莱)传教34年,他于1887年与继室梅里士夫人共同创办了登州启喑学馆,是中国第一所聋哑人学校。
教士收养弃婴,教士用西方医术救人,《那年花开》中的周莹半路遇到外国传教士,就是看到了传教士救人过程,所以周莹想要同样的药救丈夫吴聘。
客观地说,大多是基督教传教士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他们以自己的青春、生命为代价,为中国百姓明天更美好,倾注了满腔热忱。
中国的女子学校是由基督教传教士创办的,从而结束了几千年来女人读书难的问题。
基督教传教士为中国带来了“大学、中学、小学、医院、女子学校、盲校和盲文、聋哑学校和手语、麻风病院、汉英、英汉字典、汉语拼音、现代农业先进理念、女子留学等等”。
传教士在中国行医早在1820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李文斯顿在澳门开设了一间眼科诊所牧师和麻风病人在一起朝夕相处。
在四川、云南一些地方,教会现在还在帮助麻风病人,给盲人上音乐课。
美国传教士杜布森40年人生最美的年华在中国渡过,他的团队在阳江建立了一座教堂、一间综合医院、一间男女混合小学。
他的教会学校和诊疗所经历了拳乱、内战、盗匪和各种排外运动,面对血雨腥风他没有退缩,矢志不渝,直到1940年70高龄的他退休回国。
最叫人称道的是,杜布森在医疗资源简陋的条件下,为当地病人提供白内障手。
清朝末期,麻风病在西方国家已经销声匿迹,可是中国的麻风病患者还有百万人之多。
所以,这一情况披露后,得到西方医学界的极大关注,一些医生和懂得医术的传教士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奔赴发病率最高的华南地区开设麻风病院,收治麻风病患者。
郁约翰,美籍荷裔传教士、医生,188年27岁的他踏上中国的土地,学习闽南语,在中国南方成立了最早的“鸦片戒毒所”——鼓浪屿救世医院。
他在厦门救死扶伤多年,不幸感染鼠疫病逝,献出了青春也献出生命。
传教士在中国下场1900年7月9日,在山西省城巡抚衙门西辕门前,毓贤大人将几十名教士和中国信徒集中到一起,当众杀死了传教士和他们的家属46人,其中基督教信徒33人,天主教的主教、修士、修女共13人。
据史料记载,此次教案山西共杀死传教士191人,杀死中国教民及家属子女1万多人,焚毁教堂、医院225座,不分妇孺老幼全部杀害。
很多教士和信徒,遭到枭首剖心,山西教案是中国传教士在中国遭遇的缩影。
30岁英国传教士艾渥德在山西省汾州府遇难时留下遗言:
“亲爱的,我是何等渴望想见你们一面,但恐怕不会在地上了。我深爱你们,因为在地上我从未有过像你们那样亲密如我兄弟姐妹般的人,而你们也不会忘记长眠在中国的我吧。”
“我会安然地等待最后一刻的来临,主奇妙地与我亲近,他不会使我失望。我曾经为着有一线生机而紧张莫名,不能自抑,但神把那种感受也挪走了。”
“如今我只求主赐恩典,俾能勇敢地面对可怕的结局。痛苦会很快过去,噢!随之而来将是天门大开欢迎我们的甜美!”
“吃饭时,没有一个人说话。大家都像在等待最后一刻的来临,我甚至盼望那一刻快些来到。”
“在这最后的时刻,天堂看来是那么的近,我心情十分平静。在天上将为我们全体举行一个快乐的欢迎会,我越来越把我的思想关注在将来的荣耀里,这样我充满奇妙的平安。”
“我不能想象救主将怎样迎接我,但深信一定能补偿现今那种令人提心吊胆地悬念。这一刻,我极需要保持平静安稳。我没有后悔来中国,唯一遗憾的是,我只做了这么一点点。”
列强张牙舞爪1900年初,义和团运动向全国蔓延,扩展到京津地区,两地的外国人惶惶不可终日,各国公使照会大清要求镇压义和团,但没有结果。
两个月后,各国公使第二次开会并声明:一旦清政府不采取有力措施,他们就要进行海军联合示威。
1900年4月6日各国公使于再次向清政府发出联合照会,限令清政府在两个月以内,剿灭全国各地的义和团,如若不然他们将出兵代为剿平。
一周后,天津大沽口外的海面上就出现了英、法、美、俄等国的军舰,耀武扬威、张牙舞爪,事态开始扩大。
5月31日,慈禧同意列强每国派30名军人进京保护外交人员,但实际上进京人数达到千人,超过规定人数几十倍。
围攻使馆,外交官遇害1900年6月11日开始,大批的义和团团民开始涌进北京,很快就达到了数万人。
义和团虽然不是准武装力量也是武装人员,这么多人进入北京,不得到慈禧许可是不可能的,难道慈禧不怕他们危及自己安全?
