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候德军总背着一个大铁罐,是什么东西?

梁老师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二战德国人后腰上那大铁罐子是啥东西?别说您了,小编一开始瞅着也懵圈,一直以为那就是当时德国人的一种制式饭盒。

还从心底里鄙视了一下德国人不够严谨,一个破饭盒干啥整成圆的,这要是摔到在地上,不嫌磕到后腰子?

后来有一次翻阅资料的时候,才整明白了。嘛饭盒?整迷惑了,那其实是一个防毒罐,里头塞着一具防毒面具。

咋说呢?这大铁罐子,算是二战时期德国人的标配,几乎每一名士兵大腰子上都拴着这么个东西。

这东西德国打1930年的时候,就开始生产了,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的1945年。

说道这里熟悉二战欧洲战场的小伙伴估计要说了:“没听过欧洲战场上,有使用毒气的战例。”

是没有!德国人也算是有备无患吗?至少德国人在纳粹集中营中,对着犹太人使唤了不少,所以德国人害怕盟军对他们也使唤,毕竟毒气这玩意,一个不注意就能中招,再坚固的防线都撑不住这个东西的进攻。

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化学武器的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的,那么在1915年的时候,德国人和英国法国的联军,在比利时一个叫伊伯尔的地区打起来了。

这场战斗,一打就打了半年,双方你来我往的,打的也费劲,都疲惫不堪,但也拿对方没辙。

最后德国人为了打破这僵局,想出一辙,使用化学武器。

于是在历史上我们就看到了,德国人在阵地前边准备了五千七百三十个钢铁造的瓶子,里头装的是氯气。

一切都准备妥了,德国人就开始等风向了,哎,等到四月二十二号的时候,这风就可劲的向着英法联军的阵地上吹。

德国人一摸脑壳高兴坏了,悄么兮的就把这些个钢瓶子都给撬开了。

一股接着一股子的绿色气体就喷了出来,顺着风可就被吹了过来。

当时英国人和法国人一看这打那跑出来的烟雾,这还带色的呢?

这好奇心是起来了,但他们不认为这东西对他们有害,所以等到他们闻到一股子刺鼻的味道往脑壳子里头钻,这就已经迟了。

顿时英法联军的阵地就乱了,因为这玩意吸入没几分钟,这人就会在痛苦的哀嚎中死亡了。

而德国人没费吹灰之力就把英法联军的阵地给夺了下来,德国人表示很高兴。

您都不知道这毒气有多厉害,当时德国人释放这种毒气,他就放了五分钟,却释放出了十八万公斤的毒气。

这氯气比空气重三倍,越是低洼处越好使,遇到这东西如果没有防护,最好往高处跑。

这氯气要是在有风的情况下,扩散的速度可比两条的人奔跑的速度快多了。

所以啊,这个毒气并没有吞没了英法联军的前沿阵地就停下来,而是继续扩散,直接侵入了英法联军阵地纵深二十五公里后才消失的。

就这么一次放毒气,就照成了英法联军一万五千人中毒,死亡的人数就有五千多人。

这次战斗德国人算是获得了全面的胜利,从而让德国人占据了十公里长的英法联军的防线。

其实放毒气这事,不仅英法联军受到了损失,就连德国人自己也有几千人中毒了。

但不管咋说吧,德国人一看这毒气挺好使的,毕竟打了半年多的一个阵地,在毒气的偷袭下,分分钟钟就把对手阵地给攻克了。

所以在当年的五月三十一号的时候,他们又在东线的波里莫夫地区对着俄国的阵地又实用了一回。

这一次德国人更加的狠辣,在十二公里的正面战场上,他们就投放了一万两千个装着毒气的钢瓶,一口气就释放出了二百六十四吨的氯气。

德国人对俄国人还真就不客气。

从这个例子当中,您就知道了毒气的厉害程度,气体就无孔不入的。

所以二战中的德国人,当然的防着对手在二战战场上这么干,配发毒气罐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事实上,整个二战欧洲战场上,盟军就没有使用毒气。

