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兴如此厉害,为何金庸小说里的杨铁心还不如全真七子?
这个就是一个超级破绽,金庸小说武力值设定和古代传统小说武力值设定的冲突之处!
我们略举几部小说做一下对比:
金庸小说射雕中,郭啸天和杨铁心分别是梁山好汉赛仁贵郭盛和宋朝名将杨再兴的后代,生活在临安城外牛家村。然后,郭啸天和杨铁心遇到了道士丘处机,发生误会,两个人一起上都打不过丘处机。
在射雕中的早期几回,丘处机就是最强高手。不但郭杨二人无法匹敌,在酒楼之中的比试,更是江南七怪加起来也堪堪和丘处机打个平手。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丘处机的武力值=江南七怪武力值相加。
随着剧情的发展,又有了许多高手登场。此时丘处机的武力排名不断下滑,全真七子登场,原来都跟丘处机武功差不多。
随后,五绝开始出场。我们才惊奇的发现,全真七子使出天罡北斗七星阵来,才堪堪匹敌黄药师。
就此,又可以得到一个公式,黄药师的武力值=全真七子武力值相加。
所以,此时的江南七怪的武功,已经低到了地板,因为按照这个公式,需要七组江南七怪武力值相加,才可以堪比五绝之一的武功。
再想想,傻小子郭靖是江南七怪的徒弟,自身资质又差,这个郭靖的初始武力值,其实也就跟电脑游戏《金庸群侠传》中主角开始登场用的野球拳类似。
然后,金庸先生给主角郭靖开启了主角的好运光环,一路开挂:
遇到江南七怪七个师傅,打下武学根基;
遇到神箭手哲别,箭术堪比小李广;
遇到丹阳子马钰,学会道家内功;
遇到洪七公,学会降龙十八掌;
遇到梁子翁的怪蛇,喝了蛇血内功大涨;
机缘巧合,得到武穆遗书,掌握了兵法;
遇到义兄老顽童周伯通,学会了左右互搏;
机缘巧合,得到了顶级武术秘籍《九阴真经》;
还有,最大的收获,是遇到了人生伴侣,兼具美貌和智慧,并且忠贞于爱情的黄蓉!
所以,射雕的情节推进,就是主角郭靖一路升级,越级战斗的推进方式,其实跟现在的许多网络小说有类似之处。
最后郭靖从一个小楞青年成长为全书中的武功最强者之一。
再来看,杨再兴主要出现在《说岳全传》之中。而《说岳全传》是一部传统小说,其中的武力值以马上战将为主。
其武力值排名,就是以双方武将在战阵上能厮杀多少回合,最后取胜为标准。在前期杨再兴是岳营第一猛将,因为岳飞是主将,不能轻易出阵,所以岳飞不上,杨再兴就是经常出阵,前期最强武将!
主角是岳飞,所以前期岳飞的武力值就是最高之一。到后期金弹子,曹宁,陆文龙,高宠,岳云等人登场,此时岳飞已经是大帅,那就不用自己轻易上场了,派其他人上场即可。
挑滑车的高宠,应该是岳营武力最高的,高到无敌,作者不好写了,就给个挑滑车情节,让高宠领了盒饭;
其次,就是曹宁,陆文龙,杨再兴和岳云。作者写一个新人登场,总是把他的武力写得高得没边,然后,太高了,破坏全书武力值平衡了,就安排个理由,让领盒饭。在《说岳全传》中经常这样安排。
而《说唐》中,也是类似,李元霸更是无人能敌,最后实在太破坏全书武力值平衡,作者就安排李元霸自己打死了自己。同样,很厉害的罗成安排了和杨再兴一样的死法,都是身陷淤泥河,被乱箭射死。
总结:归根结底,这是小说中的两套武力值体系。金庸的小说,采取的是绝学内功武力值体系,而《说岳全传》采取的武将斗将的武力值体系,类似的还有三国,水浒,说唐等等。两套武力值系统从根底来说,是有冲突的。
所以经常有读者发出这样的疑问:
如果郭靖个人武功那么强,为什么没有改变宋弱蒙强的大势?
张无忌个人武功那么强,为什么不把朱元璋赶下台去自己称帝?