1900年6月11日这天,日本外交官杉山彬行至天坛、先农坛之前,董军营官安沣喝问“何人”,杉山彬不会撒谎实话实说,话没说完已被安沣一刀刺死,尸体被甘军肢解,并剖腹取出腑脏,塞入马粪,扔到了大路边。
杉山彬被杀,清政府向日方道歉,但李鸿章阻止处理凶手。
6月12日义和团在北京开始行动,很多教堂和部分洋行遭到焚烧,义和团向外国人发起攻击。
在义和团向北京挺进的途中,各国公使开会作出决定,调遣大部队进京。
10日,英国远东舰队司令西摩尔中将率领的2053名联军,从塘沽登陆日夜兼程赶往天津租界,到达天津后马不停蹄乘火车向北京进发。
16日慈禧召开御前会议决定利用义和团,抵抗列强入侵。
1900年6月20日发生了著名的“克林德事件”,德国公使克林德离开东交民巷,前往清政府总理衙门交涉公使撤离之事,在途中被端郡王载漪的虎神营官兵击毙。
克林德被杀的当天下午,义和团开始围攻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荣禄的武卫中军,由董福祥率领的武卫后军也加入了进攻使馆的战斗。
6月20日下午4时整,清军从北面和东面开火,于是开始了中国政府军队对北京使馆有组织的进攻,这种行为一直持续到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之后才被迫中止。
1900年6月21日,慈禧下令颁布《宣战诏书》并悬赏捕杀洋人:“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
克林德是在八国联军侵华这段历史中被打死的外交官,西方史学界认为,外交人员享有外交豁免权但是却被清朝政府军公开杀害,是当年八国联合出兵中国的直接理由。
但事实上,联军在克林德事件发生的四天前就已经向清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三天前就已经攻占了大沽炮台。
可见列强入侵中国的原因一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受到侵犯;二是外交官被害,使馆被围攻。
说穿了,列强是一伙强盗,想瓜分中国,保护他们的在华利益。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理由是什么?你怎么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同之前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是不同的。
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都是列强赤裸裸的为了利益入侵中国。
但庚子事变,列强是十几个国家一同出兵。
这十几个国家包括了当时世界所有的强国。
这就有意思了。
从古至今,怕是也没有全世界主要强国痛打一个国家的先例。
即便是一战二战,都是强国之间互打。
海湾战争打伊拉克,联合国也有不少强国没有参加。
为什么慈禧太后会被十几个列强一起揍?
我们不谈深远原因,直接原因就是慈禧太后纵容义和团杀洋人。
那个年代,所谓“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
老百姓怕官,顾名思义,官员掌握地方大权,动辄可以让老百姓家破人亡。
但官怕洋人,因为一系列的对外战争失败,洋人在中国享有特权。如果洋人出事了,官员往往会被追究责任,轻则罢官,重则杀头。所以,官怕洋人,一旦遇到洋人的纠纷,多是大事化小。
不过,洋人怕百姓。
其实,这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
洋人在中国的数量比较有限,以传教士和商人为主,一个省也就几百人甚至几十人。
而中国老百姓有好几亿,人家一命抵一命,推一个人出来杀了洋人,大不了这个人死刑而已。
洋人这就点人,很快就被杀光了。
况且,洋人要在中国腹地生活,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搞不好被暗杀了,连凶手是谁都不知道。
比如著名的曹州教案,1897年11月1日夜,十多个手拿匕首,短刀的人,闯进磨盘张庄教堂,杀死了德国神甫能方济和韩理迦略。到今天,我们都不知道这十几个人究竟是什么人?可能是匪盗,也可能是周边的群众,或者是大刀会。
所以,洋人怕老百姓。
慈禧当时认为洋人处处和她作对,甚至干涉他废除光绪。在慈禧看来,废除光绪另立新君,是她的家务事。洋人干涉家务事,就是同她彻底为敌。
慈禧想要给洋人点厉害尝尝,让他们不要干涉自己的权力。
但打仗,慈禧是不敢,打了也肯定是被揍。
于是,慈禧就利用“洋人怕百姓”,利用义和团这伙人来对付洋鬼子,然后再和洋人谈判,试图压服洋人让步。
没想到,洋鬼子很硬,根本不吃这套,大家开始硬碰硬。
慈禧认为此时打击义和团是不利的,反而给与支持。
双方硬碰硬的结果是,洋人下最后通牒,让慈禧剿灭义和团,不然就开战。
慈禧害怕但不愿意由此服软,就使用了自己认为的高招,将北京城的洋人,尤其是洋人外交官包围,做出要打要杀的样子。
慈禧认为洋人是讲究实际的,肯定会一下子软了。
没想到,洋人不但不软,反而还出兵攻打大沽口,要自己来对付义和团。
这下慈禧骑虎难下,加上义和团一旦煽动起来,极端民族主义哪里这么容易控制,连德国驻华大使都被他们杀了。
由此,大家谈判是不可能了,就开始硬碰硬开战。
结果,区区1万多八国联军,杀得平津一线10万清军新军落花流水,数十万义和团也作鸟兽散。
北京被洋鬼子轻松占领,慈禧太后跑路,随后签下了最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理由是什么?你怎么看?