为什么没有使用呢?其实这就相当于一个潜规则,这毒气杀伤性太大了,无声无息就能杀掉一堆人。

而毒气的制作他也不困难,不论是德国,还是英国,美国的这都会造这玩意。

一旦有一个国家破坏了这个潜规则,这就会照成双方肆无忌惮的开始使用,这个后果可不是双方能够承担的起的。

所以双方都不愿意头一个使用这东西,以至于二战结束了,都没看到毒气在战场上释放,而德国人也仅仅是在集中营使用而已。

当然二战欧洲战场上不使用,并不代表在中国战场上,日本人不使用。

那么为嘛日本人会很痛快的使用呢?很简单,因为日本的主要对手中国,而中国呢?就没有那技术手段制造毒气。

毒气制造是简单,那是在说有一定基础的工业国,而中国仅仅是一个农业国,连跨入门槛的工业国都算不上。

所以这才让日本人肆无忌惮的对中国人使用毒气。

根据资料统计,日本人在中国十四个省市,七十七个县区使用过毒气。

其实,在日本每当遇到不能攻克的中国阵地的时候,只要手里有毒气,他们都会使用的,而且是一点都不会犹豫的使用。

所以他们使用的范围绝对比您看到的资料还要多。

反过来看看,太平洋战场上,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人,释放毒气?开玩笑啦,日本人一点释放的勇气都没有。

只要日本人胆敢在战场上使用,你看看日本人要面对的是什么?日本人估计会被毒气一路给熏死。

所以自强才是根本,要想不让敌人释放毒气,首先你自己得有。

这就如同原子弹一样,您想反对原子弹,不想让别人拿原子弹威胁你,进行核讹诈,首先你自己的拥有原子弹,这是一个道理。

这说的有点远了,咱接着聊。

所以这毒气罐,虽然二战中就没咋使用过,但德国人还是将这东西列入了装备的清单当中,以至于到了二战结束这才停止了生产。

这玩意算是一个鸡肋吧,但谁让你德国人做了初一(一战和集中营),他就得防着别人做十五,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当时的德国人制作的这种大铁罐子,一共两个型号,一种是长国防军型,另一种是短国防军型。

至于为什么分成了两种,那是因为长国防军型德国人发给了陆军,而短国防军型他们发给了空军部队和防空部队。

毕竟空军什么东西都要轻的,而且越轻越好。

其实这两款就是长度不一样,其他都一样。长的有二百七十五毫米长,短的有二百四十五毫米长。

这个直接都是在十二厘米,说真格的这十二厘米的直径确实够大的,毕竟有些巴掌小一点的人,一个手巴掌是拿不起这个东西,至少不好拿。

再有就是罐体有竖条纹,这可不是为了增加摩擦力,让你好抓,而是为了增强罐体的强度,才设置的竖条纹,毕竟防毒面具是一个很脆弱的东西,磕碰之间兴许就把里头的玻璃镜片给磕坏了,这要是坏了,你还防啥毒气啊,都不密闭了。

这东西背的时候,也有讲究,必须有三根带子,一根腰带栓腰上,一根长带子搭在左肩膀上,这么斜着将铁罐斜跨起来,就和您跨个小包的意思一样。

当你要是这样走路的话,叮呤咣啷的这大铁罐子不受控制的晃动,所以这就需要用一根短带子,一头扣在腰带上,一头拉着这大铁罐子的一端。这就相当于简单的把这铁罐子固定在了身后,不至于你走路的时候碍你的事。

那么根据德国人使用防毒面具的方法,如果在一地方看到了有什么奇奇怪怪的气体,迎面跑过来,这还让人呼吸感到不畅,这就得立马拉动这大铁罐子上的一布条,铁罐上的闭锁机构跟着就会被打开。

接着就像开罐头一样,扳动上面的铁片子,这个铁罐才会被打开。

这里头就一个防毒面具,套上之后,就可以防止大部分的毒气了。

当然了,战场上啥事都会发生,您比如说一打开这罐子居然发现,防毒面具易损件玻璃片子破了,这个时候在罐子里头还有一个隔仓,里面有备用的玻璃片子,把他装好,就又开始使用了。

至于整个胶皮都出了问题,那只能说明老天爷真不待见使用这个防毒面具的家伙了。

就在这里头,德国人还细心的塞进去一块布子,作用是发现玻璃片变模糊了,拿这东西细心的将泥巴水汽给擦掉。

当然,面对毒气的时候,其实有时候一个防毒面具是不够的,因为有些毒气还会对裸露的皮肤产生腐蚀性。

您比如说芥子气,就算是不吸入到肺里,进入血液,他同样可以作用在皮肤上,对皮肤进行腐蚀。

所以搭配这大铁罐子的,还有一块防毒布单。

这块布通常是装在一个小布包里头,而这个小布包是挂在那条长带子上的,实践证明这么干太蠢了,丫就是一个累赘,最后他们把这小布包裹在了铁罐上了。

大体这个铁罐的佩戴,就是这样的。

咋说呢?德国对于防毒气其实是很仔细的,他们在1935年的《兵役法》当中,就规定了,只要是新兵,他们的训练内容就会有防化学武器的训练。

而且士兵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发现没有带着这个东西的时候,会被他们的长官拉出来,进行惩罚的,所以大家伙在看二战一些个德国士兵的图片,甚至上战场图片,都会看到像个累赘一样挂在大腰子上的大铁罐子。

说道这里,估计有些小伙伴想要知道这防毒面具是咋造出来的?