其实金庸先生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是个超级破绽,于是在自己的小说中某些段落中也做了一些交代。比如《倚天屠龙记》中,明教的五行旗虽然个人武力值不够看,但是把兵法战阵之学仔细操练,五行旗的阵法在少林寺大会上就显露了威力。而后来张无忌更是把《武穆遗书》交给了武力值并不高,但是和自己有交情的徐达,让徐达学习《武穆遗书》,用来提高兵法水平,达到祛除鞑子的宏伟目标。
同理,杨再兴是很厉害,他的后人杨铁心也学得了杨家枪法,但是这是马上武艺,和江湖侠客使用的武功是两个武力值系统,所以杨铁心打不过全真七子,是很正常的。杨铁心如果想要出头,那么就应该去投军做将军,达到指挥千人万人的水平,然后和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大军做一次大战,这才是马上武将的专业比武规则。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杨再兴如此厉害,为何金庸小说里的杨铁心还不如全真七子?
杨再兴乃是岳家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男人。虽然初识岳飞时,他只是个草寇,但其出身可不可谓不尊贵,乃是杨家将中杨六郎的后代,继承了杨家绝学杨家枪。岳飞奉命讨伐杨再兴时,杨再兴与岳飞相约单挑。岳飞本不是杨再兴对手,但在单挑前夜于梦中学了杀手锏方才击败杨再兴。杨再兴归顺后,随岳飞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小商河一战中杨再兴以微弱兵力抵住金军十万大军,最后身中数百箭而亡。
几十年后,《射雕英雄传》的时间线开启。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路过牛家村,偶遇杨再兴后人杨铁心和赛仁贵郭盛后人郭啸天。由于丘处机杀了汉奸,因而十分谨慎,见郭杨二人好客请他喝酒,便怀疑二人乃是朝廷的鹰犬,于是有了一番交手。杨铁心使出了祖传的杨家枪来对付丘处机,但丘处机却应付从容。杨铁心甚至使出了杨家枪中的杀手锏“回马枪”,结果却被丘处机轻松化解:
那道人见一瞬间枪尖已到面门,叫声:“好枪法!”双掌合拢,拍的一声,已把枪尖挟在双掌之间。杨铁心猛力挺枪往前疾送,竟是纹丝不动,不由得大惊,奋起平生之力往里夺回,枪尖却如已铸在一座铁山之中,哪里更拉得回来?他胀红了脸连夺三下,枪尖始终脱不出对方双掌的挟持。那道人哈哈大笑,右掌忽然提起,快如闪电般在枪身中间一击,格的一声,杨铁心只觉虎口剧痛,急忙撒手,铁枪已摔在雪地之中。
丘处机接住了回马枪,任杨铁心如何用力他也再不能拉动枪。丘处机轻轻在枪身上拍了一掌,内力便震得杨铁心虎口剧痛,一杆长枪也脱手飞了出去,插在雪地上。曾令异族闻风丧胆的杨家枪法如此轻松地便被丘处机破解。威震天下的杨家枪,为何会在丘处机面前变得如此不堪?
杨家枪法的实战能力毋庸置疑。当年杨家将正是凭借杨家枪法在边关立威,令虎狼之师辽军闻之胆寒,杨再兴同样凭借杨家枪斩杀无数金人。其威力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但任何一门武功的实战效果如何,与修炼者的天赋资质密切相关。降龙十八掌乃是天下数一数二的神功,在乔峰手中至阳至刚,威猛无比,整个天下无人能匹敌;而到了郭靖手中则阴阳相济,变化多端,却依旧能凭此独步天下。但在史火龙手中,降龙十八掌的威力完全不能发挥,而史火龙甚至因为练习降龙十八掌而导致残废。
杨家将和杨再兴在当时众多武将中能脱颖而出,成为其中佼佼者,必然是天赋异禀。因此他们对枪法的理解必定不仅限于固定套路的招式,能以此为基础演化出诸多变化;再者杨氏先辈终生栖身行伍,在刀光剑影、瞬息万变的战场上磨练出了熟练的武技技巧和强健体魄。这些条件杨铁心均不具备。他学到的杨家枪只是固定的套路,缺乏变化;加上不经常使用,熟练度也不够,所以在他手上,杨家枪法无法发挥真正的实力。
再者,杨家枪是以马上作战为前提而创立的一套功夫,因此只有在马战中方能发挥其百分之百的威力。而杨铁心和丘处机交手则是在地面上,杨家枪中有些招式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
不过,杨铁心吃瘪的最重要原因,还是金老书中对“江湖武功”与“军旅武功”设定上的巨大差距。丘处机在与杨郭二人“不打不相识”后,对杨铁心的杨家枪做了点评