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很有钱,又不肯把钱花在劳民伤财的国防科技上,把钱多用来改善民生。
慈禧太后忧心国民没钱花,做生日就向民间撒了大量的白银,慈禧太后忧心国民没有银子花,每天吃饭也要向民间抛撒大量的白银。
八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有大量的工厂,需要对外输出商品,才能维持工厂的正常运转。清政府藏富于民,对外哭穷,不肯进口国外商品。
八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大量工人失业,随时都可能爆发工人阶级革命。清政府无视国外的经济危机,不肯对八国进行人道救援。八国无赖,死穷道不如死道友,只好动用武力,让清政府出一些血来。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理由是什么?你怎么看?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年6月初,仅2个月就占领了北京,烧杀抢掠,其导火索是义和团的杀洋灭清运动、清政府处理事件冲昏头脑、还有国人的态度,这里面充斥着愚昧、扭曲,历史课本是学不到的。在此之前的1860年英法联军就曾占领过北京城,到1900年的40年间,各地发生过很多次的洋人对中国人的暴行,也有百姓袭击洋人的事件,比如1868年扬州百姓烧毁基督教堂,1870年天津屠杀天主教堂洋人,1891年芜湖租界骚乱等,基本上都由当时总理衙门出面给处理了。
华勇营,英国人在威海招募的雇佣军,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身披英国陆军军装,为其卖命。甲午战争后,百姓对列强的仇恨升级,各地的暴乱、杀害事件激增,比如1895年福建古田教案,传教士死5人,1899年山东肥城教案,英国传教士卜克斯被杀,《晚清教案纪事》一书记载,晚清的教案多达千余起,但地方官吏也憎恨洋人,很排外,所采取的态度比较偏见,对暴民比较纵容,这就让洋人很无奈,矛盾升级。
图为八国联军的战马运抵天津。义和团发源于山东,迅速蔓延到直隶、河北一带,在洋人看来,义和团广收门徒,天天操练,日益骚乱,必会滋事,果不然,英国传教士卜克斯就是被义和团打死的,但官府只是逮捕了罪犯,加以惩办,但未制止义和团的活动,甚至默认此活动,洋人曾数次要求清政府镇压,被拒绝,后来又要求派兵保护,再次被总理衙门拒绝,不久义和团正式被清政府扶植,首推端王载漪为保护者。
八国联军列队进入紫禁城,并在此举行阅兵。当时的满蒙王公,大部分是支持义和团的,少部分是默许的,就算有人提出抗议也被淹没,仅有袁世凯在山东对义和团虎视眈眈,5月份,义和团在保定杀天主教徒61人,涞水发生屠杀教案等,当时清廷迫于压力已派军,但无力镇压,列强大为恐慌,于是决定自己保护自己,英舰“阿尔及灵”号、俄舰“纳瓦林”号、美舰“纽瓦克”号、法舰“笛卡特”号、意舰“爱尔巴”号在威海集结,驶入渤海湾,从大沽口登陆。
这是一张心酸的照片,统治者跑了,把年近80已赋闲在家的老头提溜出来当了替罪羊,李鸿章被委任为钦差大臣,与各国谈判,照片为李鸿章刚到英使馆,英远征军司令盖斯利跑出来迎接。清政府对列强派兵登陆保护侨民本是容忍的态度,谁料列强登陆后就和义和团接上火了,随意开枪寻衅,打死打伤中国百姓,爆发了“克林德事件”,各国部队还在陆续登陆,源源不断赶往天津、北京。实质上,这本是一场各国以保护侨民才出兵的事件,剿灭的对手是义和团,登陆的兵力2000人,没想过打北京城,但清政府当时的最终决策是向各国宣战,好家伙,沙俄想侵东北正愁找不到理由,这下好了,宣战了,各国也是如此,于是侵华战争爆发。
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理由是什么?你怎么看?