其实防毒面具那是后来的事,一开始出来的是防毒口罩。

前边小编不是说了,德国人和英法联军在比利时打半年,没打下英法联军的阵地,后来德国人放毒的事。

那么这个事之后,也就是第四天的时候,法国人就给自己的部队发了一种浸透了硫代硫酸钠,碳酸钠溶液和甘油的防毒口罩。

后来英国人也有样学样,造了一种黑纱口罩,装备到部队里头。

咋说呢?再往后德国人不仅放氯气,他们还放光气。

面对光气的时候,这种防毒口罩就撑不住了,英法联军又开始使用一种浸透了乌洛托品的防毒口罩。

你不管啥防毒口罩吧,他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口罩上的化学药品和毒气进行反应,在反应的过程中,中和呼吸气体中的毒气。

这东西短时间内是有效的,而且你还得对症下药才成。

于是就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氯化苦这种新的毒气出现在战场上之后,什么样的防毒口罩都不成了,就连英国人研制的海波帽,以及后来推出的P防护帽,都撑不住。

其实利用化学药品进行中和,这就是一条死路,毕竟战场上为了杀伤敌人,他的毒气类型会多种多样的,你不可能把所有中和的药品都带上吧?

那咋整呢?

另一路攻克防毒的科学家找对了路子。

这队科学家,他们研究了德国人在比利时释放毒气的战场。

他们惊奇的发现,这块土地除了植物之外,通常能看到的动物,什么小鸟,什么小青蛙,甚至于昆虫都死绝了,但唯独有一种体格比较大的家伙居然幸运的活了下来。

这就是野猪,通过研究和观察,最终科学家确定,在毒气过来的时候,聪明的猪将自己的猪嘴巴,往地上的泥土上拱上一拱,就保护了他们的呼吸系统。

当然猪是不会憋气的,他们只是搁着泥土进行呼吸,这个过程中,空气通过泥土的过滤,毒气居然神奇的被过滤掉了,这才是野猪活下来的原因。

于是科学家们再进行研究之后,一款通过木炭进行呼吸的防毒面具就被制造了出来。

在往后,德国人释放毒气之后,收效就不咋的了。

在1916年的时候,德国和法国在凡尔登大战的时候,德国人又想用他们的毒气,结果就撞上了法国的防毒面具。

其实在1915年秋天的时候,德国人就研发装备了这种带过滤罐的防毒面具,英国人在战场上还缴获过这东西,然后自己拿回去进行研究生产。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二战时候德军总背着一个大铁罐,是什么东西?

在二战题材的电影和纪录片中,大家会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德军士兵除了携带手榴弹、刺刀、水壶等带兵装备外,还有一个圆形的铁桶。

很多人对这个圆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猜想它要么就是德军的饭桶,要么是什么秘密武器。

不过大家都没有猜对,它不是饭盒也不是什么秘密武器,而是一种防御性的装备——防毒罐。

这个防毒罐是二战时德军步兵的标配、人手一个,寸步不离,里面装的主要是防毒面具。

这个铁罐分为四个部分,罐体、罐盖、闭锁机构和背带,罐体是薄铁板冲压成型,罐子四周竖有条状的凸,起主要是能够提高铁罐的强度。

罐子直径12厘米左右,罐体高度有两种规格,一种便携式的只有24厘米左右,一种加长式的长度达到27厘米。

说它是罐子有点抬举了它,说它是小铁桶更为合适;因为它只是比德军的M24手榴弹稍微胖了一点,体长只有手榴弹的三分之二。

每个小筒子里面装有一具防毒面具,早期的防毒面具叫M30式,材料是布质的;后期改进型的叫M38式,材质是橡胶。

除此之外,里面还装了一个备用过滤罐和一副备用镜片。

防毒面具由过滤器和呼吸器两部分构成,过滤器主要就是一个滤毒罐,是阻挡毒气的屏障,负责对吸入的毒气进行过滤,毒气经罐内多孔物质吸附之后有害成分不会进入人体,失去毒效,呼吸器则是直接佩戴在士兵的面部,与过滤器连接。

早期的罐筒体被涂装成深黄绿色,但是跟德军士兵服装有差异;为了增加它的隐蔽性,后期被改成了灰绿色,和德国国防军野战制服颜色接近。

二战时期,德国国内的老百姓也配有防毒筒子,体积跟军用的相近,不过罐体被喷涂成黑色,以示两者的区别。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德军士兵随身携带的筒子,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

但是大家心里肯定还有一个疑问,苏德战争中好像没有看到苏军士兵身上带这玩意,德军为什么如此注重防毒设施?