杨家枪法虽是兵家绝技,用于战场上冲锋陷阵,固是所向无敌,当者披靡,但以之与武学高手对敌,毕竟颇为不足。
可见,在金庸的武功体系之中,真正的功夫是“内外兼修”的江湖上的神功。而以战场杀敌为基础所开创的武功仅仅适合对付杂兵,遇到真正的武林高手也只能歇菜。“兵家绝技”的要求是能够速成,且高效杀敌,因此十分注重对于招式的钻研。而真正威力巨大的内功,因为修炼周期长对修炼者的悟性要求极高,故而对兵家而言性价比不高,自然被淘汰了。如果纯以招式而论,丘处机未必能轻易破解杨家枪。但全真教的武功注重对气的修炼,“丘处机内外兼修。武功虽然尚未登峰造极,却也已臻甚高境界”,因此丘处机的内功很是深厚。所以,杨家枪中的回马枪,遇到一般人可能就直接刺进敌人心脏。但丘处机在强大内力的支撑下,直接用手接住了枪头,令杨铁心动弹不得。招式虽然试出来了,但对丘处机毫无作用。
按照这样的一套武功逻辑,即便是杨再兴在世,也不见得能赢得了丘处机。因此,丘处机能轻松破解杨家枪,并非杨家枪徒有虚名,而是兵家绝技在江湖功夫面前整体处于绝对劣势。
不过在金庸武侠世界中,时间越靠后则内力失传越严重。到了《鹿鼎记》中的清朝康熙年间,连曾经极为普通的点穴也成为了深不可测的功夫。内力的衰微使得江湖上越来越重视招式,兵家绝技在此时与江湖武功合流。所以,如果把杨家枪放在《鹿鼎记》之后的时间线上,很可能在江湖中也是一大杀招。可以想象,如果杨铁心穿越到清朝和胡一刀对战,结果很可能是杨铁心大胜。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杨再兴如此厉害,为何金庸小说里的杨铁心还不如全真七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说。
萨沙很喜欢看的漫画《北斗神拳》里面,也有一些所谓的世界拳王、世界摔跤冠军、地下格斗不败选手。
这些人在我们的世界都是很厉害的格斗霸主,在《北斗神拳》里面都是垃圾。
世界拳王,是被那个假道奇练功的人肉靶子。
地下格斗不败选手被牙一族首领,直接秒杀。
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所以不要太较真了。
小说中,杨铁心的武功就是垃圾,曾经被彭连虎一招踢断花枪。
丘处机开始如果真的动手,几招就将杨铁心打死。
而穆念慈仅仅同洪七公学习了3天,武功就已经超过了杨铁心。
这其实是一个风向标,说明金庸的武侠人物多么厉害。
其实,金庸小说里面还有很搞笑的内容。
在《笑傲江湖》中,任我行认为自己吸星大法可以秒杀关二哥,虽然关二哥过五关斩六将。
这就是将童话和现实比较了,其实没有可比性的,纯属搞笑。
就比如石破天,最后救了跳崖的阿绣和史婆婆。
当时双方隔海相距只有二三百米,而石破天在两三秒内就跃到山崖下救人。
这样一来,等于石破天每秒钟前进了至少七八十米。
而今天美军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全速飞行时也不过每秒钟七八十米。
也就是说,石破天的条约比阿帕奇武直飞行还快,就问你服不服!
杨再兴如此厉害,为何金庸小说里的杨铁心还不如全真七子?
第一,杨再兴只是在正史上比较厉害,杨再兴只是在正史上被称为万人敌而已。
实际上在《说岳全传》演义小说当中,杨再兴的武功并不咋地,单单是在岳家军里,武功比杨再兴厉害的就不下5~6人了。岳飞岳元帅在岳家军当中(武功)也仅仅是中上的水平而已,但是,按小说的描述,岳飞曾经两次完败过杨再兴的。
第二,冷兵器时代,马上将军的武功和新式武侠小说当中所描述的武功,是不能够同日而语的。关于这一点在金庸武侠小说里,还是比较常见的。譬如说在《射雕英雄传》原作小说当中,郭靖一个人就可以在蒙古人的千人或万人战队当中杀一个几进几出了。而在《神雕侠侣》小说当中,郭靖更是单枪匹马地施展左右互搏之术,很轻松地就打死了蒙古人的两个万夫长和两个千夫长了。
第三,郭啸天和杨铁心二人传统的马上功夫虽然很是厉害,但是,郭、杨二人在刚刚登场的时候,就被曲三(即曲灵风,黄药师的弟子之一。据说也是黄药师武功最厉害的徒弟)所展示出来的武功吓着了。然后,郭啸天、杨铁心二人又在和丘处机交手的时候,杨铁心一枪朝着丘处机刺去,没想到却被丘处机很麻利地用两根手指一下子就夹住了铁枪的枪头了。然后,全真七子七个人当中,除了清净散人孙不二的武功稍弱之外,其余的人武功都是在伯仲之间的。因此,既然杨铁心的武功与丘处机相差甚远,那么杨铁心的武功也就必然远远不如全真七子的其余的人了。
杨再兴如此厉害,为何金庸小说里的杨铁心还不如全真七子?