1900年5月,八国联军向大清帝国发起了武装侵略战争。在北京城沦陷后,八国联军在城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紫禁城、颐和园中众多宝物遭到掠夺,其损失不可计数。而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则仓皇逃到了西安避难。一直到9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这次事件才算了结。
(八国联军入侵)
不过,八国联军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地侵略中国。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最终造成了北京城的这一场悲剧呢?
要讲清这个问题,就需要从事情的起源和直接导火线这两个方面来说。
一、事情的起源。造成八国联军侵华的起源,最早要追溯到鸦片战争。
1840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悍然派出舰队向清朝发起战争。这次战争最终以清朝的失利而告终,中英双方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
这一次事件,使得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更恶劣的影响在于,西方列强觉察到了中国是一块香甜可口的蛋糕,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开始计划到中国捞取利益。
(鸦片战争)
1856年,英法两国在美国、俄国的支持下,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咸丰帝逃向承德避难。英法军队在对紫禁城进行掠夺后,将世界级名园圆明园付之一炬。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清政府同英、法、俄三国签订《北京条约》而宣告结束。在这场战争后,中国失去东北西北近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此后几十年中,清政府得到了短暂的和平时光。
十九世纪末,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开始积极地向外扩张。而清政府在近几次战争中孱弱的表现,很快吸引了日本人的注意。
1894年,中日两国爆发了甲午战争。由于日本蓄谋已久,清朝军队在仓促之下迎战,最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日两国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
虽然俗话说“事不过三”,但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在同列强的战争中,不仅均是以失败告终,甚至还习惯性地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来保全自身,对列强有求必应。在这样的一种情势下,西方列强为了争夺利益,不得不加快侵略中国的脚步,这便造成了庚子事变的出现。
(义和团运动)
二、直接导火线。说起来,尽管列强对清政府有想法,但国际社会一直讲究师出有名。在之后的几年中,列强始终没能找到对清政府动手的直接理由。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义和团的出现。
19世纪末,清朝发生了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本来是长期流行在山东、河北一带的民间秘密组织,一开始是以“反清复明”为口号的。但随着历史的推进,清朝在整个19世纪饱受欺辱,西方列强入侵的矛盾渐渐替代了华夏民族内部的矛盾。到了1898年,义和团首次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
一开始,清政府对义和团仍采取敌视态度。但在山东巡抚毓贤利用义和团来抗衡教会,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之后,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开始出现改变。
毓贤向慈禧进言说,义和团“刀枪不入”“枪炮不伤”,可以用来抵抗列强的步步入侵。慈禧迅速派人前往涿州对义和团进行视察,但负责考察的官员刚毅竟然向慈禧复命称“天降义和团,以灭洋人”,这让慈禧对义和团产生了信任。在慈禧的暗中扶持下,义和团以灭洋为目的,进入北京城勤王。
在进京路上,义和团对外国传教士和外国势力进行了疯狂的打击,甚至一度攻入了天津租界。列强各使馆眼见情势不对,便要求清政府出手取缔义和团。但对于列强的要求,慈禧干脆假装没看见,清政府也就始终没有作出回应。
说起来,慈禧以义和团打击外国势力,实在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当时的列强正苦于没有理由向清朝出兵,但慈禧耍小聪明却给了列强一个动兵的最佳理由。
1900年,英、美、日、俄、德、法、奥匈和意大利八个国家以“保护本国公民”,镇压义和团运动为理由,派遣联军攻打北京。
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慈禧带着光绪帝仓皇西逃,而北京城中的百姓则遭受了一场劫难。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又若无其事地回到了紫禁城中。在她看来,这一纸条约和之前的《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并没有多大区别。但殊不知,这次事件已经为清朝的灭亡唱响了葬歌。
(参考资料:《八国联军侵华史》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