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首先使用了化学武器,知道它有多么可怕。

1915年的4月22日比利时法兰德斯战场上,德军对法军首次大规模使用主要成分为氯气的化学武器,毒气释放后,法军纷纷倒地,5分钟内有1200名法军丧命,法国陆军第73步兵团战壕里尸体堆积如山,这次就是一战时叫人毛骨悚然的伊普尔毒战。

吃了苦头后的法军自然不会善罢甘休,英法也开始制造化学武器,对德军以牙还牙。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整个一战中,双方总共进行了146次毒气攻击,使用了15万吨毒气。至少有85000人死于化学武器袭击,因为化武攻击而受伤的人更是达到了百万以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战时作为德国上等兵的法西斯头子希特勒,也受到化武的毒害,差点双目失明,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德国军方对化学武器心有余悸,早在1935年通过的《兵役法》中,德军帝国军事部就作出规定,要求对所有的新兵,进行防止化学武器侵害的训练,并不定期举行防止化武袭击的军事演习。

希特勒在发动战争的时候,对毒气危害更是记忆犹新,非常重视德军士兵的化学武器防护,下令大量生产防毒设备,为每个德军步兵配备一个防毒面具。

由于战场环境恶劣,防毒面具不好携带保存,一不小心就会造成防毒面具破损;所以在德国军方建议下,有关部门专门为其设计了一个防火、防潮的铁罐来保存这些防毒设备。

于是,参加二战的德国步兵,都背上了一个防毒面具罐,成为一道奇特的风景。

事实上,欧洲各国对一战时使用毒气造成的危害非常恐惧,在二战中各国都没有再使用毒气,不过德军士兵不敢懈怠,仍按照要求,规规矩矩把配发的防毒面具背在身上。

二战时候德军总背着一个大铁罐,是什么东西?

二战时期德军身上背着的铁罐子是防毒面具的外包装盒,内装橡胶制成的防毒面具,这是二战时期德国国防军的标准装备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毒气武器在战场上大规模的使用,使得双方人员在毫无防护的情况下,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为接受教训,防止大规模的毒气战,战敗后的德国在重建国防军时,把防毒面具列入个人必须的防护设备,做为标准的装备配备给军队。因为外包装是半圆桶的铁皮盒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铁罐子。

二战时候德军总背着一个大铁罐,是什么东西?

抗战前中德进行很多方面的合作,其中以经济和军事方面的交流就很密切。其中还特地邀请了许多德国国防军的将领来中国来建设中国的国防军部队,其中就包括被誉为德国国防军之父的冯·塞克特将军。而3个德械师就是中德合作产物。而德械师的装备中每个人都有一个铁罐,而这个铁罐在日后的对日作战中很大程度降低伤亡,而这个铁罐装的就是防毒面具,而这也是德国单兵装备的标配。

在一战的时候,德国和英法进行阵地战,而毒气弹就成为双方使用的一种武器。所以在一战的时候一线作战部队就已经开始装备防毒面具,而防毒面具成为单兵装备这一传统就延续到一战后德国国防军建设当中。不过在二战时欧洲战场已经不像一战那样大量使用毒气弹,而进入坦克机械化突击战,所以二战时防毒面具在二战的使用频率就大幅度下降。而日本海军舰艇上每个士兵也会背一个铁罐,而这个铁罐里装的就是防毒面具,因为军舰上爆炸燃烧产生的烟是有毒,所以每一个士兵都会配备防毒面具

二战时候德军总背着一个大铁罐,是什么东西?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德国人的防毒面具。

为了防止因为积压导致防毒面具损坏,所以德军特别放在一个圆柱形的铁罐里面。

其实不要说德国人,二战任何一支列强部队,都是携带防毒面具的。

为啥会这样?