看小说不能这么看,那如果问赛仁贵郭盛在梁山也不算厉害,为什么他的后代郭靖武功几乎天下第一?又该怎么答?
实际上这些人物的背景设定与他们的武功关系不大,而与他们在书中的文学角色功能密切相关。以下详解。
《射雕英雄传》开篇两位侠士:郭啸天,杨铁心都是宋朝名将之后《射雕英雄传》开篇出现了隐居在小村中的两位侠士:郭啸天和杨铁心。他们分别是梁山好汉赛仁贵郭盛的后代和岳飞大将杨再兴的后代,因为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代,所以杨铁心也就是杨家将的后代。郭盛、杨再兴本是古代评话的虚构人物,而《射雕》同样是虚构,所以这么设定也无不妥。
如此设定与整部《射雕英雄传》人物设定有着密切关联,更与全书乃至“射雕三部曲”的主题息息相关。
《射雕英雄传》的时代背景设定在南宋末年,包括了蒙元灭金、灭宋等重大历史事件。虽说,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部热闹的武侠小说,但其深层却展现了民族与国家存亡之际,各种人物的行动轨迹和心路历程。
郭啸天之子郭靖和杨铁心之子杨康是全书两大主角,两人可以说是一正一反,一忠一奸。而郭、杨两家的祖先则全都是为国捐躯的将领。
郭靖家的先人:郭盛在宋朝,国家所遭受的最主要威胁均来自西北番邦(辽、金、蒙元),两宋所有著名爱国将领几乎都参与过与番邦异族的战争。通关整个北宋一朝,从开国皇帝赵匡胤到末代之君宋徽宗,一百六十多年几乎都在与西北的契丹(辽)纠缠不休。
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被招安后的第一场大战就是征讨辽国,郭盛自然也参与了这场保家卫国战争。
那么,水泊梁山一百单八人,金庸先生为什么偏偏选取郭盛作为郭家的祖先呢?——想来,这主要是因为郭盛的绰号“赛仁贵”别有深意。
赛仁贵,就是亚赛薛仁贵的意思。因为唐代的薛仁贵一身白袍善使方天画戟,而郭盛的形象依稀就像是薛仁贵,也是画戟白袍。
还需认识一下唐代的薛仁贵史书记载,薛仁贵名礼,字仁贵,唐初名将,在贞观末年投军。他立下的卓越战功基本上都是在历次戍边战争之中,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大败契丹,战绩胜多负少。“薛仁贵勇冠三军,名可振敌。(《旧唐书》)”“仁贵每战必克,名震异域,是知名将立功绝域,为敌人所畏慑,即国家之轻重系焉。(《蠡勺编》)”
而在演义小说中,薛仁贵被进一步神话。有三箭定天山,大战盖苏文等传奇故事。
总之,无论是郭盛还是他绰号中的薛仁贵,都是征讨异域,建勋立业的爱国大将,而且还都打过契丹。
故此金老先生选择此人作为背景设定堪称选了个典型。
杨过家的先人:杨再兴再来看杨家这边。熟悉《岳飞传》的人都知道,杨再兴是岳飞麾下的一员骁将,能征惯战,令金兵胆寒,只可惜后来误陷小商河,中箭而亡,为国尽忠。
杨再兴的祖先杨家将在《岳飞传》里说,杨再兴的的先祖就是著名的杨家将。
杨家将的故事更是耳熟能详,杨家是跟辽国契丹作战的民族英雄,从老令公杨业到杨门女将,可谓满门忠烈。
郭啸天之名可能取自岳飞《满江红》其实不光是血脉传承,郭啸天和杨铁心的名字取的也是别有深意,一样离不开“爱国”。这一点,不得不佩服金庸创作用心细致入微。著名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其中有一句“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窃以为,郭啸天之名,就是来自于此。
杨铁心之名可能取自北宋名臣杨邦乂事迹而杨铁心之名,这里要借用一下其他学友的研究成果了。据考,杨铁心的名字来自著名抗金将臣杨邦乂。(见“蜀山笔侠”网文:《现在明白:杨康的父亲为什么被金庸先生取名为——杨铁心》)。