主要还是一战的原因。

一战欧洲战场,可以说是一场化学战,双方大量使用化学武器。

从1915年开始,欧洲各国开始使用化学武器,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武器越来越厉害。

化学武器从常见的氯气变为芥子气、光气,至少使用了6万吨。

化学武器造成的死亡为8万5000人,受伤者117万人,受伤者大部分留下了后遗症。

希特勒当时被芥子气熏瞎了眼睛,经过反复治疗才恢复。一般认为,这次袭击给希特勒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到死也没有恢复。

在当时的欧洲,如果士兵没有防毒面具,根本就无法作战,分秒就得完蛋。

双方互相发射的炮弹,相当一部分就是化学炮弹。你无法识别什么是化学炮弹,什么是正常炮弹,必须时刻准备防毒面具。

为此,防毒面具也经过多次改良。

最初的防毒面具,一般佩戴二三个小时,士兵就会受不了。

后期的防毒面具,可以连续佩戴五六小时以上,士兵大体还能够忍受。

一战法国的霞飞元帅曾经预言,二战也会是化学武器战,而且规模更大,更为惨烈。

所以,二战的欧洲各国、美国、日本军队,全部配备防毒面具,人手一份。

不过,欧洲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化学武器战。

这主要是,敌我都达成了默契,大家都不用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而且会严重污染环境,危害比常规武器还要大得多。

很多士兵被化学武器弄成轻伤以后,一生都在治疗,各国为此花费大量经费。

而处理环境的化学武器,更是极为困难,甚至处理不了的。

大家都是用化学武器,其实是双输的局面,没有任何一方占便宜。

那么,还不如大家都不用化学武器,这样战争的代价更小一点。

话虽如此,也要防止敌人打红了眼使用毒气,所以士兵还是要人手一个防毒面具的。

二战时候德军总背着一个大铁罐,是什么东西?

虽然大家都讽刺德军士兵是行走的军需用品店,一个德国士兵身上装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跟前几天纵横答的德国毁天灭地的油纸包有异曲同工之处,尽管青岛下水道那个油纸包是造谣的,但是德国人的严谨还是有的。

德国士兵后面背着的大铁罐,实际上就是一个装防毒面具的铁罐子。

防毒面具很多国家的士兵都有,唯独德国的这个用个大铁罐子装起来,成为最特别的携带物之一,其实这也是德国人严谨的一种,用封闭坚固的方式不让防毒面具损坏。用知道,德国人在生产完东西后,都会有相关配件用油纸包包起来防潮防氧化,据说现在出土的德国二战埋的油纸包,里面依然是铮亮的东西。

很多人都嘲笑德国人比较蠢,背那么大个铁罐子却一直不用,其实这不是在笑话德军士兵,而是在笑话我们自己,在战争中,什么样卑劣的敌人没有,给士兵一份保障简直就是元首人性的光辉,所谓有备无患。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毒气弹就被应用于战争,据说希特勒一战的时候还中过招,所以,在二战的时候,每一个德国士兵都被要求携带防毒面具。

在二战中,不管是盟军还是德军在欧洲战场上都没有大规模使用毒气弹,反而是日本人将毒气弹释放的淋漓尽致,因为日本人知道中国军人没有防毒面具,又是在中国地盘上,所以,整个二战期间,日本是释放毒气弹最多的国家,针对于日本人的卑鄙无耻,老蒋还是看的很清楚的,在向德国购买装备时就曾打算进口一批防毒面具,最后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购买成功,当然,以国民政府的家底,连枪都买不齐,更不会像德军一样人手一份。

在影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中国士兵在和日军的战斗中,我军坚守阵地,日本久攻不下多次释放毒气弹,看的我是一边摔碗一边骂小日本,太尼玛卑鄙了,他要跟谁打仗都放毒气也就算了,在中国战场上使用毒气的日军,到了太平洋战场上就不敢用了,因为美军都有防毒面具,如果日本先用后,美国马上就会进行报复,你看日本人这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仗势欺人那个德行。

除了对军队释放毒气弹外,日军在有平民的地方也丝毫不忌讳,这就是卑鄙无耻没有人性的日本人。

再来说说德国的防毒面具,为什么德军要人手一份呢?其实还是说明德军心里有鬼,是他自己最想打毒气弹,在希特勒看来,通过传统常规的方式德国不可能打败全世界,唯有弯道超车,施用一些特别的手段,比如进行研发原子弹,生化武器等。

德国是一个战斗意识十分超前的国家,也是德国人一直引领战斗方式,在希特勒看来,未来的战争可能就是生化战争,核战争甚至是特异功能战争,因为在综合国力上德国并不比传统国家厉害,只能寄希望于新式武器的研发。

在1936年德国就开始研究毒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德国就已经能够生产毒气弹,正因为如此,德国才给每个士兵都配上防毒面具,以备战斗之需,在德国不仅是士兵,就是老百姓也都接受了防毒培训,可见德国的重视程度。

然而,由于希特勒前期打的太顺,装甲坦克闪电战成为希特勒争霸欧洲的法宝,到后期的时候,德国已经用不上毒气弹了,因此在整个大战中,德国都未大规模使用毒气弹,反而是让士兵将防毒面具带了好几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