1129年金国大将完颜宗弼,也就是金兀术,率军大举进攻建康(南京),通判杨邦乂死守建康城。城破后他誓死不降,血书“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金兀术多次劝降不成,不由大怒,命人将他剖腹取心。至今还有“杨邦乂剖心处”和“铁心桥”等古迹,供后人凭吊。
有古人考证说,杨邦乂的一个儿子便是杨再兴,虽然此说不确,但被小说家借用过来则很正常。所以说,杨铁心之“铁心”,可谓是沿袭了杨邦乂忠于大宋的“铁石心肠”。
郭啸天之子郭靖,杨铁心之子杨康:取自“靖康之耻”。这样,我们就完全明白了,郭啸天和杨铁心二人,无论是从祖先血脉还是名字上,无一不与爱国、抗击番邦有关。
二人“根红苗正”,是绝对的爱国侠士。在《射雕》中,他们的确如此。后来道长丘处机为让两人的儿子都不忘大宋国耻“靖康之变”,给一个取名“靖”(郭靖),另一个取名“康”(杨康)。此句也正应岳飞诗句“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然而,就是郭啸天、杨铁心这样两位赤胆忠心的爱国侠士,他们的后代却出现了他们始料未及的重大变故:郭靖流落到蒙元之地,与成吉思汗家族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杨康更是成为金国六王爷完颜洪烈的养子,取名“完颜康”。而且,郭靖和杨康更是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一心保卫大宋,却常常面临两难抉择;一个则认贼作父,一心想做金国的太子。
真可谓是造化弄人,或者更准确点说,是作者的笔端弄人。
直到《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其名又有为杨康“悔过自新”之意,依然与宋朝遗民“国破山河在”的特殊背景和家国情怀有着无法割断的联系。
特别是郭靖作为三部曲首部分量最重的主角,还有一层含义,郭与国谐音,此人物之名即含有希望“国家绥靖”之意。
杨再兴如此厉害,为何金庸小说里的杨铁心还不如全真七子?
杨家枪法在厉害!也得看是什么人用!
杨再兴是宋朝时期猛将,是大宋朝排名第一的武将,杨家枪法也是天下无双,杨再兴跟随着岳飞,打得金兵溃不成军,杨再兴在对阵金兀术的时候,杨再兴杀进了万军之中,要活捉这位金兵统帅,杨再兴如虎入羊群,勇不可挡,在几万金兵之中,并没有发现金兀术的影子,杨再兴又杀了出去,竟然豪发未伤,把金兵胆子都吓破了。
后来杨再兴由于心高气傲,在战略上的失误,中了金兵的陷阱,杨再兴被金兵重重围困,却依然面无惧色,杀个痛快,死在杨再兴手下的金兵,能有好几千人,金兵一看,很难有杀了杨再兴的机会,金兵的统帅,就假装逃走,引杨再兴追杀,结果杨再兴进入了小商河。
这是金兵事先就想好了的陷阱,把这片沼泽地,先用茅草盖上,引杨再兴走进去,掉入沼泽的杨再兴,空有一身的千斤之力,无法施展,这时候金兵又围了上来,也没人敢靠近杨再兴,用乱箭射杀了杨再兴,杨再兴死得壮烈,身上插满了箭头。
至于杨再兴的后人,杨铁心虽然是杨家枪法的传人。但杨铁心的天赋不高,并没有参透枪法的精髓,杨家枪法在杨铁心手上没落了,杨铁心的武功太平庸了,杨铁心的武功也就是三流身手,隐居在牛家村,杨铁心跟全真七子的丘处机交过手,杨铁心落败了,这也正常,因为杨铁心根本就没习武的天赋。
练的杨家枪法,根本就没学精,丘处机算不上顶尖高手,却打败了杨铁心,杨铁心后来连自己媳妇,都保护不了,完颜洪烈使用计谋,派金兵来围攻牛家村,这杨铁心的武功,太让人吃惊了,竟然被普通的金兵,追杀的直接逃跑了。
杨家枪法是厉害,可惜到了杨铁心这一代,并没有发扬光大,先辈是英雄,不代表杨铁心就是英雄。
到了杨康的那一代,杨康根本一点杨家枪法不会了,杨康最后惨死,认完颜洪烈当爹,让杨康落下了骂名。
但老杨家到杨过这一代,杨过却是一代英雄,名震江湖的神雕大侠,所以这武功秘籍,在厉害, 也得看是谁用,杨铁心和杨康根本就没学武的天赋,就算是守着天下无双的枪法,也一样发挥不了威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